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陪护,真的能把家属从陪护中解放出来?不请护工能行吗?医患双方怎样评价这个新生事物?近日,岛城各大医院的无陪护病房试点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4月14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市立医院试点无陪护的骨一科病房进行了探访。
患者彭佩兰:护士照顾得比女儿还好
14日下午,在两名护士的帮助下,77岁的彭佩兰老人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洗了一次头。因为下肢动脉闭塞,老人做完手术后一直在骨一科住院治疗。
摸着一丝不乱的头发,老人很开心。“好,好,护士比女儿还好!”当着女儿面,老人夸起了值班护士。“洗脸,洗头,翻身子,小心翼翼地,生怕弄疼了我。”身旁的护士轻轻地抚摸着老人说:“以后还会给您喂饭。”老人脸上的皱纹伴着笑声慢慢舒展开来。
距上次翻身又过去两个小时了,两个护士在老人两腿间放上枕头做支撑,一人托老人上肢,另一人托住老人臀部,慢慢地往一侧平移。“1、2、3,起”,老人的身体被轻轻松松翻到了一侧。
看到眼前的情景,老人的女儿杨女士很满意,“跟以前确实不一样了,护士的服务越来越人性化。”
“陪床是个体力活,白天要上班,晚上来陪护,根本打不开点。”杨女士说,老人住院后,都是由她和哥哥、妹妹轮流看护,即便如此,还是周转不 及。她曾想过雇个护工,一打听,如果从晚上7点陪到第二天早上7点,一个月要1500元,要是全天陪护的话,一天要100元左右。“费用太高,而且护工没 有经过专业的护理培训,也没有统一的管理,让他们来照顾,我们也不太放心。”
无陪护试点之后,病人的基础生活护理大部分都由护士包了,也就意味着不用再担心老人的吃喝拉撒了。“确实让我们做子女的省心不少,”杨女士说。
护士于树红:在护士站根本呆不住
于树红当了17年护士,这是她第一次经历无陪护病房试点。自4月12日骨一科启动无陪护试点后,她的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插空还能在护士站呆一会儿,现在,在护士站根本呆不住”。
早上7点到护士站报到后,于树红要先到病房转一圈,看看病人夜里睡得怎么样,自理情况如何,然后帮卧床病人打好热水、挤上牙膏,给病人洗脸梳头。
7点半到8点间,整理病床,给不能自理的病人喂饭。
9点到11点半,给需要输液的病人打上针后,和同事一块轮流给卧床病人翻身,倒大小便,剪指甲。
11点,给病人发午餐前口服药。半小时后,给病人洗手、喂饭。
14点到16点,为病人做康复锻炼,给临时入院病人做护理记录和入院指导,要是病人想洗头了,端来热水,两个人一起为病人洗净擦干。
16点,发晚间药,整理病床,挨个床给病人洗脚。
17点交班,如果病人有需要,继续把工作做完。
这是于树红现在每天的工作流程。与之前相比,洗脸、喂饭、翻身、洗头、洗脚等都是新增加的项目。
14日下午,因为手术室刚转过来一位住院病号,她一直忙活到19点才下班。“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无陪护病房将是大势所趋。虽然累了点,但是我喜欢护理工作,做这些能体现我的价值。”于树红说。
护士长孟静:需要增加人手和激励举措
“加上助理护士,我们现在一共有16名护士,需要护理33张床位,床护比差不多达到2:1,护士差的还比较多。”骨一科护士长孟静说,下一步,还会根据试点情况向护理部提出申请增加护士。
“护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无陪护病房不是说护士给病人擦擦脸、洗洗头或者剪剪指甲就完了,而是要突出护士的专业性,让病人住院更加安全、舒适。”
孟静说,拿最简单的给骨折病人递便器来说,如果是普通护工,直接把便器拿给病人就完了。而对于护士来说,要综合考虑病人病情、手术部位等因素,把便器放在适合病人的位置,让病人达到一个正确的体位,以避免伤处再次损伤。
“一名护士要在护理学校学习3年,通过临床实习后,才能上岗工作。工作之后,还要不断积累护理经验。这些优势都是护工不能比的。”
有家属担心,护士要承担那么多工作,贴身服务的质量能得到保证吗?孟静表示,无陪护病房要顺利推进,护士的工作模式和习惯都需要转变,“护士首先要学会周到的照顾病人”。
此外,激励机制对于提高护士的积极性也很重要。据了解,在三级医院,一级护理一天7元,护士的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很多护士的收入甚至还比不上一个护工,这也导致有些护士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对于患者来说,由于长期以来习惯了让家人照顾,刚开始对护士的贴身服务还有些排斥。“要让患者和家属完全接受无陪护,还需要时间。”孟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