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论坛_护士网_护理论坛_512华护士论坛_国际护士论坛_卫生人才网
标题: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护士长王克荣的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农民
时间:
2010-5-4 10:30:12
标题: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护士长王克荣的故事
“她是一个能让绝症患者轻松愉快的人!”认识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护士长王克荣的人都这么评价她。
王克荣护理过的患者还说:“真正的天使才拥有如此大的能量。”
聊一会儿天,递一个眼神,给一个微笑
25年,霍乱、乙肝、出血热……护理不同类型传染病人5万多人次。
每次,都全心全意倾听病人的诉求,每次都创造性地按病人的需要全心全意给予帮助。
王克荣就这么全心全意干了25年。
刚做护士时,常常有病人在夜班时待在护士站和她拉家常,问寒问暖实际是在问健康知识。日子久了她才明白,患者们都对健康知识个个到了渴求的地步。从那时起,只要自己上夜班,就在完成护理工作后组织病情较轻的患者举办“健康知识小讲堂”。“小讲堂”作用可不小,大大提升了病人对自己疾病的认识程度。
听课的人自然而然成了朋友,来自朋友的建议、劝告也越来越多,相互沟通起来增添了无数快乐。而王克荣感受到的,是做一名护士的快乐,认识到的,是做一名护理人员的价值。
1997年,王克荣被调到艾滋病房参与艾滋病人的护理。
有位女病人三十多岁,从患上艾滋病起,亲朋好友都疏远了,非常孤独,度日如年地受着煎熬。王克荣就每天下午到患者的病房陪她,聊一会儿天,递一个眼神,给一个微笑……这种陪伴让病人的心情宽慰了很多,她主动给王克荣讲自己的故事。要求看报纸,开始关心周围发生的新鲜事。一颗心就这么救活了。
有一天,她对王克荣说自己很久没有吃过西红柿了。下班后,王克荣跑到菜市场买了两个又大又红的西红柿放在她床头。看着她心满意足地吃着西红柿,王克荣脸上笑着,心里一阵阵发酸一阵阵疼痛。
不久,这个女病人永远地走了。临终时她非常平静,要求留下自己的遗体供医学研究使用。王克荣说:“我们这些医护人员给她的照顾让她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她决定要回报社会。她的这一决定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护理工作的意义和一名护理人员的价值。”
让患者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
王克荣有一个习惯: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患者。
目前,她的手机里存着经常保持联系的患者电话至少有700多个。病人、病人家属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无论平时还是假日,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她。
一天深夜,王克荣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另一头的艾滋病患者小周语无伦次地告诉她,自己正在心慌、气短、出冷汗,很可能挺不过去。根据患者描述,王克荣判断小周的症状可能是低血糖引起的,她迅速安慰病人,并让小周按她给出的要求进行自我护理……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电话交流,她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技术帮助小周度过了生命的岔路口。此时,早晨接班的时间到了。
王克荣通过电话挽救的病人远不止小周一人。今年3月,艾滋病人小夏因为一场车祸导致股骨粉碎性骨折,被紧急送至最近的一家医院治疗。然而,在大家紧急为他准备手术时,一张术前例行检查的化验单让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患者是HIV阳性,而这里的医护人员从没有为艾滋病患者做过手术!
小夏拨通了王克荣的手机。最终,在北京市卫生局的协调下,地坛医院紧急成立专家救治小组,及时为小夏实施了股骨干髓内针固定手术。
手术很成功,经过两周的康复,小夏在出院的前一天来到王克荣的办公室,说:“等我的腿完全康复后,我要成为一名志愿者,去帮助更多的人。”
“王姐,坚持!我们和你同呼吸”
2003年,王克荣被选派到英国晨曦医院进修艾滋病护理。理论水平提高后,她创建了适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艾滋病患者护理模式:强调生理支持监测——心理情感支持——社区关怀的整体护理。
社区护理改变了传统医院艾滋病门诊护理模式,护士在承担治疗者任务的同时,还同时扮演教育者、管理者、咨询者、培训者。在这种护理模式下,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可以在心理支持、药物使用、家庭护理、社会救助、同伴教育等多个方面得到范围更广、内容更细的帮助。
2007年初,一张HIV阳性确诊单粉碎了小贾将初为人母的幸福,带着恐惧和茫然,小贾和丈夫在当地疾控中心的帮助下找到了王克荣。面对绝望的小贾,王克荣告诉她,目前可以通过干预措施将艾滋病母婴传播从30%降至2%的感染率,国家的“四免一关怀”政策能够免费提供艾滋病母婴阻断的药物。
小贾夫妇决心要这个孩子!之后,医院为小贾制定了个性化的母婴阻断干预方案。孩子顺利出世后13个月,王克荣联系地坛医院研究所进行病毒载量监测,结果显示孩子完全健康。
王克荣第一时间拨通了小贾的电话。得知这天大的好消息后,电话另一头的小贾忍不住哽咽了:“如果没有这么好的医疗支持,我们怎么可能拥有这么健康的宝宝呢?我一定要好好活着,报答大家、报答社会……”
几年来,王克荣撰写了多篇与艾滋病相关的文章,她还先后20多次到大学、中学、社区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先后到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对当地的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付出很多,很多。
41岁生日时,患者自发为她举行了生日聚会;生病休息时,一位患者冒雨为她送到家中一大捧红色玫瑰。有患者说:“我们每一个被关心和爱护感动过的人都想送她一束红玫瑰。”
抗击非典时,有患者发来这样一条短信:“王姐,坚持!我们和你同呼吸!”
有人评价王克荣是一个能让患者轻松愉快、倾吐心声的朋友。一个用言传身教驱除歧视的人道主义者。一个曾经荣膺“贝利·马丁奖”的白衣天使。
贝利·马丁授奖词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有129万名护士,奖励王克荣,就是要彰显护理工作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的价值。
欢迎光临 护士论坛_护士网_护理论坛_512华护士论坛_国际护士论坛_卫生人才网 (http://512test.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