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护理论文

执业护士护理论文指导:我院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118例原因分析

来源:  作者:  (查看评论)
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118例患者的发生原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药物、处方及护理等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导致我院中药注射剂ADR的主要原因分别为给药剂量过大、输液距配液时间过长、联合用药、用药前没有进行肝肾功能检查、适应证不合理、说明书中用法用量说明不详细、没有药理作用的说明。结论:改进处方及护理行为对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
中药注射剂作为当代中药剂型的突破性创新, 在医疗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共收治118例中药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患者,其中男61例,女57例,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肤反应51例(43.22%):主要表现为荨麻疹、药疹、红斑、皮肤瘙痒、皮肤充血等;其次为胃肠道的损害35例(29.66%),主要表现是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21例(17.80%):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烦躁、失眠;心血管系统受损害18例(15.25%):临床出现胸闷、心慌、心悸等;呼吸系统损害13例(11.02%):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憋;出现药物热的有6例(5.08%),出现溶血7例(5.93%)。
1.3方法
根据我国ADR报告表(2004年版)的填写要求,填写的38个项目进行统计,将患者的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物名称、用药剂量、ADR临床表现,分级及结果、ADR家史等情况导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进行ADR的原因分析。
2.结果
2.1中药注射剂发生ADR的药品种类
118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涉及13个中药注射剂品种,包括刺五加注射液14例、血塞通注射液12例、清开灵注射液21例、红花注射液7例、鱼腥草注射液9例、舒血宁注射液7例、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8例、生脉注射液7例、参芪扶正注射液5例、丹参注射液4例、黄芪注射液11例、注射用灯盏花5例、双黄连注射液8例。
2.2中药注射剂发生ADR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 药物因素和处方及护理因素。
患者因素:118例中药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患者,<1岁33例,占27.97%,1~18岁18例,占15.25%,19~60岁15例,占12.71%,>60岁52例,占44.07%。
药物因素:根据制剂类型:单方(有效成分复杂,非单一成分药效)32例,占27.12%,复方(有效成分多达3种以上,甚至更复杂)86例,占72.88%;根据药理作用:有明确药理作用(可作协同用药、联合用药参考)49例,占41.53%,无明确药理作用(无用药根据,只能凭借经验用药)69例,占58.47%;根据用法:用法不详(难以把握用药)41例,占34.75%,用法详细(能准确把握用药方法)77例,占65.25%;根据用量:用量不详(难以把握用量,容易发生ADR)50例,占42.37%,用量详细(明确指出不同年龄段用药量及当次用药量)68例,占57.63%;根据注意事项:无(无从把握用药)21例,占17.80%,有(有把握对症下药,克服ADR)97例,占82.20%。
处方及护理因素:根据适应症:合理(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34例,占28.81%,不合理(易对临床应用产生误导作用)84例,占71.19%;根据给药剂量:正常19例,占16.10%,超量99例,占83.90%;
根据给药速度:正常(不易发生ADR)45例,占38.14%,过快(易发生ADR)73例,占61.86%;无联合用药24例,占20.34%,有联合用药94例,占79.66%;没有进行肝肾检查81例,占68.64%,进行了肝肾检查37例,占31.36%;溶媒选择合理42例,占35.59%,溶媒选择不合理76例,占64.41%;询问了患者的过敏史67例,占57.78%,没有详细询问过敏史51例,占42.22%。
2.2.2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得出的与ADR相关的因素再次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列出其主要原因。得出导致中药注射剂ADR的主要原因分别为给药剂量过大、输液距配液时间过长、联合用药、用药前没有进行肝肾功能检查、适应证不合理、说明书中用法用量说明不详细、没有药理作用的说明。
3.讨论
中药注射剂(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CMI)既具有传统中药的特点,又突破了传统中药的给药途径,且药效迅速,作用可靠,适用性强,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为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首先要做好药前评估,制定护理计划。询问过敏史,给药前熟悉药物、明确用药目的;掌握适应症、注意禁忌症;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注意配伍方法,减少泡沫产生和微粒污染。加强无菌观念,规范操作技术;加强用药观察,对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主动向患者介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考试辅导
最近更新内容
Google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