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护理
急性坏死性肠炎(acutenecrotizinsenteritis)发病急骤,主要病变为小肠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多见,各年龄小儿均可患病,以3~9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拟与肠道非特异性感染及机体过敏反应有关。多数人认为与C型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及所产生的肠毒素有关,此毒素可引起组织坏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有增加的趋势,可能与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提高有关。其致病因素主要为肠道内细菌的作用,其次与缺氧缺血、红细胞增多症、喂食高渗溶液(包括高渗乳汁)等所致的肠粘膜损伤以及与肠道中含有碳水化合物等酶解物的发酵作用等因素有关。
【病理】
主要病变位于空肠下段和回肠上段,亦可累及全部小肠甚至结肠和食管。病灶呈节段性、散在性及多发性,主要表现为肠壁各层均有明显充血、水肿,多数病例粘膜及粘膜下层出血、坏死,少数严重者肠壁各层均发生坏死,如达浆膜层可并发肠穿孔导致腹膜炎。
【临床表观】
一般无前驱症状,起病急骤。常以腹痛为首发,腹痛突然发作为持续性钝痛伴阵发性加剧。呕吐发生在腹痛同时或稍后,以后出现腹泻和便血,起初为黄色稀便,后为暗红色糊状便,重者呈赤豆汤样血水便,具特殊腐败腥臭,但不伴有里急后重感。可有发热,病情严重者体温可高达40oC,出现腹胀、肠鸣音消失等腹部体征。重症病例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和中毒性休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则以腹胀、呕吐、血便为主要表现,其中最常见的是腹胀。病情大多发展迅速,感染中毒症状严重。实验室检查常可发现周围血中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增多,重者血小板减少明显,大便隐血阳性。X线腹部平片检查早期可发现小肠充气,肠管扩张,肠蠕动减弱。其后肠管僵直,肠壁增厚,肠间隙增宽,可见液平面。
【治疗原则】
应根据病情轻重及发展情况具体处理,以抢救休克、改善中毒症状、控制感染、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减轻消化道负担并促进其恢复正常功能为原则。如出现完全性肠梗阻、肠穿孔、大量肠出血等,应考虑手术治疗。
【常见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毒素侵入有关。
2.疼痛(pain):与肠壁组织坏死有关。
3.腹泻:与肠道炎症有关。
4.体液不足:与液体丢失过多及补充不足有关。
5.潜在并发症 中毒性休克:与肠壁坏死和毒素吸收有关。
【护理措施】
1.监测体温:将患儿安置在适宜的床单元,根据监测的体温结果给予相应的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2.减轻腹胀、腹痛:如腹胀明显立即行胃肠减压,做好胃肠减压护理。观察腹胀消退情况及引流物色、质、量。腹痛时酌情给予适当的对症处理。
3.密切观察病情
(1)当病人表现为脉搏细数、血压下降、末梢循环衰竭等中毒性休克时,立即通知医生组织抢救。应迅速补充有效循环量,改善微循环,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补充热量及营养。
(2)当发现有完全性肠梗阻、肠穿孔、肠出血等,应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如考虑手术者,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前宣教。
(3)观察大便情况:仔细观察、记录大便的次数、性质、颜色及量,了解大便变化过程。及时、正确留取大便标本送检。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涂油膏等,减少大便对皮肤刺激,保持臀部皮肤的完整性。
(4)观察呕吐情况:如患儿呕吐,头应侧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皮肤及床单元清洁。记录呕吐物的色、质及量。
4.补液的护理:保持药物及液体进入,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合理安排药物速度;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饮食的护理:
①立即禁食,过早进食可使症状复发;
②肠胀气明显者行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期间做好口腔护理;
③恢复期特别要注意食物的种类和性质,从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新生儿患者恢复喂养从水开始,再用稀释奶,逐渐增加奶量和浓度。禁食较久者在控制败血症的基础上,给予静脉高营养液。在调整饮食期间继续观察腹部及大便情况,发现异常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
6.健康教育:帮助家长掌握有关饮食的控制、皮肤和口腔卫生等的护理知识,并使患儿及家长了解病情,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