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币1049 点最后登录2013-6-8注册时间2008-11-27积分1102帖子622
 
 
高三冲刺班 版主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责任! ...    
 护士币1049 点最后登录2013-6-8注册时间2008-11-27帖子622
 | 
|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可能的发病因素有:遗传因素、年龄增大、脑力活动过度紧张、环境因素、食盐较多及体重超重等。
 (二)发病机制
 1.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高血压发病中占主导地位——反复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2.肾功能异常导致水、钠潴留和血容量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调。血管紧张素Ⅱ有以下作用,均可使血压增高。
 (1)直接收缩小动脉平滑肌,外阻增加。
 (2)使交感神经冲动增加。
 (3)使醛固酮分泌增加,导致水钠潴留。
 3.内分泌因素——肾上腺髓质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引起外周小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增多增加心排血量,均可使血压升高。
 4.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正常情况下,血管舒张物质和收缩物质保持平衡。
 舒张物质:前列环素内皮依赖舒张因子,具舒张血管及抑制血小板功能。
 收缩物质:内皮素、血管收缩因子、血管紧张素Ⅱ等,均可收缩血管。
 5.胰岛素抵抗X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综合征)——高血压常与向心性肥胖、血脂异常、葡萄糖耐量异常并存,患者空腹和(或)葡萄糖负荷时血浆胰岛素浓度增高的征象。
 二、临床表现及预后
 (一)一般表现头晕、头痛、耳鸣、眼花、乏力、失眠等,有时有心悸和心前区不适感。
 (二)并发症血压持续性升高,造成脑、心、肾、眼底等损伤,出现相应表现。
 1.脑血管意外:长期血压升高使脑血管硬化,在此基础上可发生脑动脉血栓形成和微小动脉瘤,如果动脉瘤破裂则引起脑出血。
 2.心力衰竭:长期血压升高使左室后负荷加重,心肌肥厚与扩大,逐渐进展可出现心力衰竭。长期血压升高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发生冠心病。
 3.肾功能衰竭:长期血压升高使肾细小动脉硬化,引起肾单位萎缩、消失,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4.视网膜改变:视网膜动脉狭窄、出血、视乳头水肿。
 (三)预后
 根据高血压水平和危险因素决定预后。
 (四)高血压病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主要危险因素:
 1.性别男性。
 2.年龄男>55岁,女>65岁。
 3.吸烟。
 4.糖尿病。
 5.高胆固醇血症。
 6.家族早发冠心病史男<55岁,女<65岁。
 高血压病次要危险因素:HDL下降、LDL升高、肥胖、糖耐量异常、缺乏体力活动、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三、治疗要点
 高血压病治疗的目的是:使血压下降、接近或达到正常范围;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一)非药物治疗
 限制钠盐摄入、减轻体重、运动、休息和其他生物行为方法。
 (二)药物治疗
 1.利尿剂
 2.β受体阻滞剂
 3.钙通道阻滞剂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5.α1受体阻滞剂
 四、护理诊断/问题
 1.疼痛——与高血压脑血管痉挛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并发心力衰竭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和视力模糊有关。
 4.执行治疗方案无效——与缺乏相应知识和治疗的复杂性、长期性有关。
 5.合作性问题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
 五、护理措施
 (一)促进身心休息,提高机体活动能力
 轻度高血压可通过调整生活节奏、良好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而恢复正常。故高血压初期可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避免重体力活动,保证足够的睡眠。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兴奋。
 (二)并发症的护理
 1.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的处理半卧位:避免活动、安定情绪、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开放静脉
 通路:血压高时首选硝普钠静点治疗。
 2.发生心力衰竭时处理吸氧,4~6L/min,急性肺水肿时乙醇湿化吸氧,6~8L/min.
 (三)用药注意事项
 药物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可联合数种药物,以增强疗效,减少医 学教育网原创副作用,应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得自行增减和撤换药物,一般患者需长期服药;降压不宜过快过低,因可减少组织血液供应,尤其老年人,可因血压过低而影响脑部供血;某些降压药物可造成体位性低血压,应指导患者在改变体位时要动作缓慢;当出现头晕、眼花、恶心、眩晕时,应立即平卧,以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脑部血液供应。
 六、健康教育
 (一)限制钠摄入
 <6g/d.可减少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外周阻力,达到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的目的。
 (二)减轻体重
 血压与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呈相关,特别是向心性肥胖,可使血容量增加,内分泌失调,是医学教 育网原创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限制患者每日摄人总热量,以达到控制和减轻体重的目的。
 (三)运动
 运动时(如跑步、行走、游泳)收缩压升高,伴心搏出量和心率的增高,但舒张压不升高,一段时间后,静息血压下降,心搏出量和心率增加的幅度下降。
 (四)坚持合理服药
 忌饮酒,可用镇静剂、因人而异确定服药时间、提供药物说明书,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并教会患者自己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五)避免诱因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身心过劳、精神创伤等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上升,故应指导患者自己控制情绪调整生活节奏。寒冷的刺激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冬天外出时注意保暖,室温不宜过低。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咳嗽,以防医学教育网原 创回心血量骤增而发生脑血管意外。生活环境应安静,避免噪音刺激和引起精神过度兴奋的活动。
 (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避免突然改变体位,不用过热的水洗澡和蒸汽浴,禁止长时间站立。
 (七)教病人自测血压
 每日定时、定位测量血压,定期复查,病情变化时立即就医。
 (八)需要就医的症状
 胸痛、水肿、鼻出血、血压突然升高、心悸、剧烈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肢体麻木、偏瘫、嗜睡、昏迷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