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护理资讯

致敬!护士中的“特种兵”

来源:中国护士网  作者:www.512test.com  (查看评论)

  9月9日,记者走进嘉兴市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不同于其他住院病房,这里收治的是严重创伤、脏器衰竭、重症休克、败血症或中毒等急危重病人,他们相当一部分人在很长时间内都处于昏迷状态,为了保障治疗,每天只允许家属探视半个小时,病人由医护人员全权照管。

  专业:一般护士严格培训才能胜任

  病种决定着工作性质,这样的特殊病房需要的护理人员称得上是医院里的“特种兵”。ICU护士长、41岁的郑叶平就是这个“特种兵”队伍的指导员。作为团队的管理者,她除了要和大家一样值夜班外,还得“早出晚归”,早上提前来看看病人的情况,检查夜班护士工作,下午下班后要再看一遍病人,需要重点注意的对夜班护士加以嘱咐。

  ICU最能凸显“时间就是生命”的真理,病人随时可能有危险,没有家属陪护,需要护理人员24小时守候监护,因此无论晚上还是白天,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都是一样的。“对于我们来说,夜班不是说打着哈欠值班就行,而是要凝神聚力地正常工作,一点也不能掉以轻心。”郑叶平说。除了工作强度大,这些护士还需要掌握全面的仪器操作等重症监护技能,持证上岗。“我们可以胜任一般护士的工作,而一般的护士需要通过严格培训考试才能到ICU。”

  爱心:家属看不到病房情况,护理人员凭良心做事

  “‘专业’是基础,很要紧,但在专业之上一定还要有‘爱心’。”郑叶平表示,有的病人长期处于昏迷状态,或难以表达情绪,而家属又看不到病房的情况,护理人员就需要凭良心做事。

  由于全院病人的紧急抢救工作都由ICU负责,但并非每一个病人都能够起死回生,因此医患纠纷的矛头便常常直指ICU。郑叶平传授给团队的方法是,“无论病人身份贵贱、地位高低,都要换位思考,把每一个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操作规范,尽心尽力,就能把家属潜在的不理解和误会降到最低。”

  前不久,曾三次入住该院ICU的王福海老人骤然离世,媒体刊登了家属写给ICU医护人员的一封感谢信,感谢他们“坚守重症患者的忘我精神”,三次住院,面对家属的急躁,医护人员总是耐心讲解。5月30日傍晚,第三次住进ICU的王福海老人突发心衰,心跳骤停,医护人员一直坚持心肺复苏达45分钟,再现生命的奇迹,延续了老人的生命,使之得以和杭州赶来的亲戚朋友最后相聚。

  今年5月12日护士节,该院ICU收到了来自平湖的一封感谢信和一首小诗。原来,去年5月5日,59岁的吴引娣遇车祸导致颅骨多处骨折、颅内多处损伤,脾脏破裂、腹腔出血,肋骨骨折,在ICU的28个日日夜夜,吴引娣都处于重度昏迷,医护人员悉心照料,擦背、翻身。一年后,吴引娣基本康复,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还能做家务。其丈夫为表达感激之情,值护士节之际向ICU写了一首小诗:“你们是南丁格尔的化身,是天使,是精灵,是中华护理优秀的典型……”

  慎独:缺乏家属外在监督,需内部制度约束

  “该院ICU的护理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5岁,爱玩爱闹,单单培训提倡‘爱心’只是道德层面的警醒,是空头支票。缺乏家属的外在监督,就需要内部制度上的约束,确保能够‘慎独’”。郑叶平说。

  郑叶平将60人的团队分为6个小组,每半年采用抽签的形式,随机更换小组成员,“这样能让年轻人有新鲜感,可以交到新朋友,也利于整个团队的理解互助。”抽签的方法还用在逢年过节时,每个人都会准备一份小礼物,写上编号,大家互相抽签,互赠礼物。

  郑叶平“快乐工作”的管理模式得到了上级肯定。“病患健康,同事快乐”是她工作的宗旨,见多了人生不测,“健康快乐”也是她对自己和家人的期许。郑叶平工作早出晚归,丈夫在外贸公司上班也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儿子长期由外婆和奶奶照顾,“最开心的是,儿子健康、正直、懂事。”

考试辅导
Google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