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卫生部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为切入点,促进医院管理水平提高,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的进程,以护士人力数据分析、工时测算做为解决护理人力不足瓶颈的基础,加强护理保障体系的建立,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好地体现“把护士还给病人”的宗旨,以激励机制与护士分层使用有机地结合,强化护患沟通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达到提高病人、科主任、医生、护士满意度的效果。
卫生部于2010年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我院作为卫生部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医院之一,以加强护理工作做为医疗卫生系统改革的切入点,把这项工作做为促进和提高医院质量管理的契机,稳步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1把“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强调:“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是“一把手工程”。我院根据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和《北京市“规范护理服务,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标兵”工作方案》,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内涵进行解读。针对我院护理工作的特点,在全院中层干部会及全院护士长会上进行动员,医院主要领导统一思想,明确提出要求,制定扎实地开展此项工作的明确目标、活动方案和要求。
2 配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展临床护理改革
2.1 转变护理理念,深化基础护理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是一项将基础护理工作落实到病人身上的实践,需要有新的理念与临床护理工作结合,要让大家认识到这项活动不是一场运动,不是单纯强化基础护理,而是要建立和完善整体护理责任包干的模式,是我们促进护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契机[3]。针对临床护理管理调研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对试点病房护士长、护士的院内、院外培训,使试点病房的护理人员转变护理理念,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建立主动服务的意识。
2.2以竞聘方式确定医院试点病房
以点带面,保证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的理解和实践,根据卫生部文件精神及我院实际情况,我院制定标准和条件,以竞聘方式,按医院临床护理单元比例及竞聘得票数量,确定以病区总数的10%为第一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试点病房。
2.3 医护合作,深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科主任重视、配合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保证,一方面,科主任与护士长联合召开医、护座谈会,要求各级医生充分配合护理工作,医生和家属沟通交代病情时间相对集中,为家属探视管理提供保障。另一方面,科主任还与护士长联合召开病人座谈会,征求病人意见,与病人有效沟通,进一步改进护理服务。
2.4 转变临床护理模式
真正落实责任制护士管理病人,对护士根据能力、知识实行分层管理.
2.5 以试点病房为平台,深入推进临床护理工作
以试点病房开展各项护理管理、临床护理为平台,逐步在全院各病区推进,以点带面,形成统一、规范的整体。
2.6 平稳启动第二批试点病房
在第一批试点病房开展工作的基础上,为保证第二批试点病房开展工作的质量,采取科室自愿申报的方式,同时对科室进行护理人员数量、科室管理质量、管理水平等内容的评估,召开护士长会议,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的问题及困难,按主次顺序排序进行逐项分析,为有效地在院内启动第二批试点病房、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为此又确定40%的病区为第二批试点病房。召开全院科主任及护士长大会,宣布了第二批十个试点病房名单。同时组织第二批试点病房护士长到第一批试点病房观摩、交流,深刻领会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工作的内涵和实质。
3加强护理保障体系的建立,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3.1建立集中静脉配液中心
为了减少护士的劳动强度,缩短间接护理用时,使临床护士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对病人的直接护理,回到患者身边,医院建立了集中配液中心,完成全院住院病人静脉输液药物的配制工作。同时也降低临床用药风险,减少病人输液反应的发生,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提高医疗质量。
3.2建立护理移动信息系统
为缩短护士文件书写的时间,同时保障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今年4月,我院在住院病区的护理单元分批安装护理移动信息系统。
3.3购进自动摆药机
为了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我院新购进自动摆药机,该设备具有准确、便捷、高效的特点。自动摆药机的应用实现了摆药的自动化、数字化,由以前的开放式摆药方式,变为注明病人信息、服药方法和时间的密闭袋装方式,减少了工作环节,避免开放式摆药反复污染;减少了差错的发生;保障了临床用药安全。
3.4建立外送物流、人流中心
为了改变传统的医院护士承担送取标本、后勤物品领取、送病人做检查等非护理工作,我院建立自动化物流系统,完成院内检验标本自动传送。同时建立配送中心,负责对住院患者各种标本的送检、陪同患者做各项检查,药品、后勤保障用品的领送,检修医疗器械器等外出项目,用外送中心来完成。既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又能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回到患者身边。
3.5 建立现代化集中型管理的供应室
按照卫生部规范要求,医院将多年来分散在全院的多个供应消毒物品的地点,建立为一个现代化、数字化、集中型管理的供应室。实现医疗器械的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全程清洗.
3.6实行表格化护理记录,减少护理病历书写
按照卫生部要求[3],我院合理规范一般护理记录单的内容和记录规范,修订表格化的护理记录单,减少了文件书写时间。
以上保障体系的建立,减少了护士的非直接护理时间,降低了临床护士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护理服务的安全性,为把护士还给患者提供了保障,间接解决了护理人力不足的问题。
3.7实施护理绩效考核措施,调动、激励护理人员积极性
合理调整分配机制,对临床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绩效考核,是改变护理人员岗位技术含量、责任、风险、劳动强度与护士收入不成正比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建立了护理效率评价指标、质量评价指标和效益与成本核算评价指标等顶目和内容。应用科学统计程序和信息采集工作,以数据为依据将绩效考核与护理人员分层使用相结合。从而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使高年资、高职称、高素质的护士留在病人身边,担任护理病人的重要角色。扭转护理人员不愿从事直接护理工作,一线护理人员大量流失的局面。为使护士合理流动打下基础。
4 影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瓶颈因素
护理人员的配置是影响工作负荷及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护理人员绝对、相对数量不足或配置不合理都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同时是影响“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的瓶颈。针对此问题,我们首先进行 医院护理人力分析,进行临床护理人力与配置、监护床位设置、临床护理管理能力、外送护工工作量的调研。针对数据进行全院统筹科学分析。通过调研发现,我院床位数与全院护士绝对数比的比例较高,却存在临床护理人力相对不足。主要原因为:(1)护士来源不足。培养护士需3~5年的基本周期,目前北京各大医学护理院校每年培养的护理人员数量有限,造成护士来源相对不足。
5 科学开发医院综合资源,是解决瓶颈的途径
5.1 测算临床护理工作工时
对临床护士每日从事的各项护理工作进行科学的用工、用时测算,从治疗性护理工作、基础护理工作、文件书写、健康教育、外出性工作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计算,分析数据中医院可以开发的资源。
5.2 多渠道提高试点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清泉:提高床护比不应该仅仅限于试点病房。】
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工时测算结果,适当调整试点病房的护士编制。使非护理岗位护士归队,严格限制护士向非护理岗位流动,保障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力。制订三年护士招聘数量规划,逐年分步到位,仅2010年新招收护士151人。满足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