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币
- 146 点
- 最后登录
- 2013-5-9
- 注册时间
- 2009-3-26
- 积分
- 146
- 帖子
- 366
- 护士币
- 146 点
- 最后登录
- 2013-5-9
- 注册时间
- 2009-3-26
- 帖子
- 366
|
答案:
第1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我国肺心病主要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约占80%~90%。
考点:☆☆☆考点1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负荷加重,进而造成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急性呼吸道感染是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常导致肺、乙功能衰竭。
1.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主要为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引起,约占80%~90%。肺心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肺血管床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和血容量增多有关,其中以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最为重要。
2.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主要为原发病的表现及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肥大的体征。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主要为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的表现。
(3)并发症:
1)肺性脑病。
2)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以呼吸性酸中毒最常见。
3)心律失常:多为一过性,去除诱因多可消失。
4)休克:以感染性休克最多见。
5)消化道出血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2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肝性脑病患者应忌用肥皂水灌肠,因其可使肠腔内呈碱性,有利于氨离子弥散入肠粘膜,以致进入血循环至脑组织,加重肝昏迷。
考点:
☆☆☆☆考点22:肝性脑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常见的护理诊断
(1)急性意识障碍:与代谢产物引起大脑功能紊乱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肝性脑病致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有关。
(3)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黄疸致皮肤瘙痒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预防肝性脑病发生的知识。
2.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①观察肝性脑病的早期征象,如注意病人有无精神、行为异常等,是否有扑翼样震颤,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医生。②评估病人意识障碍程度,如发现意识障碍程度加重,昏迷,瞳孔、血压及呼吸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护理。③观察原发肝病的症状、体征,有无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等。④观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每日记录出入量,注意有无低钾、低钠与碱中毒等情况。
(2)饮食护理:①开始数日内禁食蛋白质,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神智清醒后可逐渐增加蛋白质饮食,最好以植物蛋白质为宜,因植物蛋白质含蛋氨酸、芳香族氨基酸少,且能增加粪氮排泄。饮食中应富含丰富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E、维生素K等。脂肪尽量少用,因脂肪可延缓胃的排空。②显著腹水者一天钠量限制在250mg,无腹水者一天钠量3~5g,水入量一天不超过2000ml。
(3)避免各种诱发因素:①有出血倾向者要注意观察血压和大便颜色,及时发现出血情况。对上消化道出血者,应协助医生及时处理,输血要用新鲜血。②注意观察利尿剂的作用与不良反应,避免快速利尿和放腹水,防止大量进液或输液。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③防治感染。④禁用止痛、麻醉、安眠和镇静等类药物,以免药物掩盖病情,同时减少药物对肝的损害。⑤保持大便通畅,忌用肥皂水灌肠。
(4)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①肝性脑病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注意安全,限制探视。②对昏迷病人应加床挡,注意安全护理;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感染;定时帮助病人翻身,防止发生褥疮。③脑水肿的病人可戴冰帽以减少能量消耗,保护脑细胞功能。④有出血倾向者,要注意保持皮肤、黏膜免受损伤。
(5)用药护理:遵医嘱给降氨药物。清醒病人可口服乳果糖(乳果糖可以降低肠腔pH值,减少氨的形成和吸收)。
第3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急性白血病病人由于体内成熟粒细胞生成减少,故易发生感染。
考点:
☆☆☆☆☆考点14: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1.临床表现
(1)发热:常见,成熟粒细胞缺乏导致感染所致。
(2)出血:功能正常的血小板减少所致。
(3)贫血:进行性加重,正常红细胞减少所致。
(4)器官浸润表现:①骨骼、关节:胸骨下端疼痛、四肢骨骼疼痛。②肝、脾、淋巴结肿大:轻度至中度。③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L):与化疗药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有关,常在疾病缓解期发生,表现为头痛、呕吐、颈强直、抽搐、昏迷等。④皮肤、牙龈、眼部、睾丸等部位可有不同浸润表现。
2.有关检查
(1)血象:外周血中可见原始、幼稚细胞,白细胞常升高(>100×109/L)。
(2)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主要为原始和幼稚细胞,正常三系细胞减少。
(3)血尿酸、尿尿酸浓度增高。
3.诊断要点:根据贫血、出血、发热、骨痛及血象、骨髓象检查可确诊。
4.治疗要点
(1)对症处理:抗感染、纠正贫血、治疗出血、预防尿酸肾病。
(2)化疗:①诱导缓解:考生应了解完全缓解标准、联合化疗原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首选VP方案(长春新碱、泼尼松)、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常用DA方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②巩固强化:目的为消灭体内残存白血病细胞。③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目的是防止复发,常在缓解前或缓解后鞘内注射甲氨蝶呤等,同时可做头颅和脊髓放疗。
(3)骨髓移植:病人小于50岁,第一次完全缓解时进行。
5.常见的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脑出血。
(2)有感染的危险:与正常粒细胞减少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白血病引起贫血、代谢率增高以及化疗药的副作用有关。
(4)组织完整性受损:与血小板过低致皮肤黏膜出血有关。
6.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进食情况、疲乏无力情况,观察体温,脉搏,口腔、鼻腔、皮肤有无出血,骨髓象、血象变化,出血量,化疗药不良反应。
(2)保证休息、活动和睡眠。
(3)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保证每天饮水量。
(4)化疗药护理:①遵嘱静滴化疗药,速度宜慢,避免外渗,滴注后生理盐水冲洗静脉,血管轮换使用;②呕吐者可遵嘱给镇吐剂,食物宜清淡可口,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③脱发常见,停药可恢复;④使用柔红霉素等心脏毒性药物应监测心率、心电图等;⑤甲氨蝶呤引起口腔溃疡时,用5%普鲁卡因含漱;⑥环磷酰胺引起血尿时,应大量补液,必要时停药。
(5)预防感染。
(6)输血或血浆。
7.健康教育
(1)特殊职业者加强劳动防护(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苯及其衍生物等),定期查血象。
(2)坚持巩固治疗,建立养病生活方式。
第4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一般将一次咯血量小于1O0ml定为小量咯血,一次咯血量大于300ml或24小时内咯血量超过600ml为大量咯血。
考点:☆☆☆☆☆考点2:咯血;
咯血指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腔咯出。
1.常见病因: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医源性因素等,以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最常见。
2.临床表现:常有胸闷、喉痒、咳嗽等先兆,咯出的血多为鲜红色,量多少不等,持续时间亦长短不一。一般每日咯血量在100ml以内为小量咯血,100~500ml为中等量咯血,每日咯血量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300~500ml为大量咯血。咯血的并发症有窒息、休克、肺不张(肺部感染)等。窒息为咯血的重要致死原因,其临床表现为咯血过程中,病人咯血突然减少或中止,出现气促、表情紧张、惊恐或烦躁不安,很快发生颜面青紫、全身抽搐,进而心跳、呼吸停止。
3.常用的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窒息。
4.护理措施
(1)安慰病人,缓解紧张情绪,向病人解释屏气非但无助于止血,且对机体不利。
(2)卧床休息,大量咯血时,协助病人采取患侧卧位。
(3)观察病人咯血的频率、咯血量、意识状态、有否发绀。
(4)按医嘱给予止血药(如垂体后叶素)、止咳药(剧烈咳嗽时常用可待因,但禁用吗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5)备好抢救药和物品。
(6)病人出现窒息早期表现立即投入急救。①清除积血,保持气道通畅;②气道通畅后给予高流量吸氧;③自主呼吸受损时给予呼吸兴奋剂,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
(7)病人出现休克表现时及时补充血容量,做好相应护理措施。
第5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以咳嗽、咳痰为其主要症状之一。应用促咳药可促进排痰,缓解症状,而强镇咳剂不利于痰液排出,加重感染和呼吸困难,因此不宜使用。
考点:☆☆☆☆☆考点14: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治疗要点
(1)急性发作期以控制感染、祛痰、止喘为主。
(2)临床缓解期则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呼吸功能。
2.常见的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或年老体弱、无力咳嗽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阻塞性肺气肿有关。
3.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有效咳嗽及排痰。
(2)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避免产气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水。
(3)氧疗护理:急性发作伴高碳酸血症者应注意采取低流量吸氧(1~2L/分),缓解期病人PaO2<60mmHg应进行长期氧疗。
(4)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等药物,注意药物疗效。
(5)病情观察:重点了解以下情况的变化: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尤其注意是否出现胸痛、意识障碍;②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情况;③生命体征、发绀及肺部体征;④血气分析。
(6)腹式呼吸及缩唇呼气的训练与指导,考生应掌握具体训练方法。
(7)心理护理。
第6题
试题答案:C
考点:☆☆☆☆☆考点8:腹部检查;
1.腹部分区:一般采用九区法。即由两侧肋弓下缘的连线及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将腹部分为上、中、下三部;再分别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前正中线连线中点的两条垂直线,将上、中、下腹部各分为左、中、右三部,共9个区域。应熟悉各区所分布的主要脏器。
2.视诊
(1)腹部外形:正常人腹部平坦。过度肥胖、妊娠晚期、大量腹水、胃肠胀气、急性胃扩张、腹内巨大肿瘤等,可使腹部膨隆;极度消瘦、严重脱水、恶病质者腹部凹陷,甚至呈“舟状腹”。
(2)腹壁静脉曲张:正常人的腹壁静脉一般看不清楚。当门静脉循环障碍或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时,由于侧支循环形成,腹壁静脉可显而易见,甚至曲张。
应了解正常情况下以及门静脉循环障碍,上、下腔静脉梗阻时腹壁静脉的血流方向。
(3)胃肠型和蠕动波:正常人看不到胃肠型和蠕动波。如有幽门梗阻时,在上腹部可见到自左向右移动的胃蠕动波;肠梗阻时,在腹壁可看到肠蠕动波和肠型。
3.触诊
(1)腹壁紧张度:正常人腹壁柔软,无抵抗。当腹内有炎症时,腹肌可因反射性痉挛而使腹壁变硬,有抵抗感,称腹肌紧张。急性胃肠穿孔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全腹肌肉紧张显著,硬如木板,称“板状腹”。结核性腹膜炎由于慢性炎症,腹膜增厚,触诊腹壁有柔韧感,似揉面团的感觉,称“揉面感”。
(2)压痛及反跳痛:当腹内脏器或腹膜有炎性病变时,可出现相应部位的压痛。反跳痛则是壁层腹膜已受炎症累及的征象。
(3)腹部包块:腹部触及肿块时,应注意其位置、大小、形态、硬度,有无压痛与搏动,能否移动,以及与周围器官和腹壁的关系等。
(4)肝触诊:正常成人的肝一般触不到,腹壁松弛的病人,深吸气时在肋下缘可触及肝下缘,但在1cm以内;在剑突下可触及肝下缘,多在3cm以内;其质地柔软,表面光滑,边缘规则,无压痛,无搏动。
(5)脾触诊:正常脾不能触及。
(6)膀胱触诊:对判断有无尿液和尿潴留有较重要的意义。
4.叩诊
(1)正常腹部叩诊音:正常腹部叩诊除肝、脾所在部位呈浊音或实音外,其余部位均呈鼓音。明显鼓音可见于胃肠高度胀气、胃肠穿孔。
(2)肝浊音界:正常人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浊音界扩大见于肝癌、肝脓肿等,缩小见于肝硬化、急性重型肝炎等,消失见于胃肠穿孔等。
(3)移动性浊音:当腹腔内含有一定量液体(游离腹水超过1000ml)时,可出现随体位不同而改变的浊音,称移动性浊音。见于肝硬化腹水、结核性腹膜炎等。
(4)叩击痛:正常人各脏器无叩击痛,如肝炎时在肝区有叩击痛;肾周围炎、肾盂肾炎时肾区有叩击痛。
5.听诊
(1)肠鸣音:正常人的肠鸣音每分钟4~5次,若超过10次称肠鸣音活跃,见于急性肠炎;不但次数增加,且高亢响亮者,称肠鸣音亢进,见于机械性肠梗阻;如持续3~5min以上才听到1次或听不到肠鸣音,称肠呜音减弱或消失,提示有肠麻痹存在。
(2)振水音:正常人仅在饭后多饮时出现,如在空腹或饭后6~8h以上,胃部仍有振水音,则提示胃排空不良,见于幽门梗阻、胃扩张等。
第7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0: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1.做好检查前的准备:护士在检查前必须根据检查项目的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对病人解释说明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由于标本采集的时间、空腹与否、运动以及所服药物等可使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许多检查项目有其特殊的要求,例如高脂肪饮食后甘油三酯较空腹时可升高10倍之多,高糖饮食后,血糖迅速升高,3h才能恢复正常,因此,多数血液化学检查,采血前应禁食12h。但应注意延长空腹时间,过于饥饿,也会改变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浓度,如补体、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下降。其他,如进行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检查前应禁食瘦肉类食品2~3天,并且要避免剧烈运动,以避免外源性肌酐的干扰;服用阿司匹林、潘生丁等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抗生素会影响细菌培养结果等。
2.正确采集标本:护士应按不同的检查项目,正确地采集标本。
(1)不能从输液针头或输液的同一血管抽血,以免混入输入物。
(2)应尽量缩短止血带压迫血管的时间。由于止血带会使静脉闭锁,导致局部静脉扩张、淤血,从而使血液中的某些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止血带压迫时间越长,这种变化就越大。
(3)避免人为溶血:溶血使血细胞破坏、血红蛋白等细胞内容物漏出,会对许多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如红细胞计数降低,血清钾、磷、乳酸脱氢酶等假性升高。重度溶血时许多项目都无法测定。避免溶血的措施有:①注射器及针头应洁净干燥;②止血带不要束缚太紧;③针刺时要求一针见血,不能用手挤压局部组织迫使血液流出,防止组织损伤过多;④抽得血液后,应先将针头卸掉,再将血液沿试管管壁徐徐注入试管内,以免用压力挤出或冲击致使红细胞破坏而溶血。近年来许多大医院采用真空采血管。
(4)正确使用真空采血管:真空采血管内根据不同检查项目加入了一定量的特定试剂,如抗凝剂、促凝剂或防腐剂等,并以不同颜色的管帽加以标记。如绿色管帽者为肝素,淡紫色者为EDTA,淡蓝色者为枸橼酸钠等。护士必须根据检查项目的要求选择适宜的采血管。
3.标本采集后的处理:标本离体后会迅速发生许多变化。因此,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不能及时送检者应根据检查项目的要求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4.观察检验结果:对检验结果的分析,是护士观察病情和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依据。在标本的采集、送检、保存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检查结果,护士应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全面分析考虑,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解释。
第8题
试题答案:C
考点:☆☆☆考点13: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的增减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的情况,也可间接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盛衰。网织红细胞还是贫血治疗时早期判断疗效的重要指标。
参考值:成人0.5%~1.5%;绝对值(24~84)×10g/L。
临床意义:①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经补充有关物质后。②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9题
试题答案:D
考点:☆☆☆☆考点26:粪便检查;
1.标本采集:粪便标本应留取有脓血、黏液部分,外观无异常者应于粪便表面、深部及粪端等多处取材,置于清洁不吸水的纸盒或小瓶内,标本必须新鲜,防止尿液混入。
2.一般性状检查
(1)颜色和性状:正常成人粪便为黄褐色圆柱状软便。应掌握常见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如稀糊状或水样便、黏液便、脓性或脓血便、柏油样便、鲜血便、白陶土样便、冻状便、细条状便、羊粪样便等。
(2)气味:正常粪便因含蛋白质分解产物吲哚及粪臭素,故有臭味。慢性肠炎、胰腺炎、肠道消化不良或直肠癌溃烂继发感染时,可有恶臭。
(3)寄生虫虫体:蛔虫、蛲虫、绦虫节片等较大虫体肉眼可见。
3.显微镜检查
(1)寄生虫卵及原虫:对寄生虫病和原虫感染有确定诊断的价值。
(2)细胞:正常粪便中无红细胞,不见或偶见白细胞。肠道下段炎症或出血可见红细胞,如痢疾、结肠癌、直肠息肉、痔疮等。小肠炎症时,镜下可见少量白细胞;细菌性痢疾等结肠炎症时,镜下可见大量与黏液相混的脓细胞和巨噬细胞。
4.粪便隐血试验
(1)标本采集:检查前,病人应避免服用铁剂,动物血、肝、瘦肉以及大量绿叶蔬菜3天,如有牙龈出血,勿咽下血性唾液,以防粪便隐血检查呈假阳性。
(2)参考值:正常人为阴性。
(3)临床意义:对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在消化性溃疡时,阳性率为40%~70%,呈间断阳性;消化道恶性肿瘤,阳性率可达95%,呈持续阳性。
第10题
试题答案:C
考点:☆☆☆考点30: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浆膜腔(胸腔、腹腔、心包腔等)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由于循环障碍、炎症、癌症浸润等可使腔内液体潴留而形成浆膜腔积液。按积液的性质可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类:
1.漏出液:①为非炎性积液,主要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低蛋白血症、心衰等;②外观呈淡黄色、透明或微混;③因纤维蛋白少,不易凝固;④比重常在1.018以下;⑤黏蛋白定性(-);⑥蛋白定量常<25g/L;⑦细胞计数常<100×106/L;⑧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⑨细菌学检查为阴性。
2.渗出液:①多为炎性积液,主要见于炎症、肿瘤或理化因素的刺激等;②外观多混浊,可为血性、黄色、脓性等;③常自凝;④比重常在1.018以上;⑤黏蛋白定性(+);⑥蛋白定量常>30g/L;⑦细胞计数常>500×106/L;⑧化脓性炎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结核性以淋巴细胞为主;⑨细菌学检查可找到病原菌。
第11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1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有关检查;
1.临床表现
(1)急性型:临床较少见,多见于儿童(2~6岁),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出血症状重(可发热),血小板下降严重,病程短,多在4~6周,多数呈自限性。
(2)慢性型:临床多见,占80%左右,多见于女青年(20~40岁),起病缓且不易觉察,女性病人常以月经过多为主要表现,一般出血症状较轻,血小板下降程度不一,病程长,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2.有关检查
(1)血象:①血小板减少程度不一,多在 20×109/L以下;②血红蛋白可正常或减少,视出血多少而不同;③白细胞计数正常。
(2)骨髓象:①巨核细胞数正常或明显增高;②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3)其他:①出血时间延长;②束臂试验阳性;③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阳性;④51铬标记血小板寿命测定示明显缩短,可达2~5小时(正常为8~12天)。
第12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3:尿量异常;
正常成年人每日尿量为 1000~2000ml左右,若每日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少于100ml称为无尿;超过2500ml称为多尿。
少尿与无尿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3种。肾前性主要见于休克;肾性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各种慢性肾疾病;肾后性则见于尿路结石。
第13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4:皮肤黏膜检查;
1.弹性:皮肤弹性与年龄、营养状况、皮下脂肪及组织间隙液体量有关。常用检查部位为手背或前臂内侧。弹性减弱主要见于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严重脱水者。
2.颜色:皮肤颜色除与种族有关外,主要与毛细血管的分布、血液充盈程度、色素的多少、皮下脂肪的厚薄有关。临床常见的皮肤颜色改变有苍白、发红、发绀、黄染、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等,其中应重点掌握苍白、发绀和黄染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3.湿度:皮肤湿度与汗腺分泌有关。生理情况下,出汗多少可因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而调节。病理情况下,出汗过多见于风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等;而夜间盗汗则为结核病的重要征象;少汗或无汗见于维生素A缺乏、硬皮病以及脱水等。
4.皮疹:常见于传染病、皮肤病、药物及其他物质的过敏反应等。临床上常见的皮疹有斑疹、玫瑰疹、丘疹、斑丘疹、荨麻疹等。
5.皮下出血:皮肤或黏膜下出血主要见于出血性疾病、重症感染、某些中毒及外伤等。根据出血直径大小及伴随情况可分为瘀点、紫癜、瘀斑、血肿。皮下出血与充血性皮疹的区别:充血性皮疹受压时可褪色或消失,皮下出血则压之不褪色。
6.蜘蛛痣: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慢性肝病病人手掌的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压之褪色,称为肝掌。蜘蛛痣与肝掌的发生一般认为与体内雌激素增高有关。
7.水肿:为皮下组织的细胞内和组织间隙液体潴留过多所致。其中指压后局部组织可出现凹陷者,称凹陷性水肿。其检查方法为指压后停留片刻,观察有无压陷及平复情况。常用检查部位有胫骨前、踝部、足背、腰骶部及额前等浅表骨面部位。
8.破损与溃疡:各种炎症、外伤、局部受压等均可导致皮肤、黏膜出现破损和溃疡。
第14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由多种病因引起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简称甲亢。特点:高代谢综合征、甲状腺肿大、突眼等。
1.病因及发病机制
(1)自身免疫: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血中可测出针对TSH受体的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可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分泌亢进。
(2)遗传因素:有家族发病倾向。
(3)始动因素:精神刺激、感染、创伤等。
目前认为甲亢是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由于精神刺激、应激等始动因素作用,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异常,产生抗TSH受体抗体而发病。
2.临床表现
(1)T3、T4过多综合征:①高代谢综合征:T3、T4增高→三大代谢率增高、消耗增加→产热、散热增多→多食消瘦、怕热多汗等。②神经系统:不安,紧张,急躁,易怒,多言多动,伸手、伸舌可有细震颤。③心血管系统:心率增快(休息时仍快),心音增强,窦速,房颤,脉压加大,甲亢性心脏病。④胃肠系统: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可有肝大,肝功能受损。⑤运动系统:横纹肌营养障碍,肌无力,萎缩(慢性甲亢性肌病),可有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⑥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可伴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癜。⑦其他:性腺功能紊乱,男性阳痿,生育力下降;女性月经少,闭经。
(2)甲状腺肿大:两侧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软,可听到血管杂音,或触及震颤。
(3)突眼征:①非浸润性(良性):双侧对称,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眼外肌、提上睑肌张力增高),可恢复,多无自觉症状,仅眼征阳性(眼裂增宽、少瞬眼、双眼球不能内聚、辐辏运动减弱、上眼睑挛缩等)。②浸润性(恶性):多不对称,与自身免疫有关(眼球后水肿、成纤维细胞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可单独存在或与甲亢并存,怕光、流泪、复视、视力下降,重者眼球固定,常伴结膜炎、角膜炎、溃疡,严重者可致失明。
(4)甲状腺皮肤病:对称性胫前黏液水肿,非凹陷性、橘皮样或橡皮腿。
(5)老年性甲亢:淡漠性甲亢(嗜睡、反应迟钝、抑郁、心动过缓、恶病质、厌食、腹泻等抑制性表现);或以慢性肌病、甲亢性心脏病等单一系统表现为主。
(6)甲亢危象(本病恶化时的严重表现,病因未明,大量T3、T4释放入血可能为原因之一):①诱因:感染,创伤,精神刺激,手术前准备不足,131I治疗早期。②表现:原有甲亢症状加重,乏力,烦躁不安,体温≥39℃,心率≥140次/分,纳差,呕吐,腹泻,大汗,谵妄,昏迷,休克,可合并心衰、肺水肿等。
第15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1:糖尿病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1.诊断要点
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连续两次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或任意一次血糖≥11.1mmol/L(200mg/dl),即可诊断糖尿病。
2.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①生活规律,保持个人卫生,情绪稳定。②坚持体育运动:可促进肌肉组织对糖的利用。③学会自我护理:饮食、药物、测尿糖(尿糖试纸法)、注射胰岛素技术。
(2)饮食治疗:成人活动量不同,所需热量不同,范围为:每天25~30至35~40kcal/kg,蛋白质每天1~2g/kg,脂肪每天0.6~1g/kg,余热量糖类供给,200~300g/天。饮食按1/5、2/5、2/5或1/3、1/3、1/3分为三餐。饮食治疗为各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措施。
(3)药物治疗
1)口服降糖药:
①磺脲类:a.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主要适用Ⅱ型糖尿病病人。b.甲苯磺丁脲、优降糖(格列本脲)、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等,餐前半小时服用。c.主要副作用:低血糖、恶心、呕吐、肝功受损、白细胞减少、皮肤痒、皮疹(过敏性反应)。
②双胍类:a.不能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可促进组织摄取糖,加速无氧糖酵解,抑制糖异生,主要适用于Ⅱ型糖尿病。b.二甲双胍、苯乙双胍(降糖灵)等。c.主要毒副作用: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少见过敏,易导致乳酸性酸中毒,已少用。
③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抑制小肠a葡萄糖苷酶活性,减少葡萄糖吸收,主要降低餐后血糖。b.阿卡波糖(拜糖平)与餐同服。c.不良反应:腹胀、腹痛、腹泻、便秘。
④噻唑烷二酮(TZD):a.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为胰岛素增敏剂;b.格列酮类。
2)胰岛素:
①适用于所有Ⅰ型糖尿病病人及Ⅱ型糖尿病病人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或伴并发症或做大手术前后。
②制剂类型:a.普通胰岛素(速效):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每天3~4次;b.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中效):早餐及晚餐前各注射1次;c.精蛋白锌胰岛素(长效):每天1次早餐前1小时注射。
③剂量:先用速效胰岛素从小剂量开始,轻型4U、中型8U、重型12U每日 3次,根据尿糖、血糖再调整,每2~3天进行1次。
④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a.低血糖反应:注射后药物作用最强时间易发生。表现:饥饿、乏力、心悸、出汗、脉快,严重者昏迷甚至死亡。处理:立即抽血查血糖,后速给糖水、甜食,或静脉注射葡萄糖。b.过敏反应:注射局部痒、热、肿、荨麻疹,可伴恶心、吐、泻,过敏性休克罕见。处理:更换制剂,用抗组胺药,脱敏疗法。c.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或皮下脂肪萎缩,应停止注射。更换注射部位是极其重要的。d.需速效、长效混合注射:应先抽速效,以防药液不纯。
(4)酮症酸中毒治疗:①灭酮: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4~6U/h。②补液:初为生理盐水,待血糖250mg/dl以下可给 5%葡萄糖盐水,一般 24小时补液3000~5000ml。③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CO2结合力低于15.0mmol/L(30Vol%)可静点碳酸氢钠。见尿补钾。④去除诱因:感染常为本症诱因,应积极治疗。⑤护理:良好护理是治疗酮症酸中毒的一个重要环节。昏迷病人按时清洁口腔、皮肤及翻身、鼻饲、导尿,完成各种检查。定时测量呼吸、血压、心率、出入量,做好重病记录。
第16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及有关检查;
1.临床表现
起病可为暴发性、急性或隐匿性,开始可单一或多器官受累,病程迁延,反复发作,阳光照射、感染、妊娠、分娩及药物常为诱发因素。多数伴有乏力、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几乎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肾损害,肾功能衰竭和感染是SLE主要死因。
(1)发热:急性活动期可有高热。
(2)皮肤黏膜损害:80%病人有皮损,常见于皮肤暴露部位对称性皮疹,典型者双脸颊和鼻梁部位呈蝶形红斑,均是血管炎的表现。活动期者可有脱发、口腔溃疡等,部分患者有雷诺现象。
(3)关节、肌肉疼痛:90%以上病人关节受累,但很少引起畸形,常为近端指间关节、腕、足部、膝、踝等关节,对称性分布,肘、髋关节受累较少。肌痛见于50%病人,可有肌炎。
(4)浆膜炎:1/3病人单侧或双侧胸膜炎,30%有心包炎,可有渗出。
(5)狼疮肾炎:半数病人有狼疮肾炎,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等,有不同程度水肿、蛋白尿,可发展为尿毒症,是死亡的常见原因。
(6)心肌炎和急性狼疮肺炎:10%病人出现。
(7)消化系统:急性腹膜炎、胰腺炎等各种急腹症,可有肝肿大、黄疸等。
(8)神经系统:20%病人可出现大脑损伤,以精神障碍、癫痫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多见,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常预示病情危重、病变活动、预后不良。
(9)血液系统:最常见正常色素正常细胞性贫血。
2.有关检查
(1)抗核抗体(ANA):阳性率95%,特异性较差,是目前筛查SLE最佳试验,其效价与病情进展不一定平行。
(2)抗ds-DNA抗体:阳性率60%,特异性较高,其效价随病情缓解而下降。
(3)抗Sm抗体:是SLE的标志抗体,阳性率20%~30%,与SLE活动性无关。
(4)补体:血中补体Cs降低可间接反映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增加,与病情活动有关。
(5)活检:肾穿刺活检、皮肤狼疮带试验。
(6)其他:病情活动时血沉增快,常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第17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0: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
1.减轻心脏负荷
(1)休息与活动:休息可减轻心脏负荷。根据心功能情况决定休息原则,心功能一级病人,照常活动,适当休息;心功能二级,可起床稍加活动,增加间歇休息时间;心功能三级病人,应限制活动;心功能四级,需绝对卧床休息。
(2)低盐清淡饮食:应摄取低热量、低钠、清淡、易消化、不胀气饮食。由于胃肠道淤血,食欲不振,应给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避免产气的食物以免加重呼吸困难;低钠饮食适当控制水分,记出入量。
(3)保持大便通畅:由于肠道淤血、进食减少、长期卧床使肠蠕动减弱,又因排便方式改变,病人常有便秘现象,用力排便可增加心脏负荷,故饮食中需增加粗纤维食物,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使用开塞露。若病情许可,可扶起使用床边便椅。随时观察脉率、心率等以防意外。
2.合适体位及吸氧护理
(1)协助病人取半坐卧位以增加肺通气量。
(2)吸氧,氧流量为2~4L/min。
(3)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改变,伴随症状及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
3.适量运动提高活动耐力
(1)与病人一起制定活动计划,以避免因长期卧床引起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而且适量活动可增加心肌冠脉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
(2)逐渐增加活动量,依次可采取半卧位、坐起、床边活动、病室内行走、大厅内短距离步行等,病人活动时应给予陪伴。
(3)为病人自理活动做准备,教会病人呼吸困难加重时应停止活动。向病人解释活动无耐力的原因和限制活动量的重要性。
4.保持心理平衡:焦虑可使心率增加,周围血管阻力和血液黏稠度增高,故减轻病人精神负担很重要。医护人员态度和蔼,提供舒适体位,及安静整洁、气温适宜的环境就是给予病人和家属心理支持,以减轻焦虑。
5.并发症的预防及控制:常见并发症为呼吸道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或动脉栓塞。心功能改善后,病人应早活动,保持气道通畅可防止呼吸道感染;长期卧床病人应协助作双下肢被动运动或用温水浸泡下肢、局部按摩,以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心衰时应警惕心脏内血栓脱落引起脑、肾、四肢或肺动脉栓塞,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
6.用药护理--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
(1)强心药:强心药对心肌细胞起正性肌力作用,适用于治疗收缩功能异常的心力衰竭,尤其伴快速心律失常病人作用最佳。临床上强心药以洋地黄类药物最常用(见下表),其他正性肌力药物有肝受体激动剂,此类亦为正性肌力药物,常用的有多巴酚丁胺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氨力农、米力农等,通过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使钙离子流入细胞内,既有正性心肌收缩作用,又可扩张周围血管。
(2)利尿剂:利尿剂能抑制钠和水的重吸收,使体内过多液体排出,减轻心脏前负荷。常用利尿剂可分速效制剂,如呋塞米;中效制剂,为噻嗪类如氢氯噻嗪;缓效制剂如螺内酯、氨苯蝶啶。
(3)血管扩张剂:可减轻心脏前负荷、后负荷,改善心功能。有酚妥拉明、硝酸甘油、消心痛、卡托普利等。
(4)其他药物: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能减轻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改善冠状动脉血液供给和心室舒张功能。在强心药使用的基础上并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有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钙拮抗剂主要用于舒张性心力衰竭及合并存在心肌缺血的病人,常用有硝苯地平、地尔硫 等。
(5)用药注意事项:
①应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护理:观察毒性反应:洋地黄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对老年人、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缺氧、肝肾功能不全、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情况,易致洋地黄中毒,须谨慎应用。洋地黄中毒主要表现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幻觉,视力模糊,黄、绿色视;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给药时护理:给药前询问病人有无恶心、呕吐、色视等,听心率、心律,若心率过快或过慢、节律变为不规则或不规则心律突然变为规则,应警惕中毒的可能。若发生洋地黄中毒,应立即停用洋地黄药,遵医嘱应用抗心律失常药,补钾、停排钾利尿剂。
②观察利尿剂的不良反应:排钾利尿剂如噻嗪类和呋塞米可致低血钾,病人发生低钾血症时可出现乏力、腹胀、心悸,心电图出现U波增高,并可诱发洋地黄中毒,使用利尿剂时应定期测体重、记出入量。
③血管扩张剂:均易引起血压骤降甚至休克,需密切观察血压及心率,避免发生低血压,当病人起床时,动作宜缓慢,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反应。
④β-受体阻滞剂:用药过程中需观察有无出现血压降低、缓慢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恶化现象;钙拮抗剂副作用有颜面潮红、头痛、心悸等。
第18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有关检查及治疗;
1.有关检查
(1)血液检查:肺心病病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常增高。
(2)X线检查:可见右下肺动脉扩张、肺动脉段突出及右心室增大。
(3)心电图检查:可有肺性P波及右心室肥大图形。
2.治疗
肺心病治疗必须坚持以治肺为本、治心为辅的原则。
(1)急性加重期:以控制感染、维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CO2潴留为主。
(2)缓解期:以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营养及加强全身和呼吸肌的锻炼为主。缓解期PaO2仍低于55mmHg的患者,宜进行长期氧疗(每日持续低流量吸氧至少15小时以上,并持续较长时间),其目的是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第19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6:慢性胃炎;
1.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明了,与下列因素有关:十二指肠液或胆汁反流、免疫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刺激性食物、吸烟、嗜酒、某些消炎药物等。可分为胃窦胃炎(B型胃炎)和胃体胃炎(A型胃炎)两类。
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持续性或进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嗳气、反酸、食欲减退。个别病人伴有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可伴发恶性贫血、舌炎、腹泻等。多无明显体征。
3.有关检查
(1)纤维胃镜检查:可在直视下作活组织检查以确定诊断。
(2)胃液分析:慢性胃窦炎病人大致正常,慢性胃体炎病人胃酸明显减少或缺乏。
(3)血清学检查:慢性胃体炎病人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呈阳性,血清胃泌素多升高;慢性胃窦炎病人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多呈阴性,血清胃泌素下降。
4.治疗要点:寻找和消除病因、缓解症状、控制感染。消化不良症状明显的病人给予胃肠动力药和胃黏膜保护剂以改善症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伴恶性贫血或营养不良时,需给予维生素和促进食欲的辅助药物。胃镜下有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的病人要定期复诊,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发生的癌变。
☆☆☆☆考点7:胃炎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1.常见的护理诊断
(1)疼痛--上腹部痛:与胃黏膜炎性病变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有关。
2.护理措施
(1)休息: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慢性胃炎缓解期注意适当休息,保持生活规律、情绪稳定。
(2)疼痛的护理:遵医嘱给予局部热敷、针灸、按摩,或给予止痛药物等缓解疼痛。安慰病人,消除紧张情绪。
(3)饮食护理: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期,一般可给予无渣、半流质的温热饮食。如少量出血者可给予牛奶、米汤等中和胃酸,有利于黏膜修复。剧烈呕吐、呕血者应禁食,静脉补充营养。恢复期饮食应以富有营养、易于消化、少量多餐为基本原则,避免刺激性食物及药物。同时指导病人注意饮食卫生,纠正不良的饮食行为,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3.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注意饮食卫生和强调有规律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及药物,戒烟戒酒。
(2)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愉快。
(3)教病人学会自我护理,定期复诊。
第20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6:慢性胃炎;
1.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明了,与下列因素有关:十二指肠液或胆汁反流、免疫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刺激性食物、吸烟、嗜酒、某些消炎药物等。可分为胃窦胃炎(B型胃炎)和胃体胃炎(A型胃炎)两类。
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持续性或进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嗳气、反酸、食欲减退。个别病人伴有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可伴发恶性贫血、舌炎、腹泻等。多无明显体征。
3.有关检查
(1)纤维胃镜检查:可在直视下作活组织检查以确定诊断。
(2)胃液分析:慢性胃窦炎病人大致正常,慢性胃体炎病人胃酸明显减少或缺乏。
(3)血清学检查:慢性胃体炎病人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呈阳性,血清胃泌素多升高;慢性胃窦炎病人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多呈阴性,血清胃泌素下降。
4.治疗要点:寻找和消除病因、缓解症状、控制感染。消化不良症状明显的病人给予胃肠动力药和胃黏膜保护剂以改善症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伴恶性贫血或营养不良时,需给予维生素和促进食欲的辅助药物。胃镜下有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的病人要定期复诊,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发生的癌变。
第21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9: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1.常见的护理诊断
(1)急性意识障碍: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2)自理缺陷:与锥体束受损以致肢体瘫痪、活动功能障碍有关。
(3)语言沟通障碍:与脑血管病变累及舌咽、迷走神经及优势脑半球语言中枢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意识障碍、肢体瘫痪、长期卧床、营养不良、皮肤感觉减退有关。
(5)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肢体瘫痪不能活动有关。
2.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脑出血病人有无颅内压增高、脑疝早期表现,脑血栓形成病人有无因缺血、缺氧致脑水肿进而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发现颅内压增高,立即报告医生并遵医嘱静脉快速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避免脑疝发生。
(2)充分休息:急性期病人应绝对卧床,早期避免搬动。
(3)保证营养。
(4)协助治疗,防治并发症。
(5)满足日常生活活动需要。协助料理日常生活,大小便护理,指导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6)指导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每2小时翻身一次,以免局部皮肤受压。病情稳定后进行瘫痪肢体关节按摩及被动运动,以免肢体废用,加强功能训练。
(7)指导语言训练。
3.健康教育
(1)向脑出血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基本知识,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因,防止再出血或再梗死。
(2)指导病人自我控制情绪、保持血压平稳。
(3)保持适当体力活动,促进心、脑血管功能。
(4)改善营养状况,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酒,降低血脂并减肥。
(5)指导康复锻炼。
(6)定期复查,一旦出现前驱症状,应及早处理。
第22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5:腰椎穿刺术的护理;
1.检查目的
(1)测定脑脊液压力,检查椎管有无阻塞,检查脑脊液成分,以协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诊断。
(2)做鞘内药物注射,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恶性肿瘤;放脑脊液及进行腰麻。
2.术前准备
(1)病人准备:向病人说明穿刺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穿刺时所采取的特殊体位,消除其恐惧,以取得充分合作。做好普鲁卡因皮试。穿刺前嘱病人排尿、排便,在床上静卧15~30分钟。
(2)准备好用物: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无菌腰穿包1个,其他物品包括1%普鲁卡因2ml、无菌手套、无菌试管及培养管、酒精灯、火柴、胶布、所需药物及氧气等。
3.术中配合
(1)体位:安置病人于侧卧位,协助病人保持腰穿体位,勿过度弯曲以免影响病人呼吸。
(2)方法:协助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局麻。术者进针时协助病人保持正确体位,防止乱动。按医嘱留取脑脊液3~5ml送检。整个操作过程随时观察病人面色、呼吸及脉搏等,如有异常立即告知医师处理。术毕拔出穿刺针后,协助局部皮肤消毒并覆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4.术后护理
(1)术后嘱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24小时内勿下床活动,多进饮料,以防穿刺后反应,如头痛、呕吐、恶心、眩晕等。颅内压较高者则不宜多饮水。
(2)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有无脑疝前驱症状,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第23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4: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1.临床表现
(1)发热:常见,成熟粒细胞缺乏导致感染所致。
(2)出血:功能正常的血小板减少所致。
(3)贫血:进行性加重,正常红细胞减少所致。
(4)器官浸润表现:①骨骼、关节:胸骨下端疼痛、四肢骨骼疼痛。②肝、脾、淋巴结肿大:轻度至中度。③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L):与化疗药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有关,常在疾病缓解期发生,表现为头痛、呕吐、颈强直、抽搐、昏迷等。④皮肤、牙龈、眼部、睾丸等部位可有不同浸润表现。
2.有关检查
(1)血象:外周血中可见原始、幼稚细胞,白细胞常升高(>100×109/L)。
(2)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主要为原始和幼稚细胞,正常三系细胞减少。
(3)血尿酸、尿尿酸浓度增高。
3.诊断要点:根据贫血、出血、发热、骨痛及血象、骨髓象检查可确诊。
4.治疗要点
(1)对症处理:抗感染、纠正贫血、治疗出血、预防尿酸肾病。
(2)化疗:①诱导缓解:考生应了解完全缓解标准、联合化疗原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首选VP方案(长春新碱、泼尼松)、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常用DA方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②巩固强化:目的为消灭体内残存白血病细胞。③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目的是防止复发,常在缓解前或缓解后鞘内注射甲氨蝶呤等,同时可做头颅和脊髓放疗。
(3)骨髓移植:病人小于50岁,第一次完全缓解时进行。
5.常见的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脑出血。
(2)有感染的危险:与正常粒细胞减少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白血病引起贫血、代谢率增高以及化疗药的副作用有关。
(4)组织完整性受损:与血小板过低致皮肤黏膜出血有关。
6.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进食情况、疲乏无力情况,观察体温,脉搏,口腔、鼻腔、皮肤有无出血,骨髓象、血象变化,出血量,化疗药不良反应。
(2)保证休息、活动和睡眠。
(3)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保证每天饮水量。
(4)化疗药护理:①遵嘱静滴化疗药,速度宜慢,避免外渗,滴注后生理盐水冲洗静脉,血管轮换使用;②呕吐者可遵嘱给镇吐剂,食物宜清淡可口,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③脱发常见,停药可恢复;④使用柔红霉素等心脏毒性药物应监测心率、心电图等;⑤甲氨蝶呤引起口腔溃疡时,用5%普鲁卡因含漱;⑥环磷酰胺引起血尿时,应大量补液,必要时停药。
(5)预防感染。
(6)输血或血浆。
7.健康教育
(1)特殊职业者加强劳动防护(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苯及其衍生物等),定期查血象。
(2)坚持巩固治疗,建立养病生活方式。
第24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4:皮肤黏膜检查;
1.弹性:皮肤弹性与年龄、营养状况、皮下脂肪及组织间隙液体量有关。常用检查部位为手背或前臂内侧。弹性减弱主要见于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严重脱水者。
2.颜色:皮肤颜色除与种族有关外,主要与毛细血管的分布、血液充盈程度、色素的多少、皮下脂肪的厚薄有关。临床常见的皮肤颜色改变有苍白、发红、发绀、黄染、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等,其中应重点掌握苍白、发绀和黄染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3.湿度:皮肤湿度与汗腺分泌有关。生理情况下,出汗多少可因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而调节。病理情况下,出汗过多见于风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等;而夜间盗汗则为结核病的重要征象;少汗或无汗见于维生素A缺乏、硬皮病以及脱水等。
4.皮疹:常见于传染病、皮肤病、药物及其他物质的过敏反应等。临床上常见的皮疹有斑疹、玫瑰疹、丘疹、斑丘疹、荨麻疹等。
5.皮下出血:皮肤或黏膜下出血主要见于出血性疾病、重症感染、某些中毒及外伤等。根据出血直径大小及伴随情况可分为瘀点、紫癜、瘀斑、血肿。皮下出血与充血性皮疹的区别:充血性皮疹受压时可褪色或消失,皮下出血则压之不褪色。
6.蜘蛛痣: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慢性肝病病人手掌的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压之褪色,称为肝掌。蜘蛛痣与肝掌的发生一般认为与体内雌激素增高有关。
7.水肿:为皮下组织的细胞内和组织间隙液体潴留过多所致。其中指压后局部组织可出现凹陷者,称凹陷性水肿。其检查方法为指压后停留片刻,观察有无压陷及平复情况。常用检查部位有胫骨前、踝部、足背、腰骶部及额前等浅表骨面部位。
8.破损与溃疡:各种炎症、外伤、局部受压等均可导致皮肤、黏膜出现破损和溃疡。
第25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12: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肺气肿是指终末支气管远端的气腔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量增大,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1.病因及发病机制
吸烟、病毒或细菌感染是最重要的致病因子,其他因素有大气污染、过敏、营养不良、遗传等。发病机制与气道阻塞及弹性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失衡等有关。
2.临床表现
多缓慢起病,病程较长,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
(1)慢支: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咳嗽多发生于晨间起床后,白天较轻,夜晚临睡前有阵咳,痰液为白色黏液泡沫痰。喘息多见于喘息型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也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喘息。早期无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临床上将慢支分为两型(单纯型、喘息型)和三期(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慢性迁延期)。
(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除慢支症状外,主要症状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查体有肺气肿体征。
第26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32:原发性高血压的辅助检查、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辅助检查
(1)肾功能减退时尿比重降低,血中肌酐和尿素氮增高。
(2)胸部X线检查:发生高血压性心脏病时可见左心室增大及肺淤血征象。
2.护理诊断
(1)焦虑:与高血压造成躯体不适,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有关。
(2)睡眠形态紊乱:与高血压病致神经系统紊乱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高血压病防治知识。
(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脑出血;肾功能衰竭。
3.护理措施
(1)保持心理平衡。长期心情急躁或强烈的精神创伤可使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激活,血压升高,因此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十分重要。并说明本病需长期甚至终身治疗,应教会病人能够自我控制情绪。
(2)休息与活动:避免重体力活动,保证足够睡眠,安排合适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不宜登高、跑步等。且坚持每天运动。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病人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3)头痛、头晕护理:指导放松技术,卧床休息,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用药期间应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
(4)饮食: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
(5)预防潜在并发症护理:避免情绪紧张,按医嘱服药,以防止并发症发生。如病人出现夜间呼吸困难、咳嗽,突然胸骨后疼痛发作或出现暂时性失语、肢体麻木、偏瘫等应及早就医。
(6)高血压急症的护理:①绝对卧床休息,安定情绪,必要时按医嘱用镇静剂。意识不清者应加床栏,抽搐时把牙垫放在上下牙之间。②吸氧4~5L/分,保持呼吸道通畅。③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迅速按医嘱用降压药。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制止抽搐按医嘱用地西泮肌注或静注;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用呋塞米或甘露醇快速静滴。④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神志、瞳孔、尿量。如发现异常变化,随时与医师联系。
(7)用药护理:高血压病病人多要终身服药,嘱病人应坚持用药。常用降压药物见下表:
用药注意事项:药物使用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对老年病人尤其要注意,病人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
第27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2: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肺气肿是指终末支气管远端的气腔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量增大,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1.病因及发病机制
吸烟、病毒或细菌感染是最重要的致病因子,其他因素有大气污染、过敏、营养不良、遗传等。发病机制与气道阻塞及弹性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失衡等有关。
2.临床表现
多缓慢起病,病程较长,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
(1)慢支: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咳嗽多发生于晨间起床后,白天较轻,夜晚临睡前有阵咳,痰液为白色黏液泡沫痰。喘息多见于喘息型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也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喘息。早期无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临床上将慢支分为两型(单纯型、喘息型)和三期(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慢性迁延期)。
(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除慢支症状外,主要症状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查体有肺气肿体征。
第28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14: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1.临床表现
(1)发热:常见,成熟粒细胞缺乏导致感染所致。
(2)出血:功能正常的血小板减少所致。
(3)贫血:进行性加重,正常红细胞减少所致。
(4)器官浸润表现:①骨骼、关节:胸骨下端疼痛、四肢骨骼疼痛。②肝、脾、淋巴结肿大:轻度至中度。③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L):与化疗药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有关,常在疾病缓解期发生,表现为头痛、呕吐、颈强直、抽搐、昏迷等。④皮肤、牙龈、眼部、睾丸等部位可有不同浸润表现。
2.有关检查
(1)血象:外周血中可见原始、幼稚细胞,白细胞常升高(>100×109/L)。
(2)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主要为原始和幼稚细胞,正常三系细胞减少。
(3)血尿酸、尿尿酸浓度增高。
3.诊断要点:根据贫血、出血、发热、骨痛及血象、骨髓象检查可确诊。
4.治疗要点
(1)对症处理:抗感染、纠正贫血、治疗出血、预防尿酸肾病。
(2)化疗:①诱导缓解:考生应了解完全缓解标准、联合化疗原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首选VP方案(长春新碱、泼尼松)、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常用DA方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②巩固强化:目的为消灭体内残存白血病细胞。③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目的是防止复发,常在缓解前或缓解后鞘内注射甲氨蝶呤等,同时可做头颅和脊髓放疗。
(3)骨髓移植:病人小于50岁,第一次完全缓解时进行。
5.常见的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脑出血。
(2)有感染的危险:与正常粒细胞减少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白血病引起贫血、代谢率增高以及化疗药的副作用有关。
(4)组织完整性受损:与血小板过低致皮肤黏膜出血有关。
6.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进食情况、疲乏无力情况,观察体温,脉搏,口腔、鼻腔、皮肤有无出血,骨髓象、血象变化,出血量,化疗药不良反应。
(2)保证休息、活动和睡眠。
(3)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保证每天饮水量。
(4)化疗药护理:①遵嘱静滴化疗药,速度宜慢,避免外渗,滴注后生理盐水冲洗静脉,血管轮换使用;②呕吐者可遵嘱给镇吐剂,食物宜清淡可口,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③脱发常见,停药可恢复;④使用柔红霉素等心脏毒性药物应监测心率、心电图等;⑤甲氨蝶呤引起口腔溃疡时,用5%普鲁卡因含漱;⑥环磷酰胺引起血尿时,应大量补液,必要时停药。
(5)预防感染。
(6)输血或血浆。
7.健康教育
(1)特殊职业者加强劳动防护(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苯及其衍生物等),定期查血象。
(2)坚持巩固治疗,建立养病生活方式。
第29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9: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常见的护理诊断
(1)疼痛:与长期关节炎有关。
(2)自理缺陷:与关节功能障碍、疼痛有关。
(3)个人应对无效:与自理缺陷、角色改变、疾病久治不愈等有关。
2.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情况,病人活动情况、自理能力、心理状态等。
(2)活动与休息:活动期或关节肿胀明显时卧床休息,保持正确体位。病情缓解后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可结合物理治疗,病情发展至关节强直时应保持关节功能位。
(3)缓解疼痛:急性期可遵医嘱给予消炎止痛剂,缓解期可指导病人功能锻炼。清晨起床时进行15分钟温水浴或用热水泡手。
(4)保持病人自理能力:改善生活环境的条件,加强缓解期功能锻炼。
(5)心理指导。
(6)药物护理: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第30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0: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
1.减轻心脏负荷
(1)休息与活动:休息可减轻心脏负荷。根据心功能情况决定休息原则,心功能一级病人,照常活动,适当休息;心功能二级,可起床稍加活动,增加间歇休息时间;心功能三级病人,应限制活动;心功能四级,需绝对卧床休息。
(2)低盐清淡饮食:应摄取低热量、低钠、清淡、易消化、不胀气饮食。由于胃肠道淤血,食欲不振,应给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避免产气的食物以免加重呼吸困难;低钠饮食适当控制水分,记出入量。
(3)保持大便通畅:由于肠道淤血、进食减少、长期卧床使肠蠕动减弱,又因排便方式改变,病人常有便秘现象,用力排便可增加心脏负荷,故饮食中需增加粗纤维食物,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使用开塞露。若病情许可,可扶起使用床边便椅。随时观察脉率、心率等以防意外。
2.合适体位及吸氧护理
(1)协助病人取半坐卧位以增加肺通气量。
(2)吸氧,氧流量为2~4L/min。
(3)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改变,伴随症状及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
3.适量运动提高活动耐力
(1)与病人一起制定活动计划,以避免因长期卧床引起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而且适量活动可增加心肌冠脉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
(2)逐渐增加活动量,依次可采取半卧位、坐起、床边活动、病室内行走、大厅内短距离步行等,病人活动时应给予陪伴。
(3)为病人自理活动做准备,教会病人呼吸困难加重时应停止活动。向病人解释活动无耐力的原因和限制活动量的重要性。
4.保持心理平衡:焦虑可使心率增加,周围血管阻力和血液黏稠度增高,故减轻病人精神负担很重要。医护人员态度和蔼,提供舒适体位,及安静整洁、气温适宜的环境就是给予病人和家属心理支持,以减轻焦虑。
5.并发症的预防及控制:常见并发症为呼吸道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或动脉栓塞。心功能改善后,病人应早活动,保持气道通畅可防止呼吸道感染;长期卧床病人应协助作双下肢被动运动或用温水浸泡下肢、局部按摩,以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心衰时应警惕心脏内血栓脱落引起脑、肾、四肢或肺动脉栓塞,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
6.用药护理--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
(1)强心药:强心药对心肌细胞起正性肌力作用,适用于治疗收缩功能异常的心力衰竭,尤其伴快速心律失常病人作用最佳。临床上强心药以洋地黄类药物最常用(见下表),其他正性肌力药物有肝受体激动剂,此类亦为正性肌力药物,常用的有多巴酚丁胺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氨力农、米力农等,通过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使钙离子流入细胞内,既有正性心肌收缩作用,又可扩张周围血管。
(2)利尿剂:利尿剂能抑制钠和水的重吸收,使体内过多液体排出,减轻心脏前负荷。常用利尿剂可分速效制剂,如呋塞米;中效制剂,为噻嗪类如氢氯噻嗪;缓效制剂如螺内酯、氨苯蝶啶。
(3)血管扩张剂:可减轻心脏前负荷、后负荷,改善心功能。有酚妥拉明、硝酸甘油、消心痛、卡托普利等。
(4)其他药物: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能减轻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改善冠状动脉血液供给和心室舒张功能。在强心药使用的基础上并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有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钙拮抗剂主要用于舒张性心力衰竭及合并存在心肌缺血的病人,常用有硝苯地平、地尔硫 等。
(5)用药注意事项:
①应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护理:观察毒性反应:洋地黄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对老年人、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缺氧、肝肾功能不全、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情况,易致洋地黄中毒,须谨慎应用。洋地黄中毒主要表现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幻觉,视力模糊,黄、绿色视;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给药时护理:给药前询问病人有无恶心、呕吐、色视等,听心率、心律,若心率过快或过慢、节律变为不规则或不规则心律突然变为规则,应警惕中毒的可能。若发生洋地黄中毒,应立即停用洋地黄药,遵医嘱应用抗心律失常药,补钾、停排钾利尿剂。
②观察利尿剂的不良反应:排钾利尿剂如噻嗪类和呋塞米可致低血钾,病人发生低钾血症时可出现乏力、腹胀、心悸,心电图出现U波增高,并可诱发洋地黄中毒,使用利尿剂时应定期测体重、记出入量。
③血管扩张剂:均易引起血压骤降甚至休克,需密切观察血压及心率,避免发生低血压,当病人起床时,动作宜缓慢,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反应。
④β-受体阻滞剂:用药过程中需观察有无出现血压降低、缓慢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恶化现象;钙拮抗剂副作用有颜面潮红、头痛、心悸等。
第31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8:支气管哮喘的防治;
防治原则为消除病因、控制发作及预防复发。
1.消除病因。
2.应用支气管解痉药物
(1)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起效快且选择性强,不良反应主要有心悸、手指震颤,停药或坚持用药一段时间后症状可消失。常用药物有沙丁胺醇(舒喘灵)等。
(2)茶碱类药物:为中效扩张剂,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因氨茶碱的有效血浓度与中毒浓度接近,安全范围窄,静脉用药时需稀释后缓慢推注,快速推注可引起心律失常、血压骤降,甚至死亡。
3.糖皮质激素:其作用是抑制气道变应性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吸入制剂如倍氯米松(必可酮为其气雾剂)。其主要不良反应是口腔真菌感染和引起咳嗽。吸药后应注意漱口。
4.其他:如祛痰、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给予氧疗、机械通气。
5.预防发作:可用色甘酸钠(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等。
第32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9:心脏瓣膜病的常见临床类型;
1.二尖瓣狭窄
(1)病理学改变:左房代偿期,通过代偿性扩张及肥厚,使左房压力不致明显升高;左房失代偿期,引起急性肺水肿;右心受累期,长期肺淤血致肺动脉高压,增加右心室负荷,最终引起右心衰竭。
(2)主要表现:早期病人无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最常见早期症状,开始在劳动、活动或用力时出现,以后轻微活动亦致气急,甚至发生急性肺水肿。咳嗽、咯血,夜间或劳动后咳嗽加重。咯血常见,可因肺静脉与支气管静脉相通,肺静脉压力升高使曲张的支气管静脉破裂,发生大咯血;急性肺水肿时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心悸,多为房颤所致。乏力、疲劳,因心功能减退、心排血量减少引起。食欲减退、腹胀、肝区痛、下肢浮肿,为右心衰所致。
(3)体检: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是最重要体征。
2.二尖瓣关闭不全
(1)病理学改变:心室收缩时,由于二尖瓣关闭不全,部分血流返入左心房,加上肺静脉回流的血液,使左房压力升高和容量增加,心室舒张时流入左室的血液增多;最后致左室功能失代偿,可发生急性肺水肿,左心室代偿性扩张及肥厚。
(2)主要表现:劳力后心悸、呼吸困难等左心衰竭表现,后期也可出现右心衰竭的症状。
(3)体检:心尖部全收缩期粗糙吹风样杂音是最重要体征。
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病理学改变:舒张期左心室接受正常从左房流入的血液,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还接受从主动脉返流的血液,使左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大,最后引起左心衰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使主动脉舒张压降低,可影响冠脉和全身动脉供血。
(2)主要表现:心悸:左心室扩大,心肌收缩力增强所致;头晕或眩晕、头颈部搏动感:由于舒张压过低,可产生脑缺氧而眩晕,脉压增大可有头颈部强烈搏动感;心绞痛:由冠状动脉血供减少所致;最后可致左心衰。
(3)体检: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舒张期叹气样杂音是最重要体征。
4.主动脉瓣狭窄
(1)病理学改变:心室收缩时,致左室射血阻力增加,冠状动脉和全身动脉供血不足。
(2)主要表现:可出现心绞痛、晕厥及左心衰竭的症状。
(3)体检:主动脉瓣区粗糙而响亮的收缩期杂音是最重要体征。
(4)联合瓣膜病变: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瓣膜损害时,称为联合瓣膜病变。风心病以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较常见。
第33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23:心绞痛概述、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1.心绞痛概述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绝大多数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等为常见的诱因。特点为发作性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经休息或含服硝酸酯类制剂后疼痛缓解。
药物治疗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可制止疼痛和控制危险因素。护理重点为稳定病人情绪,避免诱因,以防再发作。心绞痛病人有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危险,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更容易发生。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心功能。
2.临床表现
(1)主要表现: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
(2)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下颌部。
(3)性质:胸痛呈压迫、憋闷或紧缩性。
(4)持续时间:一般持续3~5分钟。
(5)诱发因素:发作常因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诱发。
(6)缓解方式:即刻身心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在几分钟内可缓解。
(7)体检:心绞痛发作时可见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3.辅助检查
(1)心电图检查:心绞痛发作时,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发作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2)心电图连续监测。
(3)冠状动脉造影:可发现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病变部位及狭窄程度,当血管腔直径缩小至70%~75%以上,即会严重影响心肌血供。
第34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32:原发性高血压的辅助检查、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辅助检查
(1)肾功能减退时尿比重降低,血中肌酐和尿素氮增高。
(2)胸部X线检查:发生高血压性心脏病时可见左心室增大及肺淤血征象。
2.护理诊断
(1)焦虑:与高血压造成躯体不适,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有关。
(2)睡眠形态紊乱:与高血压病致神经系统紊乱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高血压病防治知识。
(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脑出血;肾功能衰竭。
3.护理措施
(1)保持心理平衡。长期心情急躁或强烈的精神创伤可使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激活,血压升高,因此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十分重要。并说明本病需长期甚至终身治疗,应教会病人能够自我控制情绪。
(2)休息与活动:避免重体力活动,保证足够睡眠,安排合适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不宜登高、跑步等。且坚持每天运动。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病人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3)头痛、头晕护理:指导放松技术,卧床休息,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用药期间应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
(4)饮食: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
(5)预防潜在并发症护理:避免情绪紧张,按医嘱服药,以防止并发症发生。如病人出现夜间呼吸困难、咳嗽,突然胸骨后疼痛发作或出现暂时性失语、肢体麻木、偏瘫等应及早就医。
(6)高血压急症的护理:①绝对卧床休息,安定情绪,必要时按医嘱用镇静剂。意识不清者应加床栏,抽搐时把牙垫放在上下牙之间。②吸氧4~5L/分,保持呼吸道通畅。③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迅速按医嘱用降压药。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制止抽搐按医嘱用地西泮肌注或静注;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用呋塞米或甘露醇快速静滴。④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神志、瞳孔、尿量。如发现异常变化,随时与医师联系。
(7)用药护理:高血压病病人多要终身服药,嘱病人应坚持用药。常用降压药物见下表:
用药注意事项:药物使用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对老年病人尤其要注意,病人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
第35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25:急性胰腺炎的有关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1.有关检查
(1)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最有诊断价值,但病情的严重性与淀粉酶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
(2)血象:可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2.诊断要点
有胆道疾病、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病史,突然出现持续腹痛伴恶心呕吐者,若体检有上腹压痛,同时血、尿淀粉酶显著升高,即可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3.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为减轻腹痛,减少胰腺分泌,防治并发症。
(1)内科治疗
1)解痉镇痛:可使用阿托品、654-2;剧痛者加用哌替啶。
2)抑制或减少胰腺分泌:①禁食及胃肠减压,减少胃酸和食物刺激胰液分泌;②抗胆碱能药:可抑制胃肠分泌,以减少胰液分泌,如阿托品、654-2等肌注,注意有严重腹胀和肠麻痹者不宜使用抗胆碱能药物;③H2受体拮抗剂:可减少胃酸分泌从而减少对胰酶分泌的刺激;④生长抑素类药物:常用于重症胰腺炎。
3)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持血容量。
4)抗生素的应用:如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可用于胆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和出血坏死型者。
5)腹膜透析:用于出血坏死型伴腹腔内大量渗液者或肾衰者。
(2)手术治疗:怀疑肠坏死、胰腺脓肿、胆道梗阻加重者可选用手术治疗。
第36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25:急性胰腺炎的有关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1.有关检查
(1)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最有诊断价值,但病情的严重性与淀粉酶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
(2)血象:可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2.诊断要点
有胆道疾病、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病史,突然出现持续腹痛伴恶心呕吐者,若体检有上腹压痛,同时血、尿淀粉酶显著升高,即可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3.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为减轻腹痛,减少胰腺分泌,防治并发症。
(1)内科治疗
1)解痉镇痛:可使用阿托品、654-2;剧痛者加用哌替啶。
2)抑制或减少胰腺分泌:①禁食及胃肠减压,减少胃酸和食物刺激胰液分泌;②抗胆碱能药:可抑制胃肠分泌,以减少胰液分泌,如阿托品、654-2等肌注,注意有严重腹胀和肠麻痹者不宜使用抗胆碱能药物;③H2受体拮抗剂:可减少胃酸分泌从而减少对胰酶分泌的刺激;④生长抑素类药物:常用于重症胰腺炎。
3)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持血容量。
4)抗生素的应用:如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可用于胆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和出血坏死型者。
5)腹膜透析:用于出血坏死型伴腹腔内大量渗液者或肾衰者。
(2)手术治疗:怀疑肠坏死、胰腺脓肿、胆道梗阻加重者可选用手术治疗。
第37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27:结核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结核性腹膜炎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
1.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绝大多数是体内结核病灶扩散延及腹膜,感染途径以腹腔内的结核病灶直接蔓延为主。
2.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结核病的全身毒血症状和腹部症状,其中腹痛、腹泻、便秘、腹胀多见。体检是腹部有特殊的揉面感、腹膜炎体征及腹部肿块等。并发症可有肠梗阻、肠穿孔及肠瘘等。
3.有关检查
主要有腹水检查(腹水为草黄色渗出液)、X线胃肠钡剂检查、腹腔镜检查等,均有助于诊断。
4.治疗要点
本病主要为抗结核药物治疗,药物联合应用较肠结核时有所加强。其他有激素、手术治疗等。
5.常见的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结核杆菌所致毒血症有关。
(2)疼痛--腹痛:与腹膜炎病变有关。
(3)腹泻:与腹膜炎性刺激所致肠功能紊乱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结核性腹膜炎的治疗知识。
6.护理措施
(1)应尽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保证环境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2)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3)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密切注意腹痛、腹胀等情况。
(4)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出汗多时做好皮肤护理。
(5)腹水量多者可采用半6啦。配合医生做好腹水穿刺放液治疗,并做好穿刺部位的护理。
(6)观察药物的毒性反应,注意观察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定期检查患者的听力及肝肾功能。对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病人,应注意血压、血糖、大便隐血等的检查。
7.健康教育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肺、肠、肠系膜淋巴结核,输卵管结核等疾病,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告知病人及家属有关抗结核药物治疗的知识,保证休息与营养,注意消毒隔离,定期复查。
第38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6: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1.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与肾功能受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减退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肾功能损害、蛋白质丢失及摄入不足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慢性肾炎防治知识。
(5)潜在并发症: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心力衰竭。
2.护理措施
(1)评估病史,此次犯病诱因、症状、体征,有无慢性扁桃体炎,及心理状态,有关检查。
(2)卧床休息能增加肾血流量和尿量,减轻水肿,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3)低蛋白、低磷饮食: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入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天每千克0.5~0.8g),由于多数蛋白质饮食含磷高故低蛋白饮食亦可达到低磷饮食的目的。低蛋白、低磷饮食可减轻健存肾单位的滤过率,饮食中增加糖的摄入,保证足够热量,以减少自体蛋白分解。如有水肿或高血压则应限制钠盐摄入,少尿者应限制液体入量。
(4)观察病情:预防感染的护理:①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尿液及肾功能检查,记出入量。②病房定时消毒,保持室内清洁和空气新鲜、流通。③做好个人卫生,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避免劳累、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
(5)心理护理:给病人讲解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案,解释合理饮食和使用利尿、降压等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治疗信心,保持稳定情绪。
(6)指导病人避免诱因:指导病人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劳累,不可自用氨基苷类药物等肾毒性药物,并按医嘱服药,不擅自用药。
(7)用药护理:常用利尿和降压药物,遵医嘱使用噻嗪类利尿剂,也可与氨苯蝶啶合用。效果不佳时可用呋塞米口服或静注,尤其适用于肾功能损害者。用药期间观察利尿效果,并防止低钠、低钾发生。
降压药物:常用的有钙拮抗剂硝苯地平、血管扩张药肼酞嗪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后者有降低肾小球内高压作用,但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可减慢病情发展,但易引起高钾血症,应特别注意。
3.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遵医嘱坚持合理饮食,心情愉快,多休息,适量活动,坚持用药,遵医嘱服用降压利尿剂,监测血压,控制出入量平衡。
(2)减少或去除反复发作的诱因,避免劳累、感冒,不使用氨基苷类肾毒性药物,重视防寒保暖。
(3)定期复查:指导病人门诊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若出现少尿、水肿、尿液混浊、感冒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第39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6: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1.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与肾功能受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减退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肾功能损害、蛋白质丢失及摄入不足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慢性肾炎防治知识。
(5)潜在并发症: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心力衰竭。
2.护理措施
(1)评估病史,此次犯病诱因、症状、体征,有无慢性扁桃体炎,及心理状态,有关检查。
(2)卧床休息能增加肾血流量和尿量,减轻水肿,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3)低蛋白、低磷饮食: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入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天每千克0.5~0.8g),由于多数蛋白质饮食含磷高故低蛋白饮食亦可达到低磷饮食的目的。低蛋白、低磷饮食可减轻健存肾单位的滤过率,饮食中增加糖的摄入,保证足够热量,以减少自体蛋白分解。如有水肿或高血压则应限制钠盐摄入,少尿者应限制液体入量。
(4)观察病情:预防感染的护理:①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尿液及肾功能检查,记出入量。②病房定时消毒,保持室内清洁和空气新鲜、流通。③做好个人卫生,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避免劳累、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
(5)心理护理:给病人讲解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案,解释合理饮食和使用利尿、降压等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治疗信心,保持稳定情绪。
(6)指导病人避免诱因:指导病人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劳累,不可自用氨基苷类药物等肾毒性药物,并按医嘱服药,不擅自用药。
(7)用药护理:常用利尿和降压药物,遵医嘱使用噻嗪类利尿剂,也可与氨苯蝶啶合用。效果不佳时可用呋塞米口服或静注,尤其适用于肾功能损害者。用药期间观察利尿效果,并防止低钠、低钾发生。
降压药物:常用的有钙拮抗剂硝苯地平、血管扩张药肼酞嗪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后者有降低肾小球内高压作用,但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可减慢病情发展,但易引起高钾血症,应特别注意。
3.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遵医嘱坚持合理饮食,心情愉快,多休息,适量活动,坚持用药,遵医嘱服用降压利尿剂,监测血压,控制出入量平衡。
(2)减少或去除反复发作的诱因,避免劳累、感冒,不使用氨基苷类肾毒性药物,重视防寒保暖。
(3)定期复查:指导病人门诊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若出现少尿、水肿、尿液混浊、感冒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第40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0: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1.主要表现
(1)各系统表现:①消化系统症状:为本病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初有厌食、上腹饱胀等胃部不适症状,然后可发展为恶心、呕吐、腹泻。②精神、神经系统表现:早期多有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晚期会出现性格改变,抑郁、淡漠,尿毒症时出现谵妄、抽搐和昏迷。③心血管系统表现:以高血压为最常见,其次为心力衰竭。④血液系统表现:贫血是尿毒症必有症状,主要原因是肾分泌红细胞生成素减少。⑤呼吸系统表现:酸中毒呼吸深而长,后期可出现尿毒症性肺炎、胸膜炎,甚至有胸腔积液。⑥皮肤表现:皮肤瘙痒常见,可能与尿素通过汗腺排出,在皮肤上凝成尿素霜或钙盐在皮肤以及神经末梢沉积有关。尿毒症面容,与贫血、尿素霜沉着于皮肤有关。
(2)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表现:①失水或水过多:夜尿多,若进水量少,加上厌食、呕吐、腹泻,则易引起脱水。多饮水或补液过多、过快,则引起水潴留。②钠平衡失调:长期低盐饮食、呕吐、腹泻和利尿作用造成低钠血症,表现为极度乏力、表情淡漠、恶心、肌肉痉挛。若钠盐摄入量增加,可引起高钠血症。③高钾血症:少尿、无尿时钾的排出减少,保钾利尿剂的应用以及高分解代谢,极易发生高钾血症、酸中毒、输血或摄入钾增加(包括含钾食物和药物),均可加重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④钙、磷平衡失调:尿磷排出减少,出现高血磷和低血钙。病人可出现肌肉抽搐或痉挛。⑤酸碱平衡失调:尿毒症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主要原因为肾排泄功能减退致酸性代谢产物潴留。重症酸中毒表现为乏力、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深而长,严重者因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
2.体检:面色萎黄,色素沉着,面部水肿,皮肤常出现白色尿素霜及多处瘀斑。当心功能不全、肺淤血时,肺底部可闻及湿啰音,重症酸中毒时呼吸深而长,呼气带有氨味。
第41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5: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储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所致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
1.铁代谢
健康成人体内男性含铁50mg/kg,女性 35mg/kg,其中65%为血红蛋白铁,30%为储存铁,余下为组织铁。
食物中奶类含铁量最低,食物铁以三价高铁为主,在胃酸及还原物质如维生素C等的作用下游离、还原为二价铁才可被人体吸收,人体吸收铁的主要部位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2.病因及发病机制
慢性失血是引起缺铁性贫血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因;其次是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相对不足;再次是铁的吸收不良。
3.临床表现
(1)一般贫血表现:发生缓慢,皮肤黏膜苍白,乏力、头晕、耳鸣,重者可有心慌、气短。
(2)特异性表现:舌炎、口角炎、咽下困难或咽下时梗阻感,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无光泽,指(趾)甲扁平甚至反甲。神经、精神异常,尤其小儿,部分可有异食癖。
4.实验室检查
(1)血象及骨髓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中幼、晚幼红细胞为主。
(2)血清铁下降,血清铁蛋白(反映体内储存铁的重要指标)下降,总铁结合力升高。
(3)骨髓铁染色阴性。
5.治疗要点
(1)病因治疗是关键。
(2)补充铁剂:首选口服补铁,不能耐受者给予注射铁剂。
6.常见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补充不足,不能维持体内铁的需要量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防治方面的知识。
7.护理措施
(1)按一般贫血护理。
(2)饮食:给予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血、肝、肾、蛋黄、豆类及海带、香菇、木耳等,选用蛋白质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3)铁剂治疗的护理:
1)口服铁剂是首选补铁方式:①常用硫酸亚铁和富马酸铁;②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刺激症状(恶心、呕吐、腹痛等),餐后或餐中服用可减轻消化道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者从小剂量开始;③同时可服用稀盐酸、维生素C、肉类、氨基酸等有利于铁吸收;④避免同时饮茶、咖啡、牛奶,蛋类、植物纤维等也不利于铁吸收;⑤服用液体铁剂应使用吸管,服后漱口,避免染黑牙齿;⑥铁剂治疗后网织红细胞最先上升,1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血红蛋白正常后仍需继续服铁3~6个月,以补足体内储存铁。
2)口服铁剂不能耐受或不能吸收或会加重原发病者,可选用注射补铁:①常用右旋糖酐铁或山梨醇枸橼酸铁;②除可引起局部肿痛外,尚可发生面部潮红、恶心、头痛、肌肉痛、关节痛、淋巴结炎、荨麻疹,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③宜深部肌内注射,剂量应准确,禁止静脉注射,注射时备肾上腺素。
8.健康教育
向病人介绍疾病基本知识,尤其是病因;指导病人进食含铁丰富食物,避免偏食;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和生长期儿童应强调增加铁摄入的重要性。
第42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5: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储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所致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
1.铁代谢
健康成人体内男性含铁50mg/kg,女性 35mg/kg,其中65%为血红蛋白铁,30%为储存铁,余下为组织铁。
食物中奶类含铁量最低,食物铁以三价高铁为主,在胃酸及还原物质如维生素C等的作用下游离、还原为二价铁才可被人体吸收,人体吸收铁的主要部位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2.病因及发病机制
慢性失血是引起缺铁性贫血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因;其次是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相对不足;再次是铁的吸收不良。
3.临床表现
(1)一般贫血表现:发生缓慢,皮肤黏膜苍白,乏力、头晕、耳鸣,重者可有心慌、气短。
(2)特异性表现:舌炎、口角炎、咽下困难或咽下时梗阻感,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无光泽,指(趾)甲扁平甚至反甲。神经、精神异常,尤其小儿,部分可有异食癖。
4.实验室检查
(1)血象及骨髓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中幼、晚幼红细胞为主。
(2)血清铁下降,血清铁蛋白(反映体内储存铁的重要指标)下降,总铁结合力升高。
(3)骨髓铁染色阴性。
5.治疗要点
(1)病因治疗是关键。
(2)补充铁剂:首选口服补铁,不能耐受者给予注射铁剂。
6.常见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补充不足,不能维持体内铁的需要量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防治方面的知识。
7.护理措施
(1)按一般贫血护理。
(2)饮食:给予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血、肝、肾、蛋黄、豆类及海带、香菇、木耳等,选用蛋白质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3)铁剂治疗的护理:
1)口服铁剂是首选补铁方式:①常用硫酸亚铁和富马酸铁;②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刺激症状(恶心、呕吐、腹痛等),餐后或餐中服用可减轻消化道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者从小剂量开始;③同时可服用稀盐酸、维生素C、肉类、氨基酸等有利于铁吸收;④避免同时饮茶、咖啡、牛奶,蛋类、植物纤维等也不利于铁吸收;⑤服用液体铁剂应使用吸管,服后漱口,避免染黑牙齿;⑥铁剂治疗后网织红细胞最先上升,1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血红蛋白正常后仍需继续服铁3~6个月,以补足体内储存铁。
2)口服铁剂不能耐受或不能吸收或会加重原发病者,可选用注射补铁:①常用右旋糖酐铁或山梨醇枸橼酸铁;②除可引起局部肿痛外,尚可发生面部潮红、恶心、头痛、肌肉痛、关节痛、淋巴结炎、荨麻疹,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③宜深部肌内注射,剂量应准确,禁止静脉注射,注射时备肾上腺素。
8.健康教育
向病人介绍疾病基本知识,尤其是病因;指导病人进食含铁丰富食物,避免偏食;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和生长期儿童应强调增加铁摄入的重要性。
第43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1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有关检查;
1.临床表现
(1)急性型:临床较少见,多见于儿童(2~6岁),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出血症状重(可发热),血小板下降严重,病程短,多在4~6周,多数呈自限性。
(2)慢性型:临床多见,占80%左右,多见于女青年(20~40岁),起病缓且不易觉察,女性病人常以月经过多为主要表现,一般出血症状较轻,血小板下降程度不一,病程长,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2.有关检查
(1)血象:①血小板减少程度不一,多在 20×109/L以下;②血红蛋白可正常或减少,视出血多少而不同;③白细胞计数正常。
(2)骨髓象:①巨核细胞数正常或明显增高;②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3)其他:①出血时间延长;②束臂试验阳性;③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阳性;④51铬标记血小板寿命测定示明显缩短,可达2~5小时(正常为8~12天)。
第44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1.常见的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甲亢高代谢率有关。
(2)自我形象紊乱:与甲状腺肿大、突眼有关。
(3)腹泻--排便次数增多:与甲亢肠蠕动加快有关。
(4)活动无耐力--疲乏:与甲亢代谢率增高或甲亢性肌病有关。
2.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注意生命体征及主诉,心率增快、体温过高时警惕甲亢危象发生,服药后定期观察白细胞总数。
(2)休息:病室安静,适当卧床休息,减少刺激,让病友、家属了解病情,必要时可用镇静药。
(3)饮食:高热量、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
(4)药物护理:坚持按时服药,告诉病人药物可使白细胞下降,应定期查白细胞。
(5)出院指导:向病人及家属讲述本病防治常识,坚持治疗,做到自我护理。
3.健康教育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甲亢知识,药物作用原理、用法、注意事项,保证足够营养,避免过度劳累及各种应激事件,保持情绪稳定,坚持遵医嘱服药,定期门诊复查,适当修饰增强自信心。病人及家属应掌握甲亢危象发生的诱因、症状表现及自救方法。
第45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1:糖尿病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1.诊断要点
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连续两次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或任意一次血糖≥11.1mmol/L(200mg/dl),即可诊断糖尿病。
2.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①生活规律,保持个人卫生,情绪稳定。②坚持体育运动:可促进肌肉组织对糖的利用。③学会自我护理:饮食、药物、测尿糖(尿糖试纸法)、注射胰岛素技术。
(2)饮食治疗:成人活动量不同,所需热量不同,范围为:每天25~30至35~40kcal/kg,蛋白质每天1~2g/kg,脂肪每天0.6~1g/kg,余热量糖类供给,200~300g/天。饮食按1/5、2/5、2/5或1/3、1/3、1/3分为三餐。饮食治疗为各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措施。
(3)药物治疗
1)口服降糖药:
①磺脲类:a.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主要适用Ⅱ型糖尿病病人。b.甲苯磺丁脲、优降糖(格列本脲)、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等,餐前半小时服用。c.主要副作用:低血糖、恶心、呕吐、肝功受损、白细胞减少、皮肤痒、皮疹(过敏性反应)。
②双胍类:a.不能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可促进组织摄取糖,加速无氧糖酵解,抑制糖异生,主要适用于Ⅱ型糖尿病。b.二甲双胍、苯乙双胍(降糖灵)等。c.主要毒副作用: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少见过敏,易导致乳酸性酸中毒,已少用。
③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抑制小肠a葡萄糖苷酶活性,减少葡萄糖吸收,主要降低餐后血糖。b.阿卡波糖(拜糖平)与餐同服。c.不良反应:腹胀、腹痛、腹泻、便秘。
④噻唑烷二酮(TZD):a.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为胰岛素增敏剂;b.格列酮类。
2)胰岛素:
①适用于所有Ⅰ型糖尿病病人及Ⅱ型糖尿病病人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或伴并发症或做大手术前后。
②制剂类型:a.普通胰岛素(速效):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每天3~4次;b.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中效):早餐及晚餐前各注射1次;c.精蛋白锌胰岛素(长效):每天1次早餐前1小时注射。
③剂量:先用速效胰岛素从小剂量开始,轻型4U、中型8U、重型12U每日 3次,根据尿糖、血糖再调整,每2~3天进行1次。
④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a.低血糖反应:注射后药物作用最强时间易发生。表现:饥饿、乏力、心悸、出汗、脉快,严重者昏迷甚至死亡。处理:立即抽血查血糖,后速给糖水、甜食,或静脉注射葡萄糖。b.过敏反应:注射局部痒、热、肿、荨麻疹,可伴恶心、吐、泻,过敏性休克罕见。处理:更换制剂,用抗组胺药,脱敏疗法。c.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或皮下脂肪萎缩,应停止注射。更换注射部位是极其重要的。d.需速效、长效混合注射:应先抽速效,以防药液不纯。
(4)酮症酸中毒治疗:①灭酮: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4~6U/h。②补液:初为生理盐水,待血糖250mg/dl以下可给 5%葡萄糖盐水,一般 24小时补液3000~5000ml。③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CO2结合力低于15.0mmol/L(30Vol%)可静点碳酸氢钠。见尿补钾。④去除诱因:感染常为本症诱因,应积极治疗。⑤护理:良好护理是治疗酮症酸中毒的一个重要环节。昏迷病人按时清洁口腔、皮肤及翻身、鼻饲、导尿,完成各种检查。定时测量呼吸、血压、心率、出入量,做好重病记录。
第46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2:糖尿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1.常见的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三大代谢紊乱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血糖高、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3)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低血糖。
2.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严格遵照糖尿病饮食,提倡增加纤维素含量,多吃蔬菜、水果、杂粮,忌食高糖、高脂食物。
(2)药物护理:①嘱病人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②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三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轮换注射,每次注射距上次部位3cm,相同部位重复一次要至少间隔2周,以防脂肪萎缩、增厚而影响吸收。③预防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3)运动护理:①指导病人有规律进行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健身操、游泳、家务等。②注意:活动要适量,餐后1小时开始为宜,时间不宜过长(30~60分钟),随身带疾病卡片和甜食。
(4)并发症护理:①预防感染:经常洗澡换衣,女性会阴部冲洗,鞋袜不宜过紧,每天清洁,保持干燥,勤剪指(趾)甲。②避免酮症酸中毒诱因。
3.健康教育
(1)向高危人群、糖尿病病人讲述:①本病为终身疾病。②坚持饮食治疗、体育运动及运动中注意事项。③坚持药物治疗。④学会自测血糖、尿糖,生活规律,戒烟酒。⑤保持良好情绪,监测血脂、血压、心电图。认真上述治疗可防止、延缓并发症发生。
(2)预后:取决于有无并发症。心、脑血管并发症为目前本病主要死因。
第47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7: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及有关检查;
1.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起病缓慢,出现关节症状前可先有乏力、发热、纳差等。
(1)关节表现:①晨僵:95%以上病人可出现,其持续时间和关节炎症程度成正比,常被作为观察本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②关节疼痛及肿胀:关节痛往往出现最早,常为腕、掌指、近端指关节,多呈对称性、持续性,时轻时重,常伴压痛。关节肿胀多因关节腔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晚期常因滑膜的肥厚引起。③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关节畸形多见于晚期,为特异性的尺侧偏向畸形,关节肿痛和畸形造成功能障碍,影响病人自理能力。
(2)关节外表现:类风湿结节是较特异性皮肤表现,出现率20%~30%,多位于关节隆突部位及受压部位皮下,如上肢鹰嘴附近,大小不一,坚硬如橡皮,无压痛,呈对称分布,其存在表示本病的活动。眼部可有巩膜炎、结膜炎、脉络膜炎;肺部可有胸膜炎、胸腔积液;心脏可见心包炎;神经系统损害可见周围神经病变。
2.有关检查
(1)血象:轻、中度贫血,白细胞正常。
(2)血沉:增快,是滑膜炎症的活动性指标。
(3)C反应蛋白:增高表明本病活动。
(4)类风湿因子:一种自身抗体,其滴度与本病的活动性及严重程度呈正比。
(5)关节滑液检查:大于3.5ml,白细胞增多。
(6)X线检查:手指和腕关节的X线片最有价值,对诊断、关节病变分期、病情监测均重要。
(7)类风湿结节活检。
第48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1:理化因素所致疾病概论;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是指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或生产环境中有害的物理、化学因素对人体损害所致的疾病。
1.生产和生活中有害的理化因素
(1)环境中有害的化学因素:①生产环境中使用、生产和排出大量有害的化学物;②家庭环境中接触的清洁剂、有机溶剂、杀虫药、药物、酒精等。
(2)环境中有害的物理因素: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高频、微波、激光、紫外线)。等。
2.疾病特点
本病常在特殊情况下发生,特点为病因多比较明确,大多有特定的临床表现,病情危急,变化迅速,需紧急救治。
3.急性中毒病人的处理
(1)立即终止接触中毒:①口服毒物要立即停用。②吸入或接触中毒要立即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③污染的衣物需立即脱去,并用清水冲洗皮肤。
(2)清除体内未吸收毒物:①清除胃内毒物的方法有:催吐、洗胃(注意洗胃的时间、洗胃液量、洗胃液的选择)。②导泻:洗胃后灌入泻药以清除进入肠道的毒物。③清除皮肤上毒物: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或大量清水反复冲洗皮肤。④清除眼内毒物:清水彻底冲洗。一般不用化学拮抗剂,防止损伤。
(3)促进已吸收毒物排出:①利尿:因为绝大多数毒物经由肾排泄,大量利尿可以加速毒物从肾排出。②吸氧:一氧化碳中毒时,吸氧可以加速CO的排出。③人工透析:一般在中毒后12小时内进行透析效果好。特别对肾功能不全、呼吸抑制、昏迷者。
(4)特殊解毒剂的应用:如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用解毒剂阿托品、解磷定等。
(5)对症治疗:①一般治疗和护理:急性中毒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和生命体征的监测,尤其要注意意识的变化。②昏迷病人:保持气道的通畅,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注意口腔和皮肤的护理;避免褥疮的发生;惊厥的病人应该防止受伤。③中毒严重出现气道梗阻、呼吸抑制、中毒性肺水肿、循环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时要立即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处理。
第49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头痛的护理;
1.评估
(1)询问病人头痛时间、部位、性质、频率。
(2)诱发因素以及伴随症状:如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可能为颅内高压;发热伴剧烈头痛,可能为颅内炎症。
(3)了解病人有无高血压、头部外伤、发热史及家族史等。
(4)心理社会资料:长期反复发作性头痛的病人可能会存在焦虑、紧张。
(5)监测血压、体温;检查是否有脑膜刺激征等。
(6)有关检查:脑脊液检查可能为炎性或血性改变。经颅多普勒可反映出脑部血液流速及血管管腔是否狭窄。
2.常见的护理诊断
疼痛: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
3.护理措施
(1)观察病人头痛的性质、部位、时间、频率、强度。
(2)头痛明显者应卧床,安静休息及充足睡眠可减轻头痛。
(3)解释说明头痛原因,以解除焦虑和紧张情绪。
(4)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脑血管扩张所致头痛可冷敷,脑梗死者头部禁用冰袋冷敷;颅内压增高所致头痛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遵医嘱使用脱水剂、镇静剂等,严密观察有无瞳孔不等大、意识变化、呼吸不规则等脑疝先兆,如有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
第50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4:昏迷的护理;
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主要是大脑皮质和中脑的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的一种病理状态。昏迷可分浅昏迷和深昏迷:前者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周围事物及声光等刺激无反应,强刺激时可有痛苦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浅反射存在;后者意识完全丧失,强刺激也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1.评估:病因、起病情况、意识障碍的程度及伴随症状。
2.常见的护理诊断
意识障碍:与各种疾病引起脑部受损有关。
3.护理措施
(1)连续评估昏迷程度,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角膜反射等。
(2)病床安装床档,防止坠伤,制定必要的保护措施。
(3)呼吸道护理:防止气管梗阻或误吸,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
(4)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每2~3小时翻身1次,预防褥疮。
(5)保证营养:给予鼻饲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饮食,保证每天热量供应,每次250ml为宜,每日6~8次,注意鼻饲管应用的护理。
(6)大小便护理:保持大便的通畅,必要时遵医嘱服通便药,尿失禁病人防止尿路感染。
(7)眼睛护理:对眼睑不能闭合者需保护角膜,每天用生理盐水洗眼,并涂抗生素软膏,再用消毒凡士林纱条覆盖,以保护角膜。
(8)禁用止痛、麻醉、安眠和镇静类药物。
[ 本帖最后由 虹i 于 2009-5-6 11:0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