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博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通常说的心输出量是指每分输出量。
2. 败血症——病菌进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引起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3.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4. 人工自动免疫——是用人工方法接种菌苗、疫苗或类毒素等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来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5. 发热——由于致热源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0.5度)
6. 药物血浆半衰期——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般所需的时间,用t1/2表示。
7. 隐性黄疸——患者血清胆红素虽已超过正常范围但仍在34.4umol/L以下,巩膜和皮肤尚无可见的黄染。
稳态——在外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机体内环境各种理化因素的成分、数量和性质所达到的动态平衡状态。 有效通气量——平静呼吸时,每分钟进入肺泡参与气体交换的气量称为肺泡通气量(即有效通气量) 抗体——在抗原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具有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组织性缺氧——因组织中毒、细胞损伤等因素引起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引起的缺氧。 脑死亡——近代认为死亡应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丧失,整体死亡的标志时脑死亡,即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散的内分泌细胞和某些神经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缺氧——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发热——由于致热源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0.5) 炎症介质——是指一组在致炎因子作用下,由局部组织或血浆产生和释放的,参与炎症反应并具有致炎作用的化学活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