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国护士网为首页 | 中国护士网专注于知识的分享,因为专注,所以更好!
分享到:

车前草泡脚的功效有哪些_车前草的作用

来源:  作者:

  用车前草泡脚对脚部具有一定的功效作用。那么车前草泡脚有什么功效呢?下面小编告诉你车前草泡脚的功效。

  车前草泡脚的功效

  车前草是非常出名的一种药草,我们可以用车前草治疗很多的疾病,例如痛风,车前草的最大功效在于可以用来泡脚,那么车前草泡脚的功效到底是怎么样的,车前草泡脚的具体做法我们要怎么弄。

  车前草性味甘寒,具有利水、清热、明目、祛痰的功效。主治淋病、尿血、小便不通、黄疽、水肿、热痢、泄泻、目赤肿痛、喉痛等等。《草性论》载“治尿血,能补五脏,明目,利小晒干的车前草便,通五淋”。《本草逢原》载“若虚滑精气不固者禁用”。性味和功用 甘,寒,归手太阳,阳明经。利水,清热,明目,祛痰,用于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疸,水肿,热痢泄泻,鼻衄,目赤肿痛,喉痛,咳嗽,皮肤溃疡。

  脚是人体中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冬天由于寒冷的刺激,脚部血管收缩,血液运行发生障碍,易诱发多种疾病。热水泡脚就是足浴,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用热水泡泡脚,既解乏,又利于睡眠。同时,在水中加点车前草,还可以起到其他作用。热水泡脚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最终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用合适的中药泡脚对脚气也有一定的作用。

  车前草的作用

  1、对泌尿系统的影响:车前草有一定利尿作用,可使犬、家兔及人的水分排出增多,并增加尿素、尿酸及氯化钠的排出。

  2、镇咳、平喘、祛痰作用:车前草煎剂以高低两种剂量给猫灌胃,均可使猫的致咳电刺激阈显着上升,且随剂量增加,作图加强。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车前草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同心性毛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星状奴卡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对胃、肠道作用:给巴甫洛夫小胃及胃疾的狗灌服车前草木提物或浸剂0.5g/kg,对胃液分泌有双向调节作用;对毛果芸香碱所致胃液分泌过多和肾上腺素所致胃液分泌过少,均有对抗作用。车前草对工作状态的胃有抑制作用,对安静状态的胃却无作用。车前草还可暂时性增加肠液分泌,对肠运动则无明显影响。

  5、抗炎作用:大鼠口服车前果胶0.5g/kg或1g/kg,对由甲醛或右旋糖酐引起的炎性水肿,有明显抑制作用。

  6、其他作用:车前草提取物对艾氏腹水癌及小鼠肉瘤S180有较弱的抑制作用。车前黄酮甙(plantaginin)小剂量能使家兔心跳变慢,振幅加大,血压升高,大剂量可引起心脏麻痹,血压降低。它还使呼吸变深变大而慢,促进支气管及消化道的分泌,促进肠管、子宫的运动。

  车前草的常用配方

  1.治小便不通:车前子草一斤,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服(《肘后方》);生车前草捣取自然汁半钟,入蜜一匙调下。(《摄生众妙方》)

  2.治尿血:车前草捣绞,取汁五合,空腹服之。(《外台》);车前草、地骨皮、旱莲草各三钱,汤炖服。(《闽东本草》)

  车前草

  3.治白带:车前草根三钱捣烂,用糯米淘米水兑服。(《湖南药物志》)

  4.治热痢:车前草叶捣绞取汁一盅,入蜜一合,同煎一、二沸,分温二服。(《圣惠方》)

  5.治泄泻:车前草四钱,铁马鞭二钱,共捣烂,冲凉水服。(《湖南药物志》)

  6.治黄疸:白车前草五钱,观音螺一两,加酒一杯炖服。(《闽东本草》)

  7.治感冒:车前草、陈皮各适量,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8.治衄血:车前叶生研,水解饮之。(《本草图经》)

  9.治高血压:车前草、鱼腥草各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0.治目赤肿痛:车前草自然汁,调朴硝末,卧时涂眼胞上,次早洗去。(《圣济总录》)

  11.治火眼:车前草根三钱,青鱼草、生石膏各二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12.治喉痹乳蛾:虾蟆衣、凤尾草。擂烂,入霜梅肉、煮酒各少许,再研绞汁,以鹅翎刷患处。(《养疴漫笔》)

  13.治痄腮:车前草一两三钱,煎水服,温覆取汗。(《湖南药物志》)

  14.治百日咳:车前草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15.治痰嗽喘促,咳血:鲜车前草二两(炖),加冬蜜五钱或冰糖一两服。(《闽东本草》)

  16.治惊风:鲜车前根、野菊花根各二钱五分。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17.治小儿痫病:鲜车前草五两绞汁,加冬蜜五钱,开水冲服。(《闽东本草》)

  18.治金疮血出不止:捣车前汁敷之。(《千金方》)

  19.治疮疡溃烂:鲜车前叶,以银针密刺细孔,以米汤或开水泡软,整叶敷贴疮上,日换二至三次。有排脓生肌作用。(《福建民间草药》)


猜你感兴趣

1.车前草的功效与作用

2.车前草功效和作用

3.橙的功效和作用

4.车前草的功效与作用及常用配方

5.车前草的根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