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论坛_护士网_护理论坛_512华护士论坛_国际护士论坛_卫生人才网

标题: 2010护理知识竞赛理论复习题 [打印本页]

作者: 白色天使    时间: 2010-4-24 19:02:50     标题: 2010护理知识竞赛理论复习题

96.石膏固定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1)凡新上石膏的病人应列入交班项目,进行床头交接班。
    (2)防折断:石膏干固后,有脆性,由于重力及震动,于关节部位易折断。翻身时就采用滚动法,勿对关节处施成角的应力。石膏干燥约需24h,可用烤灯,电吹风促进蒸发干燥。
    (3)保持石膏清洁:会阴部及臀部附近的石膏易被大小便污染,特别是女病人,可在会阴部开窗处用一塑料布垫人,引流尿液人便盆。换药时,要及时清除伤口分泌物,石膏窗周围用多层纱布填塞,防止冲洗液和脓液流入石膏其他部位污染石膏。如被污染,应立即用毛巾沾肥皂及清水擦洗干净。
    (4)仔细观察肢体远端的血运、感觉和运动,如有剧痛,感觉麻木或血循环障碍,应及时调节肢体的位置,必要时应开窗检查,继续观察如无改善,应报告医生紧急处理,不要轻易投用止痛药,否则会造成皮肤溃疡甚至坏死。
    (5)每天观察石膏边缘皮肤有无擦伤及刺激现象,受压点及骨突部给予按摩,预防压疮发生。石膏处渗液或渗血,记录其开始时间、速度、范围及色泽,如血迹边界不断扩大,则为继续出血征象,石膏内有腐臭气味或局部压迫症状,警惕有伤口感染,出现瘙痒时应告之病人不要将任何物品伸入石膏下面抓痒,以免皮肤破损,必要时可滴入乙醇止痒。发现以上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6)寒冷季节要注意石膏固定部位的保暖,以免受冷患肢远端肿胀。
    (7)指导病人加强未固定部位的功能锻炼及固定部位的肌肉等长舒缩活动,定时翻身,预防废用性骨折疏松、关节僵硬。
    (8)胸部、腹部石膏固定后应警惕发生石膏综合征,一旦发生,应立即剖开石膏,适当变换体位,持续胃肠减压和补液,纠正水、电介质紊乱,必要时洗胃。
    (9)石膏拆除后,先用油脂涂抹石膏内皮肤,6~8h后再对皮肤进行清洁处理。这时病人常感不适,关节有僵硬感,多半出现体位性肿胀,甚至皮肤发紫。应指导病人做主动活动,间断地抬高患肢,按摩局部肌肉2~3次/d。
    97.烧伤创面如何护理?
    烧伤创面护理针对不同的创面有不同的创面处理方法,其护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包扎疗法的护理】
      (1)包扎时用力要均匀适当,各层敷料应铺平,厚约3~5cm,范围超过创面5cm。
      (2)包扎肢体应从远端开始,指(趾)外露,经常观察末梢循环,有无青紫、发凉、麻木、疼痛、肿胀等。
      (3)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抬高患肢。指、趾间应以油质敷料分隔,防止粘连畸形。
      (4)保持外敷料干燥,清洁,如有渗液浸湿或被大小便污染,或包扎敷料有异味、臭味,应予以及时更换外敷料。浅Ⅱ度烧伤可在2周左右,Ⅲ度烧伤可在3~7d更换第1次敷料。
      (5)大腿根部、腋下包扎敷料后,应将肢体尽量分开;下肢包扎后应用护架,不直接盖被子。
      (6)炎热季节防止中暑。
      【暴露、半暴露疗法的护理】
      (1)保持室温28~32℃,室内湿度以7%左右为宜。
      (2)注意消毒隔离,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3)暴露创面应做到彻底暴露,不盖任何敷料或被单,肢体适当约束,防止抓伤,擦伤。
      (4)保持创面干燥,并随时用无菌敷料或棉签将渗液吸干。
      (5)需要保痂的创面,Ⅲ度焦痂可涂2%碘伏,4~6次/d,要定时翻身,避免长期受压,加深创面。如有痂下积脓或液化,应及时清除引流。
     (6)半暴露创面,用单层抗生素纱布或薄油纱布,剪成创面形状紧贴于创面无间隙,以免积脓。保持创面干燥,防止创面感染。经常检查纱布下是否有积脓,有积脓时,应于积脓部位开窗换药,以避免撕扯敷料加重创面损伤。
      【湿润暴露疗法护理】
     (1)始终保持创面有药:创面早期(1~4d)应及时用消毒医舌板或棉签将湿润烧伤膏涂在创面上,约1mm厚。充分暴露创面,3~5h涂药1次。
      (2)创面感染期(液化期):一方面需及时涂药,绝对防创面干燥结痂;另一方面还需要及时清除创面液化物及坏死组织。
      (3)创面修复期:此期要少量多次涂药,药层厚度应小于1mm。创面愈合后,继续薄薄涂药7~10d,以保护皮肤。
    98鼻出血的原因及止血方法有哪些?
    【常见原因】
    (1)全身疾患:①凝血机制障碍:如白血病、血友病、传染病(伤寒、出血热等)、血小板减少等;②动静脉压力增高及心脏疾患: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肝硬化、风湿性心脏病等;③营养障碍:如维生素K、维生素C、维生素P等缺乏;④内分泌疾患及汞、磷、砷化学物质中毒等。
    (2)局部疾患:①鼻腔炎症、肿瘤、异物;②鼻外伤;③颅底骨折等。
    【止血方法】
    (1)压迫法:①指压法:可用为急救措施,用手指紧捏两侧鼻翼,张口呼吸;②前鼻孔填塞法:用可吸收性填塞物(如明胶海绵)或凡士林纱条填塞,或气囊压迫鼻腔同时鼻部冷敷;③后鼻孔填塞法:如上述方法不能止血,应行后鼻孔填塞,填塞不可超过48h,取出填塞物后仍有出血,可再填塞。填塞过程中,应全身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烧灼法:①化学药物烧灼法:患处黏膜用表面麻醉剂,涂以纯铬酸、30%硝酸银或50%三氯醋酸腐蚀剂,但勿在鼻中隔两侧同时烧灼,以免发生鼻中隔穿孔;②高频电刀烧灼法。
    (3)冷冻止血法。
    (4)动脉结扎止血法:经上述止血无效时,可采取此法。
    (5)血管栓塞疗法。
    99.皮肤病护理与药物性皮炎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皮肤病护理】
    (1)按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2)急性重症伴有发热的病人,如重症药物疹,最好住院治疗。对于慢性皮肤病病人,如慢性湿疹、银屑病等应做好心理护理,正确对待疾病,主动配合治疗。
    (3)应避免搔抓及用热水、肥皂烫洗。
    (4)衣服、被单保持清洁,及时更换,对有传染性皮肤病的病人,做好消毒隔离。
    (5)对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病人,应避免应用有关致敏性食物和药物,疱疹样皮炎禁食谷胶食物,湿疹、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应注意鱼、虾、浓茶、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的影响。对接触性过敏病人,应避免接触过敏物质。对急性血管性水肿病人,注意有无呼吸困难,防止突然窒息。
    (6)光敏性皮炎、红斑狼疮、皮肌炎、着色干皮病,卟啉病等须防止日光和紫外线照射。
    (7)对于重症药物疹及天疱疮等,注意消毒隔离,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室内注意保暖,防受凉,勤翻身。
    (8)注意全身病情变化,外用药者,须经常注意其敷料包扎是否妥善舒适,有过敏、刺激或吸收中毒等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师。
    【药物性皮炎的预防】
    (1)用药前应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或结构相似的药物。
    (2)用药应有的放矢,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疹的早期反应症状,如突然出现瘙痒、红斑、发热等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确定或排除药疹的可能性。
    (3)应用青霉素、血清、普鲁卡因等药物时,应按常规作皮肤过敏试验,阳性者不可用药。
    (4)已确诊为药疹者,应记入病案并嘱病人牢记致敏药物,不可再用此药。
    100.腰椎穿刺术及其注意事项是什么?
    【目的】
    (1)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对诊断脑炎,脑膜炎,脑血管病变,脑瘤及椎管内病变等有重要意义。
    (2)鞘内注射药物或注入空气做气脑摄片检查。
    (3)测定颅内压力和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出血等。
    【禁忌证】
    颅内压增高已发生脑疝者,颅后窝病变伴有严重颅内压增高者;穿刺部位近期有感染灶,败血症或全身感染、休克、衰弱、病危者。
    【用品】
    治疗盘、皮肤消毒剂、棉签、胶布、普鲁卡因、腰穿包(内有穿刺针头、测压管、5ml注射器、7号针头、试管、孔巾)、无菌手套、火柴、酒精灯。
    【方法】
    (1)询问病人药物过敏史,做普鲁卡因皮试。对过度紧张和躁动不安者,术前半小时给予镇静剂。
    (2)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无误,嘱病人排便。
  &(3)病人体位:去枕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板垂直,向胸前屈曲,双手抱膝紧贴腹部。
    (4)穿刺点定位:以左右髂后上棘的连线与后中线的交会处作为穿刺点,并做好标记(成人选3~4腰椎棘突间隙,儿童选4~5腰椎棘突间隙)。
    (5)常规皮肤消毒,戴无菌手套,铺孔巾,暴露穿刺部位。
    (6)局麻:用1%~2%普鲁卡因2~4ml自皮下到椎间韧带做局部麻醉。
    (7)穿刺: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垂直于脊柱缓慢刺入,成人进针深度约为4~6cm,儿童约为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脊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拔出,如有脑脊液溢出,应立即插上针芯。拔出针芯后迅速接上测压管或脑压表,测量压力。记录此时脑脊液的静水压,即为初压。正常压力为0.9~1.7kPa。
    (8)移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验。如需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9)采集完毕,再接上测压管,测试脑脊液终压。然后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涂上碘伏,覆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禁忌证: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做眼底检查及必要的检查,如颅脑CT,MRI扫描等。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或脊椎部位有化脓病灶者,禁忌穿刺,凡病人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或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或伴有脑干症状者均禁忌穿刺。
    (2)针头刺入皮下组织后进针要缓慢,以免用力过猛时刺伤马尾神经或血管。如系外伤出血,须5~7d后才能重复检查。
    (3)不安、躁动和不能合作的可在镇静剂或基础麻醉下进行,幼儿和精神紧张病人应妥为扶持。
    (4)穿刺过程如病人出现呼吸、脉搏、血压等异常或出现脑疝症状时,如瞳孔散大、意识不清、呼吸节律改变,应立即停止穿刺或放液并做相应处理。
    (5)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同量脑脊液,然后再注入用生理盐水充分稀释的药物,避免化学性刺激引起不良反应。做气脑检查时,应先缓慢放液10ml,再注入滤过空气10ml,如此反复进行,达所需量时再行摄片。
    (6)穿刺后,尤对颅压增高者,术后12~24h应注意观察意识情况,呼吸、脉搏、血压、瞳孔和肢体运动等变化。
    (7)术后去枕平卧4~6h,严重颅内压增高者需卧床1~2d。防止头痛、眩晕或呕吐等症状发生。
    101.静脉切开术及其注意事项是什么?
    【适应证】
    (1)病情紧急如休克、大出血等,急需快速大量输血、输液而静脉穿刺有困难时。
    (2)需较长时间维持静脉输液,而表浅静脉和深静脉穿刺有困难或已阻塞者。
    (3)施行某些特殊检查如心导管检查、中心静脉压测定等。
    【禁忌证】
    静脉周围皮肤有炎症或有静脉炎,已有血栓形成或有出血倾向者。
    【用品】
    无菌静脉切开包、清洁盘及常规消毒用品,输液器材。
    【方法】
    一般选择四肢表浅静脉切开,最常见的是内踝前或卵圆窝处大隐静脉切开为例。
    (1)病人仰卧位,术侧下肢外旋,静脉切开部位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用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
    (2)在内踝前上方3cm处,横形切开皮肤,长约2~2.5cm。
    (3)用小弯止血钳分离皮下组织,将静脉挑出并在静脉下穿过细丝线2根,用1根先结扎静脉远侧端,暂不剪断丝线,留作安置导管时做牵引用。
    (4)牵引远侧丝线将静脉提起,用小剪刀在静脉壁上剪一“V”型切口,以无齿镊夹起切口上唇静脉壁,将静脉切开导管快速插入静脉腔,深约5cm,结扎近侧丝线并将导管缚牢。将备好之输液器接头与导管连接,观察液体输入是否通畅及有无外渗。
    (5)剪去多余丝线,缝合皮肤切口。用1根皮肤缝线环绕导管结扎固定,以防滑脱。外用无菌敷料覆盖,胶布固定。
    (6)不再使用时,消毒,剪断结扎线,拔出导管,局部加压,覆盖纱布包扎,胶布固定。术后7d拆除皮肤缝线。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预防感染。
    (2)经常观察局部情况,特别注意插管是否滑脱,是否通畅,有无回血,局部有无异常肿胀及压痛。
    (3)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3d,如系硅胶管,可稍长。插管处每日用碘伏消毒,并更换敷料。如无禁忌,可每日定时用小剂量肝素溶液冲洗导管。若发生静脉炎,应立即拔管。
作者: 柯可    时间: 2010-5-14 14:28:04

怎么没看全啊




欢迎光临 护士论坛_护士网_护理论坛_512华护士论坛_国际护士论坛_卫生人才网 (http://512test.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