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暴露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关键词】护士 职业暴露 乙肝感染
采血过程中护士被针头刺伤者达100%[1].而我国乙肝正常感染率约10%.调查发现,本院2006年感染科病人609例,乙型肝炎187例。护士要频繁的对病人进行采血、输液等操作,有密切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机会,因此护士是乙肝职业暴露感染高危群体。作者调查2007年4至6月3个月内护士职业暴露情况、防护措施,并对2005年1月、2007年2月本院护士乙肝三系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院护士139例,年龄22~46岁;平均28岁。对照组:银行职员教师139例,年龄21~51岁;平均32岁。
1.2方法
调查护士被针刺伤,操作时皮肤破损发生率及工作中接触血液情况;2005年1月、2007年2月护士体检乙肝三系结果比较;护士与其它职员乙肝三系结果比较;防护措施部分整改后的结果比较。
1.3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0.0软件系统进行处理。
2结果
2.12007年不同月份针头刺伤情况的比较
139例在2007年4~6月内有63例发生103次被针头刺伤,在7~9月,139例有47例发生78次被针头刺伤,均主要表现为采血过程和输液拔针时,其中后者的采血过程针头刺伤与前者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但2005、2007年的HBc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2:2005>0.05),见表2.表2:2005>
2.5预防性防护措施及不良卫生习惯
(1)调查发现139例护士采血时戴手套31例,均在手部有明显破损时采用;(2)大批量配药时采取防手破损措施(右手大拇指、食指用创口贴保护)占72%,但个别配药未采取防护措施;(3)采血过程中接听电话、整理头发、揉眼睛。(4)采血用物、操作台面等被血液污染后未彻底消毒清洗。
3讨论
应加强护理人员乙肝疫苗的接种,采血人员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经血传播的乙肝[2],本组人员中有98例(70.5%)注射过乙肝疫苗,暴露后及时采用碘酒或碘伏、酒精消毒,说明采取预防性措施能减少乙肝病毒感染。本次被调查的护士中,29%未接种乙肝疫苗,要继续重视乙肝疫苗接种。(1)提高防护意识;加强护士自我防护职业安全教育,保持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懂得采血、输液等操作中随时都存在着意外刺伤及与血液接触。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经伤口感染操作人员,仅0.004ml带有乙肝病毒(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3].采血、输液等操作时应戴手套、帽子、口罩,夏季穿裤子和不露足趾、背的工作鞋。工作前应自我检查,发现手及前臂有破损时,尽量避免采血(尤其是动脉血)等与血液接触机会大的操作。(2)合理安排工作:调查中发现被针刺伤,因护士工作任务繁重,在快速、频繁、紧张工作中,自我保护意识减弱。因此管理层要重视护士配备及工作量分流,如中午拔针高峰、晨间抽血时增加护士,减轻工作量,以减少针刺伤发生率。(3)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工作中发现手套破损或被血液污染应立即更换。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利器盒中,容器不可过满。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套。工作时不要接触眼、鼻和皮肤,不随意接听电话、整理头发,重视工作环境的清洁消毒。(4)预防用药和暴露后应急处理:被针刺伤后,将刺伤部位即刻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使其排出血液,然后用流动的净水或肥皂水冲洗,最后用碘酒或碘伏、酒精等消毒刺伤部位,以尽可能减少污染或感染的程度;同时应在24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IU,并接种乙肝疫苗3针,每针20μg,接种程序为0、1、6个月[4];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对暴露后人群进行随访。
【参考文献】
1张玉翠,夏伟,黄海燕,等.针刺伤的潜在危害及预防.实用输血杂志,2003,3(4):20.
2闫皓,沙凝,张剑.血站采血护士皮肤感染的防护.山东医药,2005,45(35):30.
3马小芳.采血人员意外刺伤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的调查与分析.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6):25~27.
4陈燕玲.预防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9):11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