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护理论文

执业护士护理论文指导: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特征分析

来源:  作者:  (查看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患者5例.其中3例行CT检查.2例行MR!检查,回顾分析其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结果:3例行CT检查的病例中,2例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低密度影。平扫边界不清,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与正常脾组织呈相对低密度.门脉期至延时期密度差异减小.病灶内可见散在斑点状更低密度影,以增强显示更清晰。1例cT表现为脾门区单发肿块.平扫与脾脏密度相仿,肿块内见多发斑点状低密度影,增强后动脉期病灶显著强化,以病灶周边为主,程度高于正常脾脏。静脉期强化均匀,内部低密度影无强化。2例行MRl检查的病例,均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异常信号,TWI呈略低信号,Wl呈高信号,病灶内见散在斑点状低信号影,增强后病灶强化明显,内部低信号影无强化。病理上.5例组织学病变均由呈迷路样分布的血管性腔隙组成.腔隙被覆内皮细胞呈短柱状或多角形,胞质内均见大量含铁血黄素颗粒。免疫表型,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标记物呈阳性表达。结论:在影像学表现上,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常为多发病灶,其血管瘤样强化及病灶内多发斑点状低密度(低信号)影的特征,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其病理特点.对该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关键词:脾肿瘤;血管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窦岸细胞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1991年由Falk首先提出的一种仅发生于脾脏的肿瘤,一般认为是良性,亦有恶性报道,即窦岸细胞血管肉瘤。该病十分罕见,国内文献报道较少,尤其影像学报道更少,国外报道已有40余例。本研究搜集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及安吉县人民医院LCA病例共5例,回顾分析其影像学(CT与MRI)表现特点,并与病理对照,旨在提高对本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例中男1例.女4例,年龄28~64岁,平均44.8岁.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其中2例因其他疾病入院常规榆查时发现.1例因左季肋部外伤入院发现,2例为健康体检时发现。
  
  1.2检查方法
  1.2.1 CT扫描
  使用16排东芝AquilionCT机进行腹部平扫及双期或三期增强扫描.增强时从肘前静脉高压注射欧乃派克80~100 mL,注射速率3 mL/s.双期增强分别于注射开始后25~30 S(动脉期)、65~80S(门脉期)进行螺旋扫描,三期扫描在双期扫描基础上加做120~150 S(平衡期)扫描。
  
  1.2.2 MRI扫描
  采用GE Signa EXCITE HDMR1.5T扫描仪和日立HITACHI airis 110.3T扫描仪,行横断面扫描,序列包括FSPGR TWI、FRFSE TWI等,MRI增强扫描使用磁显葡胺(GD-DTPA)0.2 mL/kg静脉注射。
  
  1.2.3病理切片制作
  病理标本常规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同时进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标记(CD3l、CD34、FⅧRAg、CD68、lysozyme、Vim),所有抗体及Envison试剂盒均为Dako公司产品。
  
  
  2 结 果
  
  2.1 CT表现
  3例行CT检查的病例中,2例表现为平扫多发结节状低密度影,大小约2~30 mm,边界不清,部分低密度结节灶内可见散在斑点状更低密度影,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与正常脾组织呈相对低密度,显示更清,门脉期至延时期逐渐强化,密度差异减小,斑点状低密度影无强化;1例CT表现为脾门区单发类圆形肿块,突出脾轮廓外,直径约5.2cm,边缘光整。平扫与正常脾脏密度相仿,内见斑点状低密度影.增强后动脉期病灶显著强化,以周边为著,强化程度高于正常脾脏,内部斑点状低密度影显示更清晰,至静脉期病灶强化均匀,程度仍高于脾脏,内部斑点状病灶无强化。
  
  2.2 MRI表现
  2例行MRI检查的病例均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异常信号,边缘欠清,TWI呈略低信号,TWI呈高信号,部分结节病灶内见散在斑点状T低信号影,增强后病灶强化明显,内部低信号影无强化。
  
  2.3病理检查
  2.3.1 大体
  4例LCA多发病灶脾脏淤血肿大,切面均成弥漫多个结节性病灶,直径约0.2~2.2 cm,暗红色,海绵状.其中1例有多个囊腔形成,内有少量咖啡色液体;1例单发结节切面见一灰红色结节,直径约5cm。
  
  2.3.2镜检
  5例组织学病变形态基本相似。结节性病变位于红髓,病变均由互相吻合的呈迷路样分布的血管性腔隙构成,不规则的管腔呈乳头状突起,腔内充满红细胞。腔壁被覆的内皮呈多角形或单层柱状,多数见小核仁。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象未见,胞质内可见含铁血黄素颗粒。窦腔内见脱落的内皮细胞,散在或成片分布.吞噬含铁血黄素,部分呈泡沫细胞样改变。
  
  2.3.3免疫组化
  5例脾窦岸细胞FVRAg、CD31、CD68、CD34、lysozyune阳性,Vim均阴性。PAS染色细胞质阳性。
  
  
  3 讨 论
  
  LCA病因不明.仅发生于脾脏.发病年龄范围较广,多见于30~50岁,无显著性别差异。临床症状不典型。多数为偶然发现,主要表现为原因不明的脾肿大引起的症状。可伴有或不伴有脾功能亢进。本组LCA均系偶然发现。仅1例在追问病史时诉偶感腹胀,5例临床上均无明显脾亢表现。LCA可同时与腹腔内恶性肿瘤相伴发。本组2例伴发其他疾病中。1例为胰体部高分化腺癌,另1例为降结肠腺瘤性息肉。因此.对于可疑或确诊LCA的患者.应详细检查或密切随访,排除其他脏器恶性肿瘤的可能。
  
  3.1影像学表现
  研究本组LCA并结合裘敏剑、Schneider、Oliver-Goldaracena等的报道,笔者认为LCA在影像学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LCA常为多发病灶,极少单发。多发病灶者,脾脏淤血肿大.病灶呈弥漫分布于脾实质内,大小不等,最大一般不超过40 mm,边界不清;单发者,脾脏不大。病灶一般大小不等,呈类圆形肿块,可突出脾轮廓外。无论多发或单发,典型者病灶内可见散在斑点状低密度(低信号)影,CT以增强平衡期、MRI以TWI显示尤佳,表现为“雀斑征(aestates sign)”。增强后多发病灶一般无典型血管瘤样异常强化,动脉期呈轻度强化,病灶与正常强化的脾组织对比更清,门脉期病灶逐渐均匀强化,至平衡期病灶与正常脾脏相仿、或高于脾脏。单发病灶增强后可呈典型血管瘤样强化.但病灶内散在低密度(低信号)影无强化。
  
  3.2病理对照分析
  影像学特征与大体病理相符.常为多发结节样实质性占位。病理学上LCA由脾脏红髓相连的血管性腔道构成,无包膜。故在影像学上,平扫时边缘常不清;增强后病灶可见动脉期强化。多数LCA病灶在CT上可见散在斑点状低密度(MRI为低信号)影,即“雀斑征”。且增强后无强化,本组5例均有此现象,且以MRI表现更为明显。笔者认为该现象与病灶中的铁质沉着有密切联系,由于铁质的顺磁性作用,降低了TWI的信号;LCA瘤细胞的组织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双重特性,可以解释其血细胞吞噬作用及瘤细胞质内的含铁血黄素沉积现象,此征象对LCA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3.3 鉴别诊断

来源:

考试辅导
最近更新内容
Google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