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冬虫夏草又称夏草冬虫、虫草。真菌门,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科。寄生在鳞翅目幼虫体上。子座单个地从寄主前端发出,基部向上渐狭细,头部近圆柱状、褐色。子座顶端膨大,在表层下有许多子囊壳,子囊多数产在子囊壳内,每个子囊内含两个子囊孢子。夏秋季节,子囊孢子从子囊内放射出来,后断裂成许多节段,然后产生芽管,侵入幼虫体内。染病幼虫钻入土中,死亡后出现菌丝体,并在冬季形成菌核。翌年夏季,从菌核上生出有柄的子座露于土外,故有冬虫夏草之称。此菌多长于高山草地上,产于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西藏等地。采集冬虫夏草一般在夏季6~7月或秋季,采得后去掉泥土,晒干即成中药材。冬虫夏草是有价值的中药,以干燥的子座虫体入药,性温、味甘,功能有补肺益肾,可主治虚劳、咳嗽、痰血、气喘、腰酸以及遗精等症。
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
《本草从新》记载:“冬虫夏草有滋肺阴、补肾阳、止嗽化痰奇效”。虫草独得阴阳之妙用,,为一种平补阴阳的名贵药材,与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补品。
冬虫夏草虫草对中枢神经系统能起镇静、抗惊厥、降温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降压、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呼吸系统能扩张支气管、祛痰平喘,另外对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都有显著疗效。近代医学研究权威还发现:虫草确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珍贵中药材,其用途和价值必将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应用。
冬虫夏草在中医学上,以干燥的子实体及虫体一起入药,主要功能是补虚益精气、止咳化痰。主治虚劳、咳嗽痰血、腰痛、遗精等症,也具有明显的滋补作用;传说中还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冬虫夏草入药文献始可见于公元1694年,汪昂所著的《补图本草备要》,他认为:冬虫夏草味甘性温,具有补虚损、强精气、益肾保肺、止咳化痰等功效,适用于肺结核、咳嗽、咯血、虚喘、盗汗等病人。
《中药大辞典》记载道:“我国正式将冬虫夏草作为药材应用在清雍正或清乾隆午间,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同被誉为中国三大名贵滋补中药,有‘百药之王’的美称,被历代医家称为‘治诸虚百损至为上品’”。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冬虫夏草性温暖,补精益髓,此物保肺气。以酒浸数枚饮之,治腰膝间痛楚,有益肾之功;与雄鸭同煮食,宜老人……能治百虚百损。
《本草从新》指出,冬虫夏草具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的药用功效。
《柳崖外编》记载:冬虫夏草和鸭肉炖食之,大补。
《柑园小识》记载:冬虫夏草对于那些“凡病后调养及虚损之人,每服一鸭(鸭内的虫草),可抵人参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