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如何做好院内感染监控护理管理

来源:  作者:护士笔记网  (查看评论)

  院内感染是目前医院面临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在经历了非典、禽流感后,越来越引起医院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积极寻求和探索预防院内感染的策略和方法,使其监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是当前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护理管理是医院内感染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的护理管理能够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但目前在院内感染监控的护理管理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要进一步做好院内感染监控的护理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护士长的管理作用至关重要。

  存在问题

  院内感染监控护理管理工作经过10余年的实践与研究,在我国已基本形成自己的管理体系,但随着感染监控工作观念的更新、工作职能的延伸以及工作质量标准的提高,工作难度越来越大。通过我院近10年院内感染监控工作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目前在护理管理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

  第一,认知不足:在调查中发现,一部分护理人员对院内感染监控工作的认知表现不足。主要体现在对这项工作质量控制的意识不强,对质量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缺乏深度,对质控管理制度坚持不够,对质量控制的范围模糊不清等。

  第二,相关知识缺乏:在实践上,护理人员对院内感染监控管理的相关知识仍显缺乏。院内感染监控管理是近十年来兴起并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因为我国现行的护理在校教育对院内感染监控相关知识的学习涉及较少,而毕业后继续教育又没有将其作为护理学科的重点科目,所以目前部分护理人员还缺乏与之相匹配的知识和技能,造成相关理论不扎实、基本概念不清晰,常用物品消毒技术不熟练以及常规物品监测方法不准确等现象发生。

  第三,观念落后:目前表现出部分护士长对院内感染监控管理的力度不够,主要是对感染监控管理中“隐性”和“内涵”质量的管理认识肤浅,对工作的“缺陷”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因此在管理上还缺乏力度。所以,近年来院内感染监控的质量虽然有了明显提高,但质量控制达标率高低起伏不稳定、科室间发展也不够平衡。

  环节质量最重要

  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是否能有效持续地发展和提高质量,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士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质量控制的诸多因素中,当前应着重抓好主要环节的质量管理。

  第一,提高感染监控管理意识。现代医院的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而基础的内容。首先应克服护理人员“与己无关”的思想,树立“主人翁”意识;克服“可控可不控”错误倾向,树立“非控不可”意识。护士长加大对科室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力度,面对在控制院内感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让护理人员都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员积极参与感染监控管理,发挥群体最佳效应。

  第二,培训提高技能。首先,建立详尽的培训计划:护士长应根据科室人员的不同文化层次,从基础抓起,实施目标教学与管理,做到月有计划,周有安排,季有考试,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并纳入学分管理,形成激励机制;其次,要明确培训内容:院内感染监控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相关理论知识的灌输和相关技能的开展,通过培训提高观察、监测水平和动手能力,掌握感染性疾病患者预后的综合性评价,及时发现院内二重感染的先兆、手术后伤口愈后等级判断等;再次要规范培训的方法:对医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方法强调突出相关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实践技能的实用性等。

  管理措施有哪些

  适应院内感染管理发展的需求,有效地控制医院内感染发生率,要在转变管理行为上下功夫,建立完善的院内感染管理组织。首先建立以科主任、护士长和1~2名护理骨干组成的领导小组,突出“人本”管理核心,对院内感染监控工作实施“全员、全程、全面”的组织与领导。

  其次是实行质量的自控和互控。根据医院制定的质量指标体系,重点抓好薄弱环节控制,实行分工负责制,与奖惩挂钩,做到对各个被检项目的规范化、程序化管理。

  第三是严格对“八室”“四房”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要掌握一次性物品的处理原则,加强对一次性物品的监控与管理,正确处理好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等。

  四是改善护理基础设施,如增加“八室”“四房”的空气净化设备,完善消毒隔离设施,改善洗手的条件,控制病区的人流和保持病区清洁整齐等。

  五是及时准确地填报院内感染的相关数据。转变按经验办事的传统思维模式,坚持用数据说话的科学管理方法,以达到促进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的目的。

最近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