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常心电图
1、P波:代表左右两心房除极;P波的前部代表右心房的激动,中间部分代表左右心房共同的激动,后部代表左心房的激动。
方向: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Ⅱ、aVL、V1~V3直立,双向或倒置;
形态:波顶圆钝、光滑、有时可能有小切迹,但应小于0.04秒;
时间:小于0.11秒(婴儿小于0.09秒,儿童小于0.10秒);
振幅:肢导联小于0.25毫伏,胸导联直立P波应小于0.15毫伏;
2、PR段:激动通过房室结及房室束的总时间;
PR间期:(又称PQ间期):激动自窦房结开始,通过心房、房室结及房室束的全部时间;
PR间期正常值范围:成人0.12~0.20秒(心率60~100次/分);
儿童0.12~0.18秒
婴幼儿可小于0.10秒;
3、QRS综合波:代表全部心室的除极波;
Q波:在同一导联中深度小于1/4R波,宽度小于0.04秒;
QRS时限:正常0.06~0.10秒;
4、ST段:代表心室除极终了到心室复极开始的一短暂时间;
下移:任何导联应小于0.05毫伏;
上移:肢导联应小于0.1毫伏,胸导联小于0.3毫伏(通常V1~V3达0.3毫伏,V4~V6则较少高出0.1毫伏);
5、T波:代表心室复极波;
振幅:一般说在以R波为主导联应大于同导联1/10R;
方向:与QRS主波一致;
形态:两支不对称,升支坡度较斜,降支较陡,坡顶圆钝
间期:为0.05~1.25秒,振幅愈高,间期愈长。
(凡测向上的波的幅度必须自基线的上缘测至波的顶端。凡当测量向下的波幅时必须自基线的下沿测至向下波的底端,才能认为是正确的测量方法。
心率的测量:规则心率
心率=60÷PP或RR(秒)
不规则心率:数出3秒内P波或R波数目乘以20,或数6秒内P波或R波数目乘以10即得;)
二、心梗
㈠ 心电图基本图形改变
1、ST段改变
(1)、正对梗死区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ST段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为梗死周围损伤性改变,一般起病后3小时可出现,持续数天或两周左右。
(2)、电极背向损伤区的导联,出现ST段明显压低。
2、T波改变
(1)、T波倒置,对称、深、呈冠T波状。
(2)、背向梗死的导联,出现高而对称的起立T波。
3、异常Q波,梗死中心坏死性改变,多在起病10小时后出现。
(1)、Q波时限≥0.04秒。
(2)、深度:在Ⅰ、Ⅱ、Ⅲ、aVF超过同导联中R波的25%,在aVL>R波的50%;V4-6>R波的15%,V1-3正常不出现Q波。
诊断心肌梗死时,Q波的时间比Q波的深度更为重要,如Q≥0.04秒,虽然Q波未超过上述深度,也应考虑心肌梗死的诊断;相反,Q波超过上述深度,而<0.04秒,诊断意义即明显降低。
㈡ 分期与心电波形动态演变
1、早期(超急损伤期):梗死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发生心肌缺血,损伤改变,主要表现为高耸、巨大形T波,ST段斜型上升,亦或出现急性损伤性传导阻滞。较
少见的为ST段下降,T波倒置,尚无异常Q波。此期室颤率高,但心肌仍处于可逆阶段,如迅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避免发生心肌梗死。
2、急性期(充分发展期):梗死后数小时到数周。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出现异常Q波。
3、亚急性期(新近性期):梗死后数周亦可达数月(一般三个月左右)。ST段回至等电位线、T波倒置可达最深,末期变浅,两支对称,异常Q波。
4、陈旧期(慢性稳定期);梗死后数月(3个月)至数年。仅有异常Q波,T波恢复正常,或为静止的倒T,不再演变。
㈢、梗死定位
1、前间壁:V1、V2、V3.
2、前壁:V2、V3、V4。
3、前侧壁:V5、V6、I、aVL
4、广泛前壁:V1-6、 I、aVL
5、高侧壁:I、aVL、V6
6、下壁:Ⅰ、Ⅱ、aVF
7、后间壁(正后壁):V8、V9。此外V1、V2、呈R波升高,为坏死型 心电图的倒影。
8、后侧壁:I、aVL、V5――V6
9、高位后壁及下壁(后下壁:Ⅰ、Ⅱ、aVF、V7-9)
三、房性早搏
1、提早的房性P’波,其形态与窦缓P波有或多或少的不同。
2、P’R间期≥0.12秒。
3、QRS时间及形态正常。
4、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四、交界性早搏
1、提前出现的QRS-T波群,其形态与窦性者基本相同,变形者为室内差异传导所致;其前无窦性P波。
2、如有逆行P’波,可出现在QRS之前或后或在QRS之间,在之前者P’R间期<0.12秒,在之后则RP’间期<0.20秒,若在其中则见不到逆行P’波
3、代偿间歇多完全
4、如向上向下传导均发生阻滞,无逆P及QRS波引发,而仅能从下一个窦性激动下传延缓或下传受阻来推知,称为“隐匿性交界性早搏”。
五、室性早搏
1、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宽大、畸形、其前无相关P波,其后偶有逆行P波。
2、大多数T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
3、代偿间歇完全。
二联律:每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期前收缩
三联律:每两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期前收缩
六、心房扑动
1、P波消失,以心房扑动波(F波)代替。
2、心房频率多在150-350次/分钟
3、心室率大多规则。
4、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
七、心房颤动又称房颤
1、P波消失,以系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间距不匀的心房颤动波(f波)代替
2、心房频率350-600次/分钟
3、心室率绝对不规则。
4、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
脉搏短绌的原因:许多心室搏动过弱以致未能开启主动脉瓣,或因动脉血压波动太小未能传导至外周动脉。
八、心室扑动(简称室扑)
规则、连续、大幅度的“正弦曲线样”波形,QRS-T波群互相融合而辨认不清。
频率为180-250次/分钟
九、心室颤抖(简称室颤)
1、QRS-T波群消失,代之以形状不同、大小各异、极不均匀的波动。
2、频率为250-500次/分钟
十、房室传导阻滞
是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至心室。房室阻滞可以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以及束支等不同的部位。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1)
每一个窦性P波均能下传心室,并产生QRS-T波群。
2)
P-R间期大于0.20S。
3)
P-R间期超过相应心率P-R间期最高值。
4)
P-R间期虽未超过0.20S
,但与过去心电图比,心率相近或增快时,P-R间期延长)0.04S,凡具备(2)、(3)、(4)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文氏型):(1)PR间期依次逐渐延长,直至一次QRS波群脱落,然后恢复至第一个PR间期。
或(2)窦性P波,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P波不能下传,发生心室波群脱落
二度Ⅱ型(莫氏型)房室传导阻滞:特征是发生心博脱落之前和之后的所有下传搏动的P-R间期是恒定的
(1)规律的或不定时的发生心室漏博,出现长PR间歇,间歇中有P波,其后不继有QRS-T波群,长PR间歇为窦性周期的整倍数,房室传导比例2:1、3:1
或(2)窦性P波,出现长的R-R间歇,间歇中有P波,其后不伴有QRS波群,长的R-R间歇为窦性周期的两倍。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与心室各自激动,呈完全性房室脱节,P-P间期均等,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