护理学关于针刀医学科研的几点设想
自上世纪70年代朱汉章教授创立针刀医学以来,针刀医学以其创新性的理论,确切的临床疗效而为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有统计表明,目前全国已有针刀医学从业者3万多名,我们在为针刀医学所经过近30年来风风雨雨坎坎的历程、而有现今这样的繁荣而感到高兴的同时,也不得不去面对这样的一个事实,那就是全国各大医院(三甲医院)中,针刀医学的开展都是凤毛麟角。就拿北京来说,目前门诊量排前“五”的北京各大医院中,还未看到有针刀专科的存在。原因何在呢?除传统的偏见,针刀医学做作业人员水平良莠不齐外,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针刀医学的科研未能及时跟上。
近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就外刀医学科研问题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关于针刀医学的基础研究。
为了针刀医学治疗的相关疾病提供客观、可靠的实验数据和资料并以此来对针刀的治病机制进行科学的解释,是目前针刀医学基础研究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首先,基础研究必须与临床紧密结合。针刀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基础研究也就有其特殊性。有的人喜欢实验数据洋洋洒洒,实验结论却不要说一般医务人员,就是资深专家也看不太懂,与之相比,广大针刀医学同道们更需要那些对临床有直接指导作用的研究成果。此外,针刀医学基础研究中有针刀临床基础的人员参与也是很有必要的。就目前来说,针刀治疗对慢性软组织操作治疗前后组织学、细胞学水平的变化;针刀治疗对骨关节炎关节治疗前后关节内炎性物质和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等几大方面的研究都将是针刀医学基础研究中急需解决而又很有希望的领域。
其次就是针刀医学的基础研究要与针刀医学的基本理论紧密结合。
针刀医学理论是朱汉章教授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家所长而创造出的一种新医学理论体系,20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了其科学性,所以,针刀的基础研究中尤其是在科研设计、动物模型的选择上必须与这些理论紧密结合。
例如,我们的研究当初在选择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时,有三种造模方法可供选择:1.切断膝关节内侧侧副韧带造模法;2.部分切断跟腱造模法;3.动物左后膝伸直位石膏外固定法。前两种造模方法造模简单,周期相对短,但我们最后还是选择了第三种方法虽然比较复杂,麻烦,周期长,费用较高。原因是就是这种骨关节炎模型在造模原理上更符合针刀医学中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根本原因,是动态平衡失调”心脏“关节内应力平衡失调是骨质增生的根本原因”这两个基本理论。
二、关于针刀医学的临床研究。
在过去的10多年当中,我们的针刀医学同道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相当大数目的针刀文献在各级刊物上刊登便是很好的说明。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绝大多数文章仅停留在经验总结水平面,文中临床病例的诊断标准、疗效评估标准大多没有采用目前国内或国际上权威、公认的标准,此外,大多数文章也缺乏严格的临床对照,从而影响了论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以针刀临床中觉的颈肩腰腿痛疾病为例,在诊断标准上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是美国风湿病学院制定的一系列诊断标准;在疗效评估标准方面,目前比较公认的是多因素积分法,比如Lequesne等的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它对膝骨关节炎口才评估项目包括夜间痛,活动痛、晨僵或起床后痛、距离、日常活动(如上、下楼梯、下蹲等)几大项,每大项又包括若干小项,每小项都有不同的分值,最后以总积分来评估患膝的功能状态,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全面。
我们在临床科研中可采用“拿来主义”态度吸收西医的这些最新成果,并结合针刀医学自身的疾病分型(比如说颈椎病),制定出毓权威性的诊断、评估等等标准这也将是今后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