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监控器,呼吸机,特殊病床;护士办公室就设在病房,24小时与病人面对面;探视人员按了门铃、穿着鞋套还不能进入病房,只能隔着玻璃探望……一系列不同于普通病房的设施和规矩,让这个被简称为ICU的地方显得格外神秘与严肃。
在新落成的盐田区人民医院住院部6楼,有一个门上写着“ICU”的特殊大病房。它并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病房,而是该院为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安全系数而成立的一个特殊医疗单元。这里集中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多学科的医疗专家以及经过特殊培训的护士。
盐田区人民医院 ICU自2005年成立以来,成为许多重症患者和伤员,甚至是被其他医生“判”了死刑的患者延续生命的驿站。因此,不少患者将这里称为“起死回生”的圣地;称这里的医护人员,是与死神抗争,让垂危生命得以延续的“特种部队”。
这里,是与死神较量的战场
ICU的英文全名为Intensive Care
Unit,被翻译成重症监护病房。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
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2005年底,根据医院重症患者救治需要,盐田区人民医院ICU正式运作,成为重症患者与死神较量的战场。日前,记者来到这里采
访,了解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ICU主任冯清洲介绍,作为全区唯一一个综合性ICU治疗科室,不仅集合了人才、设备的优势。这里拥有空气净化病房、设备吊塔、中央监护系统、
呼吸机、纤支镜、临时心脏起搏器、床边血透机、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系统等先进医疗设备。这里编制床位有10张,每张床位都有角度标识,具有升降、移动、调
节体位等功能。该科医疗技术强,医生能熟练运用呼吸机治疗各型呼衰,肾脏替代治疗,临时起搏器安装,纤支镜检查与治疗,以及各种危重症抢救。通过近5年的
规范运作,已积累了较为健全的管理机制和成熟的临床经验。
采访中,冯清洲用“快、稳、准”三个字形容了ICU的三大特点――
首先是快速。送入ICU的患者或伤员都具有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容易发生心脏骤停等问题,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不仅要动作果敢,作风泼辣,而且要能准确判断病情并快速投入抢救。
稳,也是ICU对医护人员专业素质的一大要求。由于送到ICU来的患者都是危重病人,来得仓促,医护人员不仅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技术,能随时把握病人病情并对症处理,而且还要求他们遇到突发事件能沉着冷静,妥善应对。
准,则是基于ICU医护人员救治能力方面的考虑。因为这里的患者所涉及的医疗专业比较复杂,内、外、妇、儿哪一科都有,综合性比较强,这就要求
医护人员不仅在医疗技术上要一专多能,而且还要懂得操作各类抢救设备,从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到心脏起搏器等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冯清洲说,送到ICU的患者,几乎都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绝不允许医护人员出现半点马虎,“一个不小心,就可能错失一条人命”。反之,具有高超
的医疗技术和强烈的责任感,就有希望将患者的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来。该ICU的4名医生、12名护士和2名助理护士,全部是从医院各科室挑选出来的技术骨
干,医德医风也是众人称赞的。在这里工作的医生、护士常说,自己的岗位就是为患者与死神较量的战场!
2007年5月8日,一名姓何的妇女因被持枪歹徒近距离开枪造成头部贯通性火器伤。由于子弹由前额进入,从后枕部穿出,贯穿整个脑部,送到盐田
区人民医院ICU时呼吸停止,心跳微弱,血压为零,呈濒死状态。这一恶性案件震惊社会,盐田区委区政府及区卫生局领导高度重视,指示全力抢救。ICU全体
医护人员立即投入紧张的“战斗”之中,首先设法使病人恢复呼吸循环,为外科手术创造机会。手术成功后,病人再次转回ICU进行监护治疗。经过ICU竭尽全
力,精心治疗,病人在长达40天的昏迷后,终于清醒,最后康复出院。此例病人的抢救成功,被社会各界誉为奇迹。
这里,传颂着一个个爱心故事
盐田区人民医院ICU医护人员不仅具备很高的医疗技术水平,而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据护士长吕丰梅介绍,ICU
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和专业护理。其中,生活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部分,主要对病人进行翻身、床上洗头、擦浴、更换床单、清洗口腔等;专业护理主要是进行病人用
药观察、管道护理及调节体位等方面的工作,有时一个病人身上同时要插十几根管子,这里护士的护理量要比普通病房大5倍。ICU护理采用24小时无家属陪护
照顾,护士的办公区和病员区同在一间大房子里,24小时与患者面对面,而病人亲属不能进入病房,既无法监护病人,也无法监督护士,医护人员完全处于“慎
独”状态。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这里曾发生过不少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
2006年4月21日夜,深圳市公安边防支队直属船艇大队公边44101艇三级士官、摩托艇驾驶员林树雄与战友在一次缉私战斗中遭遇暴力抗法:走私快艇在被公边艇堵住去路时,突然高速急转弯猛烈撞向公边艇右舷前侧。一战友牺牲,林树雄身负重伤……
护士长吕丰梅回忆说:“小林送到医院时,颈椎骨折,多处肋骨断裂,右肺出血,胸腔积水,命悬一线。”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昏迷45天后,林树雄奇迹般地苏醒了!4个月后,他奇迹般地康复了!
“谁都没有想到,小林因祸得福,在住院期间与我院一名护士相爱,后来喜结良缘,去年结婚了。”吕丰梅向记者透露了这个令人开心的小秘密。脱离生
命危险后,林树雄被转移到骨科继续治疗。由于颈椎骨折,他不得不靠颅骨牵引来固定头部,身体只能平躺;他的食管被切开用滴管来灌食。经专家会诊后决定,为
保险起见,对他采取原始的康复疗法,不动手术,并安排“特护”来照料他的生活起居。
护士小朱当时被安排为小林的“特护”之一。“第一次看到他时,觉得他很惨,多处受伤,但是能感觉得到他很坚强,我很佩服他,所以在看护他的时候我特别细心。”小朱回忆说。
那时,由于林树雄的头部被物理固定,所以他平时跟护士和医生交流很少,只能听见他们的声音,用声音来辨别人。由于身体多处受伤,每到晚上便是林
树雄最痛苦的时候。而止痛的药物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医生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轻易给他用。晚上一到,他的身体就会产生剧烈的疼痛,常常痛得他浑身直冒冷
汗。
每当这个时候,总有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回荡,那是小朱的声音。每当她值班的时候,她都会时刻陪伴在林树雄身边,给他讲故事,分散他的注意力,给他
说明疼痛的原因,叫他不要担心,鼓励他战胜病魔,早日康复。在小朱的精心照料下,奇迹发生了!林树雄的身体慢慢地出现了转机,在不用动一次手术的情况下,
他身体里面的伤口竟慢慢愈合了,虽然他还是不能下床活动,他的颈椎骨也还没有完全固定,他还需要看护。
从那以后,每当小朱值班看护他的时候,他都会主动跟她聊天。就这样,他们聊的话题渐渐多了起来,互相的了解也慢慢加深了,两颗年轻的心慢慢靠拢,走到了一起,被传为“军民鱼水一家亲”的佳话。
据统计,近5年来,盐田区人民医院ICU成功抢救了约600多例生命垂危的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达85%以上,未发生一例差错事故,无病人及家属投诉,做到了“零投诉”和“零纠纷”。
这里,是一个战斗力凝聚力强的集体
在ICU采访时,记者看到这样一张感人的照片:年轻女护士陈丹霞坐在值班室一张椅子上睡着了,手里还拿着半杯没有喝完的水!护士长吕丰梅告诉记者,这是她含泪拍下的一张让她心痛而又欣慰的照片!
去年8月18日,驻盐某部队两名战士在训练中严重中暑,被送进了盐田区人民医院ICU,生命岌岌可危。“从医这么长时间,这种病例是非常罕见
的!”冯清洲回忆道,“刚刚送来时,两名战士均呈深度昏迷,体温高达42℃,休克血压,全身抽搐,呕血,便血,血尿,并很快陷入多器官衰竭的状态。”两名
战士的病情引起了盐田区领导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区卫生局局长蔡铨朗当即下达了“全力抢救”的指示,医院迅速成立了以院长吴肖叶挂帅,ICU为主体的抢救
专家组。ICU全体医护人员全力以赴,采用了一切可能的手段,包括呼吸机、CRRT等先进治疗手段,全员上下不分日夜,持续抢救6天6夜,医生护士平均每
人每天睡眠时间只有2、3个小时,主任冯清州更是6天6夜没有离开病房半步,终于使两名战士的病情得到控制,各器官功能明显改善,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
间。病员转到广州军区总医院后,大家总算松了一口气。已经两天没合眼的护士陈丹霞本来是坐下来喝口水的,没想到屁股一挨座,倒头就睡着了。多好的姑娘多好
的护士啊,护士长吕丰梅当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立即拿出放在办公室的相机,拍下了这一镜头。
一次用药,一次吸痰,一次气管插管,一次静脉穿刺……这一次次都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存安危。只有这一次次的成功,才能重铸病人生命的延续。一个疏
忽,病人的生命就可能从指间溜过。ICU,就是这样一个与死神抢夺生命、没有硝烟的战场,常常门内是奄奄一息的病人,门外是家属焦急期盼的等待。但是,所
有医护人员团结和谐,心齐风正,以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拧成为病人驱赶死神、延续生命的力量!
“病人无医,将陷于无望;病人无护,将陷于无助。”ICU的病人还有一点比较特殊――经常经急诊科绿色通道,收治一些危重的无人料理、无人认
领、无人承担医疗费用的“三无”患者。面对这些患者,ICU的医生和护士首先想到的就是抢救病人要紧,以亲情护理为己任,然后再设法联系病人的家属,使其
痊愈回家。
35岁的患者杨艾华,2006年6月底因车祸导致头部、胸部、腹部多处严重损伤。病人入院时无身份证明证件,肇事司机逃逸,按无名氏处理。
ICU医护人员不因病人欠费而放弃抢救治疗,仍然竭力救治,同时主动捐款为病人购买生活用品及营养品,病人昏迷一月后清醒。期间ICU的医护人员想尽办法
联系家属,终于找到了患者亲属。当见到患者与亲人相见,抱头痛哭时,在场的ICU医护人员亦流下了欣喜的眼泪。出院时,患者激动地对医护人员说:“谢谢你
们,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也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三岁小女孩吴金奇,2009年1月19日从三楼坠落,造成严重创伤,诊断为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儿颅骨多处骨折,脑挫裂伤并颅内弥漫出血并血
肿形成,肺挫伤并肺出血,急诊收入ICU。来ICU时吴金奇已经昏迷休克,口鼻涌出鲜血,呼吸微弱,四肢抽搐,血压不升,伤情极为严重。其父母陷入绝望之
中,在ICU医护人员面前长跪不起,泣不成声。ICU医护人员迎难而上,冒着极大的风险和压力,全力救治,经过长达2周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小金奇睁开了眼
睛,醒来后第一件事是向护士姐姐要苹果吃,几个月后,小金奇蹦蹦跳跳出现在ICU医护人员的面前。由于冯主任与小金奇的妈妈同姓,被亲切称之为“舅舅”。
冯清洲动情地对记者说:“最令我们高兴的事,无疑是患者的康复,看着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照料下,一点一滴地恢复健康,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ICU的大门,
这种幸福的心情是别人无法理解的,也是任何心情都无法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