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比较上颌窦穿刺时针尖斜面方向不同患者疼痛的程度。方法:将50例上颌窦穿刺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2组患者分别采用针尖斜面方向不同的穿刺方法,比较2组患者上颌窦穿刺引起的疼痛程度。结果: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有显著性差异,与针尖斜面向下组(向患者脚底方向)相比,针尖斜面向上组(向患者头顶方向)疼痛程度较轻。结论:针尖斜面向上穿入上颌窦骨壁疼痛感较轻。建议进行上颌窦穿刺时,针尖斜面向上穿入骨壁。
【摘要词】上颌窦穿刺;针尖斜面;方向;疼痛
上颌窦穿刺是诊断和治疗上颌窦炎的常用方法,但上颌窦穿刺为有创治疗,常常会给患者带来疼痛感,我们在多次操作过程中发现,操作时针尖斜面方向不同,穿刺所遇到的阻力不一样,使患者对穿刺所引起的疼痛的感受也不同。因此通过对上颌窦穿刺过程中针尖斜面方向不同对患者疼痛程度的比较,探讨这一方面对患者疼痛的影响。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将50例做上颌窦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9岁~47岁。2组病例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基本相似。
1.2方法
1.2.1表面麻醉
患者取坐位,先用1%麻黄素棉片收缩下鼻甲和中鼻道粘膜,然后用1%~2%丁卡因棉片置入下鼻道外侧壁,距下鼻甲前端约1~1.5cm的下鼻甲附丽处稍下的穿刺部位,麻醉时间约10分钟后取出棉片。
1.2.2穿刺操作
在前鼻镜窥视下,将上颌窦穿刺针尖端引入下鼻道外侧壁的穿刺部位,针尖固定于下鼻道外侧壁。
1.2.2.1针尖斜面向上组:针尖放在穿刺点上,针尖斜面向上(向患者头顶方向)穿入窦腔。
1.2.2.2针尖斜面向下组:针尖放在穿刺点上,针尖斜面向下(向患者脚底方向)穿入窦腔。
1.2.3以下2组患者操作相同:
穿刺左侧上颌窦时,右手固定患者头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针,掌心顶住针之尾端。针尖的方向对向同侧耳廓上缘,稍加用力钻动即可穿通骨壁进入窦内,此时有一“落空”之感觉。
1.2.4冲洗
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回抽检查有无空气或脓液,以判断针尖是否确在窦腔内,抽出脓液送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证实针尖确在窦内后,撤下注射器,用一橡皮管连接于穿刺针和注射器之间,再徐徐注入生理盐水以冲洗。如上颌窦内积脓,应连续反复冲洗,直至脓液冲净后,按医嘱注入抗炎药物。冲洗完毕,按逆进针方向退出穿刺针,穿刺部位用棉片压迫5~10分钟止血。
2结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疼痛标准分级,分为4级:0级,无疼痛;1级,轻度疼痛,可耐受,用一般镇痛药可止痛;2级,中度疼痛,较重,日常生活、饮食和睡眠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给予弱阿片类药物可缓解;3级,重度疼痛,剧烈、强烈,不能忍受,日常生活、饮食和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给予强阿片类药物方可缓解。
3讨论
上颌窦穿刺是耳鼻喉科常用的治疗上颌窦病变的方法,除麻醉效果不满意常常引起疼痛感外,穿刺时针尖斜面方向不同引起的疼痛感觉程度也不同。我们经过认真比较,得出如下结论:上颌窦骨壁上薄下厚,针尖斜面向上,针尖斜面与上颌窦骨壁之间角度较大,穿破骨壁时针尖斜面与骨壁的接触面积较小(仅针尖面积),穿刺阻力小,穿入顺利,患者疼痛感轻。针尖斜面向下,针尖斜面与上颌窦骨壁之间角度较小,穿破骨壁时针尖斜面与骨壁的接触面积大(整个针尖斜面面积),穿刺阻力大,穿入较难,患者疼痛强烈。因此,建议进行上颌窦穿刺时,针尖斜面向上穿入骨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