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护理管理

护理人员针刺伤原因分析

来源:  作者:李昱晓  (查看评论)

【关键词】  护理 针刺伤 原因

  污染针头刺伤是医院内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的重要途径。为了探讨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的情况及原因,本文对护士针刺伤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0月随机抽取本院护理人员120名,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3名,护师54名,护士52名。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并经专家审核修订而成。内容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针刺伤发生情况,包括个体年针刺伤发生次数、伤害发生地点、环节;第二部分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包括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高危护理操作是否戴手套,伤后处理情况等。

  1.3  实施 

  请各科护士长协助发放和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20份,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构成比。

  2  结果

  2.1  针刺伤情况 

  调查对象中发生过针刺伤有99人,发生率82.5%。其中73.02%是被污染的针头所刺伤。年发生刺伤数共367人次,人均3.06次。

  2.2  针刺伤发生地点 

  针刺伤的发生率以外污染室医疗护理废弃物的处理阶段最高为(168人次占45.78%),其次为病房(118例次占32.5%)和治疗室。

  2.3  针刺伤发生环节 

  针刺伤高发于整理用毕锐器物这一环节,也常发生于针剂配制及向输注液体中加药以及分离针头和将其回套针帽时。具体发生环节:徒手整理用毕锐器物104例次占28.36%,针剂配制及加药过程74人次占20.16%,分离针头73人次占19.97%,操作后针头回套针帽59人次占16.21%,拔针14人次占3.85%,各种注射14人次占3.81%,其他29人次占7.95%。

  2.4  护理人员防护意识 

  违反或简化操作规程、技术不熟练等也是针刺伤高发的原因。其中,违反或简化操作规程135人次占36.78%,技术不熟练47人次占12.81%,危险性操作未戴手套85人次占23.16%,针刺伤后处理不当66人次占17.98%,向上级汇报13人次占3.54%,未注射乙肝疫苗21人次占5.72%。

  3  讨论

  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被污染的血液或体液会趁机接种到受伤者体内[1]。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其他途径,约占80%。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2]。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对针刺伤后感染的前瞻性研究进行分析后得出,1次被HIV或HCV污染的针刺伤引起的HIV或HCV感染的可能性分别为0.3%~0.5%和4%~10%,而易感人群发生1次HBV污染的针刺伤后感染的机会为6%~30%[3]。因此, CDC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接触感染提出“普遍预防”和“标准预防”的策略,主张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各种危险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2]。

  根据本次调查,分析并制定以下对策。(1)增强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及防护行为  在此次调查中,23.16% 的护理人员进行危险性操作未戴手套,17.98%的人针刺伤后处理不当。护理人员使用尖锐的护理用具时,必须戴手套。一旦发生锐器伤,应立即脱去手套,再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然后用碘酒、酒精消毒伤口[3],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根据具体情况注射丙种球蛋白、抗毒素及接种相应的疫苗等应急措施。(2)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  有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其中针刺伤后可能发生致命的感染有艾滋病毒和乙肝病毒[4]。本次调查发现,护理人员在针刺伤发生环节中,不规范操作行为占相当比例。如徒手整理用毕锐器物(28.36%),分离针头(19.97%),操作后回套针帽(16.21%)。有研究表明,实施标准预防可防止75%针刺伤的发生,经皮肤粘膜感染的比例也明显降低[5]。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迫在眉睫,应明文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禁止用手去弄弯或弄直针头,禁止用双手回套针头帽[6]。(3)广泛应用新技术提高护理器材的安全性能  提供先进、安全的医疗器材,如新器械中的注射器、真空采血系统、静脉留置针等都设计成钝头的、有护套的、或使用后针头可立即回缩的等等。(4)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  在护理教育中没有专门的章节讲授如何预防针刺伤,在工作中也缺乏诸如此类的专门培训,缺乏预防针刺伤的统一操作规程,因此提高护士对针刺伤的认识程度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吴安华,任南,吕一欣,等.护士面临针刺伤的危害及其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25526.

  2 李红梅,李文涛编译,肖顺贞审校.减少护理工作中的意外针刺伤.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78.

  3 周晓荣.临床护士自身防护的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02,16:445447.

  4 任小英,邓敏.护理人员工作中被针刺伤调查及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58261.

  5 沈华.洗手消毒的概念与方法选择.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8,10:342.

  6 徐明,何长新.临床实习人员普遍预防知晓率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62663.

考试辅导
Google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