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国护士网为首页 | 中国护士网专注于知识的分享,因为专注,所以更好!
分享到: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焦虑情绪的心理干预效果

来源:  作者:

  【关键词】间质性膀胱炎 焦虑情绪 心理干预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cystitis,IC)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到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有研究显示焦虑是IC的明显诱因,控制IC症状首先就应改善患者焦虑情绪[1]。本次研究收治间质性膀胱炎患者23例,除对症施以药物治疗外,还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杭州市中医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间质性膀胱炎患者23例,均为女性,年龄29~66岁,平均(45.61±6.13)岁。其中工人10例、农民6例、干部3例、其他6例;文化程度:包括文盲5例、小学6例、初中9例、高中及以上3例;月收入1000元以下4例,1000~2000元15例,2000~3000元3例,3000元以上1例。病程1~8年,平均(3.43±2.52)年。曾被误诊为尿路感染18例、妇科疾病11例、躯体形式障碍6例、疑病症2例。23例患者入院后行麻醉下水扩张术后均发现有点状出血,出血点超过三个象限,且每个象限≥10个以上的出血点[2],病理未发现膀胱原位癌、结核性膀胱炎等疾病。尿常规未见异常,尿动力学检查未见有非自主性膀胱收缩。临床诊断符合间质性膀胱炎。

  1.2方法

  23例患者治疗均采取麻醉下水扩张术联合口服阿米替林片,并结合心理干预治疗。

  1.2.1心理评测 对可能患有焦虑症的病人实施心理量表的测量,选用的测量工具为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3]。SAS结果评分:50分以下正常;50~59分轻度焦虑;60~69分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本次研究23例病人入院第一次SAS测评分值为52~67分,达到中度焦虑13例,表现出焦虑症的心理症状:担忧、紧张、警惕增高、着急、烦躁害怕、不祥预感和惊恐等。

  1.2.2心理治疗方案 短期治疗目标为正确面对疾病,能配合治疗及护理。长期治疗目标为纠正病人的歪曲意识形态,帮助其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判断客观现实的能力,从而缓解内心冲突,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开展新生活。入院后同病人共同分析焦虑症状出现的原因,消除顾虑,使病人对治疗产生信心与渴望,而发挥心理治疗应有的作用。麻醉下水扩张术前以认知疗法、行为治疗为主要方法,纠正病人对疾病的错误认知、训练病人正确的行为模式。术后以指导生活、工作为目的的适应性训练为主。

  1.2.3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时期、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家庭情况等进行分析。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信息接受能力较差,所以有必要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间质性膀胱炎的基本医学知识及目前主要治疗手段,并向患者说明间质性膀胱炎并非绝症,以给患者治疗的信心。对于经济情况较差的患者,经济支持成为治疗过程中患者较为关心的问题。患者尤为关心治疗成本,在了解有一例患者月收入低于500元后,护理人员积极与其所在社区取得联系,获得社会资助,完成治疗。

  1.2.4争取家庭的支持与配合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往往长期反复就诊,但治疗效果却不尽人意,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伤痛,同时给家庭带来精神和经济负担。患者担心丈夫会嫌弃自己,家庭是否和睦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故采取各种方法与家属联系沟通,鼓励患者家属多探视,让患者时刻感到来自家庭的重视和呵护,从而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心理应付能力。本次研究有2例为离异女性,其中1例长期独居,严重缺乏家庭支持,医护人员通过多方联系外地亲属前往探视,使其重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1.2.5指导放松技巧 指导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肯定自己。当焦虑袭来时,可以反复地告诉自己,“没有问题,可以对付,我比别人行……”,渐渐地消除焦虑的本能反应,使自己平静下来。感到焦虑时还可做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同时放松下颚,左右摆动一会儿,以松弛肌肉,舒解压力。还可以做扩胸运动,因为许多人在焦虑时会出现肌肉紧绷的现象,引起呼吸困难。而呼吸不顺可能使原有的焦虑更严重。也可上下转动双肩并配合深呼吸,举肩时吸气,松肩时呼气,如此反复数次,可恢复舒坦的呼吸,减轻或控制焦虑症状的发生。

  1.2.6出院指导 向患者说明间质性膀胱炎治疗的阶段性和长期性,在治疗过程中症状可能反复,对于症状反复,不应有消极情绪,仍应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计划,定期复查。向患者介绍治愈病例的治疗经验,给患者以正面引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给予患者详细的联系方式,便于患者及时反馈病情,倾诉治疗间歇期的烦恼。同时安排好患者门诊随访的具体时间。工作紧张、过度劳累是导致复发的常见诱因,指导病人有意识地减轻工作压力,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适当地进行户外锻炼,急性发作期要休息;调整饮食习惯,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为主,多饮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

  2结果

  患者出院后每3月门诊随访一次,成功随访3~12月,无1例失访。患者SAS测评情况见表1。

  由表1可见,第三次SAS测评结果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1,P<>

  3讨论

  IC是一种以尿频、尿急、尿痛、性交困难、夜尿、慢性盆腔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疾病,好发于女性,可能与膀胱壁缺陷、自身免疫失调、病毒或细菌感染、毒素、盆底功能失调以及炎症反应有关,常常被误诊[1].本次研究23例患者除1例外均有误诊经历,一般获得明确的诊断都要经历四五年的时间。患者往往因此心理负担较重,一方面想通过各种诊疗手段尽快解除病痛,另一方面又担心各种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所以焦虑的情绪在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中普遍存在。本次研究中23例患者入院初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况。

  虽然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物能有效控制患者IC症状及焦虑情绪,但因为这类药物一般都是精神类药物,许多患者一开始对这类药物很排斥。所以心理干预在治疗初始阶段尤为重要,心理干预使病人学会了用自我调节与放松的方法摆脱苦恼,以应对生活中出现的不良情绪。同时使病人增加对治疗的依从性和信心,这对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可起到促进作用。冯湛华等[4]通过对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在治疗初期实施心理干预能显著减少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的研究,并提高治疗依从性(P<>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后,作为临床工作者,应重视心理社会因素,把心理康复作为早期综合康复的一部分[5],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以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通过出入院宣教,放松行为指导等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间质性膀胱炎病人的焦虑状态,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干预治疗在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尝试。

  【参考文献

  1Van Ophoven A,HertleL.Long term results of amitri-ptylinetreatment for interstitialcystitis[J].JUrol,2005,174(5):1837.

  2吴阶平.泌尿外科[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1.908.3SpiegelD.Canceranddepresion[J].BrJPsychiatry,1996,Suppl(30):109-116.

  4冯湛华,陈良珠,冯华扬.心理干预对泌尿系统肿瘤伴发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6):5510.

  5周玉琴,金虹.心理应激与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