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国护士网为首页 | 中国护士网专注于知识的分享,因为专注,所以更好!
分享到:

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来源:  作者:

  【关键词】焦虑

  1.临床特点

  1.1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自由浮动性焦虑)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过分担心的期待)为特征。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和运动性不安,病人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起病缓慢常无明显诱因[1]。

  1.2病人常处于心烦意乱,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

  1.3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心慌,心跳加速,胸闷,气急,头晕,出汗,面部潮红或苍白,口干,吞咽梗阻感,胃部不适,恶心,腹胀等植物性焦虑。有的病人表现为易惊吓,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跳反应,注意集中困难,难以入睡,容易惊醒,易激惹等过分警觉表现,有的可出现阳萎、早泄、月经紊乱和性欲缺乏等性功能障碍。

  1.4运动性不安表现搓手顿足、紧张不安、来回走动、不能静坐等。

  1.5病程长,可呈间歇发作,发作期间精神状态正常,1/3的病人病程半年至2年,2/3病人在2年以上。

  2.护理对策

  2.1加强安全护理

  2.1.1病人应安置于易于观察,并且与开朗的恢复期病人住在一起,不宜住单间。

  2.1.2加强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和情绪变化,一旦发现病人有突然情绪活跃,主动与工作人员接触等反常现象,应提高警惕(尤其在夜间或清晨),加强巡视病房,且不要让病人蒙头睡觉,病人上厕所时间过长应及时追访。

  2.1.3加强安全检查在接诊、病人入院、晨间护理、带病人外出娱疗或沐浴回病室,接待病人家属探视病人等时,均要仔细查收,登记保管有危险的物品如发卡、火柴、玻璃制品、药品等。

  2.2心理护理

  2.2.1鼓励病人回忆或自己描述焦虑时的感觉,接纳病人的焦虑感受,与病人讨论处理焦虑的方式,争取病友、家属和社会支持。

  2.2.2与病人交谈时,要语速慢,态度和蔼,提问题简明扼要,着重当前问题,并给予简洁明确的指导。如对病人解释其不适的原因来自于焦虑情绪,并配合适当的检查,证明其躯体健康,以解除疑虑。

  2.2.3表示对病人的理解和同情,对病人当前的应对机制表示认同、理解和支持。不要与病人采取的防卫行为进行辩论,但不轻易迁就。常鼓励病人按可控制和可接受的方式表达焦虑、激动和愤怒,如允许自我发泄(例如来回踱步、谈话、哭泣等)。

  2.2.4在病人因躯体不适而痛苦时,酌情陪伴并帮助病人减轻或解除不适。教会病人放松技术,使其与医生合作进行反馈治疗,并明确表示有希望治愈。

  2.2.5病人主诉躯体不适要注意倾听,避免过分提供照顾,要及时发现躯体症状先兆,酌情提供安慰。

  2.3做好失眠病人的护理

  2.3.1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如病房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环境安静。夜班工作人员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2.3.2帮助病人养成按时入睡、早起早睡的良好睡眠习惯。避免睡前兴奋,如不看刺激紧张的电视,不喝浓茶、咖啡。晚饭不宜吃的过饱,尿频者睡前不宜多喝水。

  2.3.3减少日间睡眠时间(少于1小时),不宜卧床过久,鼓励病人参加娱疗等。

  2.3.4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主观性失眠可给予安慰剂。

  2.4饮食护理焦虑病人常有食欲下降,少食或拒食的表现。为保证病人足够的营养和进水量,应选择营养丰富,色香味美的食物以增进食欲,并鼓励病人进食,必要时协助喂饭或鼻饲,以防脱水和衰竭。

  2.5特殊护理

  2.5.1焦虑发作时一定要陪伴在病人身旁,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2.5.2焦虑可传播,应限制与其他焦虑病人接触,并防止将医护人员的焦虑传给病人。

  2.5.3遵医嘱给抗焦虑药,让病人明白药物的作用,注意观察药物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2.5.4一旦发生自杀、自伤或受伤等意外,立即隔离病人,与医生合作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对自杀、自伤后病人要做好自杀、自伤后心理护理,了解其心理变化,以便进一步制订针对性防护措施。

  2.6健康教育

  2.6.1做好科普宣传工作,采取集体听课、交谈、讨论等方式,帮助病人了解病情,有助于接受暗示,鼓励、相互支持,克服消极情绪、孤独和隔离感,培养社会生活方面的心理适应能力。

  2.6.2指导病人家属配合治疗护理,并做好病人出院后家庭治疗护理,防止复发。

  【参考文献】

  [1]陈彦。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