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清洁、消毒、灭菌?
清洁、消毒、灭菌是确保人群健康,防止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同时物品通过适当的清洁和保养,可以延长其使用期限。
清洁:清洁是清除物品上的一切污秽,以保持物品清洁的方法。
消毒:消毒是杀灭或清除物品上的病原微生物和繁殖体,使之减少到不能引起感染或发病。如供病人使用的各种检查器械、治疗器械、被污染的物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使之不发生感染或交叉感染。
灭菌:灭菌是彻底杀灭物品上一切致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其中包括细菌的芽胞等。如手术用的器械均须灭菌后使用。
2.紫外线消毒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1)注意保护眼睛、皮肤,卧床病人要戴黑眼镜,或用纱布遮盖,嘱病人不直视紫外线灯源,身体用被单遮盖,以免引起眼炎及皮肤红斑。
(2)由于紫外线的穿透性差,被消毒的物品不能有任何遮蔽,应摊开或挂起,经
常翻动,直接照射。
(3)照射前,病室应先做清洁卫生工作,因紫外线易被灰尘微粒吸收,应停止走动,减少尘埃飞扬。
(4)紫外线灯管要保持清洁透亮,灯管须轻拿轻放,关灯后如需再用,需间隔3~4min后再开。可以连续使用4h。但通风散热要好,以保护灯管寿命。
(5)灯管使用期限不能超过2 000h,应建立使用时间登记卡,达到规定时间的3/4时即应更换新管。
(6)对紫外线效果要经常进行鉴定,定期进行空气培养以检查杀菌效果。
3.什么是无菌技术,其操作原则有哪些?
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
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30min,要停止地面清扫等工作,减少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符合规定,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不可暴露在空气中。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经过无菌处理方可再用。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放在固定地方。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保存期7~14d,过期应重新消毒灭菌。
(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或镊。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品
或跨过无菌区。无菌物品一经被污染或怀疑有污染,不得使用,应更换或重新消毒灭菌。
(6)无菌物品使用后,未经消毒处理不得重复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7)治疗室、配药室、操作间应每日用紫外线消毒1次。
4.常用卧位及其意义是什么?
(1)仰卧位:
①
去枕仰卧位:用于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而引起窒息及肺部并发症;用于脊椎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预防脑压减低而引起头
痛(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处渗出至脊膜腔外,形成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头痛,去枕仰卧可减轻症状)。
②休克时卧位:适用于休克病人,抬高头胸部,有利于呼吸,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
③屈膝仰卧位:适于腹部检查或做导尿术等。
(2)侧卧位:适用于灌肠、肛门检查。
(3)半坐卧位:适用于心肺疾病所引起的呼吸困难,腹腔、盆腔手术后或预防腹膜炎,以及某些面部和颈部手术。
(4)端坐位:适用于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
(5)俯卧位:适用于腰背部检查,如脊柱手术、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
(6)头低脚高位:用于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用于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胆汁引流;用于产妇胎膜早破时,防止脐带脱出。
(7)头高脚低位:适用于颈椎骨折进行颅骨牵引时作反牵引力,或开颅术后预防脑水肿,减轻颅内压。
(8)膝胸位:用于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用于矫正胎儿臀位及子宫后倾。
(9)截石位:用于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如膀胱镜及妇产科检查等。
5.为病人翻身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一人翻身时不可拖、拉,以免擦破皮肤,应将病人身体稍抬起再行翻转,移动体位后,须用垫枕垫好背部及膝下,以维持舒适卧位。二人协助翻身时注意动作协调、轻、稳
2)翻身间隔的时间,视病情及局部皮肤受压情况而定,如发现皮肤发红或破损应及时处理,并增加翻身次数,同时做好交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