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币
 - 188 点
 - 最后登录
 - 2016-4-21
 - 注册时间
 - 2008-11-26
 - 积分
 - 228
 - 帖子
 - 667
  
 
 
 
   
- 护士币
 - 188 点
 - 最后登录
 - 2016-4-21
 - 注册时间
 - 2008-11-26
 - 帖子
 - 667
  
 | 
一.判断题 每题1分 (共20分) 
1.为了更好的了解患者的呼吸频率,测量呼吸前应告知患者。( × ) 
2.按铺无菌盘法要注明铺无菌盘的日期、时间,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  ) 
3.未明确诊断的急性腹痛,可先局部使用热水袋以减轻病人痛苦。( × ) 
4.为患者换药、包扎肢体时应从身体的近端到远端,以利静脉回流。( × ) 
5.输血后,血袋需常温保存24小时。( × ) 
6.对皮试结果有疑问时,可在另一侧皮内注入0.1ml生理盐水作对照试验(  ) 
7.给患者使用约束带时,约束带应松紧适宜,以能伸进2指为原则。 (  ) 
8.搬运患者时应将患者头置于平车的小轮端,以减轻颠簸与不适。( × ) 
9.压疮患者受压部位有水泡者,先覆盖透明贴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的液体。(  ) 
10.为患者换药、包扎肢体时应从身体的近端到远端,以利静脉回流。( × ) 
11.为患者换药时,先处理感染较重的伤口,再处理清洁的和轻度感染的伤口。( × ) 
12.为预防压疮的发生,受压皮肤在解除压力10分钟后压红不消退者,应该缩短翻身时间。( × ) 
13.吞服浓硫酸的患者,应当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以达到中和强酸,解除毒性的目的。( × ) 
14.为气管插管患者吸痰后,接呼吸机并给纯氧2分钟后立即将氧浓度调至正常水平( × ) 
15.对需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当保护血管,由近心端至远心端选择血管穿刺。( × ) 
16.青霉素皮试液每毫升含100--500单位。(  ) 
17.PICC输液前、后禁止抽回血,输液后必须行正压封管。( × ) 
18.为鼻饲患者给药时,应当将药物研碎溶解后由胃管注入。(  ) 
19.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进食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时所测得的血糖。(  ) 
20.进行口腔护理操作使用开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  ) 
二.填空题 每空1分 (共30分). 
1.肝性脑病患者禁用 肥皂水 灌肠,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 500ml,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 30cm 。 
2.换药的目的是保持 伤口清洁 ,预防控制 伤口感染 ,促进伤口愈合。 
3.脐部护理的目的是保持脐部 清洁 ,预防 新生儿脐炎 的发生。 
4. 全身性冷疗法主要包括 温水擦浴和 酒精擦浴。 
5.电除颤的标准部位是一个电极置于 心尖区 ,另一个电极置于 心底区 。 
6.使用微量泵时应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的 皮肤 及 血管 情况。 
7.护士应密切观察休克患者的尿量,当每小时尿量达 30ml 以上是休克缓解的可靠指标. 
8.青霉素皮试掖每毫升含 100~500 单位. 
9.实施膀胱冲洗,瓶内液面距床面约 60 厘米,滴数一般为 80~100 滴/分。 
10.更换造口袋之前,要用造口量度表测量造口的 大小 和 形状 。 
11.除颤时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注意 避开起搏器部位 ,至少 10 厘米. 
12.给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病人实施吸痰技术时,在吸痰前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至 100% ,吸氧 2 分钟,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 
13.测血糖前,确认血糖仪上的 号码 与试纸的 号码 一致。 
14.采集动脉血作血气分析时,注射器内不得混有 空气 。 
15. 出院指导应针对患者病情和康复程度制定康复计划。 
16.取用无菌溶液法的目的是保持 无菌溶液 的无菌状态。 
17.在进行输液治疗的过程中,护士应观察患者情况及有无 输液反应 的发生。 
18.需长期进行静脉给药者,为保护静脉,应由 远心 端至 近心 端选择血管进行注射。 
19.输液泵/微量泵使用的目的是准确控制 输液速度 ,使药物 速度均匀 、用量 准确并安全 地进入患者体内发生作用。[中国护士网 搜集整理] 
20.心肺复苏时如使用简易呼吸器,需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为 10 升/分。 
21.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年的主要精神,成人单相波除颤能量可选用 360J 。 
22.需较长时间约束者,每 2小时 松解约束带一次。 
23.搬动脑室引流患者时要先 夹闭引流管 ,待患者安置稳定后再打开引流管。 
24.PICC置管操作中,上腔静脉测量定位法是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 右胸锁关节 再向下至第 三 肋间。 
25.为昏迷患者吸痰时可以使用 压舌板 或者 口咽气道 ,帮助患者张口。 
26.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的时间不超过 10秒 。 
27.对中毒患者施行洗胃,尽快清除胃内容物,减少 毒物 吸收。 
28.咽拭子培养采集标本的部位为 两腭弓 、 咽 、 扁桃体 。 
29.长期卧床患者预防褥疮的发生应重点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局部皮肤状态 和 压疮的危险因素 。 
30.取用无菌溶液后,应记录 开瓶日期、时间 ,已打开的溶液有效使用时间是 24小时 。 
三.选择题 每题2分 (共30分) 
1.脊椎手术患者在利用轴线翻身法时,其翻身的角度不可超过( D ) 
A. 30度 
B. 45度 
C. 50度 
D. 60度 
E. 90度 
2.在为病人做口腔护理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C ) 
A. 对昏迷的患者禁止漱口。 
B. 棉球不宜过湿,以防呛咳。 
C. 对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应当禁做口腔护理。 
D. 使用开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 
E. 护士操作前后应当清点棉球数量。 
3.不宜测量腋温的患者是( D ) 
A. 幼儿患者 
B. 昏迷患者 
C. 癌症患者 
D. 极度消瘦的患者 
E. 肥胖患者 
4.雾化吸入时水槽和雾化罐中水温超过多少时,应停机调换冷蒸馏水。 ( D ) 
A .30℃ 
B.40℃ 
C.50℃ 
D.60℃ 
E.70℃ 
5.输血时如发生溶血反应,护士应首先( A ) 
A.停止输血,保留余血 
B.通知医生及家属,安慰患者 
C.热敷腰部,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D.测量血压及尿量 
E.控制感染,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6. 用50%乙醇按摩局部皮肤的目的是:( D ) 
A.消毒皮肤 
B.润滑皮肤 
C.去除污垢 
D.促进血液循环 
E.降低体温 
7.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束时应采用肝素盐水封管,肝素盐水的用量为:( B ) 
 
A. 3-5 ml 
B. 5-10ml 
C. 10-15 ml 
D. 15-18ml 
E. 18-20ml 
8.手术前清洁灌肠时,灌肠液的温度是( C ) 
A.20~25℃ 
B.25~28℃ 
C. 39~41℃ 
D. 4l~45℃ 
E.45~48℃ 
9.使用简易呼吸器时,送气量不宜过大,每次送气:( C ) 
A.200-400ml  
B.300-500ml  
C.400-600ml  
D.500-700ml 
E.600—800ml 
10.为患者行胃肠减压时,胃管插入的深度是( D ) 
A.15~25cm 
B.25~35cm 
C.35~45cm 
D.45~55cm 
E.55~65cm 
11.尿潴留患者一次导出尿液不超过 ( D ) 
A.400ml 
B.600ml 
C.800ml 
D.1000ml 
E.1200ml 
12.关于脐部护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C ) 
A.脐部护理的目的是预防新生儿脐炎的发生 
B.护理脐部时暴露脐部,环形消毒脐带根部 
C.一般情况最好包裹,防止感染[中国护士网 搜集整理] 
D.洗澡时尽量不要着水,保持干燥 
E.护理时重点观察脐带有无特殊气味及脓性分泌物 
13.“T”管护理不正确的是( D ) 
A.妥善固定 
B.观察引流物的量和性质 
C.引流袋应低于“T”管引流口平面 
D.通常留置3-5天拔管 
E.拔管前夹管1-2天 
14.动脉采血最常选用的血管为 ( A ) 
A.桡动脉 
B.股动脉 
C.颈动脉 
D.腘动脉 
E.锁骨下动脉 
15.用50%乙醇按摩局部皮肤的目的是( D ) 
A.消毒皮肤 
B.润滑皮肤 
C.去除污垢 
D.促进血液循环 
E.降低体温 
四.简答题 每题5分 (共20分) 
1、为尿潴留患者导尿,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多少毫升?为什么? 
答:第一次放尿不能超过1000ml。因为大量放尿可使腹腔内压急剧下降,血液大量滞留在腹腔血管内,导致血压下降而虚脱;又因膀胱内压突然降低,导致膀胱黏膜急剧充血,发生血尿。 
2.留置尿管时对患者进行哪些指导以取得配合? 
答:应指导患者: 
(1)指导患者放松,在插管过程中协调配合,避免污染 
(2)指导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保证充足入量,预防发生感染和结石 
(3)告知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防止尿管打折、弯曲、受压、脱出等情况发生, 
保持通畅 
(4)告知患者保持尿袋高度低于耻骨联合水平,防止逆行感染 
(5)指导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及骨盆底肌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 
3.急性肺水肿的防治方措施有那些? 
答:在输液过程中注意滴速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对老年人、儿童、心脏病患者尤需特别注意。如出现急性肺水肿症状时: 
(1)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 
(2)病人采取半坐位,双腿下垂。 
(3)给30%~50%酒精湿化后的高浓度氧气吸入。 
(4)四肢轮扎,每5~10min轮流放松一侧肢体上的止血带,减少静脉回流。 
4.PICC置管术后的护理措施? 
答:(1)严格无菌操作技术,置管术后24小时内更换贴膜,并观察局部出血情况, 
以后酌情每周更换1-2次。换药时沿导管方向由下向上揭去透明敷料。 
(2)定期检查导管位置、导管头部定位、流通性能及固定情况。 
(3)每次输液后,封管时不要抽回血,用生理盐水10-20ml以脉冲方式进行冲 
管,并正压封管。当导管发生堵塞时,严禁将血块推入血管。 
(4)治疗间歇期每周对PICC导管进行冲洗,更换贴膜、正压接头。 
(5)密切观察患者状况,发生感染时应当及时处理或者拔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