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缺水20%则可引发生命危险
清热食品多寒凉,能泻火热防灼伤;
温燥阳亢生灾病,凉血解毒治疮疡。
健脾食品巧运化
中医称的脾与西医解剖描述的脾脏不同,中医的脾包含了脾胃消化、吸收、传输营养物质和水分、血液等诸多与生理功能有关的概念,故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靠脾健运,机体才能得到水谷精微的充盈,才能元气充沛,血得统摄,痰湿不留。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虚弱者,会出现食欲不振,完谷不化,腹胀泄泻,口淡无味,消瘦乏力,面色苍白、唇淡无华等现象,甚者还可以见到痰饮、水肿、出血等症状。现代医学中有些消化不良性疾病引起厌食、萎黄、腹泻、贫血、水肿、消瘦等症与中医的脾失健运有诸多相似之处。
在一年四季中,湿邪是长夏的重要因素,湿为阴邪,易伤及脾胃的阳气,引起口淡无味、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脾虚症状。中医理论中有脾主长夏一说,天气酷热、阴雨绵绵、湿闷多汗,人体多有耗损,故应保护好脾胃以维护好营养的来源。酷热季节,脾胃功能减弱,又容易食用冷食冷饮及不洁之物,刺激消化系统,肠炎痢疾好发,故应多食清淡平和助消化之物以维护脾胃。
与脾胃相关的中医治法很多,如益气健脾、温中健脾、燥湿健脾等。所用的传统中医方剂也有多种,如参苓白术散、理中汤、苓桂术甘汤、二陈汤等,这些方剂的组成多是食疗药膳中常用的食品如陈皮、莲子、茯苓、党参、山药、桔梗、薏苡仁等,这些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食兼用之品在纠正脾虚、调理脾胃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医院,中医师依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派方遣药,同时也会建议脾胃虚损的患者在自己家中,仍然可以把这些药品作为食品,依照食疗药膳的知识,起到补脾养胃的保健作用。
健脾养胃的食品有多种,多兼有其他保健功能,如具有补中、淡渗、健脾作用的大米、薏苡仁、大栆、山药、南瓜;辛散开胃消食止泻痢的辣椒、大蒜、洋葱等,在功能分类中这些食品分散在其他类别之中,但对调解脾胃,促进消化功能可发挥作用。
健脾类食品在饮食中的应用应注意根据个人身体状况,灵活处理,不可一概而论,盲目过多食用某些食品。如对于阴夜不足引起的便秘患者,应少用苡米、茯苓、芡实等有利水渗湿而健脾的食品,以防加重大便燥结。对于腹泻的患者,应查明原因,因湿浊碍脾引起的泄泻患者选择健脾食品时也应注意,核桃仁、大豆等油多滑肠,萝卜子降逆刺激肠蠕动,应当慎用。对于食欲不振的症状,也应分清病因,如辣椒、大蒜、洋葱等辛散食品可开胃,促进食欲,但多适用于脾虚胃寒患者,如脾胃有热,实热体质的人则不宜,且不宜久用及过量食用。
健脾膳食巧运化,消化吸收食欲佳;
后天之本常培补,四肢肌肉更发达。
不渴也常喝点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的新陈代谢如离开水则不能运转。水约占体重60%至2/3。哺乳动物忍耐饥饿的能力高于耐渴,机体一旦缺水20%则生命会有危险,如失水1/4,则生命会终结。在探讨生命之源中,认为蛋白质的产生和最初的生命现象是在水中发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水就是生命,没有水就没有新陈代谢。如今在漫无边际的浩瀚宇宙中寻找地球上的生命,其首先关注的生命痕迹就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