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论坛_护士网_护理论坛_512华护士论坛_国际护士论坛_卫生人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导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二 [复制链接]

高一生

放棄不等於失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护士币
371 点
最后登录
2011-6-16
注册时间
2008-12-21
帖子
7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9 09:53: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三)溶血反应 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绝大多数是免疫性的,即输入abo血型不配合的红细胞所致,少数是非免疫性的,如输入低渗液体、冰冻或过热破坏红细胞等。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病人唯一最早的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怀疑有溶血反应时,即应停止输血,核对受血者与供血者姓名和血型。并立即抽静脉血以观察血浆色泽,正常血浆内眼观察呈澄明黄色;只要输入异型血超过8~10ml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至25mg%,血浆即呈粉红色泽,可协助诊断。观察病人每小时 尿量,同时作尿血红蛋白测定。供血者血袋内血和受血者输血前后血样本,重新化验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以及作细菌涂片和培养,以排除细菌污染反应。此外, 还要检查有无非免疫性溶血反应的原因。

  预防主要在于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核对病人和供血者姓名、血袋号和配血报告有无错误,采用同型输血。治疗重点是:①抗休克,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输入血浆、右旋糖酐或5%白蛋白液等来纠正低血容量,维持血压,同时需纠正电解质失调和酸中毒。溶血原因查明后,可输同型新鲜血液,以补充凝血因子和纠正溶血性贫血。②保护肾功能,可给予5%碳酸氢钠250ml静脉滴注,使尿液碱化,促使血红蛋白结晶溶解,防止肾小管阻塞。血压稳定时,可用速尿或20%甘露醇等利尿,防止肾功能衰竭,后期如无尿、氮质血症或高钾血症等症状出现 ,可用腹膜或血液透析等治疗。③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输入血型不合血量超过200ml时,要考虑使用肝素治疗。④换血治疗法,能去除循环血内不配合的红细胞及其破坏的有害物质和抗原-抗体复合物。

  延迟性溶血反应发生在输血后7-14天,主要是由于输入未被发现的抗体所引起。主要症状是不明原因的发热和贫血,也常见黄疸、血红蛋白尿和血红蛋白降低。一般并不严重,经上述方法处理后,都可以治愈。

  (四)细菌污染反应 较少见,发病率为1%-5%,但后果严重。污染血液的细菌,品种繁多,可以是非致病菌或致病菌,后者大多数是革兰染色阴性细菌,如大肠杆菌,这类细菌可在4-60c冷藏温度中迅速滋生。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由于毒性小,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简单而快速的诊断方法是对血袋内剩余作直接涂片检查,同时进行病人血和血袋血浆的细菌培养。必要时,病人的血、尿需重复作多次培养。

  预防措施是从采血到输血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凡血袋内血浆混浊,有絮状物或血浆呈瑰红色(溶血)或黄褐色,以及血浆中有较多气泡者,均应认为有细菌污染可能而废弃不用,以策安全。治疗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相同。

  (五)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病人,如心脏病病人、老年人、幼儿或慢性严重贫血病人(红细胞减少而血容量增多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早期症状是头部剧烈胀痛、胸紧、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有周身水肿。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摄片显示肺水肿形象,严重者可致死。治疗应立即停止输血,半坐位、吸氧和利尿。无效者,四肢轮扎止血带,以减少回心血量。预防在于严格控制输血速度,或采用换血输血法,即抽出病人的血浆后再输入等量的浓缩红细胞。

  (六)出血倾向 大量快速输血可发生创面渗血不止或术后持续出血等凝血异常问题,原因是病人体内凝血因子被稀释,凝血因子v、ⅷ和ix的耗损以及血小板因子减少等。大量出血时,在损失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同时,剩下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又将在止血过程中被消耗。预防是每输库血3-5单位,应补充鲜血1单位。治疗可根据凝血因子缺乏的情况,补充有关血成分,如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多血小板血浆等。
没有绝对的背叛
只有无知的大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微信号:hushixuexi

Archiver|护士论坛是一个公益的、非营利性质的综合社区(QQ:1454717713) ( 粤ICP备10205123号-1 )  

GMT+8, 2025-1-6 01:44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