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币
- 206 点
- 最后登录
- 2013-12-31
- 注册时间
- 2008-11-29
- 积分
- 229
- 帖子
- 641
- 护士币
- 206 点
- 最后登录
- 2013-12-31
- 注册时间
- 2008-11-29
- 帖子
- 641
|
Ⅹ.眼肌麻痹、复视 眼肌麻痹是重要的神经体征,机制复杂,具有定位及定性诊断意义。 要求:①熟悉眼肌麻痹的临床分型;②了解眼球运动障碍的常见临床综合征。 一、眼球运动神经包括动眼、滑车和外展神经。动眼神经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副交感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缩瞳)和睫状肌(晶体变厚),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二、眼肌麻痹及分型 眼肌麻痹是眼球运动神经或眼球协同运动中枢病变所致,主要表现眼球向某方向运动不能,复视和凝视障碍。眼肌病损也可引起,如重症肌无力(在此不讨论)。分为四种类型(表2-3): 表2-3 眼肌麻痹的分型 类型 临床表现 1.周围性眼肌麻痹 为眼球运动神经损害 ①动眼神经麻痹 表现上睑下垂、外斜视和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 ②滑车神经麻痹 眼球向外下方运动受限及复视,单独发生少见,多合并动眼神经麻痹 ③外展神经麻痹 内斜视及复视,眼球向外运动受限 2.核性眼肌麻痹 脑干病变(如梗死灶、炎症、肿瘤)使动眼、滑车和外展神经核受损所致,诊断要点是邻近结构受累,如外展神经核病变累及面神经和锥体束,出现外展、面神经交叉瘫 3.核间性眼肌麻痹 眼球同向运动调节纤维内侧纵束受损, 见于脑干腔隙性梗死或多发性硬化 ①前核间性眼肌麻痹 一侧内侧纵束上行纤维受损,双眼向该侧注视时,同侧眼球可外展(可伴眼震),对侧眼球不能内收,辐辏运动正常 ②后核间性眼肌麻痹 一侧内侧纵束下行纤维受损,双眼向该侧注视时,同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可内收 ③一个半综合征 一侧脑桥被盖部病变使PPRF受损导致向病灶侧凝视麻痹(同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不能内收),如病变累及对侧交叉的内侧纵束(同侧眼球也不能内收),仅对侧眼球可外展 4.中枢性眼肌麻痹 (核上性眼肌麻痹)皮层凝视中枢病变 ①侧视麻痹 皮层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第8区)破坏性病变导致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而看向病灶侧(Vulpian征),为一过性(5天左右);刺激性病灶(如癫癎)使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 ②上视不能 (Parinaud综合征) 眼球垂直同向运动中枢(上丘)损害导致双眼上视不能,常见于松果体瘤等;上丘刺激性病变出现双眼发作性转向上方(动眼危象),见于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或服用酚噻嗪药物 三、表现眼球运动障碍的综合征 1.岩尖综合征:患侧眼球外展受限、前额感觉障碍与角膜反射消失。三叉神经第一支和展神经麻痹,见于乳突炎、颞骨岩部胆脂瘤、脑膜瘤、骨折等。 2.海绵窦综合征:眼球突出、结膜水肿和视乳头水肿,眼球各方向运动麻痹、睑下垂、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同侧眼及额部疼痛、麻木,角膜反射消失。动眼、滑车、展神经麻痹和三叉神经第一支受损,见于海绵窦血栓形成。 3.眶上裂综合征:全部眼肌麻痹,眼球突出并固定,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额部皮肤感觉缺失,角膜反射消失及Horner征。动眼、滑车、展神经麻痹和三叉神经第一支损害,外展早期受累,见于外伤、炎症、肿瘤等。 4.眶尖综合征:视神经孔和眶上裂同时受累。动眼、滑车、展神经及三叉神经第一支麻痹,视神经受损,伴眼球突出。见于眶尖肿瘤、炎症等。
Ⅺ.面瘫 面瘫是神经疾病常见的体征,须掌握其临床表现及定位定性诊断方法。 要求:①熟悉面瘫的临床类型;②掌握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 一、面神经检查须规范而全面,才能确定病变水平。观察两侧额纹深浅、眼裂大小、鼻唇沟深浅、口角高低是否对称,嘱病人蹙额、皱眉、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哨,检查舌前2/3味觉,以及有无面肌痉挛、萎缩等。此外,还应注意伴发症状和体征,如眼肌麻痹、复视、听力异常、舌瘫、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 二、临床类型及病因 1.周围性面瘫 通常为一侧表情肌(包括额肌)瘫痪,伴发症状可因面神经受累水平不同而异,如膝状神经节病变出现Hunt综合征,伴同侧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唾液和泪液分泌障碍、外耳道感觉减退和疱疹等;镫骨肌支以上受损伴舌前2/3味觉丧失、唾液分泌障碍和听觉过敏;鼓索与面神经分离前病变伴舌前2/3味觉丧失和唾液分泌障碍(表2-4);常见于特发性面神经炎,也可见于听神经瘤、颅底炎症、中耳炎、乳突炎、岩骨骨折和腮腺炎等;双侧周围性面瘫见于Guillain-Barré综合征、颅底广泛粘连、多颅神经炎等。 表2-4 面神经各节段损害的相应症状 周围性面瘫 舌前2/3味觉障碍 唾液分泌障碍 听觉过敏 泪液分泌障碍 Hunt综合征 膝状神经节 + + + + + + 镫骨肌支以上 + + + + 鼓索支以上 + + + 茎乳孔以下 + 核性周围性面瘫常伴展神经麻痹(面、展神经核紧邻),并累及皮质脊髓束出现交叉瘫,见于脑干腔隙性梗死、延髓空洞症等。 2.中枢性面瘫 表现病灶对侧眼裂以下面瘫,常伴该侧中枢性舌瘫(皮质核束)和偏瘫(皮质脊髓束受损),见于脑血管病、肿瘤等。
Ⅻ.延髓(球)麻痹 延髓(球)麻痹是神经疾病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须掌握其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方法。 要求:掌握延髓(球)麻痹的临床检查法,真性与假性延髓(球)麻痹及鉴别。 一、延髓(球)麻痹、临床分类及病因 延髓(球)麻痹是指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和构音不清等一组症状。临床可分为三类: 1.真性球麻痹 延髓运动神经核如疑核、舌下神经核,舌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等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常见的急性病因如椎基底动脉疾病、多发性硬化、Guillain-Barré综合征和肉毒中毒等;慢性病因如进行性延髓麻痹、延髓空洞症和颅底肿瘤等 2.假性球麻痹 双侧大脑皮层及双侧皮质延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最常见病因是脑血管疾病,其他如炎症、脱髓鞘病和变性病等。 3.肌源性球麻痹 因延髓神经支配的肌肉病变所致,为双侧性,无感觉障碍。常见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等。 二、临床检查 1.询问病人有无吞咽困难、饮水及进食呛咳、说话声音嘶哑、鼻音和失音等,是否有强哭强笑。 2.令病人张口发“啊”的音,观察软腭运动是否正常和双侧对称,悬雍垂是否偏斜,有无舌肌纤颤及舌肌萎缩,检查下颌反射是否亢进等。 3.检查咽部一般感觉可用棉签轻触粘膜,检查舌后1/3味觉。 4.咽反射用压舌板轻触咽后壁粘膜,观察是否引起作呕及软腭上举动作。 三、真性与假性球麻痹的鉴别诊断(表2-5): 表2-5 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的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 真性球麻痹 假性球麻痹 神经元损害 下运动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 病变部位 疑核、舌下神经核及Ⅸ、Ⅹ、Ⅻ脑神经,多为一侧性损害。 双侧皮质延髓束 病史 多为首次发病 两次或多次脑卒中 强哭强笑 (-) (+) 舌肌纤颤及萎缩 (+) (-) 咽反射、吸吮反射、掌颌反射 (-) (+) 下颌反射 无变化 亢进 四肢锥体束征 多无 多有 排尿障碍 无 多有 脑电图 无异常 可有弥漫性异常。
ⅩⅢ.舌瘫 舌瘫是神经科常见的症状体征,应熟悉舌瘫的临床类型,掌握临床诊断思路。 要求:①熟悉舌瘫的临床类型;②掌握舌瘫的定位定性诊断。 一、检查舌下神经应观察舌在口腔内位置及形态,伸舌有无偏斜(舌瘫)、肌萎缩,舌瘫是否伴面瘫、偏瘫等。 二、临床类型及病因 1.中枢性舌瘫 舌下神经核主要接受对侧皮质核束支配,核上性损害可导致病灶对侧舌肌瘫痪,伸舌偏向病灶对侧,无舌肌萎缩及舌肌纤颤,常伴偏瘫及中枢性面瘫。双侧皮质核束损害(假性球麻痹),表现不能伸舌、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可伴吸吮反射、掌颏反射等脑干病理反射,咽反射存在;见于脑血管病、肿瘤等。 2.周围性舌瘫 出现患侧舌肌瘫痪,伸舌偏向病灶侧,并有舌肌萎缩和肌束震颤,严重言语和吞咽困难,咽反射消失(真性球麻痹);见于颅底骨折、高颈位外伤、动脉瘤、舌下神经鞘瘤、鼻咽癌等,双侧周围性舌瘫见于Guillain-Barré综合征。核性损害如延髓空洞症、脊髓灰质炎和运动神经元病等,由于双侧舌下神经核相距很近,常导致双侧舌瘫,伴舌肌萎缩和舌肌颤动。
ⅩⅣ.瘫痪 瘫痪是神经疾病的常见症状,是指肢体随意运动功能减低或丧失,可因锥体束、运动神经、肌肉或神经-肌肉接头病变所致。 要求:①熟悉瘫痪常见类型及定位诊断意义;②掌握瘫痪的临床诊断方法。 瘫痪的常见类型及定位意义 1.偏瘫 是一侧上下肢瘫痪,多见于一侧锥体束损害,为痉挛性瘫痪(休克期可为弛缓性瘫痪)。病变部位可为:①内囊:锥体束纤维最集中,病变常导致对侧肢体完全性偏瘫,伴中枢性面舌瘫,累及丘脑辐射和视辐射可引起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及对侧同向偏盲(三偏征);②皮质下白质(放射冠区):愈邻近皮质纤维愈分散,可导致不均等性偏瘫。偏瘫多因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外伤和脑炎等引起。 2.单瘫 临床常见于:①大脑皮质中央前回病变:局灶性病变引起对侧肢体痉挛性单瘫或以单瘫为主的偏瘫,急性病变早期为弛缓性瘫,易误诊为臂丛或腰骶神经丛病变,但可伴精神症状、言语或智能异常、癫癎发作等脑皮质损害症状,常见于脑血管疾病、肿瘤及炎症等;②脊髓病变:脊髓占位性病变早期可出现痉挛性单瘫;③单瘫伴明显肌萎缩,腱反射消失,可为脊髓前角细胞、脊神经根和脊神经干病变,如臂丛神经损伤、腰骶神经根炎、脊髓灰质炎等,CT/MRI有助于确诊。 3.交叉瘫 是脑干病变特征性表现,病变累及该平面脑神经运动核及尚未交叉的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引起病灶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以及对侧肢体和病变水平以下脑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瘫。①Weber综合征:中脑大脑脚病变引起病灶侧动眼神经瘫,对侧面、舌瘫及肢体瘫;②Millard-Gubler综合征:桥脑基底部外侧病变引起病灶侧展、面神经瘫及对侧偏瘫和舌瘫;③Fovil1e综合征:脑桥基底内侧病变出现病灶侧展神经瘫与对侧肢体偏瘫,常伴两眼向病灶侧水平凝视麻痹;均见于基底动脉旁正中支或短旋动脉闭塞;④Jackson综合征:延髓前部橄榄体内侧病变出现病灶侧周围性舌下神经瘫(伸舌偏向病灶侧)及对侧偏瘫,多因脊髓前动脉阻塞。 4.截瘫 通常指双下肢瘫痪。①脊髓病变:多为胸髓(T3~12)损害引起双下肢痉挛性瘫,伴平面以下感觉缺失、尿便潴留或失禁;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早期出现弛缓性截瘫(脊髓休克),数周后逐渐转为痉挛性截瘫,须注意与腰骶段脊髓前角、前根或周围神经病变鉴别,后者均有肌萎缩及不同类型感觉障碍;脊髓性截瘫见于急性脊髓炎、脱髓鞘性疾病、硬脊膜外脓肿、脊柱结核和转移性肿瘤等;②脑病变:半球内侧病变损及双侧旁中央小叶支配下肢的双侧锥体束可出现脑性截瘫,见于颅脑外伤、矢状窦静脉血栓形成及脑肿瘤等,须注意鉴别。 5.四肢瘫 临床常见于:①颈髓病变:如枕大孔区及高位颈髓(C1~4)肿瘤及其它压迫性病变可引起四肢痉挛性瘫;颈膨大(C5~T2)病变可致双上肢弛缓性瘫、双下肢痉挛性瘫,常伴颈肩痛和手麻;②双侧大脑及脑干病变可引起痉挛性四肢瘫,由于反复发生脑卒中先后出现双侧偏瘫、假性球麻痹等,基底动脉闭塞、脑桥出血可导致急性四肢瘫,常伴严重意识障碍、生命体征改变,CT/MRI可确诊;③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如Guillain-Barré综合征出现对称性弛缓性四肢瘫,可伴脑神经麻痹、末梢型感觉障碍,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早期F波或H反射延迟、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④肌源性四肢瘫如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等并不少见。 6.癔病性瘫痪 为功能性瘫痪,多见于年轻女性,常有癔病性格,发病多与精神因素有关,可表现偏瘫、截瘫、单瘫或四肢瘫等,弛缓性或痉挛性,腱反射偏活跃,症状多变,受暗示影响,电生理检查无异常。诊断时须排除器质性瘫痪,应注意有些患者为器质性损害合并功能性表现。
ⅩⅤ.肌萎缩 肌萎缩是由于营养不良使骨胳肌容积缩小、肌纤维数目减少,为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或肌肉疾病所致。 要求:①掌握肌萎缩的临床分类;②肌萎缩对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意义。 一、神经源性肌萎缩 是下运动神经元及其纤维损害所致。 1.下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核)病变肌萎缩特征:①肢体远端节段性分布,对称或不对称,常有肌束颤动(“肉跳”),肌力及腱反射减弱与损害程度有关,无感觉障碍;②肌电图可见肌纤颤电位或高波幅运动单位电位;③肌肉活检可见肌纤维数目减少、变细、部分变性,细胞核集中,间质结缔组织增生。常见于急性脊髓灰质炎、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和腰骶髓外伤等。 2.神经根、神经干及周围神经病变肌萎缩特征:常伴支配区感觉障碍和腱反射消失,神经传导速度延长,肌电图也呈失神经性改变。常见于Guillain-Barré综合征、遗传性多发性神经病、周围神经肿瘤及外伤等。 二、肌源性肌萎缩 是肌肉病变所致。 表现肌无力、肌萎缩,无感觉障碍和肌纤颤。肌萎缩不按神经分布,多为近端型(骨盆带、肩胛带)对称性肌萎缩,少数为远端型。血清酶如肌酸磷酸激酶(CK)等不同程度升高;肌源性损害肌电图,出现短时限多相电位,单个运动单位纤维密度减少。肌活检显示肌病者肌纤维肿胀破坏,横纹消失,空泡形成,核聚集中央,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肌炎可见肌纤维坏死、变性,细胞核变大,炎症细胞浸润等。 常见于:①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儿童或少年起病,多有家族史,四肢近端对称性肌萎缩,翼状肩胛、Gower氏征、鸭步和肌肉假肥大等(假肥大型);面肌、肩胛带及上臂肌萎缩为主(面肩肱型);②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头面肌、胸锁乳突肌和四肢远端肌萎缩和肌无力,可见肌强直,叩击出现肌球,典型肌强直放电肌电图。 此外,长期瘫痪的病人未进行康复训练可逐渐出现废用性肌萎缩;肌肉血管病变(炎症、血栓形成、栓塞或损伤)使肌肉缺血和无菌性坏死可导致缺血性肌萎缩。医.学 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
ⅩⅥ.抽搐、肌痉挛、肌阵挛 抽搐是一块或一组骨骼肌发作性短促而快速的抽动;肌痉挛是指个别肌肉或肌群的不随意收缩;肌阵挛是指肢体或躯干肌快速而短促的刻板样重复不自主收缩。 要求:①熟悉抽搐、肌痉挛、肌阵挛的临床涵义;②掌握抽搐、肌痉挛、肌阵挛的临床诊断方法及辅助检查。 一、临床涵义 1.抽搐 临床上抽搐的概念有时较为广泛和模糊,可包含痉挛、抽动、搐搦和局灶性癫癎发作等,如可泛指面肌痉挛、痛性抽搐、抽动-秽语综合征、(缺钙所致)手足搐搦症和习惯性抽搐(如眨眼、咧嘴、转颈等)。 2.肌痉挛 是节律性快速、反复的肌收缩,不受意识支配,如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性面肌痉挛、脊髓痛性强直性痉挛发作和局灶性癫癎发作等。 3.肌阵挛 可为节律性和非节律性,以后者为多,有时可为双侧性,见于各种弥漫性脑病、中毒性脑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 二、临床诊断方法 1.询问病史 ①现病史:了解抽搐的部位、方式、频率、特点、双侧或单侧、是否伴疼痛及伴发的疾病,是否伴抽搐的范围扩大和意识丧失;②既往史须了解系统性疾病、脑部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史,家族史须了解遗传病史。 2.进行详细的全身和神经系统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脑电图、脑脊液、头部CT或MRI等。 3.根据详细的病史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结合患者的原发性疾病,通常可作出初步诊断。例如:①局限于眼睑部的肌痉挛为睑肌痉挛,可逐渐扩展至一侧面肌,称为偏侧面肌痉挛,通常无特殊原因; ② 三叉神经痛伴面肌反射性抽搐称为痛性抽搐或痛性痉挛; ③ 脊髓痛性强直性痉挛发作见于多发性硬化; ④ 2~15岁男孩出现表情肌、颈肌或上肢肌迅速、反复和不规则抽动,表现挤眼、皱眉、仰颈和提肩,喉部发出怪声,可有秽亵言语和行为异常,可受意志控制达数分钟或更长,数周或数月内症状可有波动,EEG可见高波幅慢波、棘波、棘慢综合波等,可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 ⑤ 儿童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伴眨眼、努嘴、转颈等,精神紧张时加重,入睡后消失,智力不受影响,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或儿童多动症; ⑥ 自儿童或青年期出现的眨眼、咧嘴、转颈等刻板动作,意识可短时间控制者为习惯性抽搐;⑦由于缺钙引起的手部特殊的抽搐姿势为手足搐搦症;⑧局灶性癫癎呈发作性,可扩展为Jackson癫癎或有Todd麻痹,可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伴局灶性EEG异常等;⑨肌阵挛见于肝性脑病、尿毒症性脑病、中毒性脑病等,以及CJD(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SSPE(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类脂质沉积病和病毒性脑炎等。
ⅩⅦ.不自主运动 不自主运动是病人不能随意控制的骨骼肌不正常动作,表现多样。 要求:①掌握不自主运动的主要类型;②熟悉不自主运动的临床诊断思路。 一、不自主运动的类型及病因 1.类型 ①震颤:主动肌与拮抗肌交替收缩引起关节不自主的快速节律性运动;②舞蹈样动作:无目的,无节律,不对称,不协调而快速的不自主运动;③扭转痉挛:肢体或躯干沿纵轴呈畸形扭转的不随意运动;④痉挛:肌肉或肌群不随意收缩。 2.病因 ①基底节病变可引起震颤、舞蹈样动作、扭转痉挛等,常见于帕金森病、小舞蹈病、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等;②小脑疾病如变性病、肿瘤等可出现意向性震颤;③中毒和代谢性疾病如肝性脑病、甲亢等可出现震颤;抗精神病及帕金森病药物可引起震颤、舞蹈样动作等。 二、临床资料搜集 1.现病史:①起病年龄如儿童期发病多为遗传病,老年多为变性病,有助于定性诊断;②速度:隐匿起病、缓慢进展提示为变性病、遗传病,急性发生多为药物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脑血管病。 2.既往史注意神经、精神疾病史,慢性肝、肾和内分泌疾病史,脑外伤、服药及饮酒史等;遗传病家族史。 3.观察不自主运动表现为震颤、舞蹈样动作或扭转痉挛,全身性或局部性、单侧或双侧,震颤在静止或运动时加重,是否伴其他神经系统(包括自主神经)症状体征等,是诊断的基础。 4.体格检查应注意甲状腺肿大、肝脏肿大及压痛。神经系统检查须注意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和步态、智能、锥体束、自主神经损害等。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头部CT/MRI检查等。 三、不自主运动临床诊断思路(以震颤为例) 1.确定震颤表现或类型 ①静止性震颤:肌肉松弛时出现的震颤,活动后减轻,睡眠时消失,节律为4~6次/秒,伴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②动作 (意向)性震颤:自主运动时出现的震颤,静止时消失,愈接近目标时震颤愈明显,可检查用手取物和指鼻试验等。 2.根据震颤表现作出初步诊断 ①静止性震颤:最常见于帕金森病或帕金森综合征(因药物、毒素、脑血管病、脑炎、外伤等所致);发病年龄小、角膜K-F环为肝豆状核变性;少数为癔病性震颤;②动作性震颤:多见于小脑疾病,如肿瘤、脱髓鞘病和代谢性遗传病等;少数为特发性震颤(中老年发病、有家族史、饮酒后症状减轻),癔病性震颤(震颤无规律、幅度不等、有精神诱因、暗示治疗有效)。 3.辅助检查 头部CT/MRI检查是必要的;疑及代谢性脑病应检查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等,肝豆状核变性测定铜兰蛋白和铜氧化酶活力,中毒应行毒理学分析,颅内感染者应检查脑脊液。
ⅩⅧ.步态异常 步态异常有时可提示特异性运动、感觉功能异常,甚至特异性疾病。 要求:①熟悉步态检查方法;②掌握常见的步态异常及临床意义。 一、检查方法 1.站立 嘱患者从座位上站起,维持站立姿势,承受前、后及两侧的推动力。 2.行走 观察患者起步和停止情况,步幅、步基宽度、抬足力度、伸足及下落姿势、双臂摆动情况等。 3.转弯 观察患者转弯时的姿势、速度和动作协调性等。 4.平衡 观察患者用脚尖、脚跟行走时维持平衡的情况。 5.闭目难立征 嘱患者双足并拢、直立,先做睁眼,再做闭眼,观察平衡情况。 二、步态异常分类及意义 1.痉挛性偏瘫步态 病侧上肢内收、旋前,下肢伸直、外旋,行走呈划圈步态;见于脑卒中后遗症等。 2.痉挛性截瘫步态 膝、髋部运动缓慢僵硬,行走费力,呈剪刀样步态;见于脑瘫、脊髓外伤等。 3.慌张步态 行走时躯干弯曲向前,髋、膝和踝部弯曲,小步态擦地而行,呈前冲状,极易跌倒,起步、止步和转身困难;见于帕金森病。 4.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 行走时双下肢分开较远(阔基底步态),走直线困难,左右摇晃,常向病侧倾斜,可通过视觉来纠正;见于多发性硬化和小脑病变等。 5.醉酒步态 步态蹒跚、摇晃、前后倾斜,似欲失去平衡而跌倒,不能通过视觉纠正蹒跚步态,见于酒精中毒或巴比妥类中毒。与小脑性共济失调不同是,醉酒者可在窄基底面上行走短距离并保持平衡。 6.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 患者闭眼站立时摇晃易跌倒(Romberg征阳性);行走时下肢动作沉重,高抬足而重落地,黑暗中难以行走;见于Friedreich共济失调、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多发性硬化等。 7.跨阈步态 由于胫前肌、腓肠肌无力导致足下垂,行走时患肢抬高,如跨门槛样;见于腓总神经麻痹、腓骨肌萎缩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等。 8.肌病步态 由于骨盆带肌无力使脊柱前凸,行走时臀部左右摇摆,表现摇摆步态或鸭步;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9.癔病步态 可为奇形怪状步态,下肢肌力虽佳,但不能支撑体重,向各个方向摇摆而似欲跌倒,但罕有跌倒致伤者;见于心因性疾病。
ⅩⅨ.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是神经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具有定位诊断价值。 要求:①掌握感觉障碍的类型;②熟悉感觉障碍在定位诊断中的意义。 一、感觉障碍的性质 1.刺激性症状 由感觉径路上刺激性病变引起。①感觉过敏:如轻刺激引起疼痛;②感觉倒错:如非疼痛性刺激引起疼痛;③感觉过度:刺激阈增高,表现强烈的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有潜伏期和后作用,见于丘脑及周围神经损害;④感觉异常:如麻木感、肿胀感、沉重感、痒感、蚁走感、针刺感、电击感和束带感等;⑤疼痛:包括局部性疼痛(如神经炎)、放射性疼痛(神经根刺激性病变)、扩散性疼痛(一神经分支扩散至另一分支);牵涉性疼痛(内脏疼痛扩散到相应体表节段)。 2.抑制性症状 感觉径路受受损导致感觉缺失。可分为完全性感觉障碍、分离性感觉障碍。 二.感觉障碍类型及定位 1.末梢型 肢体远端手套袜子形感觉缺失,伴运动、自主神经障碍,如多发性神经病。 2.周围神经型 如桡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等,一肢体多数神经感觉障碍见于神经干或神经丛病变。 3.节段型 可见:①支配区节段性完全性感觉障碍,伴放射性根痛(后根型);②单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后角型);③双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前连合型)。 4.传导束型 ①脊髓半切综合征:病变平面以下对侧痛温觉缺失,同侧深感觉缺失及上运动神经元瘫;②脊髓横贯性损害:平面以下全部感觉障碍,伴截瘫或四肢瘫、尿便障碍。 5.交叉型 同侧面部、对侧偏身痛温觉缺失(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6.偏身型 脑桥、中脑、丘脑及内囊等病变均可导致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缺失,丘脑病变深感觉重于浅感觉,远端重于近端,伴自发痛和感觉过度;内囊受损可伴三偏征。 7.单肢型 感觉障碍区局限,复合感觉障碍为其特点,为大脑皮层病变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