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币
 - 188 点
 - 最后登录
 - 2016-4-21
 - 注册时间
 - 2008-11-26
 - 积分
 - 228
 - 帖子
 - 667
  
 
 
 
   
- 护士币
 - 188 点
 - 最后登录
 - 2016-4-21
 - 注册时间
 - 2008-11-26
 - 帖子
 - 667
  
 | 
一.判断题 每题1分 (共20分) 
1.鼻饲前检查患者有无胃潴留,胃内容物超过250毫升时,应当通知医师减量(√ ) 
2.如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 
延缓汞的吸收( √) 
3.患者正在静脉输液或输血时,可以在同侧手臂采血。( × ) 
4.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将流速调节至要求速度。(√ ) 
5.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的患者用生理盐水灌肠。( × ) 
6.为鼻饲患者给药时,应当将药物研碎溶解后由胃管注入。( √ ) 
7.静脉注射强刺激化疗药物时,可选择适宜静脉进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可直 
接推入化疗药物。( × ) 
8.使用留置针再次输液时,如遇阻力,可用注射器加压推注,以维持血管通畅。( × ) 
9.如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一般选用粗长针头,进针要深。( √ ) 
10.使用约束带时应重点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和温度( √ ) 
11.鼻饲技术的目的是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早日康复。(√ ) 
12.为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15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15分钟测体温。( ×) 
13.雾化吸入时水槽内无足够的冷水及雾化罐内无液体的情况下不能开机( √) 
14.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每次输液后封管时,应抽回血,用5ml的生理盐水以脉冲方式进行冲管,并正压封管 ( ×) 
15.静脉套管针保留时间可根据患者情况及经验判断,无静脉炎发生可继续保留。(× ) 
16.药物经肌内注射比皮下注射吸收更快。(√ ) 
17.搬运患者时应将患者头置于平车的小轮端,以减轻颠簸与不适。(× ) 
18.患者有颈椎损伤时,勿扭曲或旋转病人的头部,以免加重神经伤引起呼吸 
肌麻痹而死亡。(√ ) 
19.前列腺切除手术后冲洗时,冲洗液瓶内液面距床面约60厘米,以便产生一 
定的压力,利于液体流出。 (× ) 
20.进行会阴消毒第二遍外阴消毒时,消毒范围不能超过第一遍范围。(√) 
二.填空题 每空1分 (共30分). 
1.在进行外科手消毒时,须用手消毒液揉搓 双手、 前臂和 上臂下1/3 。 
2.长期输液者,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 远心端 开始穿刺。 
3.输液泵/微量泵使用的目的是:准确控制 输液速度 ,使药物速度均匀、用量准确并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生作用。 
4.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的时间不超过:10秒 。 
5.正确留取痰标本告知患者不可将 唾液 、 漱口水 、 鼻涕 混入痰中。 
6.护理人员在实施轴线翻身法前需观察患者损伤部位、伤口情况 和 管理情况 。 
7.留取24小时痰液时,要注明 留痰起止时间。 
8.“T”管引流的引流袋应低于引流口 平面 。 
9.调节输液速度时,一般成人40-60滴/分钟,儿童20-40 滴/分钟。 
10.PICC置管操作中,上腔静脉测量定位法是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 
11.为昏迷患者吸痰时可以使用 压舌板或者 口咽通道 ,帮助患者张口。 
12.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的时间不超过 10秒。[中国护士网 搜集整理] 
13.对中毒患者施行洗胃,尽快清除胃内容物,减少毒物吸收。 
14.咽拭子培养采集标本的部位为两腭弓 、咽 、 扁桃体 。 
15.长期卧床患者预防褥疮的发生应重点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局部皮肤状况 和 压疮的危险因素 
16.护士应密切观察休克患者的尿量,当每小时尿量达 30毫升 以上是休克缓解的可靠指标. 
17.取用无菌溶液后,应记录开瓶日期、时间,已打开的溶液有效使用时间是 24小时 。 
18.取用无菌溶液法的目的是保持 无菌溶液 的无菌状态。 
19.在进行输液治疗的过程中,护士应观察患者情况及有无输液反应的发生。 
20.需长期进行静脉给药者,为保护静脉,应由远心端至近心 端选择血管进行注射。 
21.输液泵/微量泵使用的目的是准确控制 输液速度 ,使药物 速度均匀、用量准确并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生作用。 
22. 心肺复苏时如使用简易呼吸器,需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为10  升/分。 
23.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年的主要精神,成人单相波除颤能量可选用 360焦耳. 
24.需较长时间约束者,每2小时松解约束带一次。 
25.搬动脑室引流患者时要先夹闭引流管,待患者安置稳定后再打开引流管。 
26.保留灌肠时,慢性痢疾应采取 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应采取 右侧 卧位。 
27.脐带未脱落前,勿 强行剥脱 ,结扎线如有脱落应 当重新结扎. 
28.幽门梗阻患者洗胃应在餐后4-6小时或 空腹时进行。 
29.咽拭子标本采集法的目的是取患者 咽部 及 扁桃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30.心电监测的目的是监测患者 心率 、 心律 变化。 
三.选择题 每题2分 (共30分) 
1.下列那项不是胃肠减压的目的?( A ) 
A.保证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 
B..解除或缓解肠梗阻的症状 
C.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 
D.观察病情变化,协助诊断 
E..术后减轻腹胀 
2.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同时并存时应该以( C ) 
A.高浓度给氧为宜 
B.低流量给氧为宜 
C.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 
D.低浓度间断给氧为宜 
E.高浓度间断给氧为宜 
3、 通常情况下,下列哪个时间所测血糖为空腹血糖:( A ) 
A.早餐前血糖 
B.午餐前血糖 
C.晚餐前血糖 
D.睡前血糖 
E.夜间血糖 
4.下列哪项是PICC最佳穿刺血管( A ) 
A.贵要静脉 
B.肘正中静脉 
C.腋静脉 
D.头静脉 
E.肱静脉 
5. 肌内注射操作时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C ) 
A.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B.患者侧卧位时,应上腿伸直,下腿弯曲,以放松局部肌肉。 
C.三角肌内注射部位为肩峰下4横指。 
D.操作过程中可与患者聊天以分散注意力。 
E.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6. 关于心肺复苏术,下列那种说法不正确?( C ) 
A.使用简易呼吸器时,每次送气400—600毫升。 
B.胸外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C.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2-3厘米。 
D.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 
E.按压频率∶100次/分 
7.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让病人采取什么卧位?( C ) 
A. 直立位 
B. 头低脚高位 
C. 左侧卧位 
D. 右侧卧位 
E. 半坐卧位 
8.患者出现下列那种情况需要重新测量脉搏( C ) 
A.意识不清 
B.婴幼儿 
C.紧张 
D.进餐后 
E.饮水后 
9.为成年患者行胃肠减压时,胃管插入的深度是( D ) 
A.15~25cm 
B.25~35cm 
C.35~45cm 
D.45~55cm 
E.55~65cm 
10.大量不保留灌肠禁用于( C ) 
A.习惯性便秘患者 
B.巨结肠患者 
C.急腹症患者 
D.中暑患者 
E.肠道手术准备 
11.使用简易呼吸器时,送气量不宜过大,每次送气:(C) 
A.200-400ml  
B.300-500ml  
C.400-600ml  
D.500-700ml 
E.600 -800ml 
12.在进行PICC导管维护时,取下贴膜的方法是沿导管方向( D ) 
A.由左至右取下[中国护士网 搜集整理] 
B.由右至左取下 
C.由上至下取下 
D.由下至上取下 
E.由内向外取下 
13.高钾血症伴发心率失常时应注射 ( B ) 
A.碳酸氢钠 
B.胰岛素+葡萄糖 
C.乳酸钠 
D.葡萄糖酸钙 
E.以上都不是 
14.关于心肺复苏术,下列那种说法不正确?( C ) 
A.使用简易呼吸器时,每次送气400—600毫升。 
B.胸外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C.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2-3厘米。 
D.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 
E.按压频率:100次/分。 
15.关于无菌持物钳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D ) 
A. 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闭会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 
B. 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 
C. 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 
D. 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24小时更换。 
E. 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腰部。 
四.简答题 每题5分 (共20分) 
1.为造口患者进行出院指导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确保患者已经会使用造口袋,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2)确保患者知道获得造口帮助的途径,以及造口袋的购买途径。 
(3)门诊随访的时间和随访计划 
(4)饮食及活动指导 
(5)教会患者观察造口周围皮肤以及造口的血运情况,并定期手扩造口,防止造口狭窄。 
2.肢体约束法的操作要点? 
答:(1)暴露患者腕部或者踝部 
(2)用棉垫包裹腕部或踝部 
(3)将保护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之不松脱,将保护带系于两侧床缘 
(4)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3.为预防患者跌倒,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 
答:(1)掌握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神志、自理能力、步态等。 
(2)了解患者的病理状况:用药、既往病史、目前疾病状况等。 
(3)评估环境因素:地面、各种标识、灯光照明、病房设施、患者衣着等。 
4.预防患者跌倒的观察要点? 
答:(1)掌握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神志、自理能力、步态等 
(2)了解患者的病理状况:用药、既往病史、目前疾病状况等 
(3)评估环境因素:地面、各种标识、灯光照明、病房设施、患者衣着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