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论坛_护士网_护理论坛_512华护士论坛_国际护士论坛_卫生人才网

标题: 预防医学(二)真题试卷及答案 [打印本页]

作者: yun-star    时间: 2009-11-4 13:48:45     标题: 预防医学(二)真题试卷及答案

预防医学(二)真题试卷及答案
       

预防医学《二》试卷
本试卷共8页。满分l 0 0分;考试时间1 5 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 0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是       【    】
  A.食物含氟量过高    8。饮水含氟量过高   
  C。煤烟含氟量过高    D。长期摄入过量氟
2.与人类癌症关系最密切、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      【    】
  A。化学因素    B。物理因素
  C。生物因素    D。心理因素   
3.驱汞治疗的药物是    【    】
  A。二巯丙磺钠     B。依地酸二钠钙
  C.阿托品    D。青霉胺
4.诊断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应出现的体征是    【    】
  A.瞳空L缩小    8。意识模糊   
  C。肺水肿  .    D。肌束震颤   
5.医院污水经处理消毒后,总大肠菌群数不得大于    【    】
  A。300cfu/L    B。400cfu/L   
  C。500cfu/L D。600cfu/L
6。参考蛋白质指的是    【    】
  A。牛奶蛋白质    8。鸡蛋蛋白质
  C。鱼肉蛋白质    D。大豆蛋白质     
7。按闰前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热能主要来源于食品中的        【    】
  A。薯类和豆类    8。肉类和蛋类
  C。果晶、蔬菜类和奶类        D。粮谷类和薯类   
8。晷前比较肯定的必需脂肪酸是    【    】
r A。亚麻酸      B。亚油酸   
  C。二十碳五烯酸    D。花生蕊烯酸
9。某医院拟表示一年中各月病床使用率的变化趋势,应选用的统计图是    ‘    【    】
  A。普通线图   B。直条图   
  C。散点圈    D.直方图   
10。单因素方差分析中,F值的计算公式为    【    】
    A。SS总一SS缀闯        B。SS组间/(k一l)
    C。u-<uq缓浅/(N~k)D。MS组间/MS组
11.多个均数阉两两比较可以选择的方法是    【    】
  A。t检验    8。X2检验
  C。q检验    D。秩和检验   
12.对两变量X和Y同时进行相关与圈归分析,其结果一定是    【    】
    A。篓>0,b<2 0    8。r>0,b>0
    C。r<0,b>0 D。r=b
13.有季节性升离的疾病是    【    】
  A。肝炎    B.性病
  C。露炎    D。肺炎
14.混杂因素是        【  】
    A。该疾病的相关因素    B。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关.
    C。是研究霞标因素与疾病之闻的中闻成分D。是使病因研究更为清楚的因素
15.针对病因采取的预防措施称为    【    】
  A。计划免疫    B。二级预防   
  C。特异预防    D。三缀预防
16.传染病能够得以传播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
    A。病原体生存的条件1    8。传染源和易感者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D。传播途径和易感者   
17.各种死因中比例最高,称之为第一杀手的疾病是        【    】
    A。心脑血管疾病一    B.恶性肿瘤
    C。结核    D。艾滋病
18.我国意外事故的特点是      【    】
    A。致残率低.    B.女性自杀率较男性高
    C。年龄在6 0岁以上     D。A型性格较少
19.属于医院内感染的疾病是    【    】
  A.入院前感染,住院期间出现症状    B。入院前感染,出院1个月后出现症状
  C.入院前感染,出院3个月后出现症状    D.人院后感染,出.院后出现症状
20.尘肺是指    【    】
  A.肺组织炎症性疾病    B.肺纤维组织疾病
  C.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D.肺部增生性疾病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 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属手刺激性气体的有        【    】
  A.S03    8。NOx     
  C.S02     D.CO E.H2 S
22.维生素具有的特点是    ,    【    】
  A.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B.机体需要量甚微  :
  C。构成机体组织    D.提供热能 E.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23.临床营养评价中的人体测量法包括    【    】
  A.体重       8.胸围
  C.皮下脂肪厚度D.AC  E.AMC   
24.统计表的基本构成有         【    】
  A.标题    B.横标目
  C.纵标目D,.线条E.数字
25。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有    【    】
  A.采用成组比较    B。随机分配
  C.配比        D。限制 E.分层分析   
26.临床试验的特征有        【’  】
  A。不违背医德    8.有对照组
  C。是一种前瞻性研究    D。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E.有干预措施
27.垂直传播包括       【  】
  A。经胎盘传播        B.下行性传播   
  C.上行性传播    D.分娩时引起的传播 E.分娩后引起的传播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 6分)
28.自然环境29.法定职业病30.心身疾31.食物中毒32.样本
33.标准差34.病例对照研究35.预防接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 0分)
36.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有哪些特点?
37.合理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是什么?
38.简述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的预防措施。
39.描述性研究能提供什么信息?
40.形成病因假设的方法有哪些?
4 1。简述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内容。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 0分,共20分》
42.某地某年8月份发生一起由食用肉类和蛋类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状为腹痛、腹泻.,黄绿
  色水样便,个别病人有脓血便,多数病人潜伏期为l 2~2 4小时,体温在3 8~3 9 qC,你认为
  最可能是哪一种食物中毒,将如何治疗?
4 3.某医生用甲、乙两种药治疗急;涟支气管炎病人,甲药治疗7 4倒,有效6 8例;乙药治疗6 3
  例,有效5 2例。
  (1)问两种药的有效率分别是多少?
  (2)两种药物的总有效率是否有差别?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 0分)
1。D(P22    2。A(P299)    3。A(P44)    4。C(P 47)    5。C(P 65)    6。B(P 90~9 1)
7。D(P 94)8。B(P 93)    9。A(P162    1 0。D(P173)    ll。C(P 176)    12。B(P 190)
13。D(P210)    14。B(P232)  15。C(P250)  1 6。C(P262)  17.A(Pza7) 1 8。B(P302)
19。D(P309)    20。C(P53)
1.[解析]  地方性氟中毒是生活在高氟地区的居民长期摄入过量的氟而引起的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特征的
  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
3.[解析]  驱汞治疗药物有二巯丙磺钠或二巯丁二钠。
4。[解析]  诊断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应出现的体征有肺水肿、昏迷、呼吸麻痹、脑水肿。
5。[解析]  医院污水处理后总大肠菌落不得大于500cfu/L。
7.[解析]  目前在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中,热能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中的粮谷类和薯类。
8。[解析]  目前比较肯定的必需脂肪酸是亚油酸。
11。[解析]  多个均数间两两比较可以选择的方法是q检验。
1 3.[解析]  许多疾病一年四季均发病,但仅在一定季节发病率升高,如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节,而呼吸
  道传染则在冬春季升高。
14.[解析]  混杂因素须同时具备以下两项条件:(1)它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2)必须与暴露因素
  有关。
1 5.[解析]  针对病因采取的预防措施称为特异预防。
1 6.[解析]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1 9.[解析]  医院内感染指病人入院后发生的感染;感染在医院期间获得,出院后才发病者也属于医院感染。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 4分)
2 1.ABC(P48)    2 2.ABE(P 95)    23.ACDE(P135 ~136)24。ABCDE(P154    25.BCDE(P232)   
26。ABCE(P233~234)2 7。ACD(P268)    •
23。[解析]  临床营养中的人体测量法包括:身高、体重、皮下脂肪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体脂含量。
24.[解析]  统计表的基本构成有:标题、标目、线条、数字、备注。  1
25。[解析]  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有:限制、配比、随机化、分层分析、多因素分析。
27.[解析]  垂直传播包括:经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分娩时引起的传播。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 6分)    ‘    ’
28.(P 7 7)是指围绕着人类的空间中可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扣口
29.(Ip34)凡由政府主管部门用法令形式明文规定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
30.(P 8 7)是一组有躯体症状,其发生、发展、转归和预防均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或综合征
31.(P114)是指正常人经口摄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后,引起的以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
32.(P,47)从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
33.P150)是描述一组计量资料离散趋势或分布状态特征的指标。(或描述数据间参差不齐程度的指标)。
34.(P22f)是选择患有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作为病例组,选择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作为对照,分别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个(些)危险因素的比例,以判断暴露危险因素与该疾病有无关联。
35.(P253)是指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P29)
  (1)影响人群的广泛性;(1分)
  (2)低剂量作用的长期性;(1分)
  (3)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性;(1分)    .
  (4)影响作用的多样性。(2分)
37.(Pl01~102)
  (1)满足机体所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1分)
  (2)应该保证营养素之间的平衡;(1分)
  (3)建立科学的膳食制度;(1分)
  (4)合理的加工烹调;(1分)
  (5)对人体无毒无害。(1分)
3 8。(P110 )    ’
  (1)防霉:降低粮食含水量,低温保藏,干燥、通风,除氧充氮或用二氧化碳保藏;(2分)
  (2)去毒:剔除霉粒、碾轧加工及加水搓洗,植物油加碱去毒法;(1分)
  (3)加强食品卫生监测、监督,限制各种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2分)
3 9。(P212)                          
  (1)描述性研究提供了痰病或健康状况分布的情况,为疾病防治提出了熏点地区、时间及对象,可供卫生行
    政部门制定预防策略和卫生政策时参考;(2分)
  (2)也可通过痪病或健康状态分布特征的对比分析,提出致病因素的假设,为开展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2分)
  (3)也可用于防治措施的效果评价。(1分)
40。(P244)   
  (1)求同法;(2分)
  (2)求异法;(1分)   
  (3)共交法;(1分)   
  (4)类推法。(1分)   
41。(P293)
  (1)积极开展健康教育;(1分)
  (2)合理饮食、限制盐摄入量;(1分)
  (3)开展适量运动,防止超重和肥胖;(1分)
  (4)不吸烟和减少饮酒量;(1分)    、
  (5)防止各种感染。(1分)    .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 0分)’
42。(1)(P 1 16。-.m)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3分)
  (2)(P 119)迅速排除毒物,催吐、洗胃;(2分)
  (3)(P119对症治疗,治疗腹痛、腹泻、纠正酸中毒、补液等,抢救循环及呼吸衰竭;(3分)
  (4)(P119特殊治疗,用抗生素治疗。(2分)
43。(P》79。180)    。
  (1)甲药有效率6 8/74×1 00%一9 1.8 9%(1分)
    乙药有效率5 2/6 3×1 00%一82。5 4 Yo(1分)
  (2)①假设:两药相同。(1分)

    ③X2<X(0.05,1)一3。84  P>0。0 5  (1分)    .
    ④按0。05水准,两药治疗的总有效率相同。<2分)
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预防医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3200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属于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的是(  )
A.痛痛病    B.布氏杆菌病    C.水俣病    D.地方性氟中毒
2.引起水俣病的化学元素是(  )
A.铅      B.汞        C.铬      D.镉
3.伦敦烟雾事件的起因是由于污染物的(  )
A.急性作用   B.慢性作用     C.远期作用   D.非特异作用
4.严重中毒时出现“电击型”死亡的毒物是(  )
A.HF       B.Cl2       C.HCN     D.COCl2
5.慢性汞中毒的特有症状为(  )
A. 震颤     B.易兴奋症    C.汞线      D.肾脏损害
6.驱汞治疗的药物是(  )
A. 二巯丙磺钠  B.依地酸二钠钙  C.阿托品    D.青霉胺
7.最常用的毒性参数为(  )
A.LD100     B.LD50     C.LD0      D.LD
8.苯所致的职业肿瘤为(  )
A.肝癌     B.肺癌      C.白血病    D.间皮瘤
9.一般在冬季病房、治疗室的室温为(  )
A.16~20℃   B.18~22℃    C.20~22℃   D.20~23℃
10.铁最好的食物来源是(  )
A.动物瘦肉            B.奶及奶制品
C.粮谷类             D.动物血
11.在体内氧化产生16.74KJ热量的是(  )
A.脂肪     B.维生素     C.蛋白质    D.无机盐
12.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是(  )
A.20-30%   B.30-40%    C.40-50%   D.50-60%
13.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是(  )
A.提供脂溶性维生素        B.提供必需脂肪酸
C.不能提供热能          D.为机体提供膳食纤维
14.儿童青少年膳食应根据季节和当地供应情况(  )
A.合理制订食谱          B.多提供高蛋白膳食
C.提供更多的微量元素        D.多提供各种无机盐
15.对于正态分布资料的95%正常值范围,宜选用(  )
A. ±2.58s                        B.  ±1.96s
C.  ±2.58                      D.  ±1.96
16.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可简述为(  )
A. 组间方差大于组内方差
B. 组间方差小于组内方差
C. 总误差可以分解成组间误差和组内误差
D. 两方差之比服从F分布
17.当研究人群数量大且流动性很强,描述发病强度的指标是(  )
A.发病密度            B.累积患病率
C.累积发病率           D.累积死亡率
18.估计疾病与暴露之间的关联,常用指标是(  )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D.标化比
19.考核预防接种效果包括(  )
A.免疫学效果评价和统计分析   B.细菌学评价和免疫学效果评价
C.流行病学评价和统计学分析   D.流行病学评价和免疫学效果评价
20.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有(  )
A.药品管理不善         B.免疫功能增强
C.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      D.体力活动减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可未选均无分。
21.中暑的常见诱因有(  )
A.过劳             B.体弱
C.肥胖             D.睡眼不足      E.对热不适应
22.医院污水消毒方法有(  )
A.加热             B.加氯
C.臭氧             D.辐射           E.紫外线
23.临床营养评价的基本方法是(  )
A.体脂含量           B.人体测量法
C.临床生化检验         D.体重测量           E.膳食营养评价
24.统计学上的误差主要有(  )
A.系统误差           B.标准误差
C.随机测量误差         D.抽样误差           E.计算错误误差
25.疾病的控制工作内容有(  )
A.大搞爱国卫生运动       B.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C.管理好粪便          D.管理好工业废气、废水和废渣       E.疾病监测
26.受感染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  )
A.人们与受感染动物接触机会   B.人们对动物的爱护程度
C.人们对动物的保护程度     D.人们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程度   E.人们饲养宠物的数量
27.艾滋病的危险因素是(  )
A.拥抱             B.性行为
C.握手             D.母婴传播                E.血液传播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6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8.自然环境29.碘缺乏病30.蛋白质生物学价值31.食物中毒32.相关系数33.疾病分布34.病因35.人群易感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7.职业病诊断的依据有哪几方面?38.简答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的预防措施。
39.简答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40.怎样才能做到使样本具有代表性?41.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如何?
五、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用甲乙两种血清学方法检查已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30人,结果如下表。
试问两检验结果有无差别。
 两种检验的结果
乙法 甲  法 合计
+ -
+ 7 3 10
— 14 6 20
合计 21 9 30
43.甲研究:Brinton等人1998年对绝经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选择病例2866人,对照3141人,结果病例组有1979人是绝经,对照组有868人是非绝经。
乙研究:为证实非职业性环境青石棉与恶性肿瘤关系,1978年1月追踪到1995年12月,对青石棉污染区(大姚县:4543人)和无青石棉污染区(禄丰县:5626人)进行了死亡率调查,污染区肺癌死亡人数为21人,非暴露组死亡人数为12人。
问:○1甲、乙研究分别属于何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
  ○2甲研究与乙研究有何不同?
  ○3甲研究与乙研究分别如何分析?(写出具体步骤,不必计算结果)。
作者: yun-star    时间: 2009-11-4 13:50:14     标题: •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预防医学(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级预防也称之为( )
A.临床前期预防B.临床期预防 C.“三早”预防 D.病因预防
2.对疫源地排泄物、分泌物及所污染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称为( )
A.随时消毒 B.三日消毒 C.终末消毒 D.空气消毒
3.水俣病是由于环境污染物的( )
A.急性作用 B.远期作用 C.非特异作用D.慢性作用
4.决定化学污染物毒性大小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污染物的理化特性和浓度 B.污染物的作用时间 C.个体易感性 D.污染物的联合作用
5.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 )
A.肝脏 B.造血系统 C.神经系统 D.皮肤
6.HCN中毒的特殊体征为( )
A.喉头痉挛水肿 B.去大脑皮层状态 C.肺水肿 D.皮肤粘膜及静脉血呈鲜红色
7.矽肺常见和最主要的X线表现为( )
A.肺门改变 B.肺纹理改变 C.类圆形小阴影 D.条索状阴影
8.目前国内外评价噪声强度的大小常用( )
A.A声级 B.B声级 C.C声级 D.总声级
9.能产生热量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B.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C.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 D.蛋白质、脂肪、无机盐
10.成人钙的每日供给量为( )
A.500mg B.600mgC.700mg D.800mg
11.将不同的食物混合食用可提高蛋白质的( )
A.生物学价值 B.消化率 C.质量 D.含量
12.铁的含量和利用率均高的食物是( )
A.木耳 B.海带 C.猪肝 D.绿色蔬菜
13.每日必须由膳食中提供以满足机体各种营养素需要的量为( )
A.营养素平均需要量 B.营养素最低需要量 C.营养素最高需要量 D.营养素供给量
14.某人体重70kg,身高1.7m,其BMI值是( )
A.24.2 B.24.4C.25.0 D.30.5
15.目前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措施是( )
A.饮食疗法 B.口服降糖药 C.体育锻炼 D.注射胰岛素
•        16.某血库提供5544例A、B、O、AB血型分布资料如下:( )

该资料的类型是
A.计量资料 B.计数资料 C.等级资料 D.圆形资料
17.分别用中药和蒙药方剂治疗同病种、同病程的某病患者200名。随机分组观察疗效,疗效分为治愈、显效、好转、无效。若比较两种方剂的疗效优劣,可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 A.t检验 B.χ2检验 C.秩和检验 D.F检验
18.历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卫生革命,其主要任务是( )
A.防治慢性病 B.防治营养缺乏病 C.防治中毒病 D.防治传染病
19.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病例的原则是( )
A.病例的准确性B.病例的普遍性 C.病例的代表性 D.病例的特殊性
20.整个感染过程均无明显临床症状和患病历史而排除病源体的人称( )
A.潜伏期病源携带者 B.健康病源携带者 C.健康者 D.恢复期病源携带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氟骨症骨结构改变的主要类型有( )
A.硬化型 B.缺损型 C.疏松型 D.混合型 E.囊变型
22.影响矽肺发病的因素有( )
A.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B.粉尘分散度 C.粉尘硬度 D.粉尘浓度 E.个体因素
23.心身疾病的基本体征有( )
A.以躯体症状为主 B.神经症 C.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过程
D.有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 E.有与躯体症状相关的体征
24.下列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有( )
A.维生素K B.维生素B1.维生素B6 D.维生素CE.维生素D
25.食物中毒的特点有( )
A.潜伏期短 B.多数呈暴发性 C.临床症状相似 D.有明显余波 E.对健康人无传染性
26.描述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有( )
A.四分位数 B.均数 C.中位数 D.构成比 E.概率
27.下列属于预防接种反应中的异常反应的有( )
A.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B.晕厥 C.过敏性皮炎
D.血管神经性水肿 E.过敏性休克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8.地方性氟中毒29.环境污染30.中暑31.基础代谢32.卡价33.统计描述
34.相对危险度35.自然疫源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37.职业性肿瘤有哪些特点?
38.营养治疗性膳食包括哪几类?
39.简答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区别与联系。
40.消灭疫源地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1.医院内感染微生物来源有哪些?
五、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某医院选取妇科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术后常规护理外,于术后24小时~26小时行腰骶部背腧穴热敷法1小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如下表。试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下结论。
两组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比较(小时)


t&not;0.05(38)=2.02
43.某地1980年初人口为99590,年末人口为100400,在这一年中,死亡1000人,共发现300名肺结核病例(其中200人为1980年以前诊断的),死于肺结核的病人为60人,由此可计算哪些频率指标?请分析计算。
作者: yun-star    时间: 2009-11-4 13:51:26     标题: 2006年4月全国自考“预防医学二”试题

2006年4月全国自考“预防医学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引起痛痛病的化学元素是( )
A.镉B.铍C.铅D.铬
2.HbCO的解离速度较HbO2的解离速度慢( )
A.4000倍B.3800倍C.3600倍D.3400倍
3.下列毒物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是( )
A.COB.Cl2C.H2SD.HCN
4.慢性汞中毒的三大典型表现是( )
A.胃肠炎、易兴奋症、皮炎B.神经症、口腔炎、间质性肺炎
C.脑病、麻痹、口腔炎D.易兴奋症、震颤、口腔炎
5.诊断慢性中度苯中毒血象检查结果应出现( )
A.白细胞数低于4×109/LB.血小板数低于80×109/L
C.中性粒细胞数低于2×109/LD.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109/L
6.决定粉尘对人体危害性质和程度的是( )
A.粉尘的硬度B.粉尘的分散度C.粉尘的化学组成D.粉尘的溶解度
7.语言频段是指( )
A.300、500、800HzB.500、1000、2000HzC.1000、2000、3000HzD.2000、3000、4000Hz
8.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等于食物中的含氮量乘以( )
A.8.25B.7.25C.6.25D.5.25
9.下列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 )
A.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B.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
C.赖氨酸、色氨酸、胱氨酸D.苏氨酸、苯丙氨酸、胱氨酸
10.生物学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 )
A.质量和比例B.组成和质量C.含量和比例D.含量和质量
11.碳水化合物在营养学上也称之为( )
A.糖类B.多糖类C.单糖类D.寡糖类
12.完整的营养调查应包括( )
A.膳食调查、生化检查、称重B.膳食调查、生化检查、记帐
C.膳食调查、生化检查、机体营养状况检查D.膳食调查、机体营养状况检查、称重
13.为防止霉变,玉米含水量应控制在( )
A.18%以下B.16%以下C.14.5%以下D.12.5%以下
14.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 )
A.肉类B.海产品及腌菜C.海带及蛋类D.剩饭剩菜
15.老年人膳食中食盐量应控制在每日( )
A.6g以下B.8g以下C.10g以下D.12g以下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随机抽样就是随便抽样B.样本是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C.总体就是多个样本的和D.数字资料就是计量资料
17.四个样本经方差分析P<0.05,为进一步弄清四个均数彼此之间的差别须进行( )
A. 检验B.q检验C.秩和检验D.t检验
18.疾病自然史就是( )
A.临床病人的自然转归过程B.病人接受临床治疗后的愈后过程
C.疾病在人群中自然发展过程D.疾病在野生动物中自然发展过程,可传染给人
19.自病源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开始出现的这一段时间称为( )
A.潜伏期B.外潜伏期C.临床症状期D.感染期
20.发病密度的分母是( )
A.年初人口B.年末人口C.年平均人口D.人时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 )
A.急性作用B.慢性作用C.远期作用D.致敏作用E.非特异作用
22.职业性肿瘤的特点有( )
A.病因明确B.有好发部位C.潜伏期较短D.有特殊的细胞类型E.恶性程度较低
23.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分为( )
A.感染型食物中毒B.真菌性食物中毒C.霉菌性食物中毒D.毒素型食物中毒
E.化学性食物中毒
24.反映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有( )
A. B.MC.sD. E.sp
25.避免传染病接触者发病而成为传染源,必须对接触者采取以下措施( )
A.应急预防接种B.药物治疗C.医学观察D.隔离或留验E.药物预防
26.结核病的危险因素有( )
A.耐多药结核菌株的蔓延B.长期青霉素治疗C.防治不力D.体力活动少E.人口流动
27.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因素有( )
A.维生素缺乏B.安全意识教育不够C.盐摄入过多D.微量元素硒缺乏E.缺少体力活动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8.生物富集29.高危人群30.慢性中毒31.动态数列32.双盲法33.冷链
34.疫源地35.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简答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措施。37.影响矽肺发病的因素有哪些?
38.简答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39.简答糖尿病饮食疗法的作用。
40.如何区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41.简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五、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某医院收集了开展整体护理前后454名剖宫产妇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开展前,220名产妇中有40名于术后24小时内开始下床活动;而开展后,234名产妇中有220名于术后24小时内开始下床活动。请通过产妇术后24小时内下床活动情况,说明整体护理是否有效?
43.某人1989年开始研究某地居民饮水类型与肝癌发病的关系,先将居民按饮水类型分为饮河水组26434人,饮深井水组29548人,观察至1998年饮河水组发病19人,饮深井水组发病15人。该研究属何种类型流行病学研究?请列表,并判断不同饮水类型与肝癌发病之间的关系。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预防医学(一)(含流行病学)试题
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比较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两组数据变异度的大小宜用(   )
A.极差        B.方差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2.以下以第二级预防作为主要控制策略的疾病是(   )
A.肺结核、乙型肝炎等传染病   B.肺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
C.矽肺、职业中毒等职业病   D.碘缺乏症等地方病
3.以下关于社区诊断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重点是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与康复 B.可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供求状况
C.用于确定社区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D.应用社会学与流行病学的方法和手段
4.人体微量元素的含量小于体重的(   )
A.1%        B.0.1%C.0.01%       D.0.001%
5.表示两种或多种事物的相对变化速度最好选用(   )
A.线图        B.半对数图C.直方图       D.直条图
6.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的主要优点是(   )
A.可以早期发现病人     B.能得到可靠的人群信息
C.节省资源       D.可用于发病率特别低的疾病
7.人体健康是指(   )
A.人体不患病      B.对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有调节和适应能力
C.自我感觉良好       D.身心、社会等方面的健全与完美状态
8.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的食物是(   )
A.牛肉        B.牛奶C.鸡蛋        D.黄豆
9.在强噪声环境中停留较长时间,听力明显下降,脱离噪声环境后需要较长时间(数小时至十几小时)才能恢复,这种现象称为(   )
A.听觉适应       B.听觉疲劳C.噪声性耳聋      D.爆震性耳聋
10.采用标准化率的主要目的是(   )
A.更好地反映率的实际水平   B.消除内部构成差异,提高率的可比性
C.使较大的率变小;较小的率变大  D.使率能与任意资料进行比较
11.在一定范围的固定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大量具有相同症状和体征的病人。这种现象一般描述为(   )
A.短期波动       B.季节性C.大流行       D.地方性
12.驱铅治疗的首选药物为(   )
A.依地酸二钠钙      B.二巯基丁二酸钠C.二巯基丙醇      D.二巯基丙磺酸钠
13.以下关于联系强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当相对危险度大于3-4倍时,即可认为两者间存在因果联系
B.联系强度常以相对危险度来表示C.相对危险度越大,其联系有因果关系的可能性亦越大
D.比值比也是表示联系强度的常用指标
14.可用于维生素B1营养状况鉴定的指标是(   )
A.红细胞内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系数B.红细胞转酮酶活力与二磷酸硫胺素效应
C.暗适应能力D.基础代谢率
15.社区试验设计的主要特征为(   )
A.以个体为单位确定试验分组   B.常用于预防性制剂或方法的评价
C.以人群为整体确定试验分组   D.常用于治疗药物或方法的评价
16.热射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为(   )
A.体温升高,达39-40℃    B.大量出汗,水盐平衡失调
C.肌肉痉挛,疼痛     D.血压下降,面色苍白
2.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41.简述现况调查的用途。
42.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43.简述均数间比较的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
44.试述病例对照研究设置对照的目的,对照的主要来源和基本类型。
45.与矽肺发病有关的因素有哪些?
46.简述临床场所实施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意义。
47.简述对食物蛋白质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的常用指标。
48.简述总体与样本的概念及联系。
49.碘缺乏病的三级预防都有哪些措施?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预防医学(一)(含流行病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每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热系数为(   )
A.2 kcal     B.4 kcal    C.6 kcal   D.9 kcal
2.目前,造成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为(   )
A.交通运输         B.自然灾害C.生活性污染         D.生产性污染
3.我国政府认为:实现HFA/2000的关键是(   )
A.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B.培训足够的全科医生
C.向农村增加更多的医疗投资     D.建立更多的医疗机构
4.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特点是(   )
A.设有研究因素的暴露组与非暴露组B.可同时对多种疾病进行研究
C.通过组间暴露史的比较,分析暴露是否与发病有关D.从因至果
5.预防性消毒是指(   )
A.对现有或曾有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
B.对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场所等及时进行的消毒
C.在未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对有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场所等进行的消毒
D.传染源离开后,对其居室环境进行的彻底消毒
6.某些传染病有规律的经过若干年发生一次流行的现象称为(   )
A.短期波动       B.长期变动C.季节性        D.周期性
7.正态分布曲线在区间(μ,μ+σ)上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为(   )
A.68.27%       B.34.14%  C.95%        D.99%
8.尘肺病的诊断依据主要为(   )
A.职业史+临床表现     B.临床表现+X线胸片C.病史+临床表现      D.职业史+X线胸片
9.若用统计图表示两个计量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宜用(   )
A.直方图        B.散点图C.构成图        D.直条图
10.臭氧空洞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引起(   )
A.肺癌的死亡率上升     B.感冒的发病率上升C.白内障的发病率上升     D.佝偻病的发病率上升
11.某地饮水中氟含量1.91PPM,氟斑牙患病率70.52%,无Ⅲ度氟骨症患者。此地应为地方性氟中毒的(   )
A.非病区         B.轻病区C.中等病区        D.重病区
12.人体必需氨基酸指的是(   )
A.食物中含量最少的氨基酸B.在人体内由其它氨基酸转化合成的氨基酸
C.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氨基酸D.食物中含量较多的氨基酸
13.SO2被人体吸入可引起上呼吸道粘膜的炎症,主要是因为(   )
A.SO2易溶于水       B.SO2与飘尘有协同作用C.SO2可形成酸雨       D.SO2可形成光化学烟雾
14.对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处理时应该(   )
A.将剩余食物销毁,容器彻底清洗B.将患者排泄物彻底消毒
C.将食具洗刷干净后,蒸煮消毒D.将携带病原体的炊事人员调离食堂工作
15.需进行数周的血压和危险因素监测,获得进一步资料后,决定是否使用降压药治疗适用于高血压的(   )
A.高危组         B.很高危组C.中危组         D.低危组
1.        C.听觉疲劳为功能性改变,听觉适应为器质性改变
D.听觉疲劳为器质性改变,听觉适应为功能性改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3.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有(      )
A.节约蛋白质     B.预防高脂蛋白血症C.预防结肠癌     D.有利于食物消化E.促进矿物质吸收
24.痛痛病(      )
A.是镉污染而引起的公害病B.是长期食用受污染的鱼贝而引起的公害病
C.是由于体内钙磷代谢障碍而导致的骨骼损害D.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症状
E.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Hunter—russel症侯群
25.人们拒绝改变不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或生活方式的原因是(      )
A.需要割舍个人爱好B.需要付出艰苦的行动C.担心会危及他们的社会关系
D.担心行为转变的意义不大E.存在侥幸心理
26.CO急性重度中毒意识障碍恢复后出现的迟发脑病主要表现为(      )
A.锥体系症状     B.锥体外系症状C.多发性神经炎     D.精神意识障碍E.再生障碍性贫血
27.职业性慢性中度铅中毒的诊断依据有(      )
A.贫血     B.腹绞痛C.铅麻痹     D.铅脑病E.末稍感觉障碍
28.社区健康项目评价的类型有(      )
A.形成评价      B.可行性评价C.过程评价      D.目标评价E.效果评价
29.在进行2个县某病死亡率的标准化时,确定标准人口数的方法有(      )
A.用全国的人口数   B.用全世界中某一国的人口数C.用某乡人口数   D.用两组人口数相加
E.用其中的一组人口数
30.35岁以上男性吸烟人群疾病的相对危险度如下表,表中资料可以说明(      )
a)        相对危险度
2.        肺癌                     13.0
3.        其它肿瘤                    1.0
4.        其它呼吸道疾病                1.4
5.        冠状动脉栓塞                1.2
6.        其它                     1.1
7.       
A.联系的一致性
B.联系的强度
C.联系的时间性
D.联系的合理性
E.联系的特异性
8.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41.简述引起人体维生素不足或缺乏的常见原因。42.简述正态分布的应用。
43.什么是预调查?为什么要进行预调查?44.简述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的发病机理。
45.简述临床试验设计中选择研究对象的原则。46.试述标准误的应用。
47.简述心身疾病的三级预防。48.简述慢性苯中毒的分级诊断标准。
49.试比较给人体补充碘元素的几种方法的优缺点。
五、论述与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50.有人对吸烟与肺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1200名研究对象中肺癌患者占50%,调查结果发现肺癌患者和非患者中有吸烟史的比例分别为70%和40%。请根据资料列表并计算相应指标,解释计算结果。若统计分析表明P<0.01,可以做出什么推论?
51.试述中暑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52.试述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注意点。
课程代码:02881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
A.传染病       B.病因不明疾病
C.各种疾病与健康问题    D.非传染病
2.社区健康项目的操作模式分为①确定重点问题,②社区诊断,③项目评估,④社区动员,⑤社区干预等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应该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⑤④
C.⑤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⑤③
3.第二级预防是指(      )
A.康复预防       B.临床预防
C.临床前期预防      D.病因预防
4.要了解某市人群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最好选用(      )
A.爆发调查法      B.筛查法
C.普查法       D.抽样调查法
5.两样本资料比较时,若t >t0.05(v)时则认为(      )
A.两总体均数不同     B.两总体均数相同
C.两样本均数不同     D.两样本均数相同
6.某人在38个肺癌病人和38个对照中研究了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结果病例与对照均吸烟的共有20对,均不吸烟的4对,病例不吸烟但对照吸烟的有4对。据此计算OR为(      )
A.2.5        B.5.0
C.1.0        D.2.0
7.过量摄入可在体内引起积蓄中毒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C       B.维生素B1
C.维生素A       D.叶酸
8.职业接触苯对人体的慢性损害主要表现在(      )
A.神经系统       B.造血系统
C.肝、肾       D.骨骼
9.表示乙肝表面抗体平均滴度水平常用(      )
A.全距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算术均数
10.使用阿托品抢救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病人,是因为阿托品可以对抗有机磷的(      )
A.毒蕈碱样效应      B.烟碱样效应
C.中枢神经系统效应     D.迟发性脑病
11.Sy,x表示(      )
A. 的离散度      B. 对 的离散度
C.y对x的离散度     D.y对 的离散度
12.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的食物是(      )
A.黄豆        B.鸡蛋
C.大米        D.芹菜
13.临床试验设计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是指(      )
A.随机分组—控制偏倚—交叉对照
B.均衡可比—随机对照—选择效应指标
C.盲法—设置对照—随机化分组
D.样本估计—设置对照—随机选择研究对象
14.母乳喂养的婴儿几个月大时应添加辅助食品(      )
A.2个月      B.4个月
C.8个月      D.1个月
15.水俣病患者的主要受损部位是(      )
A.肝、肾      B.造血系统
C.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D.泌尿系统及骨骼
16.容易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是(      )
A.海产和盐渍食品    B.发酵和罐头食品
C.肉蛋奶类食品     D.谷类和豆类食品
17.铅在骨骼中的沉积形式主要为(      )
A.甘油磷酸铅     B.磷酸氢铅
C.不溶性磷酸铅     D.铅磷灰石
18.反映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可靠性的指标是(      )
A.R       B.
C.S       D.CV
19.在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阶段,可用于消除或防止偏倚的方法是(      )
A.随机选择研究对象    B.分层分析法
C.盲法调查      D.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均衡性比较
20.痛痛病是一种公害病,其发生原因为(      )
A.含汞废水污染了土壤   B.含镉废水污染了土壤
C.含铬废水污染了土壤   D.含汞废水污染了水体
21.环境中无机汞甲基化的主要场所是(      )
A.空气       B.流动水体
C.水体淤泥      D.农田土壤
22.疾病与某种因素之间的联系,在不同地区、由不同作者进行研究均能获得同样或类似的结果,则提示两者可能存在因果联系。在病因推断中这种标准被称为(      )
A.联系的强度     B.联系的一致性
C.联系的特异性     D.联系的合理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B.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
C.发病与某特殊食物有关
D.病人之间不互相传染
E.发病率高而病死率低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经水传播包括经       和      传播两种情况。
32.艾滋病即         ,是人类最严重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33.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和        。
34.      是根据不同人群及疾病的特点,选用合适的运动方法和运动量,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锻炼的一种预防和治疗方法。
35.抽样调查设计与实施要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和      。
36.统计推断有      和      两种。
37.血液中二十碳三烯酸与二十碳四烯酸的比值大于      时,说明体内必需脂肪酸缺乏。
38.通过某病患者与非患者人群过去某些因素的暴露史和暴露程度来筛选和分析病因的研究设计称为       。
39.矽肺病人最常见的合并症为        。
40.表示总体特征的指标称为       ,表示样本特征的指标称为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41.简述运用相对数分析资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42.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43.简述疫源地的定义,影响疫源地范围的因素和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44.简述我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
45.简述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46.常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哪几种?试述各类指标的应用范围。
47.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作用特点有哪些?
48.简述临床实验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
49.在诊断职业病时,应注意收集哪几方面的资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8分,共24分)
50.有人拟用血糖试验在患病率为20%的10000人中进行糖尿病的筛检,已知这种试验的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50%;请根据资料列表并计算该试验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51.试述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发病机理。
52.在一项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试验中,将268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04人服用盐酸苯乙双胍,有26人死于心脏病;另一组64人服用安慰剂,有2人死于心脏病。两种疗法的心脏病病死率有无差别?
观察人数 死亡人数 病死率(%)
盐酸苯乙双胍组 204 26 12.8
安慰剂组 64 2 3.1
作者: yun-star    时间: 2009-11-4 13:53:15     标题: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区护理)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包括_生活方式_______、环境、生物因素和健康照顾系统四大类。
27.社区健康教育需求评估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健康教育对象的___人口学资料_____、健康知识程度和________态度_______等。
28.社区健康教育应具有巩固性、_____持续性_______和_____渐进性_______。
29.疼痛的基本类型有躯体妄想性疼痛、___组织损伤性____疼痛、内脏痛及牵扯痛、__心理生理障碍__性____疼痛。
30.护理理论是指通过对护理现象系统的、_整体______的观察,以描述、___解释_____护理现象。
31.家庭是以____婚姻____和___血缘_____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32.孕前期是指妇女从____生理发育____成熟到____怀孕前___的一段时期。
33.传染病的发生需要有_传染源______、传播途径及___易感人群______三个条件。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l5分)
34.家庭价值观
35.严密隔离
36.社区健康教育
37.死因构成比
38.残疾人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9.在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过程中,属于形象化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40.简述出血患者的社区急救护理措施。
41.评估社区人口群体特征的内容有哪些?
42.预防接种的一般禁忌证有哪些?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3.试述冠心病患者的社区保健护理内容。
44.试述临终护理的内容与原则。
作者: yun-star    时间: 2009-11-4 13:54:03     标题: 2009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2009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0分)  
  1.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 )
    A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特殊性
    B 、夸大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反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趋势
    D 、夸大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否认了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
            【标准答案】:C

  2.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
    A 、主观性和个别性
    B 、客观性和普遍性
    C 、社会性和历史性
    D 、稳定性和不变性
            【标准答案】:B

  3.认识的本质是 ( )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 、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标准答案】:A

  4.有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抽象的理论是不可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 、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B 、形而上学的错误
    C 、经验论的错误
    D 、唯理论的错误
            【标准答案】:C

  5.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的标准的是 ( )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 、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定是非
            【标准答案】:D

  6.社会意识是 ( )
    A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
    C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D 、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
            【标准答案】:C

  7.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 )
    A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B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标准答案】:A

  8.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 )
    A 、排斥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B 、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C 、把历史的发展看作自发的过程
    D 、否认人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标准答案】:B

  9.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 ( )
    A 、唯一形式
    B 、辅助形式
    C 、必要形式
    D 、基本形式
            【标准答案】:D

  10.具体劳动 ( )
    A 、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B 、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C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D 、创造剩余价值
            【标准答案】:C

  11.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 ( )
    A 、价值尺度职能
    B 、流通手段职能
    C 、支付手段职能
    D 、价格标准职能
            【标准答案】:C

  1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 )
    A 、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B 、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
    C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D 、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
            【标准答案】:C

  13.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 ( )
    A 、有机构成
    B 、价值构成
    C 、技术构成
    D 、数量构成
            【标准答案】:C

  14.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 ( )
    A 、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B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 、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D 、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标准答案】:B

  1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最典型的现象是 ( )
    A 、生产过剩
    B 、商品短缺
    C 、长期萧条
    D 、持续高涨
            【标准答案】:A

  16.商业资本独立化的条件:一是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分工,二是 ( )
    A 、存在独立的商业活动
    B 、有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分工
    C 、商业资本家有独立的投资
    D 、有商业店员可供剥削
            【标准答案】:C

  17.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水平一般相当于 ( )
    A 、本部门的剩余价值率
    B 、平均利润率
    C 、活期存款利率
    D 、长期贷款利率
            【标准答案】:B

  18.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是 ( )
    A 、卡特尔
    B 、康采恩
    C 、托拉斯
    D 、混合联合公司
            【标准答案】:D

  19.垄断阶段较之自由竞争阶段竞争范围的扩大主要体现在出现了 ( )
    A 、部门内部的竞争
    B 、部门之间的竞争
    C 、国内竞争
    D 、国际竞争
            【标准答案】:D

  20.资本主义国有经济一般不涉足的领域是 ( )
    A 、基础设施建设
    B 、大型科研项目
    C 、普通消费品生产
    D 、公共产品生产
            【标准答案】:C

  21.打着“援助”的旗号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控制属于 ( )
    A 、老殖民主义
    B 、新殖民主义
    C 、新老帝国主义的一贯做法
    D 、发展中国家的内在要求
            【标准答案】:B

  22.社会主义革命以后,首先要经过 ( )
    A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D 、战时共产主义阶段
            【标准答案】:A

  2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 ( )
    A 、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组织
    B 、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C 、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D 、各个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
            【标准答案】:C

  24.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 )
    A 、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
    C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
    D 、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
            【标准答案】:D

  25.资本主义的利润率是 ( )
    A 、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
    B 、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
    C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D 、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标准答案】:A

  26.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时 ( )
    A 、既让渡其使用权又放弃所有权
    B 、只让渡其使用权没有放弃所有权
    C 、一只放弃所有权没有让渡使用权
    D 、既不让渡使用权又不放弃所有权
            【标准答案】:B

  27.形成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的条件是 ( )
    A 、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
    B 、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
    C 、土地的交通条件不同
    D 、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标准答案】:D

  28.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 )
    A 、工业资本
    B 、银行资本
    C 、金融资本
    D 、商业资本
            【标准答案】:C

  29.垄断利润的产生说明 ( )
    A 、垄断可以创造新价值
    B 、垄断能转移更多旧价值
    C 、价值规律不再起决定价值的作用
    D 、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标准答案】:D

  30.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量资本输出的原因是 ( )
    A 、垄断可以创造新价值
    B 、发展中国家急需大量建设资金
    C 、垄断资本的利润率太低
    D 、对垄断资本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需求来说资本过剩了
            【标准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0分)  
  1.下列各项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 ( )
    A 、森林覆盖面的大小影响气候
    B 、人口状况影响社会的发展
    C 、天空出现流星雨是人类的不祥之兆
    D 、客观条件的好坏影响人们行动的效果
            【标准答案】:ABD

  2.下列选项中,从一定角度说明意识的本质的有、 ( )
    A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B 、意识是头脑里固有的
    C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标准答案】:ACD

  3.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基本内容的有 ( )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
    D 、经济基础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矛盾
            【标准答案】:ABC

  4.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 )
    A 、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B 、竞争的压力
    C 、垄断的需要
    D 、市场经济的要求
            【标准答案】:AB

  5.商业利润的实质是 ( )
    A 、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B 、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无产阶级的关系
    C 、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D 、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标准答案】:ABD

  6.发达市场经济中国家调节的主要对象是 ( )
    A 、商品市场
    B 、资本市场
    C 、劳动力市场
    D 、外汇市场
            【标准答案】:ABCD

  7.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要 ( )
    A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 、从本国国情出发
    C 、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
    D 、以发达国家为样板
            【标准答案】:ABC

  8.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 ( )
    A 、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B 、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
    C 、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
    D 、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消亡
            【标准答案】:ABCD

  9.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 ( )
    A 、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学说广泛传播
    B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
    C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D 、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标准答案】:BCD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 )
    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 、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变化的问题
    C 、世界的发展变化是否有规律性的问题
    D 、物质世界能否被人的思维认识的问题
            【标准答案】:AD

三、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0分)  
  1.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
            【标准答案】:(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3分) (2)唯物主义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分) (3)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分)

  2.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标准答案】:(1)唯物论的反映论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论的认识诊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2分) (2)唯物主义从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为人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2分) (3)唯心主义从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原则出发,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主张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认为人的认识与外部世界没有联系。(2分)

  3.简述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
            【标准答案】:(1)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2分) (2)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定的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的有意识行动的产物,它随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而变化。(2分) (3)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种强大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例如,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建立起来以后,就广泛地宜传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人们的头脑。(2分)

  4.如何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标准答案】:(1)计算一定时期(一般以年为单位)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是计算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也就是要把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转化为同质的货币形式,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额合计起来,除以预付资本总额,这样就能计算出预付总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3分) (2)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年中固定资本的周转额加上流动资本的周转额除以预付资本额,即可得出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3分)

  5.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
            【标准答案】:(1)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2分) (2)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全部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全体社会成员成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真正体现出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完全平等关系,从而彻底铲除以往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阶级不平等的经济根源,同时也不再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多种公有制形式,公有制经济单位之间的利益差别也随之消除。(2分)共产主义社会中由全体社会成员组成的联合体,共同占有并共同使用生产资料,生产的成果也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为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全面发展服务。(2分)

  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标准答案】:(1)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3分)。 (2)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1分) (3)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1分)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1分)

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0分)  
  1.试述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标准答案】:(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3分) (2)资本主义的国家是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占据统治地位,而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处于受剥削和被统治的地位,这种基本的阶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即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凭借其所掌握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强力统治。无沦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其国体都是相同的,都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它为国体服务,体现资产阶级专政的要求。但是,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状况、阶级力量对比、历史文化传统、国家制度沿革、民族地区特色等许多因素的差异,因而其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不尽相同,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4分) (3)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根本经济利益,必然要建立与其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制度,实现资产阶级对整个社会的阶级统治和治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为其经济基础服务,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的。(3分)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标准答案】:(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把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即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他要素中去时,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4分) (2)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其表现是:科学不仅作为生产和技术的结果,跟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后面总结、概括实践经验,而且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引导技术和生产的发展。(3分) (3)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重大杠杆。首先,由科学技术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3分)
作者: yun-star    时间: 2009-11-4 13:54:51     标题: 08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08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0日 21:11   自考365.COM
  1、(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选)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即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4、(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5、(单选)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6、(选)哲学基本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内容:(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7、(选)哲学的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8、(选)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9、(1)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辨证法、诡辩法的重要区别所在。
  (2) 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
  10、(选)发展: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1、(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2、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涵义:(1)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矛盾的斗争形势: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斗争性)、统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两者关系:
  (1)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2)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3)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矛盾运动推动事物。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13、(选)矛盾群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向决定的。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方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办法去解决矛盾。
  14、(选)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15、(简)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⑵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⑶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⑷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16、(选)事物的辨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7、(多选/简)辨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其主要表现在:
  ⑴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⑵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⑶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⑷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8、(多选/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⑴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⑵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⑶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⑷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9、(论)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⑴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⑵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方面特点:
  1)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2)反映具有创造性,如果把人的对于对象的反映过程看做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3)因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
  人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4)总之,反映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创造性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20、(选)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二)2008年04月07日 19:4021、(选)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
  ⑴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⑵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最根本特征: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最基本哲学前提。
  22、(选)真理的绝对性: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⑴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⑵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23、(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⑴从真理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⑵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4、(选)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25、(选)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2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⑴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⑵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低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⑷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⑴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⑵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
  27、(选)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28、(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表现:
  ⑴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⑵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9、(选)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的实质: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⑵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⑶经济建筑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30、(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间落后于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31、(选)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32、(选)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多样性,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历史的五种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决定意义,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
  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3、(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⑴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⑵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⑶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34、(选)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实践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⑴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⑵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实践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35、(选)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
  36、(论)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积极性):⑴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⑵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⑶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的后果(消极性):⑴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⑵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⑶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37、(选)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
  38、(选)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多选)常见的垄断组织: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
  (论)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1、2、3(见书P159) 新特点(见书P160)
  39、(选)经济全球化: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进程。
  (多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40、(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
  积极影响:
  ⑴ 经济全球化加速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强经济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⑵ 发展中国家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⑶ 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⑷ 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筆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利益。
  消极后果:
  ⑴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⑵ 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⑶ 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抖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
  ⑷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4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论或多选):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⑵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⑶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⑷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⑸政治制度的变化。
  4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⑴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⑵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⑶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⑷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43、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表现在:⑴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⑵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⑶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44、(选)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度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它的实施扭转了国家的严重危机,活跃苏维埃城乡经济,发展了生产,大大加强苏维埃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45、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理论思考,提出许多论述:
  ⑴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⑵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⑶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⑷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46、(多选)苏联模式基本特征:⑴经济方面: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⑵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⑶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⑷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47、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⑴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⑵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⑶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008年10月的考题 转贴于:自考_考试大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42.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4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4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
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转贴于:自考_考试大




欢迎光临 护士论坛_护士网_护理论坛_512华护士论坛_国际护士论坛_卫生人才网 (http://512test.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