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角膜移植病人的出院指导
用药指导
由于条件所限,一般在术后2~3周即出院。所以,病人出院后还需继续用药治疗。
1 眼部用药:角膜移植术后病人眼部滴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及环胞霉素A等,需长达3个月。因此,首先要教会病人正确的点眼方法。点眼前要洗净双手,滴药时不要用力压迫眼球,眼药瓶不要接触眼球,更不能接触角膜。滴眼药要按时,每次每眼滴1~2滴,滴药后闭目平卧10min,并用手指压迫泪囊区,以防药液自泪道吸收。眼药水要注意保存在适当阴凉避光处,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3~5天,使用前如发现药液有变色、沉淀等现象,即弃掉不用。过去我们曾遇到过4例角膜移植术后植片透明出院的病人,因出院后眼药水污染,点眼时又损伤角膜片而感染,最终植片混浊。
2 全身用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为防止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一般角膜移植术后病人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药物需1个月,部分受体角膜条件差的病人用药时间更长。由于这些药物的副作用较多,用药时间、方法和剂量要严重按医嘱执行,不能随意加减,更不能随意停药,以防激素反跳等不良反应。应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的病人,要特别注意观察血象的变化,要定期在当地医院或来院行白细胞计数检查。我们观察的700例角膜移植术病人中,有2例因过量应用免疫抑制剂而致白细胞下降,最低的1例发现时白细胞数已降至1.8×109/L,病人出现牙龈及皮肤粘膜出血,肾功能异常,后经全力抢救而康复。另外,长期应用鱼肝油的病人如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要立即来院检查,防止维生素A中毒。同时,长期应用激素的病人,应注意有无低血钾症状及消化道反应。
3 病情观察
3.1 免疫排斥反应: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的免疫排斥反应问题是导致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我们观察了741眼角膜移植术后的病人,免疫排斥发生率占17.8%,且大部分发生在术后3~6个月,个别术后5年以后仍有发生。排斥类型以内皮型为主。临床上发病突然,多与饮酒、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有关。大部分病例在发生后2~3天内可累及全角膜植片,有的病人因未及时得以控制而导致植片混浊。因此,病人出院时要详细向病人说明排斥反应发生的特征。如突然出现眼红、视物模糊等现象,应迅速来院检查,以免延误治疗。还有部分碱烧伤行角膜移植术的病人,排斥反应发生的特点除充血外,是植片自溶。个别的病例因角膜片自溶,角膜前层组织脱落致植片变薄而暂时出现视物清晰的假象,病人误认为视力提高,放松警惕,未及时返回医院,最终导致植片自溶穿孔,眼内溶脱出,所以对于该类病人需特别注意。
3.2 缝线感染与原发病复发:随着眼科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目前角膜移植术后拆线时间大都推移至术后6个月至1年,以保证角膜植片的安全愈合,减少术后散光。因此,病人出院眼部均带缝线,这就使缝线感染的产生成为可能。在我们观察的741眼中,术后有10例术眼缝线感染,占1.34%,且均发生在出院后半年之内。[3] 缝线感染的最初表现为眼部轻度磨感;滞留于植片分沁物,眼红,视力下降。所以嘱病人有以上感觉时,应及时复诊,争取早期控制,减少损害。
另外,对于原发病为单疱角膜炎或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人,出院时应特别嘱其注意原发病复发,因该类病人术后近期内,往往因局部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眼水而激活残存的病原体使原发病复发。
3.3 复诊:鉴于以上所述的多种原因,故出院时要求病人要按时复诊,尤其是术后早期,一般复诊时间不应超过2周,如有特殊情况随时复诊。
4 生活指导
4.1 饮食问题:禁用烟酒,忌辛辣的食物,因辛辣食物可致血管扩张,眼部充血,常易引起排斥反应。另外,饮食易消化、营养丰富软的食物,忌用硬食,以防过度用力,使伤口裂开、前房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4.2 保护病人二便通畅:防止大便用力,造成植片的前突。
4.3 眼部保护:角膜移植术后,由于角膜感觉神经切断,致植片的感觉暂时消失,同时神经对角膜的营养功能也消失。角膜神经愈合速度为1mm/月[4] 一般植片大约在半年内才能完全恢复知觉,所以术后半年内要注意眼部的保护。由于角膜无血管的解剖学特点,致角膜愈合时间较一般组织延缓,据我们观察角膜完全的愈合时间为1年,当眼部受钝伤时,首先是吻合口裂开,所以术眼在较长时间内要防止外伤。注意不要揉眼,避免剧烈活动,保持眼部的清洁,必要时配带保护性眼镜。
4.4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强光刺激:拆线前尽量少看电视,阅读时间不要超过1h,防止眼睛过度劳累,引起充血,发生排斥反应。
4.5 生育指导:角膜移植术后的病人,由于大量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该类药物均有抑制组织生长及致畸胎的副作用,如在用药时间或停药短期内妊娠,胎儿畸形及胎儿死亡率比正常孕妇高,所以在用药期间或停药后短期内不宜生育。
4.6 防止全身感染:因大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系统都受到抑制,病人全身抵抗力下降,极易合并感染,病人出院后要避免和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接触,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必要时带口罩,防止呼吸道感染。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感染。避免皮肤损伤,防止皮肤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