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币
- 2169 点
- 最后登录
- 2023-4-18
- 注册时间
- 2008-11-25
- 积分
- 2178
- 帖子
- 1109
- 护士币
- 2169 点
- 最后登录
- 2023-4-18
- 注册时间
- 2008-11-25
- 帖子
- 1109
|
| 《拆弹部队》成最大赢家 |
三八妇女节最大的礼物,就是指导《拆弹部队》的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用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大奖项,在第8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拆掉”了前夫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爆冷”的同时,也使得神作般的《阿凡达》之落败,成为年度最大杯具。
技术上无可指摘的《阿凡达》输在了剧情,可别忘记,这剧情很容易变成整部电影的短板。但结果呢?这短板虽没有峰回路转,且纳威人小白的出奇,三角恋粘糊糊,但必竟铺陈得当,叙事虽直白也可以接受了。于是乎,别忘记一件事,当赔率上非常接近的两部电影,最终将悬念保留到最后一刻,不似2008年《老无所依》那般鲜明后。双雄争锋式的模式终于带来了一场争夺,随着技术奖项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后,在最佳剪辑奖项上露出了端倪,获得这一奖项必得最佳影片的近年来终极规律,暗示着最终的结果。
于是,《拆弹部队》成为了最终的赢家,纳威迷集体不爽。显然,这是继十几年那场杯具的续集。因为《拆弹部队》会是奥斯卡历史上最容易被遗忘的最佳影片之一!因为如此这般与世界为敌所带来的结果,显然和十几年前《拯救大兵瑞恩》输给《莎翁情史》那届史上最丑陋奥斯卡一样可笑。评委们的集体发昏一次即可,若是重复实在令人感到杯具和无奈。
为何?因为虽然《阿凡达》不够完美,但是显然《拆弹部队》的分量亦不够。
《阿凡达》的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无人可以准确的回答这个问题。大致你可以归结为:这是全人类集体做的一场戏!它调动最强大的影像技术,调动所有的当前媒体力量,调动所有影迷的观影热潮引发病毒式营销。最后,以绝佳品质和前所未见的视听效果做最有力的砝码,来一把不怕火炼的口碑检验。
老卡拍的不是电影,是这位大叔想象力领先于时代后的寂寞。呃,一种高高在上的寂寞~!
可是,《阿凡达》从情节上俗套陈词滥调这种说法,又让我们给出统一的评判标准了。在《阿凡达》面前,犹如本文的第一段所述,有个差不多接受的故事即可,技术是辅助手段,编导的功力是节奏控制器。忘记那些纠缠科幻电影剧本先天孱弱不放的勾当吧,说给《变形金刚》的话语俺宁愿再重复一遍:
这种针对科幻片剧情不佳去纠缠进而质疑其品质的行为,和对这部看似冰冷实则温情脉脉影片的无比挑剔,是一种病态的观影心理。它存在于很多莫名的观影结论里。这样的话,就应该去《变形金刚》里找剧情,到《罗马假日》里去批判特效。到《007》系列里去质疑这哥们为啥总是不死还艳福不浅。到《大力神在纽约》里质疑那家伙为啥像个雕塑光着身子乱跑。到《××总动员》里质疑你皮克斯敢不敢弄些真人来出演……
而如今,质疑这个科幻电影的“故事”,而对精彩的技术效果选择性失明的道理也是一样。
至于多少年后你回想起这部电影,它也许会成为教科书上那些催人瞌睡的考点:关于它的考试方式可能千奇百怪。但是有一点,它也许在论述题的得分点里,离不开以下几个词组:
“分水岭、里程碑、革命、升级、大胆的尝试、商业巨制、奥斯卡奖项获得者……”
回过头,来看看《拆弹部队》。让我们先来细数一下影片的优势。本片的技术手段为写实准备可谓面面俱到。当然,不能回避的是这场战争没有胜利者的事实,影片的最大问题也在临近结尾时到来。面对一排排看上去毫无差别的商品,曾经在一枚枚炸弹和各色目光前毫无畏惧的詹姆斯;曾经面对“贝克汉姆尸体”泪水涌出的詹姆斯;曾经在人体炸弹的最后拆解中,依旧无力回天的詹姆斯,就那么束手无策的僵住了。这个时候,你知道在梯子上清理枯树叶,在家庭中循规蹈矩的他惧怕的不是炸弹,而是令人感到无力的寂寞。这种远离战争之后的“病态”心理促成了那个志得意满的重归战场结尾之时,也带来了令人疑惑的最终观影结果。
既是,当这部以反战为主旨的电影,站在美国人的思维和立场上将伊拉克战场带给人的伤害放大后。又突然加上一个因为“战争成瘾”的人物形象詹姆斯之最终回归,似乎完成了对主题诠释的同时,注定会在银幕外因为战争的两面性,而受到评论界和普通观众的两极分化对待。当你用这个人物的行为诠释和平思想,以小视角切入大战争并引发思考后。竟然又使他化身超人,将危险视若无睹且有些偏执般的重返死亡之地!这一切未免显得过于摇摆了。这种摇摆,对之前影片中的真实感进行了无情的嘲讽,使得影片的前后呈现出一种“矛盾”的态势。
而如你所知:这种小人物故事开篇,很和谐结尾紧跟的做法。很显然属于我们身边电影的惯用手段。它的名字你也并不陌生——“主旋律!”
这样一来,再看这部引发人们思考的《拆弹部队》时。你依旧会赞许其在技术上的优势,并肯定导演凯瑟琳对某些场景的控制的确令人惊叹。但是,看到片尾后又回溯开篇,你就发现矛盾二字立刻映入眼帘令人不爽。可是不要忘记的一点是,好莱坞的主旋律一直都存在且不陌生。只不过这些同类型片要么就在一场其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与外星人殖民者战斗,要么就始终如一的坚持着有点说教的嘴脸。而不似如今这般左右摇摆,将真实的努力渐渐掩盖。将战争偷换为鸦片,将狂人美化为成瘾。
《拆弹部队》毫无情面的拆掉《阿凡达》,就好比一场预示着当今世界电影风向的战争。那就是:创意和想象力输给真实与写实,反侵略思想不敌狂人战争,而电影历史的分水岭,输给一部潜藏的美国主旋律。
你知道的这一切,让本届奥斯卡毫无疑问成为了年度杯具舞台。被拆掉的主角是《阿凡达》,狙击者是《拆弹部队》。一场盛宴过后,毁誉参半的写实片战胜了人类有史以来屈指可数的想象力。口水满天,与世界为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