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币
 - 74 点
 - 最后登录
 - 2012-9-9
 - 注册时间
 - 2011-6-9
 - 积分
 - 74
 - 帖子
 - 38
  
 
 
 
   
- 护士币
 - 74 点
 - 最后登录
 - 2012-9-9
 - 注册时间
 - 2011-6-9
 - 帖子
 - 38
  
 | 
                                一  与气管插管有关的并发症 
1 插管初期  ●损伤                  ●循环系统扰乱 
       插管→血压↑,心率↑诱发心律失常,呈一过性表现,有基础病的病人可导致心衰、脑疝,血管瘤破裂,注意预防。 
对策:   呼吸道表面麻醉,给予降压药或静推2-4mg芬太尼。 
            2导管存留期的并发症 
导管阻塞  原因: 
(1)分泌物、痰或异物侵入导管。 
(2)导管折曲、压扁,多因导管老化,失去弹性所致,以咽后壁、喉头后联合、环状软骨或气管前壁四个部位好发。 
(3)充气套囊老化,失去弹性,充气后套囊偏向一侧膨胀,促使导管斜口贴于气管壁,引起阻塞。 
(4)头颈部扭曲,头过度后仰,可使导管斜口斜向气管壁。 
(5)安装性充气套囊过松,滑向导管斜口,引起阻塞 
(6)衔接管内径过细,相当于部分导管阻塞。 
(7)插入导管过细,吸痰困难。容易引起阻塞。 
(8)牙垫过细或坚硬度不够被咬扁或脱落 
对策:   关键在预防,用支气管镜检查    处理。必要时更换导管,西、选用导管应光滑,柔软,弹性好,固定套囊、透明的导管。 
导管误入一侧总支气管 
表现:气道压↑,伴有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征象,听诊双肺呼吸音不一致,检查导管深度有改变。 
原因:胶布固定不牢;气切病人选用气管导管不合适或用气管插管代替。 
对策:将导管外拉,重新固定,关键在于及时发现。 
导管脱出 
原因(1)固定不牢,头颈部活动量大,翻身不注意、躁动、呛咳等。 
    (2)肥胖病人,皮肤到导管距离大, 气 切导管若太短, 易 脱出。 
    (3)躁动病人自行拔出。 
处理:有自主呼吸病人影响不大,无自主呼吸危险,出现缺氧或循环骤停。面罩紧闭给氧,重新插管。 
      气切病人,堵塞造瘘口,经面罩给氧,重新插管。 
呛咳  人机对抗  气管黏膜溃疡  
原因 (1)气囊充气过多,压力太高, 严重时可引起致命性出血。 
     (2)导管固定不牢,摩擦所致。 
     (3)导管固定不正,尖端顶住局部黏膜。 
     (4)经口/鼻插管时间过长,导管过粗、过硬,压迫声带发生坏死。 
     (5)吸痰不当:负压过大,吸痰过频。 
     (6)黏膜继发感染。 
 对策:注意吸痰手法,“轻快”;牢固固定管道,减少管道移动;吸痰时间每次少于15秒;无菌操作。 
     皮下、纵隔气肿     
      ★气切常见 
      ★少量可自行吸收,多量→纵隔气肿→切开皮肤 
2:机械通气的直接并发症 
a:通气不足      
原因:(1)管道漏气、阻塞均可导致潮 气量下降。 
      (2)肺部顺应性下降的患者,如使用潮气量偏小,也可导致通气不足。 
      (3)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抵抗时,导致通气量下降。 
对策:上机前仔细检查管道情况,连接准确,调好参数,减少人机对抗。 
b:通气过度/呼吸性碱中毒 
原因:(1)潮气量过大。 
      (2)呼吸频率过快,短时间内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PCO2排出过快,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对策:根据血气调整合适的潮气量。 
c:低血压:机械通气时,因输出量的下降可发生低血压,对于血压明显下降的患者,除适当调整潮气量、吸呼比及选用最佳的PEEP外,还可以: 
★适当补充血容量,使静脉回流量增加,恢复有效心输出量。 
★应用增加心肌收缩力的药物,选用氯化钙、多巴胺、洋地黄类药物增加心输出量。 
d:肺部气压伤 
原因:(1)机械通气时,气道压力过高或潮气量过大。 
      (2)患者肺部顺应性差,原有肺气肿、肺大泡等,易发生肺部气压伤。包括:肺间质水肿、纵隔气肿、气胸等。 
对策:最小潮气量法, 
e:肺部感染: 呼吸机应用可加重或继发肺部感染。 
原因:(1)气管插管或气切后呼吸道失去应有的防御机制。 
       (2)吸引导管、呼吸机和湿化器消毒不严有关。 
对策:无菌操作。“视气道为静脉” 
f:胃肠道并发症  肠胀气 
 原因:气囊充气不足,吸入气体可从气囊旁经口鼻逸出,引起吞咽反射亢进,导致胃肠道充血。 
对策:经常检查气囊软硬度,听“漏气声” 
g:少尿 
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可影响肾功能,出现少尿或水、钠潴留。 
h:肺不张 
原因:★通气不足 
      ★插入导管过深 
      ★痰液阻塞 
      ★肺部感染 
      ★吸入纯氧→吸收性肺不张 
对策: 
      ☆适当增加潮气量 
      ☆叹息应用 
      ☆FIO2〈50%,减少肺泡萎陷 
      ☆纠正过深的导管 
      ☆湿化吸痰,体位引流。 
i:深静脉血栓形成  
原因:(1)长期卧床,体位固定。 
      (2)血容量不足、脱水 
      (3)胸内压↑ 
      (4)止血药物的应用 
   一旦栓子脱落可出现肺栓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