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护理考试

2010院前急救选题-心肺复苏考题

来源:  作者:  (查看评论)

第三部分 心肺复苏考题
一、选择题
1.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B
(A)80-100次/分;(B)100次/分;(C)120次/分;(D) 60-80次/分
2.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A
(A)30:2;(B)15:2;(C)30:1;(D)15:1
3.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A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B)心尖部;(C)胸骨中段;(D)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4.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C
(A)胸廓前后径的一半;(B)2-3 cm;(C)4-5 cm;(D)6-7cm
5. 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A
(A)500-600ml;(B)600-700ml;(C)400-500ml;(D)800-1000ml
6. 2005年指南在心脏停搏时推荐的每次吹气时间为:A
(A)超过1秒;(B)小于1秒;(C)与呼气时间等同;(D)快速用力吹气
7. 在成人心肺复苏中,人工呼吸的频率为:B
(A)6-8次/分;(B)8-10次/分;(C)10-12次/分;(D)12-15次/分
8.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实施者交换按压操作的时间间隔为:D
(A)5分钟;(B)3分钟;(C)10分钟;(D)2分钟
9. 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
(A)200J;(B)300J;(C)360J;(D)150J
10. 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
(A)100J;(B)100-150J;(C)150-200J;(D)300J
11. 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A
(A)仰头举颏法;(B)双手推举下颌法;(D)托颏法;(D)环状软骨压迫法
12. 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A
(A)1次;(B)3次;(C)2次;(D)4次
13.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C
(A)心脏停搏;(B)无脉性室颤;(C)室颤;(D)电-机械分离
14. 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D
(A)胸外按压;(B)静脉推注利多卡因;(C)静脉推注胺碘酮;(D)立即除颤
15. 非专业急救者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应:A
(A)先进行2 次人工呼吸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B)呼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C)马上寻找自动除颤仪;(D)先开始生命体征评估,再进行心肺复苏
16.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救援人员对无目击者的心脏停跳患者除颤前应:B
(A)心前区叩击;(B)先行约5组(约2分钟)心肺复苏再行除颤;(C)不需要其他处理,立即进行电除颤;(D)先给予静脉推注胺碘酮再除颤
17. 无脉性心脏停跳患者两次心跳检查之间应:A
(A)先给予约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B)行12导心电图检查;(C)建立深静脉通道;(D)准备电除颤
18. 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后应:B
(A)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B)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C)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D)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
19. 成人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的用法为:A
(A)1mg,稀释后静脉推注,每5分钟重复一次;(B)1mg-3mg-5mg,稀释后静脉推注,每5分钟递增;(C)5mg,稀释后静脉推注,每5分钟重复一次;(D)1mg-3mg-5mg---5mg,稀释后静脉推注,每5分钟重复一次
20. 成人心肺复苏时血管加压素的用法为:A
(A)一次性静脉推注40U;(B)40U,每5分钟重复一次;(C)一次性静脉推注20U;(D)20U,每5分钟重复一次
21. 推荐对房颤心脏复律时初始能量值为:B
(A)50-100J;(B)100-200J;(C)200-300J;(D)300-360J
22. 对于房扑和其它室上性心动过速,推荐初始复律能量值为:B
(A)50-100J;(B)100-200J;(C)200-300J;(D)300-360J
23. 救治者对有脉搏婴儿和儿童患者只人工呼吸而不需要胸外按压的频率为:A
(A)12-20次/分;(B)8-10次/分;(C)10-12次/分;(D)6-12次/分
24. 救治者对有脉搏成人患者只人工呼吸而不需要胸外按压成人的频率为:C
(A)12-20次/分;(B)8-10次/分;(C)10-12次/分;(D)6-12次/分
25. 医护人员对于婴儿和儿童及两个现场救助者的心肺复苏应当使用按压呼吸比为:A
(A)15:2;(B)30:2;(C)15:1;(D)30:1
二、是非题
1.    偶然的喘息不同于心跳呼吸骤停,对有偶然喘息的受害者进行救治时不需要进行人工呼吸。(Х)
2.    在心肺复苏中较正常低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也能维持恰当的通气血流比值。(对)
3.    过度通气不必要,而且有害,因为其能够增加胸内压力,减少心脏的静脉回流,减少心搏出量,降低生存率。(对)
4.    心肺复苏每延迟1分钟,室颤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生存率下降7%-10%。(对)
5.    心肺复苏延长室颤存在时间,而除颤可以结束室颤,从而使心脏恢复有效节律维持机体灌注。(对)
6.    颈动脉搏动不能正确评价心肺复苏中冠状动脉,心脑血流的恢复情况。(对)
7.    氧饱和度可以评估组织灌流,因为心脏骤停时它快速下降,而在自主循环建立后即恢复至基线。(对)
8.    高级生命支持治疗对于生存率的任何改善均小于在社区内成功推广非专业急救者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对)
9.    初级救助者不需要确定正常的呼吸,而医务人员如果不能在10秒钟内确认呼吸是否正常,那么先进行两次人工呼吸。初级救助者如果不愿意或不会进行人工呼吸,那么开始胸外按压。(对)
10.    初级救助者对于创伤和非创伤的受害者都应该用仰头抬颏手法开放气道。(对)
11.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非专业急救者开始胸外按压之前要求进行生命体征评估。(Х)
12.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不应超过10秒钟,如果在10秒钟内没有脉搏,那么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对)
13.    对成人复苏的胸外按压为100次/分钟,按压的幅度为4至5厘米,每次压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的时间与压下基本相等。(对)
14.    救助者胸外按压时应该把手掌放在胸部正中双乳头之间的胸骨上,另一只手平行重叠压在其手背上。(对)
15.    所有救助者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在检查脉搏、分析心律或进行其他操作时尽量减少按压中断。(对)
16.    成人心肺复苏时,不管单人或双人进行复苏,胸外按压与通气比均为15:2。(Х)
17.    当有两个或更多施救者在现场的情况下,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的激活和心肺复苏 必须同时进行;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减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生存机会。(对)
18.    旁观者可以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人员到达之前,没检查心脏节律没除颤的情况下,对有目击的院外成人心跳骤停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心肺复苏(例如5个循环或者大约2分钟)。(对)
19.    对有目击的院外成人心跳骤停患者,如果自动除颤仪已经配备并且可用,或院内患者,或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人员目击心跳骤停,救助者应该尽快实施除颤。(对)
20.    任何施救者在院外目睹心脏骤停并且现场有自动除颤仪可用,那么应该尽可能的使用自动除颤仪。(对)
21.    当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工作人员没有目击院外心脏骤停,则在检查心电图并试图除颤前应该先进行约5个循环的心肺复苏。(对)
22.    急救者除颤后应立即开始胸部按压,尽量避免因节律分析和电击造成胸外按压中断并随时准备重新心肺复苏。(对)
23.    当出现室颤或无脉室速(室颤)时,急救者应该首先进行胸部按压,然后予以1 次电击并立即恢复心肺复苏。(对)
24.    如果一次除颤就终止室颤 但后来又出现室颤,那么以后的电击应该选择比先前成功除颤大的能量值。(Х)
25.    在心脏骤停治疗中,基础心肺复苏和早期除颤为第一位,药物为第二位,没有强烈的证据支持药物的有效性。因此可在心肺复苏和除颤之后再建立静脉通道,药物治疗,高级呼吸通路。(对)
26.    胺碘酮可应用于对电击心肺复苏、血管升压素无反应的室颤和无脉性室颤,首次剂量300mg静脉注射,可追加150mg/次。(对)
27.    急救者应有“急救白金10分钟”的理念,避免因打电话或呼叫人们帮助而耽搁时间,应边呼叫边实施心肺复苏。(对)
28.    在婴儿患者,非专业人员和单个复苏者应该用2 个指头按压胸骨,按在紧贴乳头线的下方。(对)
29.    在婴儿患者,双手环绕胸部一两个拇指按压的技术是最好的,它产生较高的冠状动脉灌注压、更持久的合适的按压深度和力量、并且可以产生更高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对)
30.    儿童复苏时,将一手或双手手掌跟部置于胸骨下段,注意避免压迫剑突和肋骨,胸骨按压的深度是胸廓前后经1/3~1/2。(对)
31.    成人胸外按压的频率为60-100次/分。(Х)
32.    单人心肺复苏时按压/通气比为30:2,而双人时按压/通气比则为15:2。(Х)
33.    单人院前心肺复苏的步骤为:激活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系统(呼救)--取出自动除颤仪(如果有自动除颤仪)--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除颤(如果可能)。(对)
34.    双人或多人院前心肺复苏的步骤为:一名急救者按步骤进行心肺复苏,另一名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系统,同时取出自动除颤仪,如果可能对患者进行除颤。(对)
35.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部位为心前区。(Х)
36.    成人心肺复苏中除颤的能量依次为200J、300J、360J。(Х)
37.    成人心肺复苏时电极板的放置位置分别为心尖部(左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和右胸上前壁(锁骨下方)。(对)
38.    对有目击的院外成人心跳骤停患者开始进行复苏时,必须同时进行人工呼吸。(Х)
39.    对心搏暂停病人不推荐使用起搏治疗。而对有症状心动过缓病人则考虑起搏治疗。(对)
40.    由于新双向波除颤仪的首次电击高效率,因此推荐单次电击+立即心肺复苏,取代先前在室颤 处理上推荐的连续3 次电击。(Х)
41.    对于非专业急救者,如果意识丧失的患者没有呼吸,就可假定为心脏停搏;对于专业急救者,检查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如果在10秒内不能确定脉搏,就开始胸外按压。(对)
42.    对儿童患者立即提供心肺复苏和的原因是窒息猝死(包括早期呼吸猝死)比儿童突发心脏骤停更常见,而且儿童更可能对早期心肺复苏有反应或获益。(对)

三、简答题
1.    成人心肺复苏生命链的组成有哪几部分?
答:成人生存链组成如下:(1)早期识别和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或联系当地急救反应系统。(2)早期由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可使室颤的心跳呼吸骤停者生存率增加2-3倍。(3)早期进行电击除颤:心肺复苏加3-5分钟内的电击除颤可使生存率增加49%-75%。(4)早期由医务工作者进行复苏后的高级生命支持。
2.    儿童心肺复苏生存链的组成有哪几部分?
答:儿童生存链组成如下:(1)心肺骤停的预防。(2)基本心肺复苏。(3)及时送至急诊医学服务系统。(4)及时的儿童高级生命支持。
3.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程序有哪些?
答:(1)检查受害者反应;(2)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系统;(3)开放气道与检查呼吸;(4)进行人工呼吸;(5)检查脉搏(面向医务人员);(6)胸外按压;(7)除颤。
4.    卒中患者到达急诊科救治的目标是什么?
答:卒中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在10分钟内完成流水线型的评估,完成初始评价,CT扫描应在25分钟内完成并作出解释,溶纤药物应在到达后60分钟内并在症状发作3小时内给予。
5.    碳酸氢钠的不良反应有那些?
答:(1)降低冠状动脉灌注压;(2)细胞外酸中毒,氧解离曲线右移,氧释放减少;(3)高钠血症和高渗血症;(4)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2,弥散到心肌细胞和脑细胞内,引起反常性酸中毒;(5) 加重中枢神经系统酸中毒;(6 )使儿茶酚胺失活。
6.    心脏骤停病人早期除颤原因?
答:(1)心脏骤停最常见和最初发生的心律失常是心室纤颤(室颤);(2)电除颤是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3)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功除颤的机会迅速下降;(4)短时间室颤既可恶化并导致心脏停搏。
7.    2005人工呼吸的建议有那些?
答:(1)每次人工呼吸时间超过1秒。(2)每次人工呼吸潮气量足够,能够观察到胸廓起伏。(3)避免迅速而强力的人工呼吸。(4)如果已经有人工气道,并且有二人进行心肺复苏,则每分钟通气8至10次,呼吸与胸外按压不需要同步;在人工呼吸时胸外按压不应停止。
8.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最重要的变化有哪些?
答: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最重要的变化在于简化了心肺复苏程序,并且把有效不间断胸外按压的重要意义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增加了心肺复苏期时每分钟胸外按压的次数(100次/分钟)和减少胸外按压的间歇。
9.    在院外基本生命支持系统终止复苏指证?
答:(1)有效的自发的循环和通气恢复。(2)护理移交给上级急诊医疗人员,让他们对复苏尝试无反应的病人进行决策。(3)可靠的证据表明不可逆死亡存在。(4)复苏者因为筋疲力尽不能坚持或存在环境危害或者因为复苏努力让他们处于危险中。(5)有一个合法的不尝试复苏遗嘱提供给复苏者。
10.    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必须采取的3个步骤为?
答:(1)激活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系统。(2)立即进行心肺复苏。(3)熟练运用自动除颤仪。
11.    现代除颤仪的类型?
答:根据除颤波形的不同,现代除颤仪分为两种类型,即单向型和双向型。
12. 紧急气管内插管的指证?
答:(1)复苏者无法应用球囊面罩对昏迷的患者实施完全的通气;(2)患者缺乏保护性的气道反射(昏迷或心脏骤停)。
12.    导致无脉性心脏骤停的常见心律失常有那些?
答:(1)室颤。(2)室性心动过速。(3)无脉性心电活动。(4)心脏停搏。
13.    复苏后治疗的最初目的有那些?
答:(1)进一步改善心肺功能和体循环灌注,特别是脑灌注;(2)将院前心跳骤停患者及时转至医院的急诊室,再转至设备完善的ICU 病房;(3)力求明确导致心跳骤停的原因;(4)完善措施,预防复发;(5)采取措施,改善远期预后,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完全康复。
14.    预测死亡或神经系统不良后果的临床体征有:
答:(1)第24h 时,仍无皮层反射;(2)第24h 时,仍无瞳孔反射;(3)第24h 时,对疼痛刺激仍无退缩反应;(4)第24h 时,仍无运动反射;(5)第72h 时,仍无运动反射。
15.    急性冠脉综合症再灌注的目标为:
答:溶栓必须在病人到达30 分钟内完成(入院至开始用药的时间间隔为30 分钟)或者PCI在病人到达90 分钟内完成(从进导管室至球囊扩张时间间隔为90 分钟)。
16. 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吹气方式为:
  答:(1)给予2次紧急吹气,每次吹气超过1秒;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各种通气方式包括口对口、口对鼻、面罩通气和高级气道通气,均推荐持续1秒钟,以使患者胸部起伏。(2)给予有效的潮气量,使患者出现看得见的胸部起伏。(3)避免快速或者用力吹气。(4)当进行了进一步气道干预(如气管内插管和气食管联合插管等)后,2人进行心肺复苏的吹气频率为8~10次/秒,不需考虑通气与按压同步。通气时胸部按压不需要暂停。
17. 心肺复苏时,何时紧急吹气而不行胸外按压(仅限专业急救人员)?
  答:如果患者有自主循环(比如可触知的脉搏),仅需要通气支持,吹气频率为10~12次/分,或者每5~6秒吹气1次。不管是否进行高级气道干预,每次吹气时间应超过1秒,每次吹气应该可见胸部起伏。在紧急吹气过程中,每2分钟评价1次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
18. 2005心肺复苏指南心肺复苏使用年龄划分的共识:
新生儿心肺复苏用于出生后第一小时还没有离开医院的新生儿;婴儿心肺复苏指南用于小于一岁的患者;儿童心肺复苏指南用于1-8岁患者,成人心肺复苏用于大于等于8岁患者。
19. 单个复苏者对于无反应的病人复苏顺序为:
  当只有单个复苏者,应该打电话给急诊反应系统并取得体外自动除颤仪,接下来返回患者身边开始心肺复苏,并且如果合适的话使用体外自动除颤仪。
20. 复苏者对于无反应的婴儿和儿童应该采取的复苏顺序为:
  复苏者应该开放气道并检查呼吸,如缺少呼吸应给予两个人工呼吸;在人工呼吸后,复苏者应该开始30次按压和2次呼吸的心肺复苏循环。如果合适的话使用体外自动除颤仪。复苏者应该在离开儿童患者身边打电话给急诊反应系统和获得体外自动除颤仪之前提供五个循环的心肺复苏(2分钟内)。

考试辅导
Google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