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够活下来,是一个奇迹。”绍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阎晓勤说。
他,就是刘金涛。作为去年秋季全国首例人感染禽流感患者,他的病情曾牵动了众多人的目光。从2013年10月14日确诊,到今年1月7日走出重症监护室,80多天与死神的搏斗中,他赢了。
80多天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绍兴市人民医院ICU护士长王志娟用一篇篇日记,记录下那些“生死一线间”的病房故事。
10月13日
今天是周日,重阳节,本来打算去看一下老妈,但老妈重阳节去搞活动了。看着微信群里朋友们说陪老爸老妈吃饭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反思自己,做了什么,不禁黯然。
下午,快傍晚了,接到科室电话,三楼2床有个重症患者需要陪护措施,原因:上海专家会诊,考虑是否是H7N9人感染禽流感。天哪,难道H7N9人感染禽流感悄无声息地来了?大家开始忙碌起来,还好这个病人住在单间,防护措施还能做。
病人开始抗病毒治疗,医护人员开始防护起来,但大家的心拔凉拔凉的,该不会真是H7N9吧,等待采样结果。等待中……
在王志娟护士长的心情为病人的病情而遭遇“过山车般”的起落时,患者刘金涛的弟弟刘栋也一直守在病房外,陪伴哥哥度过了漫长的80多天。
在上海工作的刘栋是去年10月11日接到哥哥的电话的,电话中,哥哥问弟弟:“你有没有空过来一趟?”旁边的护士却一把夺过电话:“你赶紧过来吧,不然可能就见不着你哥了。”
挂掉电话,刘金涛对护士说:“你说笑话呢。”他压根没想到3天后,他走到了死亡的边缘。
10月14日
白天一整天在做防护隔离措施。虽然监测H7N9病毒还一直在继续,但上海教授自信的判断,应该是令人信服的。最终的确诊,还需要省里的最终检测结果,我在忐忑中度过。
一些护理过此病人的姐妹们好担心,我拼命安慰她们,还笑说就算确诊也没事,人与人之间传染目前还没依据。但其实我心里很沉重,表面上装得无所谓。
夜里10点左右,接到医院通知,省里检测结果出来了,确诊是H7N9。省里很快会有专家组当晚来会诊,重大任务来了!
紧急,紧急,紧急会议,医院里各种布置。领导最终决定,病人不宜搬动,就地抢救,冒一定风险,搬动病人进入负压隔离病房。
已是凌晨2:00多了,想着明天还有艰巨任务,无论如何该去睡了。
10月14日深夜,刘栋被告知,哥哥要转到负压病房了。此后,他开始经历漫长的等待——每天下午3:00左右,守在病房门口问医生:“我哥好吗?氧饱和度、肺功能脉压、潮气量……怎么样?”守在外面无事可干,他每天查阅关于H7N9的资料。“成了半个专家了。”他自嘲。
10月15日
这几天,忙着接待各级领导与专家,忙着领用各种防护用品,忙着对接触过患者的医务人员进行咽拭子监测。我知道大家心里都没底,每个人都在胆战心惊中度过;忙着安排怎样分管病人,人力如何安排。唉,让我头都大了。
病人需要人工肺治疗,我知道年轻护士不能担当,正当我不知道如何开口时,飞云帮我担起了责任。她带头亲自护理,后来我就不用再担心了。
这几天,病人病情进一步恶化。10月15日、10月17日、10月19日,3次人工肝,病人的病情让我绝望了,我从没看到过如此低的氧合,全白的胸片,与以前的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H7N9那些病人都不同,一点好转的迹象都没有。
刘金涛是15日凌晨被转进负压病房的,这天上午,李兰娟院士带着浙一医院专家一行,来到绍兴市人民医院,与该院的专家团队一起,对刘金涛进行会诊。该专家团队云集了浙一医院各相关专业的精英。
15日中午,省卫生厅向全国通报了绍兴发现今秋全国首例H7N9禽流感病例的疫情。
10月20日
又是一个星期日,整天待在医院,都忘记了,儿子已经一周没去看他了。
病人实在撑不下去了,决定用ECMO(体外膜肺),大动作呀。我只能做一些外围的配合工作了,一大堆专家在里面操作,我不能在现场,有些遗憾。
刘金涛的病情看不到好转的迹象,医生每天都会告诉守在病房门口的弟弟刘栋,“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你哥一不小心就可能去了。”
10月27日,医生找刘栋谈,“去看你哥最后一眼吧。”
刘栋看着病床上浑身插满管子的哥哥,拼命喊着哥哥的名字,但刘金涛一点反应都没有,刘栋哭了。
刘栋回忆,哥哥的身上大概插了十几根管子,为了避免动弹时影响到插管的位置,医生一直在对刘金涛使用大剂量的镇静剂。
“我本来想,最好的打算是,我哥即使救活了,也会成傻子,没想到他现在脑子活跃得很,还憧憬着出去以后完成大把的心愿,这也是个奇迹。”昨晚,刘栋连连感叹。
10月28日
没有希望的希望。家属说,从老家求了几个卦,都说他挺过了11月7日的立冬会好起来,11月7日是个转折点,我相信。
禽流感病人现在靠外界的力量支撑在那里,但他毕竟年轻,体质强。从目前的情况看,其他脏器功能都维持得挺好,独独他的肺还是那样地白,双侧胸水一直流,暗红色的,量也多,在医学上是个极限值,大剂量的镇定剂似乎都是那么不可思议。刺激性咳嗽照样,呼吸、气喘、潮气是老样子。在这个底线上,病人在悬崖边上,是失足还是后退一步,谁也无法预计。
我们一定要坚持到11月7日,看看奇迹是否真的会发生。
刘金涛的病情一直危重。流出来的胸积液有1000毫升,能装满两个矿泉水瓶,且呈血性。“说明肺烂穿了。”有医生告诉刘栋。
由于肺功能的衰竭导致的氧合太低是刘金涛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像一块石头一样,几乎没有功能,全靠体外膜肺支撑。”阎晓勤介绍说。她也是市人民医院此次医疗救治组的组长。
刘金涛的人工膜肺一直用了48天,这也是相当少见的。
来自浙一医院的专家施丽萍告诉刘栋,刘金涛是她碰到过的病情最严重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
11月14日
新的转机。
病人的氧合在慢慢地上升,虽然医生说还有这样那样的情况,但真的有上升呢。这个千万不要是“回光返照”。
与病人家属沟通,他的态度转变了很多,有了感恩与信任。
11月12日,来自卫生部、北京天坛医院的专家赶到绍兴,在看了刘金涛的情况后,天坛医院的专家断言,病人治愈希望渺茫。同时,他认为,绍兴的治疗是到位的。
但仅仅过了两天,绝望中又露出了希望的微光。
11月30日
月底了,时间过得真快。有些事可遇不可求,多少次期待奇迹发生,多少次在失望中度过,以至于我半月懒得动手写记录。
今天,又让我看到了希望。病人身体的各种参数,似乎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不会是假象吧。每次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都不敢跟病人家属具体讲病情,害怕给他带来希望的同时,再一次坠入失望的深渊,但今天的迹象似乎真的有所改变。
因为太多的失望,王志娟心累得不想记日记,这段空白刘栋帮他补上了。他在日记中记录:11月28日这天,哥哥的病情突然恶化,医生告诉他,前一周的好转只是假象。
施丽萍从杭州赶来,为刘金涛换了第4次更换体外膜肺的套包。
出病房后,施丽萍告诉他,他哥哥现在特别严重,根据她多年的经验,他哥哥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了,“接下来你哥哥将会逐渐多脏器衰竭,走得非常痛苦。想治愈,除非像中亿万大奖。”刘栋说,他对这句话印象特别深。
绝望中的刘栋问医生:可以让哥哥“安乐死”吗?医生答复:不行,法律不允许。
“那时候,我真的觉得走投无路了。”刘栋在日记中写道。
12月5日
好得真快,奇迹真的发生了,病人真的撤体外膜肺了。
太伟大了。
无论结果如何,我们真的成功了。
但病床上的刘金涛没有放弃。
医生也没有放弃,每天上午,医疗组专家齐聚病房,进行病情会诊,并与来自浙一医院的专家随时保持沟通,尽一切力量对刘金涛进行救治。由10名骨干护士组成的护理团队,24小时轮流对刘金涛进行看护。
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应利君介绍,每次更换ECMO套包都是最凶险最紧张的时候,“必须在几秒钟之内完成,否则病人马上会心脏停跳。”
她认为,医院最大的成功是,通过密切观察,动用所有的医学手段,将病人的各项脏器功能维持得比较好,为后期的脏器恢复功能争取了时间。
12月1日,刘金涛的病情开始逐渐好转。12月3日,刘金涛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全副武装的“白色”护士。
奇迹真的发生了。
12月23日,刘金涛终于告别了呼吸机,能依靠自己呼吸,能进食软食,能自行在床边活动了。
刘栋把哥哥的肺部CT寄给熟识的上海专家,对方连连感叹,不相信刘金涛会恢复得这么好。
今年1月7日,经医生评估,各项指标正常的刘金涛被转入市人民医院康复中心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
“特别开心,只要你不放弃希望,希望就不放弃你。”弟弟刘栋说。
“重生啊,看看窗外的阳光就觉得真美好,就想赶紧出院,回去工作。”刘金涛感慨。
他已经能在病房里自由走动了,但运动量大时会喘气。为了恢复他的肺功能,弟弟给他买了800个小气球,每天吹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