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的护理
【摘要】对30例(40眼)黄斑变性和病理性近视患者采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结果无不良反应发生。随访6个月,效果良好。提出术前精心准备,治疗中严格操作,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理性近视;光动力疗法;护理
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生的重要原因包括病理性近视(PM)、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1],对患者视功能产生严重损害。光动力疗法(PDT)是利用光敏剂选择性地在肿瘤、新生血管等增生活跃的组织中聚集、滞留的特性,在相应波长的光照射下产生化学效应,破坏病变组织,其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轻微,因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疾病治疗[2].2005年4~12月我科采用光敏剂维速达尔对30例(40眼)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行PDT治疗,效果良好,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30例(40眼)中,男20例(28眼)、女10例(12眼),年龄24~76岁,平均52.5岁。其中AMD18例(28眼),PM12例(12眼)。均经眼底镜检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证实脉络膜新生血管。
1.2方法
测量患者身高、体重,按6mg/m2(体表面积)配制药物,选用合适的注射泵和过滤器,以3ml/min的速度在10min内静脉输注完毕。5min后,用波长689nm激光照射病变区域83s.
1.3结果
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1个月后复查,20例(30眼)患者视力未继续下降,10例(10眼)患者视力升高2行以上(标准对数视力表);3个月后复查,仅2例(2眼)患者复发,视力下降≥2行(标准对数视力表),再次重复治疗;6个月后复查,无视力下降病例。
2护理
2.1治疗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治疗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告知患者任何治疗都存在风险,PDT治疗后部分患者需重复治疗2~3次,且需定期复查,使之有心理准备。如果患者对PDT了解不够,便会对该治疗结果期望过高。护士应与患者加强沟通,治疗前详细介绍PDT的原理、方法,给予心理支持,较好地解决患者治疗、检查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本组患者经过精心的心理护理,均能很好地配合治疗。
2.1.2治疗前准备:测量远视力、近视力、身高、体重、血压、脉搏并记录。在治疗前2h开始用美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