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腹泻 灌肠 护理
论文摘要目的总结灌肠液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介绍灌肠液的配制及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方法对符合腹泻病诊断标准,需要用灌肠液治疗的腹泻患儿,可采用“思密达、云南白药、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四联药物保留灌肠,利用心理护理、操作护理、病情观察及基础护理等措施予以指导。结果经护理指导后,需用保留灌肠治疗的腹泻患儿能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结论指导、帮助腹泻患儿及其家长配合灌肠液进行灌肠治疗非常重要,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显著。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为世界性公共问题,在我国属第二位常见病,感染性因素多见。在2003年~2005年的10月~12月,我科收治小儿腹泻的患儿140例,均符合腹泻病的诊断标准,并排除痢疾,重度营养不良及其它全身性疾病合并症。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符合条件的1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男39例,女31例;发热30例,呕吐36例;轻度脱水42例,中、重度脱水28例。对照组70例,男41例,女29例;发热28例,呕吐35例;轻度脱水40例,中、重度脱水30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灌肠液保留灌肠,灌肠液由思密达3克,云南白药50毫克,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mg加入0.9%生理盐水20ml中调均匀配制。用一次性尼龙针头弃去针尖部分后与一次性注射器连接。向患儿家长介绍灌肠的目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准备好卫生纸及尿布等用物,解除患儿家长的心理负担,取得配合。嘱家属协助患儿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无菌石腊油纱布润滑导管前端后缓慢旋转插入肛门,插入3~5cm,推动注射器,使药液缓慢推入肠道内,压力要低,灌肠完毕,整理用物后协助患儿平卧,抬高臀部,嘱家属捏紧双臀,再次交待注意事项,使灌肠液尽量在肠内保持15~30分钟,每天一次,3天一疗程。
1.3疗效判定
根据1993年修订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显效为72小时内粪便形状及次数恢复正常;有效为72小时内粪便形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为72小时内粪便形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
1.4结果
观察组70例患儿在灌肠前都有比较紧张、哭闹不合作,其家长们也都有比较紧张、担心、焦虑不安等情绪障碍。经过耐心、细致的解释灌肠的目的、作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后,全部患儿家长们都配合完成治疗,其中的11例患在灌肠过程中排便,给予重新灌肠一次。2例患儿在灌肠过程中出现面色苍白、大汗,停止灌肠,休息片刻后症状缓解,次日再灌,未出现类似现象。
观察组显效率86%,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率60%,总有效率81%.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X2=12.4,P<>
2治疗机理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腹泻的机制有:肠腔内存在大量不吸收的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肠道运动功能异常等。治疗上常以静泳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微生态疗法,使用肠粘膜保护剂等综合治疗。思密达的主要成分为蒙脱石,它具有层纹状结构、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对消化道粘膜有覆盖能力,并通过与粘液糖蛋白相互结合,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性因子的防御功能[4].庆大霉素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强,且经肠道不吸收,减轻了其毒副作用;地塞米松有稳定细胞膜,降低细胞的通透性,减少渗出云南白药有去腐生肌的作用。
3讨论及护理
经本组观察表明,思密达联合抗炎药等进行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其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局部药物浓度高,对肠粘膜起治疗与保护作用,促进肠病害功能恢复,因此,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让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按时完成治疗。
3.1加强心理护理,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是患儿及家长能积极配合治疗的前提。
因小儿腹泻来得快,病情急,患儿精神差、烦躁、哭闹不安。家长们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且因家长们缺乏医学知识,对灌肠疗法比较陌生,不知所措,担心灌肠的效果,担心患儿不舒适、疼痛,担心治疗过程中配合不好会导致灌肠失败而增加患儿的痛苦等。在灌肠前,护士应轻声细语安抚患儿,消除患儿恐惧心理,运用沟通技巧,耐心细致的向患儿家长介绍灌肠的方法、目的、疗效及注意事项,教会他们配合的方法,做好灌肠前准备工作,同时耐心解答患儿家长的的各种疑问,以消除不良心理因素,解除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主动配合,按时完成治疗。灌肠后,正确向患家属讲解捏臀及抬高臀部的方法、保持时间及注意事项,与患者在交流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操作护理,正确、轻柔的操作,是完成治疗的基础。
灌肠液温度适宜,不要过凉,以防加重腹泻;选择粗细适宜的导管,太细容易使导管脱出,太粗使患儿不舒适;掌握好深度及压力,使灌肠一次成功,减轻患儿的痛苦,并让患儿家属尽量配合使灌肠液在肠内保持的时间在15~30分钟,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果灌肠过程中患儿出现便意,嘱家属将患儿臀部抬高,并捏紧臀部,同时降低压力。灌肠时保持室温在20~16摄氏度左右,不要过多暴露患儿,以防着凉。操作时,用石腊油润滑导管,让家长们尽量配合,摆好患儿姿势,易于导管插入,并防止导管脱出,注意边操作边观察患儿的一般状况。
3.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了解病情,取得护理经验的关键。
在操作过程中,观察患儿的面色、神志、有无腹痛、恶心呕吐等情况,如果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大汗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应观察患儿大便次数、颜色、性状、气味和量,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脱水征,有无酸中毒及低钾、低钙等水电酸碱紊乱,了解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做床边交接班,按时测量生命体征并准确无误的记录。
3.4基础护理
3.4.1大部分患儿因大便次数增多可有肛周发红或湿疹,因此要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会阴部,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并可涂抹保护性油膏,避免使用不透气的一次性尿布或橡胶布。
3.4.2治疗期间,继续母乳喂养,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可喂等量的米汤或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伴严重呕吐者需暂禁食4~6小时,腹泻次数减少,可由流质、半流质、软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腹泻停止,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每日加餐1次,共2周;口服营养物质不能耐受者,加强支持疗法,必要时全静脉营养;病毒性肠炎多有双糖酶缺乏,不宜用蔗糖,对疑似病例暂停乳类,可用豆制代用品。
3.4.3搞好环境卫生,保持病室整齐干净,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感染性腹泻执行床边隔离,严格消毒措施,防止交叉感染,护理患儿前后认真洗手。
3.4.4对于有发热的患儿,注意体温的变化,高热时给予物理和药物降温,鼓励多饮水,加强皮肤和口腔护理。
3.5补液护理
服用ORS溶液,向家长说明和示范配制方法和服用方法,根据病情指导服用量。一般轻度脱水口服液量约50~80ml/kg,中度脱水约80~100ml/kg,于8~12小时内补足累计损失量,脱水纠正后将余量以等量水稀释按病情需要随时口服,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的患儿予以静脉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