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古诗总是比现代的白话文,读起来朗朗上口,读起来荡气回肠,读起来意境悠扬,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律诗和绝句到底是怎么区分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希望对你有帮助。
律诗和绝句区别
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可以从起源和形式上进行区别。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型于唐朝初年;形式上,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因其格律严密而得名。
绝句,这一名称起源于南朝,来源于汉魏晋南北朝歌谣,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形式上每首仅有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言绝句,格律相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两句。
律诗的特点
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就开始出现广义五律,武周年代沈佺期、宋之问定型狭义七律,其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广义律诗的包容度很大,它允许拗格存在,允许三仄尾。
如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就是典型代表)
律诗的形式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2,通常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3,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
4,每首中对仗联可以多到三联、也可以少到一联,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绝句的分类
按格律
按照诗歌格律,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出现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南朝陈代的徐陵主编《玉台新咏》就有“古绝句”的名称。但这种绝句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平仄(zè)较为自由,或者可以说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的约束。在律绝盛行以后,古绝句仍然被沿用发展下来。古绝句五言特多,而七言非常之少。所以,七言八句不是很常见。
按字数
按照每句的字数,绝句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五、七言绝句居多,六言绝句很少。
猜你感兴趣:
1.古体诗和格律诗的区别
2.律诗和绝句的区别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