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陪护病房”是近年来一些医院为解决病人陪护问题所做的一种探索性的改革,现在天津、山东、南京等地,一些医院正在试行。
天津第三中心医院从2005年开始,推行在全国公立医院中绝无仅有的全院“住院病人无陪伴制度”。医院护理部主任田丽告诉记者,护理环节由技术护士、
辅助护士和康复助理组成。其中的康复助理就像北京的护工一样,不从事医疗性工作,是由护理部和人事部牵头,在社会上招聘一些40岁~50岁的人员组成。
这些康复助理协助护士,对不能自理的病人,提供喂食、协助大小便、洗漱、擦身、泡脚、剪指甲等全环节护理服务。同时,医院实行“包餐制”,对患者每天收取8元餐费,包括一日三餐。而且比较严格地规定了家属探视时间。
医院的康复助理任永清告诉记者,患者们喊她叫“护嫂”。“护嫂”们分白班、夜班工作,和医院签订劳动合同,有保险。现在任永清每个月收入1200元左右,“挺满意”。
据田丽介绍,目前医院共招收了120多名这样的“护嫂”,包餐部分也需要医院补贴。业内人士测算,员工的工资、管理费用每年就有数百万元,全是医院净支出的话,压力不小。
田丽告诉记者,在第三中心医院看病,药费、诊疗费和其他医院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医院向每名患者每日收取10元“陪床费”,算一部分“收入”,统一收取后分配到各科室。
对一些家庭来说,每天10元护理费比花80~90元请24小时护工更合适。在天津市,市民们大多对第三中心医院的“无陪护”模式有所了解。“来第三中心医院住院的人,很多都是冲着无陪护来的。”田丽说,现在想住医院的一些科室还要等床。
然而,这“10元钱”也遇到了不大不小的尴尬。据了解,医院为了增加这项费用,每年都向当地物价局申请批准,但物价局并未准许,也不查禁。
王虎峰认为,无陪护病房在国外是主流,但国内现状比较落后,护理压力才转嫁到家属头上。事实上,医院本来就应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既不过度,也不会不管。而实现这一点,仍需要政策的支持。
“不过,调整价格很敏感。”王虎峰分析道,老百姓普遍认为看病贵,其实主要是买药和做高档检查造成的,要调高护理费,应同时降低药品价格,少开可吃可不吃的药物,减少不必要的高档检查。事实上,和开药相比,护理费提高,医院的净收入会更多。
既然对患者和医院都有好处,为何不能实现?
王虎峰表示,做调整需要一揽子工作,一旦单独批了护理费提高,老百姓就会有疑问。现在“僵在10元钱上”,正是因为护理问题是牵扯到医改的一系列问题,只有统筹考虑才有望解决,仅就一项费用来调整,政策空间很小。
“护理是整个医院改革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下一轮改革中要围绕着如何无陪化,如何让专业性人员去做,并有合理的待遇,以及医护比例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调整。”王虎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