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护士长朱芸
来源:中国护士网 作者:www.512test.com
【人物名片】朱芸,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护士长。曾荣获“河南省优秀护士”、“青年岗位能手”,“市优秀护理管理者”、“市优秀护理服务标兵”等称号;带领的团队被授予市“青年文明号”。在医院率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创建工程,优质护理服务经验和工作方法在我市多家医院推广应用。
关爱患者如亲人
700,提前半小时到岗晨间查房;1000,繁忙时段查房;1130,下班前查房,查漏补缺;1400,提前半小时上班;1600,下班前重点查房;晚半小时下班,最后一次巡视……
这是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护士长朱芸的日程安排。每天,她都最早到达病区,也是最晚离开病区的人。
是她,率先在全院申请创建示范病区。简化护理文件书写,改善病区工作环境,制订合适的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弹性排班,保证无缝隙护理,改变病区开放床位与护士比……一个个创新之举,“真正把护士还给了病人”。
是她,总结了一套化解心血管病患和家属不良情绪的“秘诀”,即用“五心”(爱心、关心、细心、精心、耐心),“五勤”(腿勤、眼勤、嘴勤、脑勤、手勤)争取他们的配合,赢得他们的尊重。
去年5月,病区收治了一位胃癌晚期老年男性患者,病人大量痰液无法咳出却拒绝使用吸痰器。呼噜噜的痰鸣让朱芸坐立不安。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反复摸索吸痰技巧。功夫不负有心人,老人态度很快逆转,主动要求吸痰。
娴熟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沟通能力、丰富的内心、优雅的外表,让朱芸工作起来游刃有余,很少有困难能难倒她。大家处理不了的事情、应对不了的患者、家属,“往往向她那里推”,每次的结果都是皆大欢喜。
“护士长永远精力充沛,笑对病人。只要她在,我们总是安全的、幸福的、自豪的。”朱芸的同事说。
护理服务零投诉
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都是危急病症,心内科的护士常常站在死亡线上与死神争夺生命。
有一年的大年初一,病区收治了一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情况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朱芸毫不犹豫地放弃与家人的团聚,迅速组织医护人员投入战斗,为病人植入急诊支架,安装了起搏器,手术非常成功,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
病区医护人员常说:“护士长时刻都向着病人,让着病人,护着病人,谁同病人过不去,她就跟谁过不去。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贫富贵贱,不分男女老幼,她都一视同仁。”
一位罹患扩张型心肌病多次住院的农村男性中年病人,因家庭经济状况差、家人闹矛盾无人陪护,每次他住院出院,朱芸都全程陪着办理手续。住院期间,朱芸对他嘘寒问暖,买饭、洗碗、洗衣、洗脚,无微不至地照料。一些患者,还以为朱芸是该名患者的亲戚。
一流的职业道德、精湛的职业技能和优异的工作业绩,为朱芸赢得了赞誉。她所在的病区护理组,3个主任合作满意度100%,两组医生合作满意度100%;几年来,该病区护士离职率为零,护理服务零投诉。
侍奉3位瘫痪老人
这是一个奇迹,是朱芸用孝心书写的至诚至善的感人奇迹。
这是20年7000多个日子,她像钟表一样,准确地按分按秒忙着每一天的事情:尽力侍亲,专心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朱芸当年出生后被送给当时已经50多岁的伯父、伯母养育。1990年,76岁高龄的养父突然中风偏瘫。刚上班一年的她把老人从方城接到自己当时工作的河南油田职工总医院。白天,为患者服务;晚上,加班伺候养父。做饭洗衣,端屎倒尿,无微不至。在她的细心照料下,老人病情很快好转。
两年后,养父病情反复,罹患脑梗塞,1992年10月开始卧床不起,处于痴呆状态。1993年,朱芸调入南阳医专一附院工作。每周她都要坐客车回去照顾养父,再看着手表计算上班的时间。两头跑的日子,她坚守了3年。3年中,导尿、灌肠、抠大便,倒尿盆,脏累从不言说;洗头、洗脚、洗衣、洗被,寒冬一如既往。
1996年9月,养父安静离世,享年82岁。
养父瘫痪在床期间和离世后两年,养母因心脏病先后3次住院,每次都被朱芸从死亡线上救回。2004年,朱芸把养母接到身边,一住就是8年。8年里,老人因心脏病住院5次,突发脑梗塞两次。后两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侍奉养父的艰辛日子再现,朱芸默默承担。
2012年4月,养母辞世,享年94岁。
2005年,朱芸的公公也因脑梗塞患上老年痴呆,股骨骨折后卧病不起。侍奉瘫痪在床的养母、公公和生病的婆婆,照料女儿和丈夫的生活起居,这些事情集中地交叉在一起。即使作为一名优秀的护士长,这对她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采购员、营养师、护士、保姆、家庭主妇……一天之中,她的角色因时段不同而不断变换。
过硬的专业技能、娴熟的护理技术与合理的时间安排帮了朱芸的大忙:照料3个老年重病号,无一人出现护理并发症;丈夫和女儿的生活也安排得井井有条。
2012年10月,养母离世半年后,公公平静去世,享年83岁。婆婆如今已年届80岁,在朱芸的精心照料下安享晚年。离去的和健在的人,都没有遗憾。“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的传统孝亲之道,在朱芸的身上得以体现。
让我们改用一位诗人的话来结束对这个美丽护士的采访:
不将“默默奉献”、“平凡好人”和“大美人生”这些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珍贵的词,连同我感动和敬佩的泪水,一起送给这位美丽的护士,那么,社会的评判,将宣布一个诗人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