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论坛_护士网_护理论坛_512华护士论坛_国际护士论坛_卫生人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86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一:骨科手术一般健康知识宣教(转贴)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护士币
264 点
最后登录
2016-5-7
注册时间
2008-12-2
帖子
5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9 19:3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手术是骨科的重要治疗手段,其种类很多,范围广泛,包括了四肢与躯干的骨、关节、肌肉、肌腱以及脊髓、周围神经和血管的各种手术,还有部分整形手术。手可影响手术术效果是否理想,不仅仅取决于手术本身的成功,手术前的准备与手术后的配合都效果。为了让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请按以下指导进行。
  一.术前指导:
  1.饮食:
  ⑴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粗纤维、维生素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多饮水,以保证营养供给,并保持大便通畅。
  ⑵一般手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饮,以防止在麻醉手术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意外。
  2.活动与休息:
  ⑴卧硬板床,以预防骨折后骨折端刺伤血管、神经肌肉而加重损伤。
  ⑵脊柱结核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以预防病变组织压迫脊髓而致瘫痪或病情加重。
  3.特殊检查指导:磁共震检查前应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如项链、手表、骨牵引针等,以免相互干扰。
  4.特殊治疗指导:高压氧治疗常用于外伤后肢体血运不良或神经营养障碍的病人。进入氧舱前,应穿纯棉制品,拿掉身上所有易燃易爆用物(如打火机),以免产生火花或引起火灾。
  5.胃肠道准备:
  ⑴术前3日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防术后不习惯卧床排便而致便秘或尿潴留。
  ⑵连续3日无大便者,需告诉护士,以便使用药物通便。
  ⑶术前一日需排除肠道淤积大便,以减轻术后腹胀,并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还可预防麻醉后因肛门括约肌松弛而在术中排便造成污染。
  6.进行手术后适应性锻炼,如深呼吸、咳嗽咳痰。
  7.个人卫生指导:
  ⑴皮肤准备:骨科手术皮肤准备需超关节范围,而且3天前即应开始准备,具体方法如下:手术前3日开始清洗切口局部及其周围皮肤,连续2日,术前一日剃除手术区毛发后再次清洗。
  ⑵洗澡、洗头,更衣,剪指(趾)甲。
  ⑶若有手、足癣或皮肤溃烂时尽早报告医护人员。
  二.术后指导:
  1.饮食:
  ⑴全麻及硬膜外麻醉术后6小时进流质,慢慢过渡到半流质或普食,臂丛麻醉术后4小时进食。
  ⑵饮食宜进高蛋白、高糖、富含胶原、微量元素(铜、锌、钙、铁)及含维生素A、C丰富的食物,如瘦肉、猪皮、肝、蛋黄、豆制品、胡萝卜、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补充足够的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及机体恢复。
  2.体位:
  ⑴全麻术后病人在未清醒前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吐而引起误吸。
  ⑵四肢手术后,用枕头、支架等抬高患肢使之高于心脏水平,远侧端高于近侧端,以利于血液回流,消除水肿。
  ⑶对石膏外固定术后的病人也应抬高患肢,其肢体摆放,应以舒适、有利于静脉血回流、不引起石膏断裂或压迫局部软组织为原则。石膏未干前,避免移动肢体,且勿用手托起石膏,以免由于石膏凹陷引起局部皮肤压疮或血液循环障碍。
  ⑷大手术后及双下肢不能活动的病人卧气垫床,术后4 小时开始翻身与按摩,以后每2-3小时重复1次,以预防压疮。
  3.护理:
  ⑴出现下述情况表明肢体受压、血液障碍,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处理:肢体剧痛、由痛转为无痛、苍白、失去知觉、发凉、肿胀、麻木等。
  ⑵有伤口引流装置者,防扭曲、松动,保持伤口引流通畅,并保持伤口敷料周围皮肤清洁。
  4.并发症的处理:
  ⑴骨科手术切口均有不同程度的渗血。若出现大出血,切勿惊慌失措,立即用手压迫出血部位以达到止血目的,然后告诉医护人员进一步处理。
  ⑵疼痛:一般术后24小时内最为剧烈,以后慢慢缓解,酌情告诉医护人员适当应用止痛剂。
  ⑶尿潴留:术后6-8小时不能排尿时,多与麻醉及术中牵拉神经组织有关。用听流水声、热敷并按摩膀胱区等办法诱导排尿,若不能排尿是由于体位不适者,可征得医护人员许可坐起或站起排尿,小儿则由家长抱起排尿。若仍不能排尿可由医护人员进行导尿。

Rank: 10Rank: 10Rank: 10

护士币
264 点
最后登录
2016-5-7
注册时间
2008-12-2
帖子
507
2#
发表于 2009-2-19 19:30:32 |只看该作者
主题二:颈椎病病人健康知识宣教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变性后椎体间松动、椎体缘产生骨赘或椎间盘破裂脱出等压迫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而引起的各种症状。根据受压组织不同分为五种类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混合型,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神经根型和交感型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常采用头部牵引、理疗、局部制动、药物治疗等。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请根据您的治疗方案,按以下相应指导配合护理。
  一.术前指导:
  1.饮食:宜进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食物,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2.休息:卧硬板床休息,颈部制动。
  3.训练:
  ⑴前路手术病人应进行气管推移训练,第一天先从右往左推移1-2分钟,逐日增加,2-3天内达到推移气管10分钟不产生呛咳和呼吸困难。
  ⑵后路手术病人应进行俯卧训练,第一天先俯卧半小时,逐日增加,2-3天内达到能保持俯卧3小时,同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达到在俯卧位下仍能进行良好的呼吸活动。
  4.如截瘫或已行颅骨牵引的病人,按“截瘫指导”或“骨科牵引指导”。
  二.术后指导:
  1.体位:
  ⑴前路手术的病人—颈围护颈,不要做点头或左右摆动动作,因摆动过大易造成植骨骨片脱落而引起脊髓受压。
  ⑵后路手术的病人—颈部不受压,即头部垫枕,颈部悬空不受压,此种体位应坚持至少3个月。
  2.注意:
  ⑴前路手术病人如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⑵后路手术病人应保持不扭曲、压迫引流管,保持其通畅。
  3.饮食:头3天少量多餐流质饮食,以后改半流质或普食。
  4.服药应研粉,用温水送服。
  5.功能锻炼:不全瘫病人,应活动能活动的肢体;全瘫病人,应按摩上、下肢肌肉,每日3次,每次20分钟,同时进行各关节被动活动。
  三.出院指导:
  1.饮食:多进含钙质丰富的食物。
  2.出院后坚持戴颈围,减少颈部活动,3个月内颈部不受压。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颈部及四肢肌力。
  4.寒冷天注意避免寒冷刺激,防感冒。
  5.保持正确姿势,如伏案工作时间长,要每隔1小时作1次颈部多方向运动。
  6.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枕头不可过高或过低,避免头偏向一侧。
  7.对颈部,每日早、晚进行自我按摩,采用指腹压揉法和捏揉法,增进血液循环。
  8.带药回家,按医嘱服用。
  9.每1-2月来院复查1次。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护士币
264 点
最后登录
2016-5-7
注册时间
2008-12-2
帖子
507
3#
发表于 2009-2-19 19:30:58 |只看该作者
主题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健康知识宣教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部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其内的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和覆盖在环上的后纵韧带组织向椎管内或椎间盘的后侧突出,压迫附近的脊神经。好发于30-50岁,主要症状是腰痛伴坐骨神经痛,可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有卧床休息、硬脊膜外腔封闭,推拿、按摩、重力牵引,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应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病人请根据您的治疗方案,按以下相应指导配合护理。
  一.术前指导
  1.卧硬板床休息。
  2.俯卧位训练:第1天俯卧半小时,逐日增加,2-3天内达到能保持俯卧2小时。
  3.练习卧位大小便及卧位自理能力。
  4.进行腰背肌锻炼:先以俯卧位,手用“飞燕式”方法,以后根据病人的耐受力,改为仰卧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循序渐进。
  二.术后指导:
  1.休息:单纯做髓核摘除术,卧床时间2周,对手术复杂、探查的间隙多或全椎板减压者,可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2.如发现双下肢不能活动、感觉消失时,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
  3.注意保持不扭曲、不压迫引流管,保持其通畅。
  4.术后8小时内需排尿,可用物理方法诱导排尿,如热敷、听流水声,不能自行排尿时应报告护士。
  5.术后3天体温仍升高,诉腹痛,呈阵发性抽搐样疼痛,翻身时加剧,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6.功能锻炼:麻醉消失后,可作直腿抬高锻炼,术后3天可主动锻炼,抬高角度30-70度,每日锻炼时间可酌情掌握,逐渐增加;术后1-2周,可进行腰背肌锻炼,在腰围保持下可下床活动。
  7.饮食:定时定量,给予营养丰富、清淡、可口、含粗纤维食物,增加病人的抵抗力,并保持1-2天排便1次。
  三.出院指导:
  1.继续坚持腰背肌锻炼,至少达半年以上。
  2.腰围保护3个月,不弯腰,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3.饮食起居保持规律性,如有不适应随时就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护士币
264 点
最后登录
2016-5-7
注册时间
2008-12-2
帖子
507
4#
发表于 2009-2-19 19:31:28 |只看该作者
主题四:牵引病人健康知识宣教
牵引是应用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使骨折或脱位整复,预防和矫正畸形。牵引在骨科应用广泛,尤其对不宜手术的病人,也可以通过其达到治疗目的。
  持续牵引有皮肤牵引、兜带牵引、骨牵引三种。为了达到牵引效能,预防并发症,请病人按以下指导进行。
  一.牵引一般指导:
  1.牵引前清洁牵引部位皮肤。
  2.多饮水,多吃粗纤维素食物,以预防便秘。颌枕带和颅环弓牵引时,以流质、半流质、软食为宜,防呛咳及食物呛入气管。进食速度要均匀且慢,一口一口地咽,若病人出现堵塞气管现象,立即大声呼救。
  3.体位:头部牵引抬高床头,下肢牵引抬高床尾,以保持牵引力与体重的平衡。
  4.护理方法指导:
  ⑴不能随意增减牵引重量,若牵引重量太大可引起过度牵引,使骨折端发生分离移位;牵引力太小,则不能达到复位和固定目的,而致骨折畸形愈合。照片或外出做检查、进手术室前均不能放松牵引装置,可用手握住牵引弓代替牵引砝码的重量来维持牵引,以防移位。
  ⑵不能在牵引装置上盖物、缩短或加长牵引绳至牵引装置的砝码倚床或落地,以免引起牵引重量相对减小,影响牵引效果,故应保持牵引砝码悬空和不靠床沿。
  ⑶在冬季暴露肢体可穿厚袜套或棉腿套保护,以防冻伤。
  5.并发症的预防:
  ⑴牵引后若肢体出现麻木、指(趾)端颜色苍白或发紫、感觉迟钝、不能运动等血运障碍时应告诉医护人员。病人应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如肌肉等长收缩、关节活动等,平时应用足托板或保护垫将足底垫起,防止足下垂。
  ⑵预防坠积性肺炎:特别是老年人在卧床期间应练习深呼吸,用力咳嗽,定时拍打背部,利用拉手练习上身活动,有利增加肺活量,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从而预防肺部感染。
  ⑶预防褥疮:由于牵引后活动受限,容易造成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引起褥疮。因此,应在护士指导下定时更换体位,受压处尤其是骨突处应定时按摩,并用温水擦浴2次/日,保持皮肤的卫生,以促进局部及全身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同时要注意保持床单平整、清洁、干燥。
  二.不同牵引需注意以下问题:
  1.皮牵引者,若牵引肢体出现局部疼痛,可能与压迫太紧有关,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调整松紧度;牵引带松脱,也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以免压迫足踝及足跟处引起压疮;皮肤因对牵引材料过敏出现水泡时,勿自行刺破,应由医护人员处理。
  2.骨盆牵引者,应在髂骨处垫好厚棉垫,防止压疮。
  3.骨牵引者,要预防针眼感染,应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不可自行去除针眼周围皮痂,并由护士予酒精滴针眼每日2次;若因体位不当致钢针松动而偏斜者,不可自行调整牵引针位置,而应告诉医护人员处理;骨牵引拆除后,针眼处仍需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4.颅骨牵引者,出现滑脱及牵引后有头痛、呕吐等不适时表示位置不当及颅内压增高,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以便重新安置及进行降颅压处理。
  5.颌枕带牵引者,头部制动,两侧必要时可放砂袋,翻身时须有护理人员在场,以防发生意外。
  6.小儿双下肢悬吊牵引时应适当约束躯干,臀部离床,防止活动度太大而致牵引带松脱压迫血管神经致肢体坏死,家属须高度重视患儿足趾颜色、温度、活动度、有无肿胀等,一旦有异常变化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护士币
264 点
最后登录
2016-5-7
注册时间
2008-12-2
帖子
507
5#
发表于 2009-2-19 19:31:54 |只看该作者
主题五:股骨颈骨折病人健康知识宣教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损伤,损伤原因主要是绊倒,受伤后髋部疼痛、下肢缩短畸形及不能活动。视损伤部位及程度可采取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无明显移位的外展嵌插型骨折,持续牵引6-8周;而内收型骨折或有移位者,则牵引后行内固定术;不愈合者,还可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请根据您的治疗方案,按以下相应指导配合护理。
  一.术前指导:
  1.饮食:
  ⑴由于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症,应多食含钙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莲子、鱼类等,以利于骨组织的形成。
  ⑵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并含果胶成分高的食物(水果、蜂蜜),保持营养丰富,预防便秘。
  ⑶少食多餐,品种多样,色、香、味俱全,以适应肠胃功能,促进食欲,增进营养成分的摄入。
  2.卧床休息,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可穿丁字鞋或使用特制的外展垫,以防内收致脱位加重。
  3.行牵引时的护理详见“牵引指导”。
  4.功能锻炼:主要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髌骨被动活动和踝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以免长期固定造成股四头肌萎缩、粘连、髌骨及膝周软组织粘连、挛缩、踝关节及足部其它关节强直等。
  股四头肌锻炼方法:病人仰卧,两腿伸直平放在床上,抬腿时要伸直膝关节抬离床面,足跟稍离床即可。根据肌力大小,可在腿上加上适当的重量。抬腿时要慢慢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当把腿抬到适当高度时停留3-5分钟再放下来,然后再抬,这样反复练习,以不疲劳为度。每2小时1次,每次5-10分钟。术后24小时内即“绷劲”,尔后抬腿练习股四头肌。
  5.预防并发症方法:
  ⑴经常扩胸、深呼吸、咳嗽以增进肺功能;及时添加衣服,避免着凉;保持口腔卫生,清洁口腔1-2次/日,以预防肺部感染。
  ⑵可卧气垫床,骶尾部2-3小时按摩1次,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单整洁、干燥,皮肤清洁、舒适,以防止褥疮发生。
  ⑶多饮水,从而增加尿量达到冲洗膀胱的作用;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抹1-2次,便后即时擦洗;妥善使用便盆与接尿工具,以预防泌尿系感染。
  二.术后指导:
  1.警惕意外情况发生:老年人多合并有各种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受伤后刺激,手术后创伤可能诿发或加重原发病导致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应激性溃疡等意外情况,若术后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腹部不适、呕血等,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紧急处理。
  2.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特别注意:
  ⑴不扭曲、压迫引流管,保持其通畅。
  ⑵为了预防置入的股骨头脱出致手术失败,要做到:双脚不交叉;侧卧时两腿之间放置枕头;不坐低椅;坐凳时,让患肢自然下垂;不屈身向前及向前弯曲拾起物件。
  三.出院指导:
  1.饮食:多进含钙质丰富的食物。
  2.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特殊指导:
  ⑴避免在手术初期作长途旅行。
  ⑵避免用浴缸洗澡,改用沐浴。
  ⑶避免长时间站或坐。
  ⑷避免任何会增加髋关节负荷的运动,如跑步。
  ⑸避免增加体重。
  ⑹避免以下危险姿势:髋关节向前弯曲>90度,大腿过分交叉及向内转。
  ⑺身体有其它部位感染,或需做任何大小手术(包括牙科治疗),应告诉医生你曾经接受髋关节置换术,以便预防性地应用抗生素防感染。
  ⑻必须遵医嘱定期复诊,完全康复后,每年复诊1次。
  3.内固定术后特殊指导:
  ⑴应早坐起,在病情允许下,疼痛消失时即可行髋关节和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及双下肢的股四头肌锻炼,不能盘腿。
  ⑵术后6-8周可扶双拐下地不负重行走,3个月后拍片示骨愈合顺利者,一般6个月后可完全去拐负重行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护士币
264 点
最后登录
2016-5-7
注册时间
2008-12-2
帖子
507
6#
发表于 2009-2-19 19:32:47 |只看该作者
主题六:脊柱骨折病人健康知识宣教
脊柱骨折和脱位绝大多数系外伤引起,伤情严重,并发症多,预后不佳,甚至危及生命。表现为局部疼痛、不能活动,重者神经受压,出现瘫痪。若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胸、腹部以下对称性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者,称完全性截瘫;还有一部分功能存在的,称为不完全性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后,双上肢也有神经功能障碍者,为四肢瘫痪,简称四瘫。治疗上根据伤情作相应处理,包括卧硬板床休息、手法复位、功能锻炼、牵引、手术及对症支持疗法。为了让病人配合治疗与护理,尽可能地恢复全部或部分运动和感觉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需按以下指导进行。
  一.饮食指导:
  根据受伤部位和腹胀程度决定进食时间。一般来说,高位截瘫禁食1周后,进流质或半流质,2周后进软食。截瘫病人无腹胀时伤后3天可进半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
  二.体位指导:
  1.颈椎骨折者颈部用砂袋或颈围颈托制动。
  2.胸腰椎骨折后腰背垫枕起固定作用。
  三.体温失调的处理指导:
  颈脊髓损伤时,由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对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丧失了调节和适应能力,常出现高热(>40℃)或低温(<35℃)。高热时,一般采取物理降温,如用空调调节室温、冰敷、醇浴、温水浴、冰水灌肠等方法降低体温;低温时,用热水袋保暖,但温度应≤50℃,且用布袋包好,以防烫伤皮肤。
  四.牵引指导:行牵引者按牵引指导。
  五.并发症的预防:
  1.褥疮的预防:
  ⑴ 卧气垫床,每2-3小时翻身、按摩骨突处1-2次,以解除局部压力,改善血液循环。①翻身时保持头、肩、腰成一直线,以防脊柱扭曲而加重损伤。②若因受压过久,皮肤组织出现反应性充血则不主张按摩,以免导致更严重的损伪,可轻轻按摩发红皮肤的周围,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
  ⑵平卧位需抬高床头时,一般不高于30度;如需半卧位时,应在足底部放一坚实的木垫或摇起床尾,屈髋30度,臀下衬垫软枕,防止身体下滑移动,以减少磨擦力和剪切力,避免拖、拉、拽等形成磨擦力而损伤皮肤。
  ⑶保持床铺的平整,与皮肤接触的垫子松软、清洁、干燥、无皱折、无渣屑,防止擦伤、磨破皮肤。
  ⑷皮肤护理:①温水擦浴2次/日,以保持皮肤清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②对瘫痪肢体及部位禁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同时不可用力擦拭,防止损伤皮肤。③对干燥、粗糙之皮肤可用肤疾散或爽身粉,以保持皮肤润滑,但勿在破溃和潮湿的皮肤上涂抹,以免妨碍渗出,加重或引起感染。
  2.肺部并发症的预防:
  ⑴注意冬季保暖,避免着凉而诱发呼吸道感染。
  ⑵病情允许时自行刷牙,进食后漱口,以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和致病微生物,保持口腔清洁。
  ⑶采取吹气球和吹气泡等方法进行深呼吸训练。后者有一简便的方法:用一输液空瓶,内盛半瓶清水,患者用一塑料细管或橡皮管向瓶内水中吹气泡。
  ⑷有效地咳嗽及咳痰:①咳嗽方法是:深吸气,在呼气约三分之二时咳嗽,反复进行,使痰液咳出。②病人有痰无力咳出时,可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按压总气管,以刺激气管咳嗽。
  3.沁尿系感染和结石的预防:
  ⑴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①每日抹洗2次。②大小便污染后即时抹洗,动作轻柔,勿擦伤皮肤。③对尿失禁的女病人用吸水性能良好的“尿不湿”,男病人则用阴茎套连接引流管及尿袋,以保持会阴部免受尿液浸渍。
  ⑵尿潴留病人应妥善固定导尿管及引流管的位置:①仰卧时,引流管不可高于耻骨水平;引流管从两腿之间通过而不可从身上跨过。②俯卧时,用枕头将上身垫高,20-30分钟/次。③翻身前,先夹紧引流管近端,后提起尿袋固定到翻身后身体侧,以防尿液逆流至膀胱引起感染。
  ⑶受伤后2周内持续引流尿液,以后每2-4小时开放1次,可预防感染和膀胱萎缩。若尿液出现混浊、有沉淀,则表示有感染,应持续引流,防止尿液引流不畅而加重感染。
  ⑷多饮水,4000ml/日,有利于冲洗尿中沉渣。
  ⑸训练膀胱的反射排尿动作,以预防尿道感染。当膀胱胀满时,病人可有下腹部胀满感或出汗及其它不适时,可用手按摩,挤压排尿。方法是:操作者可用右手由外向内按摩病人下腹部,用力均匀,由轻而重,待膀胱缩成球状,一手紧按膀胱底,向前下方挤压膀胱,排尿时用左手按在右手背上加压,待尿不再排出时,可松手再加压一次,力求把尿排尽。
  ⑹经常变换体位,进行力所能及的主、被动锻炼,以预防尿路结石形成。
  4.大便的管理:
  ⑴预防便秘:①饮食调节见前述。②揉按腹部2-3次/日,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环绕按摩,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防止便秘。
  ⑵大便失禁时,粪便浸泡肛门周围,容易引起皮肤糜烂,及时轻轻擦拭,在无肠道炎症的前提下,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定时服泻药起到清洗肠道的作用,同时饮食上避免刺激性食物。
  5.肢体畸形的预防:
  ⑴用护足板或枕头、保护垫支撑足部,翻身时避免足下垂,可主动或被动运动踝关节避免畸形。
  ⑵每天最大幅度地活动髋部,注意充分伸直和外展,防止关节僵硬。
  ⑶每日将膝关节完全伸直数次。
  六.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包括已瘫痪与未瘫痪的肌肉和关节的活动。
  1.利用哑铃或拉簧锻炼上肢及胸背部肌肉,为扶拐下地做好准备。
  2.仰卧位或俯卧位的应积极锻炼腰背肌,其方法有:
  ⑴挺胸。
  ⑵五点支撑法:仰卧,用头部、双肘及双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后伸,伤后1周可练习此法。
  ⑶三点支撑法: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及足部撑在床上,而全身腾空后伸,伤后3-4周可练习此法。
  ⑷四点支撑法:用双手及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一拱桥状,伤后3-4周可练习此法。
  ⑸背伸法:俯卧,抬起头,胸部离开床面,双上肢向背后伸,两膝伸直,从床上抬起两腿,伤后5-6周可练习此法。
  3.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起床、离床。
  4.在上肢的帮助和上身的带动下,借助辅佐工具,如支具、助行器等,下地练习站立和行走。
  七.手术后指导:施行手术者,参照手术一般知识指导。
  八.出院指导:
  1.继续预防前述并发症。
  2.继续功能锻炼。
  3.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护士币
264 点
最后登录
2016-5-7
注册时间
2008-12-2
帖子
507
7#
发表于 2009-2-19 19:33:26 |只看该作者
骨盆骨折健康知识宣教(转贴)
概述
骨盆骨折多见青壮年。由强烈的直接外力或挤压所致。如车辗压伤、房屋倒塌压伤等。可并发大出血休克、或尿道、膀胱、直肠损伤,必须及时抢救治疗。

注意事项
 一、不影响骨盆完整的骨折: 单纯一处骨折无合并伤,又不需复位者,伤后仅需卧床休息,可取仰卧与侧卧交替(健侧在下),早期严禁坐立,只可在床上做上肢伸展运动和下肢肌肉静态收缩以及足踝活动,伤后一周可指导病人进行半卧位及坐位练习,同时作双下肢髋关节、膝关节的被动伸屈运动。伤后2-3周根据全身情况指导病人下床站立并缓慢行走,逐日加上活动量。伤后3-4周,根据全身情况正常行走及下蹲。

二、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 伤后无合并症者应卧硬板床休息,同时进行上肢活动,以利于心肺功能,伤后两周开始练习半卧位,并进行下肢肌肉的收缩锻炼,如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足趾伸屈等活动,以保持肌力,预防关节僵硬,伤后3周患者在床上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活动,为被动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伤后6-8周拆除牵引固定,扶拐行走,伤后12周逐渐锻炼弃拐负重走行,先走短距离,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行走距离,不可操之过急。饮食调护,如有合并症骨折痊愈后饮食宜补气血、循脾状、筋骨为主,如无合并症的骨盆骨折宜补肝胃状筋骨为主。

骨盆骨折合并症的护理
1.腹膜后血肿
骨盆腔内血管丰富,骨盆骨折易引起严重出血,短时间内可形成腹膜后巨大血肿,病人出现失血性休克 ,休克发生率高达30—58% ,是最常见、最紧急、最严重的并发症。此类病人入院时立即安置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迅速给予妥善的体位和固定,同时及时抢救和认真护理,否则可丧失生命或造成终身残疾 。
1.1休克的抢救及护理
1. 1. 1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唯一桥梁。快速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以迅速扩充血容量 。一条为上肢浅静脉,另一条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1.1.2早、足、快地充血容量及氧气吸入
根据补液原则有计划按时按量补充晶、胶体液、全血或代血浆。必要时进行加压输液或输血。保持呼吸道通畅。
1.1.3监测生命体征
根据病情每5—30分钟测量一次P、R、BP或应用多功能监护仪持续心电监护,动态观察并记录心率、P、R、BP、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及时向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1 .1 .4监测尿量
严重骨盆骨折常规留置导尿管,既可以了解有无泌尿系损伤,又可以准确记录尿量以指导抗休克治疗。一般每小时测量一次尿量和尿比重。严密观察有无血尿,为进一步诊断提供依据。
1.1.5监测中心静脉压
对严重休克需监测中心静脉压的病人,在建立静脉通道时就有意识的从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单管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其中一腔按上延长管连接中心静脉测量装置,便于随时测量中心静脉压,避免反复接管浪费时间且增加感染机会。另一腔则接上液体保证其他药物及时运用。
1.1.6精神状态,皮肤温度、色泽的观察
精神状态是脑组织血液灌流和全身循环状况的反映,而皮肤温度色泽是体表灌流情况的标志 。护士严密观察,随时评估,如病人表情淡漠、烦燥、谵妄或嗜睡、昏迷,反映脑部血液循环不良;皮肤苍白、干燥,四肢冰凉说明休克情况仍存在,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
1. 2血管内栓塞护理
Patterson认为用髂内动脉结扎可挽救骨盆骨折大出血的生命,是减少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有报道18例重症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动脉造影,并对11例患者进行血管栓塞术收到良好效果。术后严密观察栓塞侧肢体活动情况,有无疼痛、血栓脱落引起下肢静脉栓塞,感觉有无障碍等,术后观察24—48h,观察栓塞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腹腔内脏损伤
分实质性和空腔脏器损伤两种,实质性脏器损伤为肝肾与脾破裂,表现为腹痛与失血性休克;空腔脏器损伤可见肠爆破穿孔或断裂,表现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护士应注意观察,认真倾听病人的主诉,详细进行身体评估,以协助鉴别诊断是腹膜后血肿或腹腔内脏损伤。

3、膀胱或尿道损伤
膀胱及尿道损伤是骨盆前环骨折的常见合并症,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道口有血溢出,会阴及下腹胀痛等。护理要点是:
3.1谨慎进行导尿术
护士插尿管时动作轻柔,切勿强行插入以免加重尿道损伤。若导尿管插入深度已达膀胱,但无尿液排出或只有少许血尿,多为膀胱有损伤;或经导尿管注入无菌生理盐水,若排出量减少,可考虑有膀胱破裂的可能。如尿道口有流血,导尿管难于插入膀胱内提示有后尿道损伤的可能。
3.2尿管的护理
此类病人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通畅,特别注意不要过早使尿管脱出。置管时间2—3周 。同时加强防止泌尿系感染的护理。即护士每天至少为病人彻底清洁插管局部并以0.1%新尔灭棉球擦洗尿道口两次,每天多饮水2000—2500ml(禁水者除外)自然冲洗,当病人留置的尿管发生阻塞或引流尿液有混浊,出现沉淀或结晶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膀胱冲洗 。

4.会阴部或直肠损伤
直肠损伤较少见,是会阴部撕裂伤的后果。直肠损伤时肛门指套有血迹,有时可触及剌伤直肠的骨折端或直肠破裂 。表现为腹痛及里急后重感或肛门出血。
因会阴部损伤易招致污染,一般损伤较深,早期清创至关重要,并且要放置一定的引流,术后保证会阴部清洁,用高锰酸钾液冲洗 。便后用温水擦洗,保持干燥,引流通畅。会阴部及肛门创面每日用3%双氧水、1/2000呋喃西林,或0.5%术必泰擦洗两次。观察伤口分泌物的色泽、气味,必要时送细菌培养或药敏。

5.神经损伤
主要是腰骶神经丛损伤和坐骨神经损伤,较少见 。表现为会阴部、臀部、股部感觉消失,需经CT或MIR检查才能确诊。病人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自理缺陷,护理上更应重视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

6.其它罕见合并伤的护理
6.1肺部脂肪栓塞
骨盆骨折合并肺部脂肪栓塞,原因为骨盆骨折易产生游离脂肪滴,且骨盆内有丰富的血管丛、脂肪滴入血液循环所致,而且多发生在未经妥善固定而再次搬运造成再损伤者。护士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当患者在伤后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脉搏细数给予对症治疗未见好转时,应考虑到肺部脂肪栓塞。尤其是有过伤后再搬运史的病人更应注意。发现导出的尿液置于玻璃瓶中见有脂肪滴飘浮可进一步证实,立即抢救。
6.2并发ARDS
ARDS是多种肺外或肺部疾病过程中发生的渗透性肺水肿和急进性缺氧性呼吸衰竭。经气管插管麻醉机呼吸未正压给氧,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同时抗感染、抗休克。
6.3合并右膈肌、小肠破裂及肝脏疝入右侧胸腔
外伤性膈疝发生在左侧的占98%,显然这与肝脏保护右膈肌有关。整个肝脏疝入右侧胸腔又无肝破裂十分罕见。可能系骨盆及腹部受严重挤压伤,巨大的腹内压致右膈肌破裂,肝脏疝入呈负压的胸腔所致。一旦确诊立即手术治疗。护理上除完善相应的措施外,注意保持适当的体位,上身抬高20—30度角,翻身由两名护士共同协作,以小范围为主。
6.4合并睾丸脱位
骨盆骨折合并睾丸脱位较罕见,因此临床上在抢救生命及治疗骨折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阴囊的全面检查,从而造成漏诊及延误诊断。在检查时是否有尿道损伤的同时,必须行睾丸的触诊检查,尤其是在阴囊青紫肿胀及会阴区皮肤损伤时。阴囊肿胀明显伴疼痛而睾丸触诊不清者,行B超检查。
6.5合并子宫损伤
较罕见, 护士除配合抢救外,重在心理安慰,特别是未婚未孕者。

总之,骨盆骨折病人的护理是多方面的,在重视危及生命的合并症护理的同时,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和非手术病人的护理,护士主动评估病人疼痛并给处理,给正确的体位和适当的搬运,给予周到的生活护理,根据不同的病人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以及功能锻炼,促进病人的身心康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护士币
264 点
最后登录
2016-5-7
注册时间
2008-12-2
帖子
507
8#
发表于 2009-2-19 19:34:06 |只看该作者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是由于脊椎骨折或错位而引起的脊髓损伤。其原因在我国多为跌伤、暴力砸撞、体育和火器利器伤;在国外多为车祸和运动损伤。发病率在我国北京地区为6人/100万人口;在发达国家为10-50人/100万人口。此病致残率极高,伤后多遗留截瘫或四肢瘫,以及二便和性功能障碍,并发症也多种多样。但采取与不采取康复措施的后果大不相同,历来是康复医学中重点病种之一。
一、康复治疗:
(一)早期处理
1、神经外科与骨科处理,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解除脊髓的压迫,提供脊髓恢复的条件,使脊髓损伤本身的病理进程不是病理性加重,而是有可能逐渐恢复,为了明确损伤的部位,程度与范围,除了常规的X钱片,运动功能等检查外,有条件的医院还可应用CT扫描或核磁共振等。
脊椎骨折脱位必须整复,恢复椎管的正常管径,同时还要固定,以解除损伤对脊髓的压迫,恢复脊柱的稳定性,为康复创造条件。
2、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脊髓损伤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很多,高位四肢瘫痪常因并发症,造成死亡,应及时预防与治疗。常见的并发症有: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压疮、关节挛缩畸形及异位骨化、深静脉血栓等,要及早积极预防,出现并发症则要迅速治疗。
(二)后期康复
一、康复护理
  对截瘫患者的护理是否合适,往往影响到整个康复计划的效果。护理工作的完成,有赖于医务人员和病人家属长期不懈的努力。必须教会病人和家属一些简单易行的护理方法。
1、皮肤护理:
  必须经常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要定时为病人翻身,已坐轮椅者要经常自己撑起身体。对有皮肤障碍者,尤其要注意预防褥疮,要经常视皮肤有无变红破坏。褥疮一旦出现,必须及时处理,防止扩大,并促进早日愈合。已允许起床的患者,要注意在治疗和活动过程中避免烫伤和挫伤、擦伤。使用支具或夹板者要警惕压迫和摩擦损伤局部皮肤。
2、体位处理
  为防止挛缩畸形,患者宜卧于有垫褥的硬板床上。身体要保持正确位置,其要点是按照疾病的特点,将肢体安放在与挛缩倾向相反方向的位置上,而且瘫痪肢体不要受压。仰卧膝下不宜放枕踝足要用尺板、沙袋或小腿后夹板保持于功能性中间位,并注意被褥下压的影响。要鼓励病人多采取俯卧位,逐渐增加俯卧时间,直到能在俯卧位睡眠,还不仅能防止和矫治下肢屈屈挛缩,亦有助于预防褥疮发生和促进膀胱的排空。对痉挛较明显的患者,还要在卧床或长时间坐位时经常用枕头、软垫等将两膝适当分开。
3、被动运动
  在主动运动能力基本恢复之前,必须经常给患肢各关节作全范围被动运动,以保持关节动度和牵伸软组织。伤后早期开始每日一次作被动运动,能防止下肢浮肿的发生或使其迅速消散。后期痉挛严重者,通过反复的被动运动可以降低肌能力,以便于接着进行功能运动。已形成异生骨者,被动运动更是保存动度所必需,否则静止会加快动度丧失。当下肢恢复部分肌力时,仍须进行被动运动,但要先将关节主动活动至最大可能范围。然后再被动活动至全范围。由于截瘫患者易发生跟腱挛缩与下肢内收挛缩,必须重点牵伸跟踺,与将下肢外展,使两膝分开,以利于日后进行站走训练。
(三)康复训练
使截瘫患者重新站起来,恢复其生理解剖功能,目前仍是难以攻克的课题,但是临床上通过康复训练和矫形器等的应用,已能使具有残存能力的截瘫患者重新站立起来,获得自理生活的能力,使他们有可能回归家庭和社会。
1、急性期康复训练
(1)时间
  在临床抢救告一段落生命体征和病情基本平稳,脊柱稳定即可开始康复训练。
(2)训练方法
 急性期(伤后8周内)主要采取床边训练方法。
(3)主要是防止卧床并发症(制动综合征)如预防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畸形等,为今后康复治疗创造条件。
(4)训练内容
A、肢体良好位置,此期内患者卧床时应保持体位处于良好的功能位置,以防止关节挛缩和畸形。
B、卧床时体位变换,对患者应定时变换体位,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以防止压疮形成。
C、早期坐起及起立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脊柱稳定性良好者应早期(在伤后/术后)周左右,开始坐位训练,每日2次,每次30min至2小时,视患者床头抬高从300开始,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如头晕、眼花、心慌、无力、恶心等。如无不良反应可以将患者每天床头升高150,一直至正常坐位900并维持继续训练,如有不良反应则应将患者床头调低,回复原体位。以后减少升高的角度及速度,使患者逐渐适应后,再缓慢抬高床头使患者坐起,完成训练。起立训练宜在伤后/术后等3周以后开始进行,患者经过坐起训练后,训练效果良好,无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即可考虑进行起立训练。训练时应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配戴围腰训练起立活动。具体训练方法为患者站立斜床(起立床),起立训练从倾斜200,开始角度渐增,8周后达到站立900,训练时同坐起训练一样,应注意观察患者反应,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反应发生,如有不良反应发生,应及时降低站立斜床的高度。
D、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对瘫痪肢体应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以防止关节挛缩和畸形的发生。
E、呼吸及排痰训练,对颈髓损伤呼吸肌麻痹的患者应训练其腹式呼吸运动,咳嗽咳痰能力以及进行体位排痰训练,以预防及治疗呼吸系统并发症并促进呼吸功能。
2,恢复期不同损伤水平患者的康复训练以完全性脊髓损伤为例:
1)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C4及C4以上的患者
A、患者特点此类型患者四肢肌、呼吸肌、躯干肌完全瘫痪,需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但C4与C1-C3情况不同,C4患者生存功能比C1-C3好。
B、治疗方法与训练
(A)训练患使用环境控制系统CECUJ。这类患者四肢无功能,需应用环境控制系统来提供生活服务。日训练患者用口棒,控或气控操纵使用ECU。
(B)躯干和下肢完全瘫痪无功能。
(C)上肢有三角肌、肱二头肌尚有功能,可完成部分运动动作,但缺乏伸肘关节以及前臂、腕、手的活动功能。
C、治疗方法与训练
(A)训练患者利用辅助工具进食,如利用手支具及C型ADL箍套套在手上,在套中插入匙,利用患者屈肘动作可将食物送入口中。
(B)训练患者利用手的粗大移动功能拨动电动轮椅扶手上的杆式开关,手控操纵电动轮椅。
(C)训练患者在他人帮助下完成从床到轮椅间的转移(如屈肘用上肢勾住家人的颈部,再由家人协助转移身体)。
(D)利用三角肌等施行手功能重建手术后,训练患者的伸肘及拇食指侧捏功能等。
3)能部分自理生活,需中等量帮助的C6患者
A、患者特点
(A)患者可屈肘、伸腕,但伸肘功能不良,不能屈腕,屈指和抓握。
(B)手功能丧失。
(C)躯干和下肢完全瘫痪。
(D)肋间肌瘫痪,呼吸储备下降,身体耐力差。
此类患者功能特点为:能独立驱动手轮圈改装后的轮椅,坐位时能给受压部位减压防止压疮;利用床栏能翻身;上肢屈肘勾住系于床脚的绳梯或头上方的三角框架可以坐起;利用腕驱动抓捏矫形器和ADL套箍能进食、梳洗、清洁上身;借助于自助具,上肢能穿衣、写字、打字;能打电话、能用滑板作身体转移,但患者仍然主要是轮椅上活动,自己不能步行。
B、治疗方法与训练
(A)训练患者自己穿简单的改制过的衣服。
(B)利用头上方的三角框架或横木作转移活动,将上肢屈肘勾在头上方的三角框架或横木上,悬起臀部再转移到他处。
(C)训练患者使用加大手轮圈摩擦力的轮椅,因患者手不能抓握,而用掌根部推动轮椅手轮圈,故患者不能使用光滑的轮椅手轮。另外患者手无感觉,应戴手套保护,防止手腕部受伤。
(D)训练患者使用手驱动抓捏支具,应用支具作抓捏动作,可抓物写字和完成一些ADL动作。
(E)手功能重建手术后训练患者上肢和手的功能,如伸肘、拇食指对捏、手抓握等功能。
4)能自理生活,在轮椅上能独立活动,但不能走路,只能作治疗性站立的C7-T2患者。
A、患者特点
(A)上肢肘关节屈伸活动良好,但手指功能仍较差(C8以上水平)或上肢功能完好。
(B)躯干控制无力。
(C)下肢完全瘫痪。
(D)呼吸储备不足。
此类患者功能特点为能在床上活动和进行轮椅转移。生活自理方面能大部分或完全独立,能驱动标准轮椅自由活动;能独自照料大小便和察看容易发生压疮部位的皮肤;能独立使用通讯工具、写字、穿衣等;可从事在家中能够进行的工作或轮椅可以靠近的坐位工作'少数人能用背支架及KAFO在双杆内站立。
B、治疗方法与训练
(A)坐位或在轮椅中的减压动作训练,每隔0.5~1h撑起身体、防止受压部位发生压疮。
(B)训练使用滑板作各种转移活动,如利用滑板做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C)肌力增强训练。训练三角肌、胸大肌、肱三头肌,尤其背阔肌是骨盆和下部脊柱相连的重要桥肌更要着重训练。
(D)抓握力弱的患者,训练使用腕驱动抓握支具。
(E)训练患者斜床站立。
(F)训练和增强上肢与手的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如做增强上肢肌力和耐力的训练,患者操纵轮椅的平衡和控制技巧,轮椅过马路边沿的训练等。
5)能自理生活、在轮椅上能独立,并能进行治疗性步行的T3-h患者。
A、患者特点
(A)上肢功能完全正常。
(B)肋间肌无瘫痪,故呼吸正常,身体耐力增强。
(C)躯干部分麻痹,上肢完全瘫痪。此类患者功能特点为:生活能自理,能独立驱动标准轮椅自由活动,能独立进行轻的家务活动,可以从事坐位的职业,在步行功能上用KAFO和双腋拐作治疗性站立和行走。
B、治疗方法与训练
此类患者训练重点在于站立及治疗性步行。
(A)双杆内训练站立及步行。患者穿戴KAFO,腰背矫形器及使用双腋拐,在步行双杠内训练站立平衡及重心移动和逐步行走。
(B)双杠外训练站立及步行。
(C)训练外侧踏步及后踏步。
6)能自理生活,在轮椅上独立,并能进行家庭性功能步行的L1-2患者。
A、患者特点
(A)上肢运动功能完全正常。
(B)躯干稳定。
(C)呼吸肌正常,身体耐好。
(D)下肢大部分肌肉麻痹。
此类患者功能特点生活自理能力良好,能做上述各种动作活动,用AFO和肘拐或手杖可进行家庭性功能性步行。但在做长久户外活动时,为减少体力消耗及行动方便,仍常使用轮椅代步。
B、治疗方法与训练
(A)做双杠内站立行走训练,训练时佩戴AFO及使用肘拐或手杖。
(B)双杠外训练站立及行走,作迈至步,迈越步及四点步训练。
(C)训练外侧踏步及后踏步。
(D)在不平的地面上练习行走,提高步行能力。
(E)训练上下楼梯。
(F)训练上下斜坡,跨过马路镶边石,越过门槛。
(G)在垫上练习安全跌倒及爬起,然后过渡在平地上练习同一动作。
7)能自理生活,在轮椅上能独立并能作社区功能性步行的L3及L3水平以下的患者。
A、患者特点上肢及躯干功能完好,但下肢仍有部分麻痹,使用手杖及穿戴AFO或者不用任何辅助用品可作社区性较长距离的自由步行。
B、治疗方法与训练,训练方法基本上同L1-2水平患者。但行走功能更好,而且多为四点或两点步,步态近似常人。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较常见的严重致残的病变,国外有资料占残疾患者的3.3%,年发病率在美国为30~32/百万,另有20/百万在人院前死亡。我国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统计北京市为6.7/百万,上海市为13.7/百万,国内外发病率都有增加的趋势。

   SCI多指外伤引起的脊髓损害,致伤原因国外报道依次为车祸(47.7%)、高空坠下(20.8%)、运动创伤(14.2%)暴力(14.8%),其他有挤压伤等,运动中发生的SCI约有2/3见于跳水。我国北京的资料则以高空坠落最多,占41.31%,车祸次之占21.81%,打击伤、砸伤占16.7%,高坡跌下或滑倒占14.6%,运动损伤占2.78。我国1976年唐山地震曾造成大量SCI患者。SCI也可因炎症、变性、肿瘤、血管病变及先天性因素等原因引起,有人据估汁病变引起的SCl发生率与外伤引起的大致相等,本文着重就外伤性SCI的康复进行讨论。

  脊髓损伤的部位分布因损伤机制而异,统计数字也受病例来源的影响。.冠用礼与何锦章分析唐山地震引起的病例1007例,颈部损伤占1.6%,T1~T1l占19.5%,Tl2~L1,占70.5%,L2~L5 占18.2%,骶部损伤占0.2%,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4年中收治的605例分析,颈椎占28.6%,T1~T10,占18.2%,胸腰段占50.6%,腰骶段占2.6%。

  以往SCI近期及远期死亡率极高。由于早期急救,对并发症的处理、护理及康复医疗的进步,死比率已太为降低。第--次世界大战美军2324名SCI伤员1年内死亡率高达90%,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5743例SCI伤员至1958年的总死亡率降至13.9%。SCI的远期存活率与损伤高位、完全程度以及患者年龄明显有关。美国国家SCI数据库(NSCID)资料伤后10年生存率不完全截瘫为91.8%、完全性截瘫为90.9%、不完全四肢瘫为86.2%、完全性四肢瘫为78.2%,而非SCI人口为98%。据DeVivo1992年分析]973-1984年发生的9135例存活至少24小时的患者,其12年存活率与相对存活率(即占非SCI人口存活率的),大部分患者存活率已达一般人口的以上,而老年完全性四肢瘫患者的死亡率仍很高。50岁以上组(平均62岁)存活时间的中位数为1.8年,仅为非SCI组18年的10%。又据whiteneeck于l991年报道832例15-55岁发病存活1年以上的SCI患者,伤后10、20、30、40年时的存活率依次为85%、71%、53%及35%,平均存活31.65年。

  后期死亡主要由于并发症。两种最主要的致死并发症为压疮并发败血症及尿路感染,其次为呼吸系及心脏并发症。上述DeVivo资料有6.%3为心理障碍自杀致死。

  我国1976年7月唐山地震致瘫后住院治疗的530例中自1980至1988年死亡47例,年病死率平均约1,其中因尿路感染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败血症致死者约占21%,压疮而引起败血症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者约占21%。有1例因心理障碍自杀致死。

  鉴于以上情况,SCI康复的目的是防止并发症,提高生存率,促进功能恢复及尽量利用残存功能以恢复生活自理、行动及工作能力。SCI的康复是--个艰巨的过程,为此除改善急救及早期治疗质量外,需要康复医疗人员与骨科、内科、泌尿科医师的紧密配合,并需要心理治疗、康复工程、康复护理的通力合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护士币
264 点
最后登录
2016-5-7
注册时间
2008-12-2
帖子
507
9#
发表于 2009-2-19 19:35:12 |只看该作者
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计划 (转帖)
一)Ramses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康复计划
第1个月
1、带固定夹板逐步恢复完全负重。开始扶双拐行走,然后使用单拐;
2、非负重状态下主动/被动的踝关节屈伸练习。
第2个月
1、取下固定夹板,使用踝关节支具。不扶拐完全负重;
2、负重状态下主动/被动的踝关节屈伸练习;
3、步态练习;
4、本体感受性练习。
第3个月
1、继续使用踝关节支具;
2、强化负重下的主动被动屈伸运动;
3、本体感受性练习和内外翻运动;
4、步态练习和运动协调性练习。
第3个月结束时
取下踝关节支具,自由活动踝关节。
(二)S.T.A.R.全踝关节置换后康复计划
手术后,踝关节保持中和位放置膝关节下夹板。2天后,拔除引流管,伤口换药,并用小腿短管型石膏固定。术侧下肢需抬高两天。随后允许完全负重。要求患者在以单侧下肢完全负重的情况下一次步行达10分钟。术侧下肢以这种方式交替负重和休息。
美国人主张术后在踝关节中立位行6周膝关节下管型石膏固定。踝关节骨性关节炎4周后,踝关节风湿性关节炎6周后可移除石膏。移除石膏后,嘱患者行走练习,并由理疗医师指导踝关节活动和平衡训练。两天后间断负重行走10分钟,3~4周后(非骨水泥固定)去除石膏,注意练习足部肌肉和小腿后部肌肉。手术后3~6个月踝关节可能肿胀,可用弹力绷带间断固定或间断抬高患肢。
德国人则采纳如果使用了骨水泥,外固定应在14天后移除。如未使用骨水泥,外固定必须保留3至4周。模具移除后,推荐患者作足跟贴地的下蹲练习。患者还应该作踮脚趾站立练习以增强下肢肌肉力量。
踝关节手术区域可肿胀达3至4个月。在此期间,患者通常会感到练习后或晚间的牵扯性疼痛。使用弹力袜套和抬高术侧下肢对缓解疼痛有帮助。术后12个月后遗留的症状为永久性症状。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计划
1111人工关节手术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已达到安全可靠的程度。据报道,90%以上的人工关节术后20年都很成功。现代的人工关节已经达到耐磨、耐用,入体不会发生排斥。原来走路一跛一跛的病人,手术后行动自如,甚至忘了它的存在。但人工关节中的聚乙烯仍有磨损问题,所以手术后患者不要过分活动,当动则动,应穿低跟的软底鞋,适当野外散步,郊游和室内工作,而不应过多爬山、上下楼、跑步,最好采用不会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如游泳、太极拳和体操等。
1111术后康复要点
1111手术当天:应维持患肢的特殊体位:仰卧位双膝间垫枕、双膝及足尖向上,以防髋内收内旋。当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应尽早采用半坐位;嘱病人开始进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和胫前肌组肌肉主动收缩,加速静脉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冰袋冷敷24小时以减轻疼痛,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进行深呼吸、咳嗽,预防肺部感染。
1111术后第一天:早上拔除血浆引流管和尿管,用助行器指导病人下床行走。下午再次指导病人下床,教会病人正确下床、上床、迈步。加强双下肢肌力锻炼。同时应给予病人心理支持,病人投入的热情越高,恢复越快。1)踝关节背屈:主动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及抗阻训练。每个动作保持5秒,重复20次/组,每日2~3组。2)股四头肌训练:做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每次保持5秒,每20次/组,2~3组/日;同时病人可于床上做直腿抬高运动,不要求抬起的高度,但要有5秒左右的滞空时间;缓慢屈膝屈髋将患肢足跟向臀部滑动,足尖保持向上,防止髋内收内旋。3)抗阻肌力训练:可进行抗阻内收肌和抗阻外展等长肌力训练,每个动作保持5秒,重复20次/组,2~3组/日。
1111术后第2~3天:病人应多活动,同时加强踝关节的背屈,跖屈和股四头肌训练。术后第4~14天:病人输液停止,重点放在肌力锻炼和增加关节活动,出院时髋关节屈曲达70°~90°,外展15°,外旋10°。教会病人用双拐行走,安排出院后的康复训练计划。在此期间,还应进行仰卧位直腿抬高和屈膝屈髋训练。并加强体位转移训练及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第2~3周:除以上训练外,加强屈髋、外展、外旋运动,训练方法一定要正确,防止关节脱位。训练病人用单拐行走。术后第4周~3个月:应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教会病人如何入厕、穿脱鞋袜、坐车、上下楼梯,没有做大转子切骨的病人应在6周左右弃拐行走。同时应嘱病人定期复查,为病人回归社会作好准备。
1111在医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出院的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仍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坐位:术后第一个月内坐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髋关节水肿,亦可用冷敷及抬高患肢来改善,保持膝关节低于或等于髋部,不宜坐过低的椅子、沙发,不要交叉腿和踝,前弯身不要超过90度,坐时身体向后靠腿向前伸。2)入厕:用加高的自制坐便器入厕,或在辅助下身体后倾患腿前伸入厕,注意保持膝关节高于髋部。3)取物:术后2周内不要弯腰捡地上的东西,不要突然转身或伸手去取身后的物品,吃饭时宜把饭碗放在面前。4)乘车:臀部位置向前坐,身体向后靠,腿尽量前伸。5)淋浴:伤口愈合后,辅持可靠可进行淋浴,因站着淋浴有一定的危险,故可坐一个高凳子,喷头为可移动的手持喷头,并准备一个带长柄的沐浴海绵以便能触到下肢和足。6)穿脱鞋袜:请别人帮忙或使用鞋拔子,选择不系带的松紧鞋、宽松裤,行后外侧切口者可内侧提鞋,行前内侧切口者可外侧提鞋。7)完全康复后可进行的体育活动:散步、园艺、骑车、保龄球、兵乓球、游泳、跳舞,并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进行对新髋关节产生过度压力造成磨损的活动,如跳跃、快跑、滑雪、滑水、网球等。
1111特别注意事项:新关节的活动范围有限。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关节移位,包括:
1111*在坐、站、躺时避免交叉腿和膝。
1111*坐位时保持双足分开6英寸。
1111*坐位时保持双膝在髋以下水平。避免坐太矮的椅子。可以用枕头垫着坐,以保持双膝在髋水平以下。
1111*从坐位起立时,向椅子的边缘滑动,然后用助步架或拐杖支撑站起。
1111*避免弯腰动作。患者可以考虑购买长柄鞋拨或软鞋,这样无需弯腰就可以穿脱鞋袜。
1111*卧位时,在双腿之间放一个枕垫,使关节保持在适当的位置。
1111*用一种特制的外展支架或夹板将髋关节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1111*加高厕位,使如厕时膝盖保持在髋以下。
1111在患者的术后康复中,应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三个原则,除了患肢锻炼,同时注重健肢、上肢主动活动,呼吸训练以及心理咨询,使患者消除忧虑,增强生活信心。通过康复可以促进患者恢复体力,增加肌力,增大关节活动度,降低术后并发症,使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计划
TKA术后的康复步骤存在争议。一般而言,作者采取鼓励患者在ROM范围内工作,在可耐受的限度内逐渐增加活动量,不主张术后立即进行过度的物理疗法或以增强肌力为目的的剧烈锻炼,因过度负荷容易导致关节肿胀和僵硬,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理疗师认为,应加强对术后患者的监督,鼓励他们进行ROM练习,延长对患者的观察。然而,应避免过多的运动和应力。老年患者(平均年龄近70岁)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目的与年轻患者不同。他们希望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因此可鼓励他们在可以耐受的限度内,尽快的恢复这些活动,作者相信这是最好康复方法。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必须进行康复训练,这是由膝关节的解剖结构所决定的,而且康复训练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膝关节的功能。但在出现高烧、伤口严重出血、肢体严重肿胀,有血栓形成时,不能进行康复训练。
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3天): 患者疼痛较重一般不主张活动关节,可以抬高患肢,尽可能地主动伸屈踝关节和趾间关节,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肌肉收缩训练,每小时进行3~5分钟。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
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4~14天): 患者的疼痛已明显减轻,此时,康复锻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膝关节的活动,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应达到0o~90o。以上。必要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被动运动。有条件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借助膝关节连续被动活动器(Continue Passive Machine ,CPM机)进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建议使用CPM机的方法:术后第4天开始每天连续使用6~12小时,开始伸屈范围在0o~45o。以后每天,伸屈范围增加10o,出院时应达到95o以上。CPM训练强度和频率可逐渐增加。对早期迅速恢复关节功能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不使用CPM机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床上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床边膝关节的屈伸锻炼; 床上侧身膝关节屈伸活动功能锻炼,必要时应采用医生被动活动。下床站立下蹲锻炼,此项康复锻炼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2周~6周): 主要进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力量训练。同时,保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为患者恢复正常功能进行准备。主要方法为:患者坐在床边,主动伸直小腿多次,循序渐进; 患者坐在床上,膝关书下垫一枕头,使膝关节屈曲,然后主动伸直; 患者站立位,主动屈膝,练习腘绳肌。行走和上下楼本身也是对肌肉和关节功能的一种康复锻炼。
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使用骨水泥型假体的病人术后4天可下地,但一定要有他人帮助,必要时佩带膝关节支具。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的病人最好在术后6周后下地负重行走。建议最好在行走平稳后再骑自行车。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辅助一些物理治疗。病人在以后的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合适的体重,注意预防骨质疏松,避免过多剧烈运动,不要做剧烈的跳跃和急停急转运动。以尽可能地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计划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中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骨盆牵引、穴位温灸、硬膜外封闭等治疗后,虽可使突出髓核部分回纳或发生移位,减轻或松解对神经根的压迫或粘连,但受压后所出现神经根症状以及腰腿部功能恢复仍需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进行功能锻炼对防止神经根粘连、增加疗效,防止复发起着重要作用。
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使肌肉恢复平衡状态,改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病理现象,有利于纠正不良姿势,鼓励继续功能锻炼,以增强腰背肌力量 
功能锻炼
①急性期:指导直腿抬举收腹、5点法腰背肌锻炼即仰卧,以枕部、双肘、双足跟为支点向上挺胸,尽量使腰和背离开床面。
②恢复期:指导倒走、前后踢腿,继续行5点法腰背肌锻炼、直腿抬举收腹训练及飞燕式训练(俯卧位,两下肢并拢,双手分开置于身侧并同时抬起伸直的双下肢及抬头挺胸、双手后举)。每次30 min,2~3次/d。  
功能锻炼原则:先少量活动,以后逐渐增加运动量,以锻炼后身体无严重不适为度,持之以恒,疗效的维持与功能锻炼成正比。  
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避免弯腰取物,如需弯腰应保持上身直立下蹲再取物。禁忌腰椎旋转时弯腰,保持脊柱直立。另外,寒冷天气腰部应注意保暖。

骨折康复计划
骨折康复医疗介入的时间
骨折康复的开始时间应尽可能的早。一般是骨折得到复位固定后即可开始。
而具体的骨折复位固定是指:
① 石膏固定已经干了;
② 牵引已经安装好;
③ 已经施行了内固定术;
④ 病情稳定者。
凡是未固定的肢体和关节都要每天定时、定量的进行主动充分的活动,促进新陈代谢,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
一般分为三期进行
1)功能锻炼早期:
伤后1-2周内,伤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此期功能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消除肿胀和稳定骨折。功能训练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做等长收缩。即在关节不动的基础上,患肢肌肉做有节律的静力收缩和放松。既我们常说的用力绷紧和放松,来预防肌肉的萎缩或粘连。
2)功能锻炼的中期:
伤后2周至骨折的临床愈合。伤肢肿胀逐渐消失,疼痛缓解,骨折断端出现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处稳定。此期除继续进行伤肢的肌肉收缩训练外,可在医护人员和健肢的帮助指导下,逐渐恢复骨折的近端、远端未固定的关节的功能活动和骨折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增加主动的关节屈伸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减少功能障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起床进行全身活动。同时,应配合理疗方法达到消肿、止痛,促进骨痂形成的目的。
3)功能锻炼的后期:
也就是达到临床愈合或已经去除外固定,骨性骨痂已形成,X线检查已显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撑力。但多数存在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肌肉功能萎缩等功能障碍。因此,此期康复的目的是恢复受累关节的活动度,增强肌肉的力量,使肢体功能恢复。训练的主要形式是:加强伤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使各关节功能迅速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和正常力量,注意全身功能训练的协调性以及步态训练。同时结合训练目的和病情变化配合理疗方法。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微信号:hushixuexi

Archiver|护士论坛是一个公益的、非营利性质的综合社区(QQ:1454717713) ( 粤ICP备10205123号-1 )  

GMT+8, 2025-1-9 06:32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