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乳腺癌病人根治术后的三阶段康复护理

来源:  作者:护士笔记网  (查看评论)

  乳腺癌根治术不仅切除了患侧乳腺,还切除了部分与 上肢活动有关的 胸大、小肌及相关的神经、血管、淋巴管[1]。此外,术后瘢痕常引 起患侧上肢活动障碍。因此,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加强功能康复指导很有必要。1998年 1月至1999年1月,我科对90例乳腺癌病人术后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指导,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0例,年龄32~81岁。均为乳腺癌Ⅱ、Ⅲ期女性病人,均行乳腺癌根治术。通 过术后的三阶段康复指导,87例功能恢复良好,无关节强直、肌肉萎缩、肢体肿胀,占本组 病例的96.7%;88例病人皮瓣生长良好,占97.8%,无切口愈合不良。

  2 功能康复的目标和方法

  2.1 功能康复的目标

  近期目标:如无特殊情况(过度肥 胖、胸壁负压引流管保留时间过长等),术后2周患侧手臂能越过头顶摸到对侧耳朵。

  远期目标:患侧上肢活动度能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

  2.2 三阶段功能康复法

  2.2.1 第一阶段(24 h至3 d):手术后至拔负压引 流管期。在此阶段,由于活动范围及量不大,不会加重伤口疼痛、出血,病人都能接受指导 ,进行自觉锻炼。 术后3 d内患侧上肢采取屈臂内收姿势制动时,进行上肢肌肉等 长收缩,利用肌肉泵的作用,促进血液、淋巴回流,以减轻因手术创伤、回流不畅等原因引 起的肢体肿胀,促进伤口愈合。传统方法要求病人术后24 h内在可能范围内开始活动,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术后24 h至3 d开始活动为宜。因为过早活动会使皮瓣滑动而影响伤口 愈合。本组病例中88例切口愈合良好,1例因术后3 d活动幅度过大使伤口愈合不良,致胸 壁负压引流管延迟拔除。另1例因过度肥胖(体重81.0 kg),负压引流管保留长 达30 d.

  2.2.2 第二阶段(术后4~7d):患侧上肢先从腕部开始, 可以伸屈手指,转动手腕,然后练习肘部活动,如用患侧手洗脸、刷牙、 拧毛巾、端碗、握球等。此阶段锻炼的次数与时间不限,以肢体不疲劳为度。在锻炼的过程 中,病人在掌握力度与活动度方面各不相同,有的急于求成,力度和活动量过大;有的怕痛 ,怕影响伤口愈合而不敢锻炼。我们采取个别辅导,讲清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及时锻炼的意 义,纠正各种偏差,如姿势偏差、锻炼时间偏差等,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保 证其完成这一关键性康复阶段。

  2.2.3 第三阶段(术后第2周开始):除继续进行第二阶段 活动外,主要以肩部活动为主,以肩部为中心,前后左右摆臂,初时幅度不宜过大;以自然 姿势梳头,保持颈部不偏斜,这两种活动不限次数。拆线后,逐步加大肩部活动范围,其方法①外展活动。双上肢先平举,然后外展,再双手叠加于脑后,两肘在前 面开合,注意保持两肘高度一致。以免术后瘢痕挛缩影响患侧肩关节外展。②爬墙活动。面 对墙壁,分足而立,使手掌贴于墙壁,开始时指尖平双肩的高度,然后利用手指的屈伸活动 ,使上肢向上移动。

  2.3 功能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①活动不宜过早,防止使皮瓣滑动而影响伤口愈合;而时间太迟,又易造成皮下积液,上肢 水肿及疤痕形成。活动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于术后24 h至3 d无活动性出血 即开始活动。②避免患侧上肢过度劳累和下垂过久,引起肢体肿胀。若出现肢体肿胀,应减 少活动,抬高患肢,肿胀严重时,可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③肩部活动强度以不产生明 显疼痛为限。康复训练以病人自主功能锻炼为主。

  3 心理护理

  乳癌病人在确诊后一般都有恐惧、抑郁、焦虑等心理特征。尤其是年轻女性担心手术而失去 第二性征,减少了女性的吸引力,从而表现自卑、忧虑,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本组病人均 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述心理障碍,针对这些情况,采取护理对策:①护理人员更加耐 心、细致、热情,让病人感受到护士的同情、关心和体贴,产生安全感、信赖感。 ②术前进行健康教育,介绍疾病相关 的知识,并请同种疾病恢复良好者现身说法,使其恢复信心。③向年轻病人介绍术后各种有 助于恢复体形的方法,以减轻病人的精神创伤。④争取家属的积 极配合,尤其是丈夫的支持,让其感受到爱的温暖,从而振作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通过上述护理措施,90.0%病人减轻了心理负担,72.2%病人消除了心理障碍。

最近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