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国护士网为首页 | 中国护士网专注于知识的分享,因为专注,所以更好!
分享到: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调查报告_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来源:  作者:

  (六)金融资源分配失衡。收入差距与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有着特殊的关系,依据经济增长理论,不同的收入来源都是跟着经济增长趋势波动的,经济高涨时,各个阶层的收入都上升,经济衰退时,各个阶层的收入都下降,但波动的幅度不同,这就引起了收入分配的周期变化,工资性收入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财产性收入的波幅相对较大。经济往上走时,由于对利润的追逐,会大量增加对非人力资本的投资利息和利润的增长速度要远远超过劳动者报酬的增长速度,引起了收入分配的恶化和有效需求的不足;在经济下跌(或增速减缓)时,由于企业利润的大幅下降,资产值的下跌又会逐步降低利息和折旧成本,加上工资的粘性,使得工资的下降速度会低于利息和利润的下降速度,这样收入分配在经济衰退的过程中会逐步得到改善,经济又会重新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因此,这种收入分配的状况改善或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本,也就是金融资源的制约。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收入分配状况与经济周期的关联主要是通过资本与工资的作用。工资水平一般具有刚性,所以最主要的因素是金融资源的把握,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已经成为收入分配的核心要素。显然,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我国农村的资本积累非常有限,同时国家又没有从流量上进行补充,所以,农村经济从总体上拥有伯资本量不足是其在整个收入分配中处于劣势的根本原因,这种资源配置的结果通过产业发展本身使得收入分配状况更加恶化。从现实角度来看,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明显存在偏重城市,忽视农村的问题。县和县以下国有企业比重小,所以从国家金融系统获得金融支持极小, 2001 年乡镇企业及农业贷款合计只有贷款总额的10 %。直接从事农村信用的农信社,农户从农信社获得的贷款不到农信社贷款总额的20 %。据社科院人口劳动所课题组调查资料,通过农信社流出到城市及工业的资金总额,由1987 年的121 亿元增长到2000 年的4639 亿元。邮政储蓄更是只存不贷,近年来,每年收储6000 多亿元上交中央银行,流入城市,其中2/ 3 即4000 多亿元来自农村。国有银行1998 年起开始在农村撤并网点,这固然是国有金融改革的需要,但是更加重了农村资金供应的困难。以天津大邱庄为例,这个以钢铁加工发展起来的“首富村”目前整体负债率约为86 % ,大部分企业缺乏流动资金,在今年以来钢铁市场形势好转的情况下,许多工厂仍因无法融资处在停产的状态,大邱庄的遭遇典型地反映了目前农村金融的困境。县城非农产业和农村经济金融资源受限,难以健康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难以出现。目前农村金融主体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难以独立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央行提出的推行农信社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国有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一系列措施,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农村金融急待改革。

  三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措施

  (一)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主要指农业内部的农、林、牧、副、渔的调整和农村内部一、二、三产业的调整。就具体措施而言(1)国家应积极引导工商企业、包括外资进入农业,让农户作为第一车间,分享农产品加工转化链条上的利润,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的农业产业化。(2)通过调整农村的产业政策,鼓励建立农产品的深加工项目,改变农村单一输出农产晶的状况,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同时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3)还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灵敏而全面的农业信息网络,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制的改革,政府要承担起对农民的培训责任。(4)应积极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各种农业协会等的作用,在农户和企业之间架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桥梁,为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奠定基础。(5)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税收政策等"国民待遇",引导乡镇企业与城镇企业在分工上形成优势互补。

  (二)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农村税费改革要继续走下去,推行试点方案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我们的农村税费改革必须通过立法来避免黄宗羲所说的"积累莫返之害"。(1)积极探索新型的农村税制,按照城乡平等的原则改革农业税收制度,尽快统一城乡税制。(2)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对乡镇支出情况的监督进行立法,并可在有条件的地区尝试撤消乡镇一级政府机构。

  (三)必须解决劳动力市场分割

  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从体制上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我们现在对农民工的歧视,对农民工户口的限制,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这是和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经济原则相悖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最大的政策应该是怎么样能够消除现存的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也就是说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能够使得农民有更多的进城机会,能够有更多的在城里找到工作的机会,而且是一个平等的就业和公平的收入待遇的机会。

  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的经济,城镇中的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大量的寻找工作的农民工,农村中大量的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的劳动力,既是经济不够发展的结果,又是收入差距扩大的部分原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现充分就业和抑制收入差距的过度扩大都需要进一步发展经济,使得经济增长始终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上。只有通过高速经济发展,才能逐步吸纳掉城镇中的下岗失业人员,给予农民工更多的就业机会,消化掉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这一点出发,收入分配政策的重点不应该考虑如何提高个人所得税率,而是考虑如何提高就业率。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不是税率太低,而是实际征收方式太乱,造成实际税率与名义税率相差甚大,通过个人所得税征收效率的提高,即使维持不变的税率,也会使税收额有很大的提高。为此,我们的金融制度和政策以及税收政策都要做出相应的改革与调整,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民营企业的融资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四)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将过去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逐步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公共财政的"阳光"应该逐步照耀到农村。尽管我国还不很富裕,农村要全部享受公共财政一时还做不到,但要逐步加大这方面的财政投入。(1)为保证农民得到切实的利益,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进行直补试点。(2)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今后文、卫、教方面的支出增量要重点投向农村。(3)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应该设立农村、农业发展专项基金,加大对农业的投资。(4)理顺体制、精简机构,实现"多予少取"。现在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分财政、计划、农业等不同部门进行,各条线自己拿钱办项目,项目选定依靠自己的渠道来完成。事权和财权的分离,经常形成能干事的没钱、非专业的有钱的怪现象。因此,应把农业的职能交给农业部门办,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五)应由中央财政负担农村教育和医疗

  农村的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由中央财政负担起来,这是非常必要的。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高失学率一直是地方政府的头疼问题。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教育费用的快速增加,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困难家庭确实是付不起学费。西藏这几年就是把小学、初中学生的所有费用全部由政府统包了,小学生是一年500元,中学生是一年600元,于是全区升学率有了大幅度上升。

  城镇中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也是需要从政策上加以考虑的。大批的农民工进城就业和居住,会不会在城里形成一个下层社会?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农民工进城后还难以改变自己的身份,仍处在农民工的阶层内,这是历史的原因所致,但是如果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在受教育上受到歧视,他们的阶层身份就会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对一个合理的社会来说,第一代人因为历史上的原因承担了某种社会代价,不应该让第二代人继续背负这种代价。如果现在不改变农民工子女就学和将来就业中出现的歧视问题,我们的社会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六)发展我国农村金融,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探索适应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推动农村金融成长。加大政策扶持,培育宽松的农村信贷环境。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入世后,三农问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多渠道解决农民增收,根本还在于扩大农产品有效需求、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客观需要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加强和改进信贷支农服务。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得到中央重点政策扶植;相应地,农村金融也应该作为金融产业中的首要部门,得到相关政策支持,至少,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门应该给予等同于商业银行的政策。

  (七)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

  从宏观角度看,政策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成为我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成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一指导思想引领下,2004年,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农政策,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强的后盾。“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以9个方面22条为核心的农业政策体系,为农业与农村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其后,诸多具体措施付诸实施,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坚决保护耕地、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严格控制农资价格、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大范围推广农村信用社改革;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等等。

  据财政部统计,2004年,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超过了2000亿元,其中,仅“两减免、三补贴”就使数百亿元“真金白银”装进了农民钱袋。2004年一年,全国“两减免”使农民减负约302亿元,中央财政为此安排了转移支付219亿元补助地方财政减收缺口;“三补贴”共补给农民140亿元,其中种粮农民直补116亿元,13个粮食主产区的良种补贴资金28.5亿元,农机购置资金7000万元。农业用于国债的资金达到了376亿元,占国债项目资金比重达34.2%;中央安排了2.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民培训。所有这些政策措施与具体的财政支持无疑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最直接的作用。


猜你感兴趣

1.城镇居民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2.浅谈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学思修论文

3.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