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本报“儿科医生红黑榜”系列报道不但搅热了江城,而且“搅动”全国。无论是专家还是医生、网友还是患者,都普遍认为,“红黑榜”的出现,反映了医患间尚不能建立充分互信,是医患矛盾的一个集中反映。更有专家指出,破解这一矛盾,是医改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网友号召学习武汉“红黑榜”
记者了解到,连续几天来,许多知名媒体及评论员纷纷在第一时间就本报报道撰写评论,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网络平台专门组织特别策划让网友讨论。而全国其他城市的网友还纷纷号召“向武汉学习”,排出当地的“红黑榜”。
23日,辽宁网友“涵宝”在龙广论坛上发帖说:“看新闻发现武汉的妈妈们在网上发了一个‘儿科医生红黑榜’,我也想给咱们哈尔滨的医生排一个。”网友lovestart则在广州“妈妈论坛”上发帖称:“武汉妈妈们搞了个‘儿科医生红黑榜’,不知道广州有经验的妈妈能不能也搞个这样的帖子,都是为了孩子好!”记者还发现,北京、上海、深圳、济南、苏州等均已出现本地的“红黑榜”。
原凤凰卫视言论部总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邀评论员曹景行先生称,医疗改革过程中应多出“医生红黑榜”,他指出“这种做法实际上对今后中国医疗体系的改革,也是积极的,有益的”。《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评论称,“监督医改需要民权意识的觉醒”。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在复兴论坛组织特别策划《“红黑榜”疯传的背后让谁汗颜?》网友纷纷指出:“患者给医生排榜,体现了患者渴望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以红黑榜为端倪的这种对医生的激励约束机制,绝对比医院自建的医德档案要管用得多,甚至有可能对医改产生重要的催化作用”。
“社区首诊”是解决矛盾的首选
“红黑榜”集中反映了当前存在的医患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红黑榜”何时才能逐渐淡出?对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导、医院管理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方鹏骞教授说,“社区首诊制”是首选。
方鹏骞表示,关于网上儿科医生“红黑榜”,应该辩证地看,“我不否认少数医院的少数医生存在乱检查、服务态度差等问题,但是,像‘乱检查、乱打针’这样带有专业性的结论,应当在专家调查之后才能作出。”而对于有些医生服务态度差等问题,方鹏骞称,这其实是医生这个行业的“职业耗竭”的反映,国外一个医生一天只看8至10个病人,而中国的医生每天要看四五十甚至一百多个病人,而且在医患矛盾较为突出的环境下,医生还不能漏诊、不能误诊,不能乱检查、不能出差错,如此压力,难保每个医生都能做到心平气和、满脸笑容。还有开贵药的问题,这也是一对矛盾。
方鹏骞指出,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但要做到这一点,仅依靠相关部门呼吁患者“改变就医观念”是不可能的,因为患者有权选择大医院,相关部门无权干涉,所以,这就必须要依靠制度、依靠政策来实现。其中“社区首诊制”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即所有的患者看病首先要在社区进行分诊,可以治疗的患者留在社区,解决不了的才送大中医院。但是,“社区首诊制”实施起来非易事,因为在社区负责分诊的医生,需要很高的水平,需要大批有经验的专家,另外国家还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保证负责分诊的医院不受利益的诱惑等。
总之,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杜绝患者反映强烈的乱检查、乱打针、开贵药等问题,需要国家的投入、政策的扶持和资源的合理调配,“社区首诊制是将来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之一,但要真正实现,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方教授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