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护理论文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来源:中国护士网  作者:www.512test.com  (查看评论)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可行方法,动静脉内瘘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有效的动静脉内瘘不仅能延长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而且还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其生活质量。做好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对尿毒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良好和理想的血管通路,能提供足够的血流量,保持血管通畅,减少并发症,是终末期肾衰患者成功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保证。通过对做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地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保证有效的透析,从而减少患者痛苦,延长透析患者的生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至2011年我院肾内科收治行动一静脉内瘘手术患者140例,男95例,女45例,年龄35~78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82例,高血压肾病32例,糖尿病肾病2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1例,多囊肾1例,梗阻性肾病1例。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均采用桡动脉一头静脉端端或端侧吻合。其中单纯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69例,分为干预组(1)35例,对照组(1)为34例;行动静脉内瘘术同时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1例,分为干预组(2)33例,对照组(2)为38例。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为传统的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护理:

护士在执行治疗和护理操作时,避免在此手臂上输液、抽血、测血压,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为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做好准,术后按常规进行观察护理。干预组:对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制定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护理常规: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从入院起,由护士遵医嘱常规预见性地保护非惯用肢体的血管,制作保护左上肢血管或保护右上肢血管的标识牌,在需保护的患者肢体上戴上特殊标志的手腕带,手腕带上标注姓名、诊断、年龄、保护该侧血管的警示标志。同时进行如下方式护理干预:选择造瘘肢体及血管,嘱病人每Et做握拳和松拳的运动共30min,并且抓握力器的运动每日共30min,护士与患者互动,并督促患者和家属严格执行。做好造瘘肢体的术前、术后护理,及保温、内瘘通畅情况、早期功能锻炼、感染的观察和护理等。

1.3 观察内容 观察和比较各组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检验标准oL=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单纯动静脉内瘘手术疗效 单纯动静脉内瘘手术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3,P=0.012);平均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1.354,P=0.001)。见表1术和血液透析治疗干预组平均住院日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61,P=0.008);在平均医疗费用上,干预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31,P=0.002)。见表22.3随访情况患者出院后1周,电话随访其伤口愈合情况,并嘱患者触摸吻合口,有无震颤、触电感觉、捻发音等,以了解瘘管是否通畅。3个月后电话随访瘘管血液透析情况。干预组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发生瘘管堵塞,影响正常血液透析。

3.护理干预体会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方法,但因其是终身疗法,且治疗费用昂贵,尿毒症血透患者容易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因此,护士应对患者给予心理指导。患者主要心理问题是担心手术是否成功,以及对内瘘使用中出现并发症时不知道怎么处理。

我们在每月的健康宣教课上,让主管护士讲内瘘手术的简单过程,并让一些已做血透的患者现身说法,并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解除其焦虑情绪。对新患者由责任护士护送至病房,以聊天的方式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介绍管床医生、护士、同室病友、病室环境及医院规章制度,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依从性,使其尽快适应医院病室的环境,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3.1.2 内瘘术肢体及血管的选择 术前对血管的选择十分重要,包括血管的位置、管径、供血情况、是否存在血管硬化或栓塞等。因此告知患者内瘘术前选择肢体和血管很重要。一般选择非惯用肢体,避免负重。因为上肢皮下浅静脉较下肢为多,容易找到靠近动脉的静脉,血液回流阻力小,关节屈曲时不影响血液循环,血流量稳定,不易引起阻塞。术前用止血带阻断上肢前臂静脉回流,观察静脉充盈情况及桡动脉搏动情况,部分血管显露不清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血流走向及血管通畅情况。嘱患者每日做握拳和松拳的运动,抓握力器每日共30rain.经过5~10d的锻炼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达到手术指标,才可进行手术。护士治疗和护理时,要注意保护造瘘侧肢体的血管,避免直接穿刺,避免测血压,保持皮肤的完整与清洁。

3.2 术后护理

3.2.1 避免术肢受压 术后术肢静脉回流受阻,因此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嘱抬高术肢使其超过心脏位置5em,以利静脉回流。告知患者在睡觉时不能压迫术侧的肢体,行走时用宽布条将上肢悬挂,以起到支持作用,术侧限制活动,穿宽松的衣服,不提重物,受力不超过1kg.换药时敷料包扎要适宜,以不压迫瘘口为标准。禁止在内瘘术侧肢体测血压、采血或输液,内瘘处要避免受压、摩擦、碰撞,不戴手表、手镯等饰物,不要向术侧侧卧,避免长时间低血压和输入高渗性溶液,术后7~10d拆线等。指导患者加强术侧肢体锻炼,适当运动内瘘侧手及手臂,以促进静脉回流。

3.2.2 保持术侧肢体的温度 寒冷对血管刺激较大,可引起血管痉挛,血液循环不畅。而且造瘘后肢体血流发生改变,患者可能出现末梢血管充盈不足、肢端血液回流障碍、影响内瘘的成熟。术后室温保持在20℃~25~C.休息时在术侧手臂盖上薄被,避免受压。

3.2.3 定期观察动静脉内瘘通畅情况 血管杂音和内瘘静脉端血管震颤是内瘘通畅的标志,如触电感觉、捻发音等。护士术后应严格检查,每班都要查看内瘘的情况,随时观察,发现敷料有渗血渗液情况时,及时处理。护士指导患者正确保护内瘘及判断内瘘是否通畅,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处理。注意观察手指有无发冷、麻木、苍白、疼痛等缺血表现,有无胸闷、心悸、心率、心律、呼吸是否改变。防止造瘘口感染,保持术口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天换药1次,如术口有渗出液,应及时更换敷料。

3.2.4 进行内瘘早期功能锻炼 一般于术后1~2周在伤口无渗血、无感染、愈合良好的情况下,于术侧进行握拳动作或挤压握力球。功能训练时注意动作轻柔,握拳力度由小至大逐渐增加强度,时间不要过长。使用内瘘应避开高危期即术后1~6周,最好是在术后6~8周,内瘘手术尽可能在进入透析期前3个月进行。国外一项研究表明,至少应于透析前4个月建立血管通路。

3.2.5 感染的观察和护理 保持术侧肢体卫生、干燥。内瘘术后严格加强吻合口的护理,术后当天不宜接触水,以防污染吻合口。按时换药,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渗液及时更换敷料。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提高机体抵抗力。本组1例患者发生内瘘感染,表现为发热,体温38.2~C,内瘘区域皮肤发红、发热,瘘管流脓。该患者为糖尿病病人,皮肤抵抗力低,术后未遵医嘱保护伤口,后经静脉抗生素治疗后,局部症状消失,感染控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瘘管通畅。

3.2.6出院指导每日做治疗时给予患者健康指导,强化其保护内瘘的意识,指导其自我护理方法。嘱患者经常触摸内瘘,如发现内瘘杂音改变、搏动减弱,或局部血管曲张、结节形成等,均提示有内瘘狭窄和堵塞的可能,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一般自体动静脉内瘘可用4年左右,人造血管移植可使用2~3年。嘱患者定期复查瘘口情况,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搬动重物。术后电话回访患者及家属对内瘘术的使用效果满意情况。

4.小结

动静脉内瘘是患者维持血透的长期血管通道,术前行头静脉和桡动脉的血管彩超,检查血流量及血管管径是很有必要的,这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静脉管径是影响内瘘预后的主要原因。规范的术前及术后护理与内瘘的成熟密切相关,但目前对于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的护理,没有统一的护理常规。我院从患者人院起对患者,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早期干预护理、患者主动参与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增强了患者自我保护、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形成主动护理和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我科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对动静脉内瘘术进行护理干预后,通过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前臂端动脉直径≥2.0mm、静脉端直径>12.5mlTl,达到手术指标,可尽早行动静脉成形术,有效地缩短了内瘘的成熟时间,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降低了成本和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考试辅导
最近更新内容
Google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