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她从青海玉树入伍。今年,她荣膺国际护理界的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
玉树地震,她失去四位亲人,10天后回家给逝者一个鞠躬、生者一个拥抱,而后,这位脸庞清秀,稍显单薄的女军人又踏上了救灾的行程。
那一年,她58岁,身背50多斤的药箱,在玉树地震灾区走村串户进帐房、上寺庙送医送药。她就是解放军第四医院副主任护师索玉梅,她是我军具有高级专业职务的藏族女干部。
索玉梅,解放军第4医院副主任护师,从事护理工作40年,先后荣获“抗震救灾优秀**员”、兰州军区“双秀奖”、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玉树地震 康巴藏语抚慰伤者心灵
2010年4月14日早晨,玉树广袤的草原,大地颤抖。
7.1级地震将早春的玉树瞬间拉到严冬。
作为离玉树最近的部队医院,第四医院迅即展开工作,兵分两路。一路由39名医护人员、8台车组成的高原医疗队,紧急开赴800多公里外的玉树;另一路在家严阵以待,做好救治后运送伤员的准备。
玉树是索玉梅的家乡,她的亲人就在玉树......
非比寻常的牵挂,只能深深的埋在紧张忙碌的准备工作中。震中情况怎么样?伤亡如何?会有多少人转送到西宁?在灾情不明的情况下,准备工作只能充分、更充分......
一批又一批的伤员送到了医院,其中重伤员就有170位。
地震当天中午,正在西宁抢救伤员的索玉梅惊闻家中四位亲人在地震中遇难,58岁的她悲痛之中,几乎难以站立。
院长闫自强劝索玉梅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她摇头拒绝了。说此时不想回家,那是假话,忍着失去亲人的巨大哀痛,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我虽然不能在抗震救灾一线抢救群众,但在后方医院,我要为救治这些父老乡亲尽最大的力量!”此后的十天里,这位58岁的军人干活不比任何一个年轻人少。“10天来,她中午没休息过1分钟,晚上12点多了照样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真怕她累倒了。”跟索玉梅一起工作的护士范兴爱心疼地说。
43岁的藏族伤员扎西多位亲人在地震中遇难,自己也肋骨骨折、肺挫裂伤,转运到医院后,扎西拒绝治疗,时常半夜在过道大吼大叫,抱头痛哭。索玉梅一边帮他擦身子、洗衣服,跟他一起听音乐、做放松操,使他的恐惧紧张症状得到了缓解,开始接受治疗。
出于感同身受,也出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看到许多伤病员不同程度地出现情绪失常、悲伤过度、连做噩梦等状况,索玉梅向医院建议,紧急成立了心理辅导办公室。
在医院170多名重伤员所在的护士站都有索玉梅的手机号码。伤病员们心里难受的时候,总愿意找这个满口康巴乡音的解放军倾诉。
扎西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伤病也恢复的很快。后来,扎西知道索玉梅在地震中失去四位亲人时,感动的说:“大姐,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
被废墟掩埋了7个小时,失去多位亲人的噶马江才和重伤的儿子送到医院时情绪低落,伤势恢复缓慢。“亲人已经离去,但你还有儿子。你要坚强,要好好活着!”听到熟悉的康巴藏语,67岁的藏族老人失声痛哭。
失去四位亲人的藏族孕妇仁青卓玛、失去三位亲人还强忍悲痛连续参加抢险救灾的小伙子公保南加......也许他们才最能理解索玉梅。
劫后重逢,亲人相拥,未语泪先流.....
地震发生10天后,索玉梅终于回到日思夜想的玉树结古镇。
这位有着40年军龄的老兵,迈过废墟瓦砾找到挤着9位亲人的帐篷新家时,仅仅给健在的亲人一个拥抱,给逝者的照片一个鞠躬。照片中的侄女,带着出生只有40多天的孩子,在地震的前一天刚刚从索玉梅西宁的家中回到玉树。
短短20分钟后,她毅然走向了医院设在灾区一线的医疗站......
58岁的她,不顾身体抱恙、灾区条件艰苦,和年轻护士一样,每天背着50多斤的药箱,走过家乡的村村户户,进帐房、上寺庙,为灾区伤员送医送药、输液、当翻译,在玉树灾区坚守了2个多月。
索玉梅曾写到:“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只要人民需要,我将把自己的汗水甚至生命奉献给护理事业。”
青海高原 40余年奉献护理事业
作为青海的第一批藏族女兵,索玉梅16岁参军入伍来到部队,能歌善舞的她原本是青海省军区的一名文艺兵。一年多后,省军区宣传队解散,索玉梅来到第4医院,在兰州军区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学习之后,她成为高原医疗队的一员。
从那时候起,索玉梅就知道,选择做一名“提灯女神”,便意味着自己微弱的灯光可以照亮患者的前行之路,而自己的人生将充满仁爱、道义和奉献。
青海高原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条件极其艰苦。多年来,索玉梅多次跟随高原医疗队,攀高山、越雪岭、进毡房、下牧场,足迹几乎踏遍了青海的山山水水。
一次,高原医疗队来到海拔4000多米、高寒、缺氧的唐古拉地区,藏族姑娘康南措上消化道大出血,生命垂危。索玉梅毅然把胳膊伸到医生面前,坚定地说“抽我的吧”,在医疗队员的带动下,老乡们也纷纷挽起袖子,献出了在“生命禁区”比黄金还要珍贵的鲜血。
年轻的姑娘得救了。
多年来索玉梅护理和参加抢救的重危病人多达七百多人次,护理过的普通患者不计其数。
一位叫高建文的患者因患休克型肺炎住进了医院,他还患有严重的癫痫病,由于在家里长期卧床,护理不当,全身长满了褥疮,有的已溃烂流脓,大小便失禁,粪便腥臭难闻,同病房的患者谁也不愿意与他为邻,硬是要求调换病房。索玉梅一面向其他患者做说服工作,一面为高建文洗澡、理发、剪指甲、换衣服、对褥疮溃烂部位天天坚持给他换药照烤。
还有一位叫曲守莲的老人,患心脏病多年,生活不能自理。由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曲守莲心情极度烦躁,别人谁都不敢靠近她。索玉梅定期为老人翻身、洗梳、晒被褥、洗衣服,还和她拉家常,设法减轻她的痛苦。老人在临终前说:“索护士待我比亲女儿还孝顺。”
一次次行走在平均海拔3500的青海高原,索玉梅在看、在学习、在思考:作为土生土长的藏族女干部,她在思考如何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特殊的作用;作为护理部主任,她在思考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根据多年临床护理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索玉梅撰写了《高原地区肺心脑病的护理》、《普通哮喘和重症哮喘护理方案》等论文,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采访的最后,记者问年近60的索玉梅打算什么时候退休,她摇摇头......继而说,即便退休我也在青海、在玉树,和藏族同胞一起说康巴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