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i 发表于 2009-5-6 11:02:36

内科疾病症状、体征及护理考试(八)答案及解析(中)

第51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应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进食无渣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生冷食物及含纤维素多的蔬菜,以减少胃肠蠕动。为减少柳氮磺胺吡啶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宜饭后服用。故正确答案是D。
考点:
  ☆☆☆☆考点16: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
    1.病因和发病机制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免疫异常、氧自由基损伤、感染、遗传、精神因素等有关。
    2.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起病缓慢,多呈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的反复发作慢性病程。重型和暴发型病人还常伴有明显的全身毒血症状,可出现以下的并发症:中毒性结肠扩张、下消化道出血、癌变、直肠结肠大量出血、急性穿孔、肠梗阻。
    3.有关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应注意的是重型与暴发型不宜作X线钡剂灌肠检查,以防加重病情或诱发中毒性结肠扩张。
    4.治疗要点
    本病治疗原则是控制急性发作,缓解病情,减少复发和防止并发症。柳氮磺胺吡啶(SASP)、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本病主要药物,内科不能控制者可行手术治疗。
    5.常见的护理诊断
    (1)疼痛--腹痛:与肠道炎性刺激致肠蠕动增加、肠内水钠吸收障碍有关。
    (2)腹泻:与肠道黏膜的炎性浸润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频繁腹泻刺激肛周皮肤有关。
    6.护理措施
    (1)休息。
    (2)饮食护理:急性发作期和暴发型病人应进食无渣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生冷食物及含纤维素多的蔬菜,重者应禁食并给予胃肠外营养。
    (3)腹泻护理:病人腹泻次数较多,里急后重症状严重,护理人员应将病人安排在离卫生间较近的房间,或室内留置便器。指导病人做好肛门及周围皮肤的护理。注意观察病情并记录。
    (4)药物护理:遵医嘱给药,指导病人用药,如柳氮磺胺吡啶宜在饭后服用等。
    (5)严密监测病情。
    (6)心理护理:让病人认识到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本病的恢复。
    7.健康教育
    (1)教育病人从休息、饮食及合理用药等多方面进行自我护理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2)轻型病人可从事一般轻体力工作,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持心情舒畅。
    (3)饮食原则为补充营养及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4)坚持用药,如出现腹泻、腹痛加剧、便血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8.纤维结肠镜护理
    (1)适应证:①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和慢性腹泻久治不愈者。②有下消化道症状疑有结肠疾病,或为排除结肠疾病者。③钡剂灌肠检查怀疑结肠病变或结肠赘生物,不能肯定性质或拟作电灼切除者。④结肠手术前的准备,药物或手术治疗后的复查及随访。
    (2)禁忌证:①有严重心肺疾患及生命处于危险状态者,不能承受检查前清洁肠道准备者。②结肠急性炎症、重症溃疡性结肠炎、腹膜炎,及疑有肠穿孔、肠瘘者。③有严重肠粘连、妊娠或其他腹部疾病影响检查者。
    (3)检查前准备:①评估病人病情,向病人解释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②检查前2~3天进少渣半流质饮食,检查前1天进流质,检查当天禁食。③检查前1天晚服蓖麻油30ml或番泻叶9g,以清洁肠道。不能耐受导泻的年老体弱者可在检查前做清洁灌肠。④为解除病人恐惧紧张心理,缓解腹痛、腹胀等症状,检查前半小时,可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安定5~10mg或哌替啶50mg。
    (4)检查后护理:①检查后病人应注意休息,做好肛门清洁护理。②嘱病人进少渣饮食3天,并注意观察大便颜色。③告知病人及家属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第52题
试题答案:E
试题解析:
肝硬化腹水患者应限制钠、水的摄入,盐控制在1~2g/d。
考点:
☆☆☆☆☆考点17:肝硬化病人的护理;
    由于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地作用于肝,造成肝组织慢性、进行性、弥漫性损害,引起的以门静脉压增高和肝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
    1.病因及发病机制
    主要病因有病毒性肝炎、乙醇中毒、慢性肠道感染、慢性胆汁淤积、血吸虫病等。在国内以病毒性肝炎最常见。上述病因长期反复作用,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肝小叶结构改建和结缔组织增生,造成肝血循环障碍和肝细胞的功能丧失。临床出现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的表现。
    2.临床表现
    肝硬化起病隐匿,临床上将肝硬化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1)代偿期仅出现消化道的症状,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
    (2)失代偿期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所致的症状和体征。
    1)肝功能减退:患者表现为一般状况差,厌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同时伴有出血倾向、贫血、内分泌紊乱(表现为肝掌、蜘蛛痣等)及水钠潴留。
    2)门脉高压症主要包括: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②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③腹水是本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腹水形成的因素主要有:a.门静脉压力增高;b.低蛋白血症;c.肝淋巴液生成过多;d.抗利尿激素及继发性醛固酮增多;e.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3)并发症:晚期可有上消化道出血、感染、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等。
    3.有关检查
    ①血常规检查:脾功能亢进时,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减少。②肝功能检查:失代偿期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例降低或倒置,也可有转氨酶升高。③腹水检查:一般为漏出液。④B超和CT检查:可显示牌静脉和门静脉增宽、肝脾大小和质地的改变以及腹水情况。
    4.诊断要点
    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根据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长期酗酒或营养失调等病史,肝质地坚硬,肝功能减退与门脉高压症的表现,以及肝功能试验常有异常等不难诊断。
    5.治疗要点
    本病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和抢救并发症,有手术适应证者应慎重选择手术时机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腹水治疗原则为限制水、钠的摄入,增加水、钠的排出,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腹水浓缩回输。
    6.常见的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引起水钠潴留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引起食欲减退、消化和吸收障碍有关。
    (3)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
    7.护理措施
    (1)心理支持:本病病程长,病情反复,疗效欠佳,病人心理负担重,易产生焦虑情绪。应针对病人特点解释病情及治疗进展,引导病人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休息:保证充分的休息和充足睡眠,减轻肝负担。
    (3)合理营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一般情况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无刺激性食物;有肝性脑病先兆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消化道出血者应暂停进食。
    (4)腹水的护理:①取半卧位,以缓解呼吸困难和腹胀。②限制水盐摄入,给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盐饮食,食盐每日不超过2g为宜,进水量应限制在每日约1000ml。③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避免身体局部长期受压,防止褥疮发生。指导病人及其家属学会预防的方法。④记录每日出入液量,定期测量腹围和体重,以观察腹水消长情况。⑤遵医嘱给药或协助腹腔放液或腹水浓缩回输,注意无菌操作。
    (5)经常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包括每日的进食量,体重和血钾、钠、氯化物等实验室检查有关指标的变化。
    8.健康教育
    (1)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强调防治肝炎的重要性。
    (2)嘱病人合理安排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应用对肝有害的药物。
    (3)指导病人遵循正确的饮食原则。戒烟酒,避免进食粗糙食物,防止便秘。
    (4)疾病恢复期应定时复诊和检查肝功能,避免接触各种并发症的诱发因素。
第53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8: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常见的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心病有关。
    (2)体液过多:与右心衰导致体循环淤血有关。
    2.护理措施
    (1)观察病情变化:除了咳、痰、喘等变化外,要关注病人头痛的主诉,有无意识障碍,有心衰者应了解体重、皮肤水肿和盐摄入情况。
    (2)饮食护理:高热量、低盐饮食,并给予各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
    (3)按医嘱给予抗炎、止喘、祛疾等治疗。
    (4)氧疗护理:一般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浓度在25%~30%,流量1~2L/分,吸入的氧必须湿化。氧疗期间的护理要点:①保持气道通畅。②维持吸入氧流量浓度的恒定。③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发绀及意识状态的变化。④及时、正确采取血标本作血气分析。血标本应隔绝空气并及时送检。⑤室内严禁明火。
    (5)慎用安眠镇静剂,以免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
第54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25:急性胰腺炎的有关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1.有关检查
    (1)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最有诊断价值,但病情的严重性与淀粉酶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
    (2)血象:可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2.诊断要点
    有胆道疾病、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病史,突然出现持续腹痛伴恶心呕吐者,若体检有上腹压痛,同时血、尿淀粉酶显著升高,即可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3.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为减轻腹痛,减少胰腺分泌,防治并发症。
    (1)内科治疗
    1)解痉镇痛:可使用阿托品、654-2;剧痛者加用哌替啶。
    2)抑制或减少胰腺分泌:①禁食及胃肠减压,减少胃酸和食物刺激胰液分泌;②抗胆碱能药:可抑制胃肠分泌,以减少胰液分泌,如阿托品、654-2等肌注,注意有严重腹胀和肠麻痹者不宜使用抗胆碱能药物;③H2受体拮抗剂:可减少胃酸分泌从而减少对胰酶分泌的刺激;④生长抑素类药物:常用于重症胰腺炎。
    3)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持血容量。
    4)抗生素的应用:如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可用于胆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和出血坏死型者。
    5)腹膜透析:用于出血坏死型伴腹腔内大量渗液者或肾衰者。
    (2)手术治疗:怀疑肠坏死、胰腺脓肿、胆道梗阻加重者可选用手术治疗。
第55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1: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常见的护理诊断
    (1)疼痛:与消化性溃疡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疼痛、恶心呕吐引起摄入量减少,消化吸收障碍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溃疡病的防治知识。
    (4)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
    2.护理措施
    (1)评估病人疼痛的性质、程度及部位,评估疼痛的诱发因素和缓解因素。观察病人上腹痛的规律,观察大便的性状,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2)向病人讲解疼痛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3)指导病人有规律地生活和劳逸结合。溃疡有活动者,嘱其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保证充足的睡眠。
    (4)指导病人有规律地进餐,提倡少量多餐。避免粗糙、过冷过热和刺激性食物及饮料,以清淡饮食为主。
    (5)遵医嘱予以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制酸剂及抗HP药物,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药物的疗效。制酸剂应在餐后和睡前服用,H2受体拮抗剂常于进食及睡前服用。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56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25:急性胰腺炎的有关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1.有关检查
    (1)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最有诊断价值,但病情的严重性与淀粉酶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
    (2)血象:可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2.诊断要点
    有胆道疾病、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病史,突然出现持续腹痛伴恶心呕吐者,若体检有上腹压痛,同时血、尿淀粉酶显著升高,即可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3.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为减轻腹痛,减少胰腺分泌,防治并发症。
    (1)内科治疗
    1)解痉镇痛:可使用阿托品、654-2;剧痛者加用哌替啶。
    2)抑制或减少胰腺分泌:①禁食及胃肠减压,减少胃酸和食物刺激胰液分泌;②抗胆碱能药:可抑制胃肠分泌,以减少胰液分泌,如阿托品、654-2等肌注,注意有严重腹胀和肠麻痹者不宜使用抗胆碱能药物;③H2受体拮抗剂:可减少胃酸分泌从而减少对胰酶分泌的刺激;④生长抑素类药物:常用于重症胰腺炎。
    3)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持血容量。
    4)抗生素的应用:如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可用于胆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和出血坏死型者。
    5)腹膜透析:用于出血坏死型伴腹腔内大量渗液者或肾衰者。
    (2)手术治疗:怀疑肠坏死、胰腺脓肿、胆道梗阻加重者可选用手术治疗。
第57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7:中暑的有关检查及治疗要点;
    1.有关检查
    (1)血常规:热射病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尿常规:可见蛋白及管型。
    (3)血清学检查:热射病可有血尿素氮、乳酸脱氢酶等增高;热痉挛可有血清钠、氯降低;热衰竭可有高钠血症。
    2.治疗要点
    (1)先兆中暑与轻型中暑:应及时脱离高温环境,并给予淡盐水口服,或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
    (2)重症中暑:治疗上应迅速降温,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中毒,防治脑水肿等。
    1)热射病可采用:①物理降温;②药物降温:常用药物为氯丙嗪,但须注意在用药过程中对生命体征变化的观察;③对症治疗:昏迷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氧;抽搐时可肌内注射地西泮,同时注意预防感染及脱水;酸中毒者应及时给予纠正。
    2)热衰竭应纠正血容量不足,积极补液。
    3)热痉挛注意补充含盐饮料。
    4)日射病可采用头部冷敷的方法。
第58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25:肺结核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常见的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肺结核慢性消耗有关。
    (2)潜在并发症:窒息。
    (3)执行治疗方案无效:与缺乏结核病治疗知识有关。
    (4)有传染的危险:与开放性肺结核有关。
    2.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重点是疲乏、咳嗽、咯血、体温、气短等变化,及结核菌检查结果。
    (2)休息:轻症及恢复期病人不必限制活动,有高热等明显中毒症状及咯血者宜卧床休息。
    (3)营养:饮食宜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高蛋白。
    (4)消毒隔离: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应尽早住院治疗。病人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两层餐巾纸遮住口鼻,然后将餐巾纸放入袋中直接焚烧;或将痰液咳入带盖的容器内,与等量的1%消毒灵浸泡1小时后再弃去,接触痰液后用流动的清水洗手。室内保持良好通风,衣物书籍等污染物可采取烈日暴晒2~3小时进行杀菌处理。
    (5)督导化疗:制定可行的计划,提醒和督促病人按时服药。
    (6)症状护理:高热、盗汗病人的护理,结核性胸膜炎病人还要做好胸腔穿刺的护理。
第59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33:慢性呼吸衰竭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常见的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衰竭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无力咳嗽或人工气道有关。
    (3)急性意识障碍: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昏迷、机械通气等有关。
    (5)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
    2.护理措施
    (1)基础疾病抢救的护理配合:如处理外伤、纠正休克、控制感染等。
    (2)监测病情变化:①临床观察: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状态,记出入量。②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电解质的变化等。
    (3)氧疗的护理:记录吸氧方式、浓度、时间,观察效果及副反应。
    (4)机械通气护理:上呼吸机前应取得清醒病人的配合,上机后密切观察病人与呼吸机是否同步、呼吸机的工作状况,记录上机时间、吸氧浓度等。做好人工气道的护理,如无菌、湿化、及时吸痰、伤口清洁等。
    (5)维持体液平衡及营养。
    (6)遵医嘱使用药物如抗生素、呼吸中枢兴奋剂等。
    (7)心理社会的支持。
第60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8:支气管哮喘的防治;
    防治原则为消除病因、控制发作及预防复发。
    1.消除病因。
    2.应用支气管解痉药物
    (1)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起效快且选择性强,不良反应主要有心悸、手指震颤,停药或坚持用药一段时间后症状可消失。常用药物有沙丁胺醇(舒喘灵)等。
    (2)茶碱类药物:为中效扩张剂,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因氨茶碱的有效血浓度与中毒浓度接近,安全范围窄,静脉用药时需稀释后缓慢推注,快速推注可引起心律失常、血压骤降,甚至死亡。
    3.糖皮质激素:其作用是抑制气道变应性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吸入制剂如倍氯米松(必可酮为其气雾剂)。其主要不良反应是口腔真菌感染和引起咳嗽。吸药后应注意漱口。
    4.其他:如祛痰、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给予氧疗、机械通气。
    5.预防发作:可用色甘酸钠(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等。
第61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35:病毒性心肌炎;
    1.概念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病毒性心肌炎目前认为系病毒经血流直接侵犯心肌,引起心肌损害和功能障碍,通过免疫变态反应而致病。其中以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A、B组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为常见,尤其是柯萨奇B组病毒最为多见。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为胸闷及各种心律失常。
    急性期如能及时卧床休息及增进营养,进行对症和支持疗法,预后多良好,多数可痊愈。少数能完全恢复而转为慢性心肌炎,急性期监护可及时发现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信号,并迅速得到有效处理。
    2.临床表现
    (1)主要表现:半数病人发病前1~3周内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史,常先有发热、乏力,然后出现心悸、气促、心前区隐痛等心脏受累表现;部分病人表现为心律失常等。
    (2)体检:检查心率、体温及脉率改变。有与发热不成比例的心率增快。
    3.辅助检查
    (1)血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血沉增快。
    (2)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IgG及补体C3增高;抗核因子及抗心肌抗体阳性率增高。
    (3)病毒中和抗体效价测定恢复期较急性期呈4倍增高。
    (4)心电图检查:以室性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为最常见。
    4.护理诊断
    (1)焦虑:与对心肌炎引起的不适缺乏认识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心肌炎心肌收缩力下降出现心悸、气短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防治知识。
    5.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本病防治知识及身心休息的重要性。医护、家属均要关心病人以使其保持心态稳定。
    (2)休息与营养:急性期需卧床休息1个月,加强营养。重症或伴有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到症状消失和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后,方可起床轻微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可制定每日的活动计划。应进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心电监护:加强床边巡视,观察有异常心电图表现应立即与医师联系。
    (4)用药护理:遵医嘱可用营养心肌药物如静滴维生素C、ATP等。心肌炎伴心衰时一般选用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物以减轻心脏负荷。
    6.健康指导
    (1)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如症状明显,应严格卧床休息一段较长时间,以减轻心脏负荷,出院后继续休息2~3个月,半年至1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慢性者仍应限制活动并充分休息。
    (2)饮食护理:恢复期仍应注意营养以促进心肌修复与代谢,提高机体抵抗力。
    (3)避免诱发因素:如过劳、缺氧、营养不良、呼吸道感染等因素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易于侵入,应特别注意避免。
    (4)坚持药物治疗:定期随访,病情有变化及时就医。
第62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护理;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指短期大量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引起病人出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以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有机磷农药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黏膜迅速吸收,一般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较皮肤更迅速。
    1.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①职业性中毒即指生产农药及使用农药过程中引起的中毒,如喷洒农药、保管农药。②生活性中毒多为误服、自杀、谋杀。
    (2)发病机制:有机磷农药进入体内后迅速与体内的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酸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催化乙酰胆碱水解为胆碱和乙酰的能力,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积聚,使以乙酰胆碱为介质的胆碱能使神经发生功能紊乱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2.临床表现
    (1)毒蕈碱样症状: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类似毒蕈碱对人体的作用,这组症状出现最早,主要表现腺体分泌增加及平滑肌痉挛,对消化道、呼吸道影响突出。可见有瞳孔缩小、流涎、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细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可引起肺水肿。
    (2)烟碱样症状:主要是运动神经兴奋,类似烟碱对人体的作用,表现为肌束震颤,开始为局部如眼睑、面部肌肉纤维颤动,逐渐发展至全身肌肉抽搐,严重时可发生呼吸肌麻痹。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甚至昏迷,严重时可发生呼吸中枢衰竭。
    3.有关检查  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是诊断、判断中毒程度及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
    4.诊断要点  有机磷农药接触史、典型症状和体征、特殊大蒜气味及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为重要依据。
    5.治疗要点
    (1)迅速清除毒物:口服中毒者要反复洗胃,喷洒农药中毒者应撤离现场。用肥皂水反复清除污染皮肤、头发和指甲缝隙部位。
    (2)解毒药:常用抗胆碱药和胆碱酯酶复能剂,阿托品为最常用的抗胆碱药,具有清除、减轻毒蕈碱样症状及对抗呼吸中枢抑制作用。使用阿托品的原则是即时、足量、反复给药,直至阿托品化,但要严防阿托品中毒。胆碱酯酶复能剂常用药物有解磷定、氯磷定,均能减轻烟碱样症状及恢复胆碱酯酶活力,与阿托品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3)对症治疗: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死因主要是呼吸衰竭,故维持正常呼吸功能极为重要。
    6.常用的护理诊断
    (1)急性意识障碍:与大量乙酰胆碱在组织内积聚导致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及脑水肿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有关应用农药自我防护的知识。
    7.护理措施
    (1)协助迅速清除毒物:①立即撤离中毒环境,终止毒物接触。②清除毒物:食入性中毒病人应立即彻底洗胃,先抽吸胃内容物,再注入温清水或2%~4%碳酸氢钠溶液反复洗胃;导泻;皮肤接触者清洗皮肤、头发和指甲缝隙,禁用热水和酒精擦洗,以防血管扩张促进毒物吸收。
    (2)随时吸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给予高流量(4~5L/min)给氧,维护呼吸功能。
    (3)遵医嘱使用阿托品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注意观察阿托品化及阿托品中毒表现。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意识状态变化及呼吸情况。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8.健康教育
    (1)普及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关知识,安全生产,加强防护。
    (2)施药必须按操作规程,加强防护。喷洒农药时要穿质厚的长袖上衣及长裤,扎紧袖口、裤管,戴口罩、手套,施药后及时处理衣物及清洗皮肤;凡接触农药的器物均需用清水反复冲洗;盛过农药的容器绝不能再盛食物。
    (3)接触农药过程中出现头晕、胸闷、流涎、恶心、呕吐等有机磷农药中毒先兆时应立即就医。
第63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9: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1.常见的护理诊断
    (1)急性意识障碍: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2)自理缺陷:与锥体束受损以致肢体瘫痪、活动功能障碍有关。
    (3)语言沟通障碍:与脑血管病变累及舌咽、迷走神经及优势脑半球语言中枢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意识障碍、肢体瘫痪、长期卧床、营养不良、皮肤感觉减退有关。
    (5)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肢体瘫痪不能活动有关。
    2.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脑出血病人有无颅内压增高、脑疝早期表现,脑血栓形成病人有无因缺血、缺氧致脑水肿进而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发现颅内压增高,立即报告医生并遵医嘱静脉快速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避免脑疝发生。
    (2)充分休息:急性期病人应绝对卧床,早期避免搬动。
    (3)保证营养。
    (4)协助治疗,防治并发症。
    (5)满足日常生活活动需要。协助料理日常生活,大小便护理,指导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6)指导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每2小时翻身一次,以免局部皮肤受压。病情稳定后进行瘫痪肢体关节按摩及被动运动,以免肢体废用,加强功能训练。
    (7)指导语言训练。
    3.健康教育
    (1)向脑出血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基本知识,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因,防止再出血或再梗死。
    (2)指导病人自我控制情绪、保持血压平稳。
    (3)保持适当体力活动,促进心、脑血管功能。
    (4)改善营养状况,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酒,降低血脂并减肥。
    (5)指导康复锻炼。
    (6)定期复查,一旦出现前驱症状,应及早处理。
第64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32:原发性高血压的辅助检查、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辅助检查
    (1)肾功能减退时尿比重降低,血中肌酐和尿素氮增高。
    (2)胸部X线检查:发生高血压性心脏病时可见左心室增大及肺淤血征象。
    2.护理诊断
    (1)焦虑:与高血压造成躯体不适,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有关。
    (2)睡眠形态紊乱:与高血压病致神经系统紊乱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高血压病防治知识。
    (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脑出血;肾功能衰竭。
    3.护理措施
    (1)保持心理平衡。长期心情急躁或强烈的精神创伤可使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激活,血压升高,因此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十分重要。并说明本病需长期甚至终身治疗,应教会病人能够自我控制情绪。
    (2)休息与活动:避免重体力活动,保证足够睡眠,安排合适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不宜登高、跑步等。且坚持每天运动。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病人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3)头痛、头晕护理:指导放松技术,卧床休息,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用药期间应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
    (4)饮食: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
    (5)预防潜在并发症护理:避免情绪紧张,按医嘱服药,以防止并发症发生。如病人出现夜间呼吸困难、咳嗽,突然胸骨后疼痛发作或出现暂时性失语、肢体麻木、偏瘫等应及早就医。
    (6)高血压急症的护理:①绝对卧床休息,安定情绪,必要时按医嘱用镇静剂。意识不清者应加床栏,抽搐时把牙垫放在上下牙之间。②吸氧4~5L/分,保持呼吸道通畅。③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迅速按医嘱用降压药。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制止抽搐按医嘱用地西泮肌注或静注;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用呋塞米或甘露醇快速静滴。④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神志、瞳孔、尿量。如发现异常变化,随时与医师联系。
    (7)用药护理:高血压病病人多要终身服药,嘱病人应坚持用药。常用降压药物见下表:

    用药注意事项:药物使用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对老年病人尤其要注意,病人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

第65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20:肺炎的分类及特点;
    肺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实质或间质内的急性渗出性炎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理化因素、过敏因素等,其中以感染最常见。
    1.解剖学分类
    (1)大叶性肺炎(肺泡性肺炎):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病变常累及某一个肺段或肺叶。
    (2)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病原体可为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常继发于其他疾病。
    (3)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症状较轻,体征较少。
    2.病因学分类:有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其他还有立克次体、衣原体、弓形体、原虫、寄生虫等肺炎。其中以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
    3.根据感染来源分类: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
第66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由于病人此次加重的诱因是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应以抗感染为主。
考点:
☆☆☆☆☆考点14: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治疗要点
    (1)急性发作期以控制感染、祛痰、止喘为主。
    (2)临床缓解期则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呼吸功能。
    2.常见的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或年老体弱、无力咳嗽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阻塞性肺气肿有关。
    3.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有效咳嗽及排痰。
    (2)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避免产气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水。
    (3)氧疗护理:急性发作伴高碳酸血症者应注意采取低流量吸氧(1~2L/分),缓解期病人PaO2<60mmHg应进行长期氧疗。
    (4)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等药物,注意药物疗效。
    (5)病情观察:重点了解以下情况的变化: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尤其注意是否出现胸痛、意识障碍;②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情况;③生命体征、发绀及肺部体征;④血气分析。
    (6)腹式呼吸及缩唇呼气的训练与指导,考生应掌握具体训练方法。
    (7)心理护理。
第67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病人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给氧的浓度不宜过高。持续给氧可以缓解病人呼吸困难的症状。
考点:
☆☆☆☆☆考点14: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治疗要点
    (1)急性发作期以控制感染、祛痰、止喘为主。
    (2)临床缓解期则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呼吸功能。
    2.常见的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或年老体弱、无力咳嗽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阻塞性肺气肿有关。
    3.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有效咳嗽及排痰。
    (2)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避免产气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水。
    (3)氧疗护理:急性发作伴高碳酸血症者应注意采取低流量吸氧(1~2L/分),缓解期病人PaO2<60mmHg应进行长期氧疗。
    (4)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等药物,注意药物疗效。
    (5)病情观察:重点了解以下情况的变化: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尤其注意是否出现胸痛、意识障碍;②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情况;③生命体征、发绀及肺部体征;④血气分析。
    (6)腹式呼吸及缩唇呼气的训练与指导,考生应掌握具体训练方法。
    (7)心理护理。
第68题
试题答案:E
试题解析:
护理措施中,让病人多饮水,补充血容量,此项对目前处于心律失常情况的患者不合适,且患者血压尚好,无脱水表现。
考点:
☆☆☆☆☆考点28:心肌梗死的辅助检查、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辅助检查
    (1)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宽而深的异常Q波;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T波倒置。
    (2)化验检查:①血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增快。②血清心肌酶肌酸磷酸激酶(CPK)起病4~6小时内升高,峰值18~24小时,3~4天恢复正常,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起病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3~6个月恢复正常,乳酸脱氢酶(LDH)起病8~10小时升高,2~3天达峰值,1~2周恢复正常。
    2.护理诊断
    (1)疼痛:与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有关。
    (2)恐惧:与心梗致濒死感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心肌坏死、缺血缺氧及需绝对卧床休息有关。
    (4)心输出量减少:与心肌坏死后,心肌收缩力下降有关。
    (5)组织灌流量改变:与心肌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剧烈疼痛引起周围血管扩张等有关。
    (6)便秘:与剧烈疼痛引起精神过度紧张、恐惧,抑制排便;不能适应卧床排便;进食少等有关。
    3.护理措施  首先评估病人病史、症状、体征、有关检查及心理状态。
    (1)心电监护:将病人立即送入冠心病监护室,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一般需5~7天,注意尿量、意识状态等改变。如心电监护发现异常,必须立即与医师联系。
    (2)解除疼痛:按医嘱尽快给予哌替啶、吗啡等。
    (3)氧气吸入:以中等流量持续吸氧,可改善心肌缺血,减轻疼痛。
    (4)饮食:宜进清淡、少钠,产气少饮食,应少量多餐,发病第1周流质饮食,第2周半流质,第3周软饭,1个月后恢复普通饮食。
    (5)消除心律失常:一旦有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应按医嘱静注利多卡因,并静滴维持,对缓慢心律失常者遵医嘱给予阿托品,房室传导阻滞者要随时准备安装心脏起搏器,出现室颤者迅速准备电击除颤。
    (6)乔灌注心肌护理:溶栓疗法时可用链激酶或尿激酶,而新的溶栓药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血栓溶解有高度选择性,很少引起全身性出血。也可紧急施行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
    (7)保持情绪稳定:医护应以和蔼的态度,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安慰。医护要保持镇定,要全力以赴抢救病人,消除恐惧,可以抚摸、握手等增加病人安全感。将呼叫器放在病人身边,听到铃响立即给予答复,使病人情绪得以稳定。
    (8)做好生活照顾,保证身心休息: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1周,限制探视,协助翻身、进食、洗漱、擦身、排便等;第2周允许在床上做些轻缓的四肢主动与被动活动,以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第3周开始可坐起,然后下床在床边轻微活动,若病人有严重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应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9)预防便秘:协助病人在床上排便,便前帮助按摩左下腹,嘱患者排便时不可用力,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10)休克的护理: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经补充血容量后血压仍不升,按医嘱加用升压药,必要时遵医嘱用血管扩张剂。
    (11)用药注意事项: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4小时内尽量避免应用洋地黄类药物,静脉输液时控制滴速和输入量,以防心脏负荷加重。链激酶使用前应先作皮试,溶栓治疗期间注意有无出血倾向,须观察皮肤黏膜、痰、尿、呕吐物及颅内有无出血。

第69题
试题答案:E
试题解析:
护士对上述病人讲述避免心绞痛诱发因素中,嘱可多饮酒以达活血目的是不妥的,过多饮酒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考点:
☆☆☆☆☆考点28:心肌梗死的辅助检查、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辅助检查
    (1)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宽而深的异常Q波;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T波倒置。
    (2)化验检查:①血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增快。②血清心肌酶肌酸磷酸激酶(CPK)起病4~6小时内升高,峰值18~24小时,3~4天恢复正常,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起病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3~6个月恢复正常,乳酸脱氢酶(LDH)起病8~10小时升高,2~3天达峰值,1~2周恢复正常。
    2.护理诊断
    (1)疼痛:与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有关。
    (2)恐惧:与心梗致濒死感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心肌坏死、缺血缺氧及需绝对卧床休息有关。
    (4)心输出量减少:与心肌坏死后,心肌收缩力下降有关。
    (5)组织灌流量改变:与心肌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剧烈疼痛引起周围血管扩张等有关。
    (6)便秘:与剧烈疼痛引起精神过度紧张、恐惧,抑制排便;不能适应卧床排便;进食少等有关。
    3.护理措施  首先评估病人病史、症状、体征、有关检查及心理状态。
    (1)心电监护:将病人立即送入冠心病监护室,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一般需5~7天,注意尿量、意识状态等改变。如心电监护发现异常,必须立即与医师联系。
    (2)解除疼痛:按医嘱尽快给予哌替啶、吗啡等。
    (3)氧气吸入:以中等流量持续吸氧,可改善心肌缺血,减轻疼痛。
    (4)饮食:宜进清淡、少钠,产气少饮食,应少量多餐,发病第1周流质饮食,第2周半流质,第3周软饭,1个月后恢复普通饮食。
    (5)消除心律失常:一旦有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应按医嘱静注利多卡因,并静滴维持,对缓慢心律失常者遵医嘱给予阿托品,房室传导阻滞者要随时准备安装心脏起搏器,出现室颤者迅速准备电击除颤。
    (6)乔灌注心肌护理:溶栓疗法时可用链激酶或尿激酶,而新的溶栓药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血栓溶解有高度选择性,很少引起全身性出血。也可紧急施行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
    (7)保持情绪稳定:医护应以和蔼的态度,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安慰。医护要保持镇定,要全力以赴抢救病人,消除恐惧,可以抚摸、握手等增加病人安全感。将呼叫器放在病人身边,听到铃响立即给予答复,使病人情绪得以稳定。
    (8)做好生活照顾,保证身心休息: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1周,限制探视,协助翻身、进食、洗漱、擦身、排便等;第2周允许在床上做些轻缓的四肢主动与被动活动,以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第3周开始可坐起,然后下床在床边轻微活动,若病人有严重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应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9)预防便秘:协助病人在床上排便,便前帮助按摩左下腹,嘱患者排便时不可用力,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10)休克的护理: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经补充血容量后血压仍不升,按医嘱加用升压药,必要时遵医嘱用血管扩张剂。
    (11)用药注意事项: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4小时内尽量避免应用洋地黄类药物,静脉输液时控制滴速和输入量,以防心脏负荷加重。链激酶使用前应先作皮试,溶栓治疗期间注意有无出血倾向,须观察皮肤黏膜、痰、尿、呕吐物及颅内有无出血。

      ☆☆考点5:晕厥;
    晕厥是指由于暂时性脑缺血、缺氧所引起的急起而短暂的意识丧失。
    1.护理评估
    常见病因为:①血管运动失调性晕厥;②心源性晕厥;③神经精神性晕厥;④其他:如低血糖、失血、脱水、严重贫血等也可引起晕厥。
    2.护理措施
    (1)发作时护理:立即平躺于空气流通处,将头部放低,同时松解衣领,注意保暖。
    (2)安定情绪:病人清醒后耐心进行病情解释,宽慰病人。
    (3)避免诱发因素:例如过度紧张、恐惧、疲劳、剧痛及通气不良的环境均易诱发。应注意避免诱因,防止晕厥发生。


第70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20:心脏瓣膜病的辅助检查、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辅助检查  X线检查:二尖瓣狭窄见左心房增大及有心室增大,心影呈梨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见左心室增大,心影呈靴形。
    2.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心排血量减少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呼吸道抵抗力下降及风湿活动可能发生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疾病及其治疗、护理知识。
    (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房颤,栓塞;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3.护理措施
    (1)适当活动和休息:有风湿活动、并发症及心衰者,需多卧床休息,血沉正常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适当活动可改善心肌的新陈代谢,但应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劳累。联合瓣膜病变者应适当限制体力活动。保持情绪稳定。
    (2)二尖瓣扩张术的护理:经皮瓣膜球囊扩张术,经股静脉穿刺引入带球囊的导管,到达右心房后,再穿房间隔达左心房至二尖瓣口,然后迅速扩充气囊,以扩张狭窄的二尖瓣,术前需按医嘱进行抗感染、抗凝、纠正肺淤血等治疗;术后护理要特别注意防止出血倾向。观察脑、肺、心及肢体有无栓塞现象。
    (3)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①心力衰竭的预防及护理:避免心衰诱因,主要是防止呼吸道感染和身心过劳,加强口腔及呼吸道护理,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根据病情适当进行活动,提高机体抵抗力。已发生心衰者应监测生命体征,尿量、体重变化和水肿的消退情况。②心律失常的预防及护理:风心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为房颤。应帮助病人稳定情绪,监测房颤的主要症状:脉短绌、心音强弱不一、节律绝对不等,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医。③栓塞的预防及护理:密切观察有无栓塞发生的征兆,及时与医师联系。脑栓塞可引起偏瘫;四肢动脉栓塞可引起肢体剧痛、动脉搏动消失、局部皮肤苍白、发凉、发绀,甚至坏死;肾栓塞可有腰痛、血尿和蛋白尿;脾栓塞时突感左上腹剧痛伴脾肿大;肺栓塞出现突然剧烈胸痛、气急、发绀、咯血和休克,应紧急处理,并做好有关护理。④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如果病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肤黏膜瘀点、贫血、脾肿大、杵状指及栓塞等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采血送血培养及应用抗生素。病人须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作器械检查或注射用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第71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28:心肌梗死的辅助检查、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辅助检查
    (1)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宽而深的异常Q波;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T波倒置。
    (2)化验检查:①血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增快。②血清心肌酶肌酸磷酸激酶(CPK)起病4~6小时内升高,峰值18~24小时,3~4天恢复正常,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起病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3~6个月恢复正常,乳酸脱氢酶(LDH)起病8~10小时升高,2~3天达峰值,1~2周恢复正常。
    2.护理诊断
    (1)疼痛:与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有关。
    (2)恐惧:与心梗致濒死感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心肌坏死、缺血缺氧及需绝对卧床休息有关。
    (4)心输出量减少:与心肌坏死后,心肌收缩力下降有关。
    (5)组织灌流量改变:与心肌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剧烈疼痛引起周围血管扩张等有关。
    (6)便秘:与剧烈疼痛引起精神过度紧张、恐惧,抑制排便;不能适应卧床排便;进食少等有关。
    3.护理措施  首先评估病人病史、症状、体征、有关检查及心理状态。
    (1)心电监护:将病人立即送入冠心病监护室,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一般需5~7天,注意尿量、意识状态等改变。如心电监护发现异常,必须立即与医师联系。
    (2)解除疼痛:按医嘱尽快给予哌替啶、吗啡等。
    (3)氧气吸入:以中等流量持续吸氧,可改善心肌缺血,减轻疼痛。
    (4)饮食:宜进清淡、少钠,产气少饮食,应少量多餐,发病第1周流质饮食,第2周半流质,第3周软饭,1个月后恢复普通饮食。
    (5)消除心律失常:一旦有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应按医嘱静注利多卡因,并静滴维持,对缓慢心律失常者遵医嘱给予阿托品,房室传导阻滞者要随时准备安装心脏起搏器,出现室颤者迅速准备电击除颤。
    (6)乔灌注心肌护理:溶栓疗法时可用链激酶或尿激酶,而新的溶栓药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血栓溶解有高度选择性,很少引起全身性出血。也可紧急施行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
    (7)保持情绪稳定:医护应以和蔼的态度,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安慰。医护要保持镇定,要全力以赴抢救病人,消除恐惧,可以抚摸、握手等增加病人安全感。将呼叫器放在病人身边,听到铃响立即给予答复,使病人情绪得以稳定。
    (8)做好生活照顾,保证身心休息: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1周,限制探视,协助翻身、进食、洗漱、擦身、排便等;第2周允许在床上做些轻缓的四肢主动与被动活动,以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第3周开始可坐起,然后下床在床边轻微活动,若病人有严重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应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9)预防便秘:协助病人在床上排便,便前帮助按摩左下腹,嘱患者排便时不可用力,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10)休克的护理: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经补充血容量后血压仍不升,按医嘱加用升压药,必要时遵医嘱用血管扩张剂。
    (11)用药注意事项: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4小时内尽量避免应用洋地黄类药物,静脉输液时控制滴速和输入量,以防心脏负荷加重。链激酶使用前应先作皮试,溶栓治疗期间注意有无出血倾向,须观察皮肤黏膜、痰、尿、呕吐物及颅内有无出血。

第72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3: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有关检查及诊断要点;
    1.有关检查
    (1)血液检查: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均增加。
    (2)X线检查:可见双肺纹理增多及紊乱,肺气肿时两肺野透亮度增加,肋间隙增宽,心脏呈垂直位,心影狭长。
    (3)血气分析:阻塞性肺气肿感染加重期,可有PaO2降低,PaCO2升高。
    (4)肺功能检查:对阻塞性肺气肿有诊断价值(可表现为残气量增加,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减少)。
    2.诊断要点
    (1)慢支: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具有咳嗽、咳痰的其他疾患即可诊断为慢支。
    (2)阻塞性肺气肿:根据慢支的病史,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查体有肺气肿的体征,胸部X线有肺气肿的征象,肺功能检查残气量/肺总量百分比增加,一般可明确诊断。

☆☆☆☆☆考点14: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治疗要点
    (1)急性发作期以控制感染、祛痰、止喘为主。
    (2)临床缓解期则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呼吸功能。
    2.常见的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或年老体弱、无力咳嗽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阻塞性肺气肿有关。
    3.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有效咳嗽及排痰。
    (2)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避免产气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水。
    (3)氧疗护理:急性发作伴高碳酸血症者应注意采取低流量吸氧(1~2L/分),缓解期病人PaO2<60mmHg应进行长期氧疗。
    (4)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等药物,注意药物疗效。
    (5)病情观察:重点了解以下情况的变化: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尤其注意是否出现胸痛、意识障碍;②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情况;③生命体征、发绀及肺部体征;④血气分析。
    (6)腹式呼吸及缩唇呼气的训练与指导,考生应掌握具体训练方法。
    (7)心理护理。


第73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0: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
    1.减轻心脏负荷
    (1)休息与活动:休息可减轻心脏负荷。根据心功能情况决定休息原则,心功能一级病人,照常活动,适当休息;心功能二级,可起床稍加活动,增加间歇休息时间;心功能三级病人,应限制活动;心功能四级,需绝对卧床休息。
    (2)低盐清淡饮食:应摄取低热量、低钠、清淡、易消化、不胀气饮食。由于胃肠道淤血,食欲不振,应给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避免产气的食物以免加重呼吸困难;低钠饮食适当控制水分,记出入量。
    (3)保持大便通畅:由于肠道淤血、进食减少、长期卧床使肠蠕动减弱,又因排便方式改变,病人常有便秘现象,用力排便可增加心脏负荷,故饮食中需增加粗纤维食物,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使用开塞露。若病情许可,可扶起使用床边便椅。随时观察脉率、心率等以防意外。
    2.合适体位及吸氧护理
    (1)协助病人取半坐卧位以增加肺通气量。
    (2)吸氧,氧流量为2~4L/min。
    (3)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改变,伴随症状及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
    3.适量运动提高活动耐力
    (1)与病人一起制定活动计划,以避免因长期卧床引起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而且适量活动可增加心肌冠脉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
    (2)逐渐增加活动量,依次可采取半卧位、坐起、床边活动、病室内行走、大厅内短距离步行等,病人活动时应给予陪伴。
    (3)为病人自理活动做准备,教会病人呼吸困难加重时应停止活动。向病人解释活动无耐力的原因和限制活动量的重要性。
    4.保持心理平衡:焦虑可使心率增加,周围血管阻力和血液黏稠度增高,故减轻病人精神负担很重要。医护人员态度和蔼,提供舒适体位,及安静整洁、气温适宜的环境就是给予病人和家属心理支持,以减轻焦虑。
    5.并发症的预防及控制:常见并发症为呼吸道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或动脉栓塞。心功能改善后,病人应早活动,保持气道通畅可防止呼吸道感染;长期卧床病人应协助作双下肢被动运动或用温水浸泡下肢、局部按摩,以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心衰时应警惕心脏内血栓脱落引起脑、肾、四肢或肺动脉栓塞,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
    6.用药护理--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
    (1)强心药:强心药对心肌细胞起正性肌力作用,适用于治疗收缩功能异常的心力衰竭,尤其伴快速心律失常病人作用最佳。临床上强心药以洋地黄类药物最常用(见下表),其他正性肌力药物有肝受体激动剂,此类亦为正性肌力药物,常用的有多巴酚丁胺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氨力农、米力农等,通过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使钙离子流入细胞内,既有正性心肌收缩作用,又可扩张周围血管。

    (2)利尿剂:利尿剂能抑制钠和水的重吸收,使体内过多液体排出,减轻心脏前负荷。常用利尿剂可分速效制剂,如呋塞米;中效制剂,为噻嗪类如氢氯噻嗪;缓效制剂如螺内酯、氨苯蝶啶。
    (3)血管扩张剂:可减轻心脏前负荷、后负荷,改善心功能。有酚妥拉明、硝酸甘油、消心痛、卡托普利等。
    (4)其他药物: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能减轻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改善冠状动脉血液供给和心室舒张功能。在强心药使用的基础上并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有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钙拮抗剂主要用于舒张性心力衰竭及合并存在心肌缺血的病人,常用有硝苯地平、地尔硫 等。
    (5)用药注意事项:
    ①应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护理:观察毒性反应:洋地黄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对老年人、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缺氧、肝肾功能不全、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情况,易致洋地黄中毒,须谨慎应用。洋地黄中毒主要表现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幻觉,视力模糊,黄、绿色视;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给药时护理:给药前询问病人有无恶心、呕吐、色视等,听心率、心律,若心率过快或过慢、节律变为不规则或不规则心律突然变为规则,应警惕中毒的可能。若发生洋地黄中毒,应立即停用洋地黄药,遵医嘱应用抗心律失常药,补钾、停排钾利尿剂。
    ②观察利尿剂的不良反应:排钾利尿剂如噻嗪类和呋塞米可致低血钾,病人发生低钾血症时可出现乏力、腹胀、心悸,心电图出现U波增高,并可诱发洋地黄中毒,使用利尿剂时应定期测体重、记出入量。
    ③血管扩张剂:均易引起血压骤降甚至休克,需密切观察血压及心率,避免发生低血压,当病人起床时,动作宜缓慢,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反应。
    ④β-受体阻滞剂:用药过程中需观察有无出现血压降低、缓慢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恶化现象;钙拮抗剂副作用有颜面潮红、头痛、心悸等。

第74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20:肺炎的分类及特点;
    肺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实质或间质内的急性渗出性炎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理化因素、过敏因素等,其中以感染最常见。
    1.解剖学分类
    (1)大叶性肺炎(肺泡性肺炎):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病变常累及某一个肺段或肺叶。
    (2)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病原体可为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常继发于其他疾病。
    (3)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症状较轻,体征较少。
    2.病因学分类:有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其他还有立克次体、衣原体、弓形体、原虫、寄生虫等肺炎。其中以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
    3.根据感染来源分类: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


第75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护理;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指短期大量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引起病人出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以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有机磷农药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黏膜迅速吸收,一般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较皮肤更迅速。
    1.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①职业性中毒即指生产农药及使用农药过程中引起的中毒,如喷洒农药、保管农药。②生活性中毒多为误服、自杀、谋杀。
    (2)发病机制:有机磷农药进入体内后迅速与体内的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酸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催化乙酰胆碱水解为胆碱和乙酰的能力,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积聚,使以乙酰胆碱为介质的胆碱能使神经发生功能紊乱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2.临床表现
    (1)毒蕈碱样症状: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类似毒蕈碱对人体的作用,这组症状出现最早,主要表现腺体分泌增加及平滑肌痉挛,对消化道、呼吸道影响突出。可见有瞳孔缩小、流涎、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细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可引起肺水肿。
    (2)烟碱样症状:主要是运动神经兴奋,类似烟碱对人体的作用,表现为肌束震颤,开始为局部如眼睑、面部肌肉纤维颤动,逐渐发展至全身肌肉抽搐,严重时可发生呼吸肌麻痹。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甚至昏迷,严重时可发生呼吸中枢衰竭。
    3.有关检查  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是诊断、判断中毒程度及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
    4.诊断要点  有机磷农药接触史、典型症状和体征、特殊大蒜气味及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为重要依据。
    5.治疗要点
    (1)迅速清除毒物:口服中毒者要反复洗胃,喷洒农药中毒者应撤离现场。用肥皂水反复清除污染皮肤、头发和指甲缝隙部位。
    (2)解毒药:常用抗胆碱药和胆碱酯酶复能剂,阿托品为最常用的抗胆碱药,具有清除、减轻毒蕈碱样症状及对抗呼吸中枢抑制作用。使用阿托品的原则是即时、足量、反复给药,直至阿托品化,但要严防阿托品中毒。胆碱酯酶复能剂常用药物有解磷定、氯磷定,均能减轻烟碱样症状及恢复胆碱酯酶活力,与阿托品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3)对症治疗: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死因主要是呼吸衰竭,故维持正常呼吸功能极为重要。
    6.常用的护理诊断
    (1)急性意识障碍:与大量乙酰胆碱在组织内积聚导致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及脑水肿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有关应用农药自我防护的知识。
    7.护理措施
    (1)协助迅速清除毒物:①立即撤离中毒环境,终止毒物接触。②清除毒物:食入性中毒病人应立即彻底洗胃,先抽吸胃内容物,再注入温清水或2%~4%碳酸氢钠溶液反复洗胃;导泻;皮肤接触者清洗皮肤、头发和指甲缝隙,禁用热水和酒精擦洗,以防血管扩张促进毒物吸收。
    (2)随时吸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给予高流量(4~5L/min)给氧,维护呼吸功能。
    (3)遵医嘱使用阿托品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注意观察阿托品化及阿托品中毒表现。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意识状态变化及呼吸情况。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8.健康教育
    (1)普及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关知识,安全生产,加强防护。
    (2)施药必须按操作规程,加强防护。喷洒农药时要穿质厚的长袖上衣及长裤,扎紧袖口、裤管,戴口罩、手套,施药后及时处理衣物及清洗皮肤;凡接触农药的器物均需用清水反复冲洗;盛过农药的容器绝不能再盛食物。
    (3)接触农药过程中出现头晕、胸闷、流涎、恶心、呕吐等有机磷农药中毒先兆时应立即就医。

第76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6:胸部检查;
    1.体表标志
    (1)胸骨角:为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突起而成,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相连接,为前胸壁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2)肩胛下角:为肩胛骨内侧缘下部的尖端,取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相当于第7~8肋间或第8胸椎水平。可以此作为后胸部计数肋骨的标志。
    (3)第7颈椎棘突:因其最为突出,常以其作为计数胸椎的标志。
    (4)肋脊角:为第12肋骨与脊柱所构成的夹角,其前方为肾和输尿管所在区域。
    (5)胸部体表垂直标志线:主要的有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后正中线、肩胛线。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为锁骨中线及肩胛线的定位。
    2.胸廓与胸壁检查
    (1)胸廓外形:正常人胸廓双侧大致对称,双肩在同一水平;成人胸廓呈椭圆形,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约为1:1.5;小儿和老年人呈圆柱形。常见的异常胸廓有:扁平胸、桶状胸、佝偻病胸以及局部异常隆起和凹陷等。应掌握常见异常胸廓的特点及常见病因。
    (2)胸壁:应注意有无皮下气肿、局部压痛、静脉曲张。白血病病人因骨髓异常增生,胸骨下端可有明显压痛和叩痛。
    3.气管、肺和胸膜检查
     (1)视诊:应掌握呼吸运动幅度改变的常见原因、吸气性和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及常见病因。如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费力,吸气时限延长,严重者可出现“三凹征”,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上呼吸道梗阻,如喉头水肿、异物等;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呼气费力,呼气时限延长,主要见于下呼吸道梗阻,如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等。
    (2)触诊:①气管位置:应掌握气管位置的检查方法及气管移位的常见病因。正常人气管居中。如一侧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等可使气管移向健侧;一侧肺不张、肺纤维化、胸膜增厚粘连等可使气管移向患侧。②触觉语颤:应掌握触觉语颤的检查方法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正常人触觉语颤双侧对称,无明显增强和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语颤增强见于肺组织炎症或肺实变。
    (3)叩诊:正常肺部叩诊为清音。若在肺部清音区出现其他叩诊音则为异常叩诊音。应掌握各种异常叩诊音的常见病因。
    (4)听诊:①正常呼吸音:应掌握3种正常呼吸音出现的部位及听诊特点。②异常呼吸音:重点掌握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异常支气管呼吸音的常见病因。③啰音:应掌握干啰音和湿啰音的形成机制、常见病因。干啰音是由于气流通过狭窄或部分阻塞的气道形成湍流而产生的声音。干啰音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心源性哮喘。湿啰音是由于气流通过含有稀薄分泌物的气道时,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如湿啰音局限于肺的某部,提示该部有炎症,见于肺炎、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等;如出现于两侧肺底,多见于心功能不全所致的肺淤血、支气管肺炎等;若两肺满布湿啰音,则见于急性肺水肿、严重支气管肺炎。
    此外,应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包括肺实变、肺气肿、肺不张、胸腔积液和气胸的主要体征特点。

第77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6:胸部检查;
    1.体表标志
    (1)胸骨角:为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突起而成,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相连接,为前胸壁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2)肩胛下角:为肩胛骨内侧缘下部的尖端,取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相当于第7~8肋间或第8胸椎水平。可以此作为后胸部计数肋骨的标志。
    (3)第7颈椎棘突:因其最为突出,常以其作为计数胸椎的标志。
    (4)肋脊角:为第12肋骨与脊柱所构成的夹角,其前方为肾和输尿管所在区域。
    (5)胸部体表垂直标志线:主要的有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后正中线、肩胛线。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为锁骨中线及肩胛线的定位。
    2.胸廓与胸壁检查
    (1)胸廓外形:正常人胸廓双侧大致对称,双肩在同一水平;成人胸廓呈椭圆形,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约为1:1.5;小儿和老年人呈圆柱形。常见的异常胸廓有:扁平胸、桶状胸、佝偻病胸以及局部异常隆起和凹陷等。应掌握常见异常胸廓的特点及常见病因。
    (2)胸壁:应注意有无皮下气肿、局部压痛、静脉曲张。白血病病人因骨髓异常增生,胸骨下端可有明显压痛和叩痛。
    3.气管、肺和胸膜检查
     (1)视诊:应掌握呼吸运动幅度改变的常见原因、吸气性和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及常见病因。如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费力,吸气时限延长,严重者可出现“三凹征”,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上呼吸道梗阻,如喉头水肿、异物等;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呼气费力,呼气时限延长,主要见于下呼吸道梗阻,如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等。
    (2)触诊:①气管位置:应掌握气管位置的检查方法及气管移位的常见病因。正常人气管居中。如一侧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等可使气管移向健侧;一侧肺不张、肺纤维化、胸膜增厚粘连等可使气管移向患侧。②触觉语颤:应掌握触觉语颤的检查方法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正常人触觉语颤双侧对称,无明显增强和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语颤增强见于肺组织炎症或肺实变。
    (3)叩诊:正常肺部叩诊为清音。若在肺部清音区出现其他叩诊音则为异常叩诊音。应掌握各种异常叩诊音的常见病因。
    (4)听诊:①正常呼吸音:应掌握3种正常呼吸音出现的部位及听诊特点。②异常呼吸音:重点掌握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异常支气管呼吸音的常见病因。③啰音:应掌握干啰音和湿啰音的形成机制、常见病因。干啰音是由于气流通过狭窄或部分阻塞的气道形成湍流而产生的声音。干啰音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心源性哮喘。湿啰音是由于气流通过含有稀薄分泌物的气道时,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如湿啰音局限于肺的某部,提示该部有炎症,见于肺炎、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等;如出现于两侧肺底,多见于心功能不全所致的肺淤血、支气管肺炎等;若两肺满布湿啰音,则见于急性肺水肿、严重支气管肺炎。
    此外,应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包括肺实变、肺气肿、肺不张、胸腔积液和气胸的主要体征特点。

第78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8:腹部检查;
    1.腹部分区:一般采用九区法。即由两侧肋弓下缘的连线及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将腹部分为上、中、下三部;再分别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前正中线连线中点的两条垂直线,将上、中、下腹部各分为左、中、右三部,共9个区域。应熟悉各区所分布的主要脏器。
    2.视诊
    (1)腹部外形:正常人腹部平坦。过度肥胖、妊娠晚期、大量腹水、胃肠胀气、急性胃扩张、腹内巨大肿瘤等,可使腹部膨隆;极度消瘦、严重脱水、恶病质者腹部凹陷,甚至呈“舟状腹”。
    (2)腹壁静脉曲张:正常人的腹壁静脉一般看不清楚。当门静脉循环障碍或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时,由于侧支循环形成,腹壁静脉可显而易见,甚至曲张。
    应了解正常情况下以及门静脉循环障碍,上、下腔静脉梗阻时腹壁静脉的血流方向。
    (3)胃肠型和蠕动波:正常人看不到胃肠型和蠕动波。如有幽门梗阻时,在上腹部可见到自左向右移动的胃蠕动波;肠梗阻时,在腹壁可看到肠蠕动波和肠型。
    3.触诊
    (1)腹壁紧张度:正常人腹壁柔软,无抵抗。当腹内有炎症时,腹肌可因反射性痉挛而使腹壁变硬,有抵抗感,称腹肌紧张。急性胃肠穿孔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全腹肌肉紧张显著,硬如木板,称“板状腹”。结核性腹膜炎由于慢性炎症,腹膜增厚,触诊腹壁有柔韧感,似揉面团的感觉,称“揉面感”。
    (2)压痛及反跳痛:当腹内脏器或腹膜有炎性病变时,可出现相应部位的压痛。反跳痛则是壁层腹膜已受炎症累及的征象。
    (3)腹部包块:腹部触及肿块时,应注意其位置、大小、形态、硬度,有无压痛与搏动,能否移动,以及与周围器官和腹壁的关系等。
    (4)肝触诊:正常成人的肝一般触不到,腹壁松弛的病人,深吸气时在肋下缘可触及肝下缘,但在1cm以内;在剑突下可触及肝下缘,多在3cm以内;其质地柔软,表面光滑,边缘规则,无压痛,无搏动。
    (5)脾触诊:正常脾不能触及。
    (6)膀胱触诊:对判断有无尿液和尿潴留有较重要的意义。
    4.叩诊
    (1)正常腹部叩诊音:正常腹部叩诊除肝、脾所在部位呈浊音或实音外,其余部位均呈鼓音。明显鼓音可见于胃肠高度胀气、胃肠穿孔。
    (2)肝浊音界:正常人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浊音界扩大见于肝癌、肝脓肿等,缩小见于肝硬化、急性重型肝炎等,消失见于胃肠穿孔等。
    (3)移动性浊音:当腹腔内含有一定量液体(游离腹水超过1000ml)时,可出现随体位不同而改变的浊音,称移动性浊音。见于肝硬化腹水、结核性腹膜炎等。
    (4)叩击痛:正常人各脏器无叩击痛,如肝炎时在肝区有叩击痛;肾周围炎、肾盂肾炎时肾区有叩击痛。
    5.听诊
    (1)肠鸣音:正常人的肠鸣音每分钟4~5次,若超过10次称肠鸣音活跃,见于急性肠炎;不但次数增加,且高亢响亮者,称肠鸣音亢进,见于机械性肠梗阻;如持续3~5min以上才听到1次或听不到肠鸣音,称肠呜音减弱或消失,提示有肠麻痹存在。
    (2)振水音:正常人仅在饭后多饮时出现,如在空腹或饭后6~8h以上,胃部仍有振水音,则提示胃排空不良,见于幽门梗阻、胃扩张等。

第79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理化因素所致疾病概论;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是指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或生产环境中有害的物理、化学因素对人体损害所致的疾病。
    1.生产和生活中有害的理化因素
    (1)环境中有害的化学因素:①生产环境中使用、生产和排出大量有害的化学物;②家庭环境中接触的清洁剂、有机溶剂、杀虫药、药物、酒精等。
    (2)环境中有害的物理因素: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高频、微波、激光、紫外线)。等。
    2.疾病特点
    本病常在特殊情况下发生,特点为病因多比较明确,大多有特定的临床表现,病情危急,变化迅速,需紧急救治。
    3.急性中毒病人的处理
    (1)立即终止接触中毒:①口服毒物要立即停用。②吸入或接触中毒要立即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③污染的衣物需立即脱去,并用清水冲洗皮肤。
    (2)清除体内未吸收毒物:①清除胃内毒物的方法有:催吐、洗胃(注意洗胃的时间、洗胃液量、洗胃液的选择)。②导泻:洗胃后灌入泻药以清除进入肠道的毒物。③清除皮肤上毒物: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或大量清水反复冲洗皮肤。④清除眼内毒物:清水彻底冲洗。一般不用化学拮抗剂,防止损伤。
    (3)促进已吸收毒物排出:①利尿:因为绝大多数毒物经由肾排泄,大量利尿可以加速毒物从肾排出。②吸氧:一氧化碳中毒时,吸氧可以加速CO的排出。③人工透析:一般在中毒后12小时内进行透析效果好。特别对肾功能不全、呼吸抑制、昏迷者。
    (4)特殊解毒剂的应用:如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用解毒剂阿托品、解磷定等。
    (5)对症治疗:①一般治疗和护理:急性中毒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和生命体征的监测,尤其要注意意识的变化。②昏迷病人:保持气道的通畅,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注意口腔和皮肤的护理;避免褥疮的发生;惊厥的病人应该防止受伤。③中毒严重出现气道梗阻、呼吸抑制、中毒性肺水肿、循环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时要立即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处理。

☆☆☆☆☆考点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护理;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指短期大量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引起病人出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以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有机磷农药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黏膜迅速吸收,一般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较皮肤更迅速。
    1.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①职业性中毒即指生产农药及使用农药过程中引起的中毒,如喷洒农药、保管农药。②生活性中毒多为误服、自杀、谋杀。
    (2)发病机制:有机磷农药进入体内后迅速与体内的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酸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催化乙酰胆碱水解为胆碱和乙酰的能力,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积聚,使以乙酰胆碱为介质的胆碱能使神经发生功能紊乱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2.临床表现
    (1)毒蕈碱样症状: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类似毒蕈碱对人体的作用,这组症状出现最早,主要表现腺体分泌增加及平滑肌痉挛,对消化道、呼吸道影响突出。可见有瞳孔缩小、流涎、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细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可引起肺水肿。
    (2)烟碱样症状:主要是运动神经兴奋,类似烟碱对人体的作用,表现为肌束震颤,开始为局部如眼睑、面部肌肉纤维颤动,逐渐发展至全身肌肉抽搐,严重时可发生呼吸肌麻痹。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甚至昏迷,严重时可发生呼吸中枢衰竭。
    3.有关检查  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是诊断、判断中毒程度及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
    4.诊断要点  有机磷农药接触史、典型症状和体征、特殊大蒜气味及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为重要依据。
    5.治疗要点
    (1)迅速清除毒物:口服中毒者要反复洗胃,喷洒农药中毒者应撤离现场。用肥皂水反复清除污染皮肤、头发和指甲缝隙部位。
    (2)解毒药:常用抗胆碱药和胆碱酯酶复能剂,阿托品为最常用的抗胆碱药,具有清除、减轻毒蕈碱样症状及对抗呼吸中枢抑制作用。使用阿托品的原则是即时、足量、反复给药,直至阿托品化,但要严防阿托品中毒。胆碱酯酶复能剂常用药物有解磷定、氯磷定,均能减轻烟碱样症状及恢复胆碱酯酶活力,与阿托品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3)对症治疗: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死因主要是呼吸衰竭,故维持正常呼吸功能极为重要。
    6.常用的护理诊断
    (1)急性意识障碍:与大量乙酰胆碱在组织内积聚导致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及脑水肿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有关应用农药自我防护的知识。
    7.护理措施
    (1)协助迅速清除毒物:①立即撤离中毒环境,终止毒物接触。②清除毒物:食入性中毒病人应立即彻底洗胃,先抽吸胃内容物,再注入温清水或2%~4%碳酸氢钠溶液反复洗胃;导泻;皮肤接触者清洗皮肤、头发和指甲缝隙,禁用热水和酒精擦洗,以防血管扩张促进毒物吸收。
    (2)随时吸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给予高流量(4~5L/min)给氧,维护呼吸功能。
    (3)遵医嘱使用阿托品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注意观察阿托品化及阿托品中毒表现。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意识状态变化及呼吸情况。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8.健康教育
    (1)普及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关知识,安全生产,加强防护。
    (2)施药必须按操作规程,加强防护。喷洒农药时要穿质厚的长袖上衣及长裤,扎紧袖口、裤管,戴口罩、手套,施药后及时处理衣物及清洗皮肤;凡接触农药的器物均需用清水反复冲洗;盛过农药的容器绝不能再盛食物。
    (3)接触农药过程中出现头晕、胸闷、流涎、恶心、呕吐等有机磷农药中毒先兆时应立即就医。

[ 本帖最后由 虹i 于 2009-5-6 11:03 编辑 ]

贾爱丽 发表于 2009-12-1 08:29:36

谢谢哈,:P

赵方方 发表于 2009-12-14 14:29:34

继续寻找

christine22229 发表于 2010-1-25 14:38:34

辛苦了哈

1320453 发表于 2010-4-10 22:05:57

汗...米看到隐藏说明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科疾病症状、体征及护理考试(八)答案及解析(中)

× 微信号:hushixuexi